半岛政前方|从一座大厦拆除,到项目顶格观摩,比学赶超奏响青岛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2021-05-17 22:3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0415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崔璞

乘长风而奋起,驭大势而作为。

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今年以来,青岛项目建设真抓实干,有破有立,再次刷新了“青岛速度”和“青岛效率”。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落地年”,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在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观而善之谓摩。

为期三天的青岛市“项目落地年”现场观摩会5月16日也拉开帷幕,狠抓落地,狠抓实效,比学赶超奏响青岛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破而后立,

16层高海润大厦正在被机械拆除

迎难而上、破而后立。“破”是过程和手段,“立”是目标和方向。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区的保护与更新项目建设被放到了愈加突出的位置。

左白楼为正拆除的海润大厦,右为建于1991年的华联商厦。

因海而生,为了让火车站重新拥抱大海,乘客一下火车就看到大海,位于市南区太平路的青岛海润自来水集团办公楼——16层高的海润大厦,目前工人们正在用拆除机械装备一点点拆除,机械拆除是为了保护周围生态环境,项目工程争取在7月底完工,这是火车站对面拆除第二座高楼,此前国风大酒店地上部分已拆除。据了解,旁边的华联商厦待内部搬家后,也计划在今年完成拆除。今年,青岛市将通过复兴历史城区、活化利用工业遗存、打造特色街区、提升滨海特色空间,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认同感、自豪感、幸福感。

困扰西部老城区近20年的交通问题将得到极大改善,作为中山路区域保护更新工作的“第一仗”,济南路拓宽改造工程4月2日建成通车。在青岛发展大势中推动城市释放更大的发展动能。作为青岛的“根”和“魂”,中山路片区改造项目一直颇受瞩目。眼下,青岛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并编制《青岛中山路及周边区域保护更新规划》,2020年以来,被市南区列为“一号工程”的中山路步行街的前期工程更是频频出招,中山路天桥拆除、济南路拓宽工程启动、国风大酒店拆除、中山路片区违建拆除……以“中山路-馆陶路-大港”为轴,港城联动推进,建设活力、时尚、方便、温馨历史街区,将该片区打造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客厅”,“国际范儿”“烟火气儿”融为一体,让居民住得舒服。

据了解,青岛今年将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评估,为青岛名城保护利用提供决策依据,编制完成《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提出有系统性、针对性的顶层设计方案,指导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加快实施中山路及周边区域保护与更新,将大港区域与城市全面缝合,发挥港区转型发展对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青岛,车辆穿梭,工人忙碌,节节攀升的建设速度催人奋进;塔吊高耸,长臂挥舞,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随处可见……此前,建设者们抢工期、提进度,大项目建设不断传来好消息。在崂山区,蓝天航空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进行。在西海岸新区,青岛董家口经济区金能科技项目建设现场建设如火如荼。在市南区,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投入使用,其他重大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在高新区,康复大学不少建筑主体已经封顶,在城阳区,青岛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竣工落成,上合示范区内的上海电气项目正快速推进。

比学赶超,

“项目落地年”现场观摩会阵容强大

为政之要人民至上,成就梦想实干落地。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关键是项目落地。今年以来,青岛把握重点、找准“穴位”,各种经济社会民生等项目建设落到实处,干出成效。青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强化对内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取得重大进展。

活力四射,抓项目兴产业,这些项目大力促进青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城市高品质提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5月16日虽然是雨天,但是冒雨前行绝不退缩。比学赶超,当天8时,青岛市“项目落地年”现场观摩会拉开帷幕。观摩团来到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上合示范区、李沧区,现场观摩了中日韩消费专区跨境电商中心项目、清原创新中心项目、芯恩 (青岛)集成电路研发生产一期项目、中电光谷青岛海洋科技园项目、青岛5G 高新视频实验园区项目、青岛航空技术产业创新基地项目、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项目群、软控胶州装备产业园项目、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Handle·吉利智能互联网项目、青岛国际院士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青岛国际院士港研究院项目等12个项目。

观摩团由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带队,由市领导和各区市、功能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可谓阵容强大,3天内将对青岛市10个区市、4个功能区重点项目全方位观摩检阅,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一路行、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总结交流项目落地的工作经验,促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转变思想观念,找出差距,从而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全市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奏响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直面困难、实时跟踪、现场决策、督查问责……今年以来,青岛市贯彻落实全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聚焦15个攻势、13条产业链,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全市树立“大抓项目、大抓落实”的鲜明导向,把项目现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以项目大突破促进发展大提升,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集中主要精力盯紧重点项目、关键环节,执行有力、决策果断,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敢于攻山头、炸碉堡,强化质量意识,守牢安全底线,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促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努力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今年以来,青岛重点狠抓优质的产业项目,优质的产业项目并不只是贡献经济数据,项目更关系着青岛的发展方式能否出现根本性变化,不仅是推动青岛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和功能提升的动力引擎,更是青岛在新发展格局中放大“双节点”价值,服务黄河流域乃至整个北方的重要途径。

全面起势,

众人划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育先机,开新局。

今年以来,青岛找到与新发展格局的最佳契合点,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投资带动经济工作全链条,以工业互联网串联产业转型升级主脉络,狠抓项目建设、做强实体经济。

1月12日,青岛市两会上,赵豪志为今年工作划出“重点”,今年务必重点干好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十三条产业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扎实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实施“项目落地年”、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重点工作,彰显非常务实、实干作风。其中青岛大力实施“项目落地年”,狠抓工作落实,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已经确定的工作任务,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制、奖惩措施,追踪问效、形成闭环,实干确保传导到执行“末梢”,打通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十三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岛,赋予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重任,青岛将在扩大高水平开放和壮大实体经济上加速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在主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中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也是青岛建设工业强市、狠抓项目建设的根本遵循。

全国两会时,赵豪志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对青岛发展充满着信心和决心。

“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岛以什么样的“姿势”起跑?今年以来,青岛发展全面起势,以项目建设的新突破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2月19日,全市“项目落地年”调度会议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山东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聚焦15个攻势和13条产业链,部署全市“项目落地年”各项工作。

2月26日,青岛市举行2021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吹响了比学赶超抓项目的冲锋号,计划总投资2984亿元的270个项目集中开工。270个项目主要分布在海洋经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领域,投资规模大、项目质量高、带动作用强。

3月1日,青岛市“项目落地年”招商引资项目洽谈周签约推介会上,10个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青岛项目、10个2021年青岛市重点落地产业项目进行了签约,总投资约526亿元。另外,会上还介绍了今年将落地开工的16个制造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035亿元。市发展改革委还发布了总投资1800亿元的100个基础设施项目;市商务局还发布了2021年全市重点招商项目,包括88个产业园项目以及12个楼宇类项目。

......

作为青岛新时代“开局人”,项目落地干出实效,这是青岛回应新时代冲锋号最好的方式。

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