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F级新机场启用 大机场时代向你走来

2021-08-13 14:45 半岛智库微信公众号阅读 (69740) 扫描到手机

再见,流亭!你好,胶东!

  8月12日零时,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实施转场运营,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同步关闭。

  陪伴青岛走过了39年的光阴,流亭机场终于迎来了最后的灭灯时刻,宣告这里作为空港的时代已落下帷幕。而距离28公里以外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则实现正式转场运营,从此,新时代的梦想从这里起飞,一个崭新的时代将从这里启航!

8月12日,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日子,从这天起,胶东半岛进入大机场时代。告别难免感伤,迎新则是激动和雀跃,从4E走向4F,胶东国际机场带着初生的惊喜亮相,万众瞩目、光彩夺目。

掀开新篇章

一夜转场,彼处灯灭,此处灯亮,胶东国际机场正式站到闪光灯前,重塑胶东新发展格局,开启更伟大航程。

  胶东机场是山东唯一一座4F级机场,这也是机场的最高等级,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47等民航运输最大机型,在运行等级、服务品质、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2019年,中国民航局公布了首批“四型机场”示范项目,胶东机场位列其中,成为中国民航首批未来机场标杆示范项目。智慧机场、综合管廊、海绵机场等先进理念和实践,为国内民航业发展贡献了青岛样板。

  胶东机场的定位是“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未来将构建“沟通南北、辐射西部、面向日韩、连接世界”的开放型航线网络布局。开设国内航点约130个,空中快线通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和中西部、东北部地区重要航空枢纽城市,支线航空运营网络覆盖三、四线城市。国际及地区航点连通日韩、欧美澳、东南亚、南亚、中东及港澳台地区约50个重点城市。全面提升青岛的航空通达度,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航线网络支撑。

  与流亭国际机场相比,胶东国际机场体量更大,航站楼和飞行区规模扩大了4倍多、跑道从1条变成了2条、停机位从70个变成了184个,得以容纳更多航线航班、服务更多八方旅人。

  胶东机场的启用,掀开了青岛乃至山东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将推动山东民航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步入新阶段!

十年磨一剑

城市的飞速发展,让胶东机场应运而生。从2011年青岛新机场被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定位由原先的普通干线机场提升为区域性门户枢纽机场,到2021年8月12日正式通航,胶东机场可谓“十年磨一剑”。

可以说,从一开始,青岛就以发展的眼光筹建新机场,跳出青岛,立足胶东,辐射山东半岛,连到全国乃至全球航空网络,大格局和前瞻性眼光成就了现在胶东国际机场。

胶东机场一期工程占地16.25平方公里,总投资360.39 亿元;建设2条平行远距跑道,长度均为3600米,间距2184米;航站楼(T1)面积47.8万平方米,机位总数184个(近机位76个)。

规划到2025年,可满足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随着胶东机场正式投运,二期工程同步启动。二期规划到2045年,可满足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2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根据流亭机场2019年的运行数据:流亭机场在硬件条件制约严重、持续高位超负荷运行、保障能力接近触碰“天花板”的不利因素下,航班起降18.6万人次,旅客吞吐量为2555.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6万吨。

而根据规划,到2025年,胶东机场可满足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二期规划到2045年,可满足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2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很明显,流亭机场吞吐量的“天花板”,还够不到胶东国际机场设计吞吐量的“地板”,转场的必要性不用赘言。

机场群崛起

转场运营后,将极大地提升青岛航空通达度,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通达的航线网络支撑,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好承载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更好发挥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价值意义重大。

  放眼山东,机场群建设早已列入交通强省建设版图。去年初发布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聚力打造青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烟台和潍坊全国性交通枢纽,威海和日照区域性交通枢纽。加快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烟台机场改扩建、威海和潍坊机场迁建工程建设,统筹航线网络布局,加密空中洲际直航航线,打造东北亚运输机场群。

  胶东经济圈多个机场的扩容升级,以青岛新机场为龙头,一个面向东北亚地区的机场群也正在快速崛起。

  转场后,所有重要的交通要素都向机场汇集,不论是青岛市的居民和旅客,还是位于胶东五市交通一体化大路网内的居民,又或者是山东省内的居民,都可以花费最少的时间成本,来胶东国际机场乘坐飞机,开启追梦之旅。

“全通型”枢纽

机场规划建设了结构合理、衔接顺畅、方便快捷的立体零换乘的综合交通中心(GTC),它的最大特色在于与高铁、地铁机场站结合建设,实现了航空、轨道、高铁等交通方式的零换乘,形成空陆一体的“全通型”综合交通枢纽,以胶东机场为中心“1小时内连通青岛”“1.5小时通达全省”“2小时通达苏北、豫东和皖北地区”。

这是真正的交通大枢纽,不管是高铁、地铁、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机场巴士、长途客运等,都可以便捷地通达新机场。不管是人在青岛还是在烟台日照威海潍坊甚至在济南,都可以坐地铁或者高铁,到达机场的综合交通中心,完成空陆换乘。

胶东国际机场“4+6+3+1”交通保障体系,使得1.5小时通达全省的目标得以实现。4是指4条高速公路,分别为两横(青银高速、青兰高速)和两纵(沈海高速、青岛新机场高速)。6是指6条全天候地面保障道路,分别为三横(国道204、春阳路、正阳路)和三纵(双元路、李王路、站前大道)。3是指3条轨道交通线路,分别为济青高铁、青连铁路和地铁8号线。1是指1条快速通道,为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至沈海高速的快速通道。

就青岛市民而言,乘坐地铁8号线抵达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地铁可覆盖接近90%的出发航班和80%的到达航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首班列车到达机场时间位居全国第三位,早于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

济青高铁青岛机场站正式启用后,潍坊市民坐高铁到青岛机场站仅需28分钟,由日照到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动车,最快58分钟到达。

北岸蓬勃崛起

8月12日0点那一刻,变大的不只是机场,还有临空经济的发展空间。胶东国际机场,不仅是一个人员物资进出通道,胶东临空经济区与上合示范区携手发力,带来的是青岛胶州湾北岸的磅礴崛起推力。

  依托新机场启用的契机,胶州设立了139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并通过构建“3+4+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着力做大做强一条汇集航空科研、航空制造、航空运营、航空维修和航空偏好型产业的千亿级临空产业链。新机场将直接激活临空产业,同时,对于备受关注的上合示范区,新机场的启用,亦将为其进一步畅通对外开放的渠道注入新动能。

  根据《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2015-2030)》,在以胶东国际机场为核心的221平方公里内,将构建以航空核心产业为基础,临空高端服务业、临空高科技制造业为支撑的“一核两高”的产业体系。

  对于整个青岛而言,新机场的启用,亦是城市实现“进位争先”的关键。

  与青岛同处GDP1.2万亿区间的宁波和无锡,同样也在加注航空航天产业。工业制造业底蕴雄厚的青岛,能否依托新机场的启用,进一步提升高端制造业的水平,也将左右其能否在与无锡和宁波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胶东机场的投运,将充分带动青岛临空产业经济发展,彰显新机场“新动力源”作用,为更好承载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更好发挥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价值作出与自身禀赋相匹配的贡献。

  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协同提升、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率先起势,胶东机场将成为服务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东五市的综合交通枢纽,为青岛发挥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协同烟潍威日构筑中日韩深度合作“胶东渠道”、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带来重大契机,也将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崛起插上“翅膀”。

  综合半岛新闻客户端、凤凰网青岛、回澜听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