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商道丨风筝牵线 舞台上走出国际范儿

2018-09-17 08:13 大众日报阅读 (146932) 扫描到手机

  风筝牵线,舞台上走出国际范儿

  潍坊的传统商业文化,融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化气质



  本报记者 谭佃贵

  本报通讯员 张化德

  “潍坊因风筝而闻名,2400多年的风筝文化,贯穿于潍坊商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全过程。”9月14日,国际风筝联合会秘书长张崇高对记者说,目前潍坊风筝制造业已占国际、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65%和80%以上,“风筝产业的繁荣,一定程度上把潍坊的儒商文化传到了世界各地,同时,异域的商业色彩也给潍坊的商业文化增添了新气象。”

  潍坊地处胶东半岛中间位置,连接着沿海与内地,自古以来商贸比较发达。从19世纪末期,“老潍县”的商业文化有了基本轮廓,到1984年首届风筝会开始,潍坊以“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定位,连接起与世界的商贸往来。“包容”“务实”“守信”“协作”“共赢”的文化元素浸润在潍坊这块商业热土上。

  “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在郑板桥的诗词里,清代潍县的商业繁荣可见一斑。商贸交流的发达,让当时的潍县商业文化呈现出了包容并蓄的特点。

  近代潍县作为山东烟台、青岛、济南三大商埠的连接点,为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潍县自开埠后,商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商家数量激增。这些店铺奉行范蠡的《经商十八经》,以此教育店员形成良好的经商素质。1920年,潍县人滕虎忱创办了华丰机器厂。“即使一台机器上有一个不符合标准的零件,也要更换;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坚决砸碎作废。”这在当时传为佳话。在那个年代,著名的画廊墨林斋把“真仿分明”奉为准则,对送来的书画作品,如发现仿冒,必然拒绝装裱,并说服送货者或作者,不要为眼前小利玷污了良心。

  “最近30多年来,潍坊的传统商业文化,受风筝的牵引,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化气质。”张崇高说,“节会经济”已成为目前潍坊商业元素里不可忽略的部分,由风筝会一家独秀,到鲁台会、菜博会,再到青州花博会、昌乐宝石节、昌邑绿博会等,几乎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展会。

  回顾潍坊一些品牌企业的成长历程,亦是一段公益奉献之路。在今年潍坊的抗灾救灾中,恒信、潍柴、歌尔等耳熟能详的品牌企业,纷纷慷慨解囊,热衷公益事业已成为当代潍坊儒商的必备素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目击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半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