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为“五险一金”保驾护航

2018-10-31 08:49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239805) 扫描到手机

文/张涛

在一个诚信社会,任何失信行为都应受到应有惩戒。健全完善失信惩戒制度,又会反过来促进公众诚信意识和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就此而言,我们期待“五险一金”黑名单制度能够早日落地,推动诚信社会大步向前。

最近,“五险一金”将建立“黑名单”制度。日前,人社部、住建部分别起草《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网上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0月30日中新网)

多年来,我国“五险一金”制度日趋完善,充分发挥了兜底保障的作用,有力扮演了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蓄水池”角色。不过,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个别地方和用人单位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损害了劳动者的切身权益,也不利于“五险一金”制度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人社部、住建部等部门出台办法,在“五险一金”领域建立黑名单制度,失信企业和个人将被列入“黑名单”受到联合惩戒,这一做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其一,有利于保障公民权益。根据相关法律,“五险一金”属于“应当缴纳”项目。不过,一些企业为减少成本,不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且拒不整改。同时,少数房企出于私利考虑,限制、阻挠、拒绝购房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对于这些行为,以往只是进行处罚,震慑作用有限。引入“黑名单”制度后,失信企业将在行政许可、招标投标、优惠政策等方面受到限制,势必大大提高企业对于依法缴纳“五险一金”的敬畏。

其二,有利于确保基金安全。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老钱”“救命钱”,但总有少数人将黑手伸向社保基金和住房公积金,骗取医保金、冒领养老金、违规住房公积金等行为时有发生。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除给予行政处罚外,还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如今,黑名单制度的建立,相当于给社保基金和住房公积金又加了一道“保险锁”,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代价,必将使不少人打消弄虚作假的念头。

其三,有利于防止信息泄露。尽管《社会保险法》规定了相关部门、机构和人员“应当依法为用人单位和个人的信息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乏社保信息泄露的案例。根据征求意见稿,“非法获取、出售或变相交易社会保险个人权益数据的”也将列入社保“黑名单”。该规定无异于给社保个人信息架起“高压线”,通上“高压电”,让不法分子不敢逾越雷池。

在一个诚信社会,任何失信行为都应受到应有惩戒。健全完善失信惩戒制度,又会反过来促进公众诚信意识和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就此而言,我们期待“五险一金”黑名单制度能够早日落地,推动诚信社会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