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趴房"变广厦千万间 棚改"青岛模式"走向全国

2018-11-22 06:31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484721) 扫描到手机

改造前的北仲家洼。 市政协文史委供图

改造前的仲家洼,泥土路在破旧的民房间蜿蜒。  市政协文史委供图

曾经老旧的棚户区楼院。 市建委供图

半岛记者 李红梅

老少三辈几十年挤在低矮破旧的小平房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上百户共用一个水龙头、一间厕所……棚户区里不堪回首的往事,成为几代老青岛人的共同记忆。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托底工程”,数以万计的中低收入家庭告别拥挤不便的棚户房,逐步实现了安居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启动了新一轮棚改,青岛市每年都将棚改列为“市办实事”督办推进,计划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市棚改任务,“棚户区”将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在青岛消失。

40年前,全家一张铺;40年后,居者有其屋。数据显示,青岛市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的3.88平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32.7平方米,市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棚户区改造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也直接关系到城区转型调整和品质提升。伴随着棚户区的成片拆迁改造,青岛城市基础设施得以更新、扩容,城市空间格局日益拓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趴趴房”里的日子

仲家洼曾经是青岛城市中心最大的棚户区,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落后、安全隐患多,与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格格不入。一开始,仲家洼里的房子大都是些简陋的木板房,矮小、阴暗、潮湿,被称为“趴趴房”。

今年77岁、家住北仲二路的王传香,8岁时随父亲搬到仲家洼。上世纪50年代,全家12口人蜗居在一个6平方米的房子里,进出门都得弯着腰,“每晚睡觉,就像煎鱼一样,大家一个挨一个挤着。”王传香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仲家洼里一家四口人住十几平方米是寻常事,甚至老少三代八九口人同居一处。

1960年,婚后的王传香搬到了北仲家洼的一间平房里,最让她头疼的事情就是修路和下雨。据她回忆,仲家洼原本就地势低洼,每修一次路,路面就变高一点,每逢下雨,道路就泥泞不堪,雨水也会倒灌进房子里。“那个时候,这里住的都是干苦力的,有拉大车的,有捡煤球的,大家的生活都很艰苦。”

“上世纪80年代,我们住在仲家洼,当时弟兄几人同住一个院,我和妻子一家四口挤在只有30平方米的3间平房里,空间十分狭小。”市北区台湛路社区居民仲伟义是土生土长的仲家洼人,回想起棚户区改造前的情形,至今依然记忆犹新。仲伟义回忆,当时在仲家洼家里打吊铺很普遍,有的一家三代人挤在一间小平房里,屋里搭上木头梁子、铺上木板组成吊铺,小孩大人一上一下,居住条件可想而知。

那时候,仲伟义家不仅空间小,生活配套设施也不完善。水龙头是公用的,还要上锁,钥匙通常由居委会主任保管,每天打水的时间是固定的,时间未到,大家早已经排好队。“当时卧室也兼做厨房,灶台和土炕相连,夏天一生火做饭,土炕就烫得人难以入睡。”仲伟义说,那时由于家里都是木窗户,密封不严,冬天寒风侵袭,都是烧木柴、散煤取暖,生炉子、烧柴火弄得屋里烟熏火燎。“上厕所也是件头疼事,很多人排队等公厕,洗澡得去大众澡堂,很不方便。”当时,仲家洼没硬化,下雨的时候,地面全是湿滑的泥,行人常常摔倒。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仲家洼这块只有0.58平方公里的洼地上,住着7700多户、25000多位居民。而当时,中国城市同样大小的土地一般只居住193人,也就是说,仲家洼的人口密度是中国城市平均人口密度的100多倍。

不久,仲家洼迎来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逐步建成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宜居社区。

北仲小区是仲家洼棚户区改造的第一站,1994年,北仲家洼970户居民当年拆迁当年回迁。王传香家分到了北仲小区一处46平方米的套二房,搬进了梦寐以求的楼房,再也不用为下雨和修路发愁了。1999年,仲伟义一家告别了低矮狭小的平房,住进了近70平方米宽敞洁净的楼房。“在这里,我们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厨房,生火做饭也用上了煤制气,后来换成了天然气,干净卫生还方便,在厨房做饭成了一种享受。”仲伟义笑着说:“搬进新房不久,就先后通了暖气,装了空调,家里冬暖夏凉,再也不用生煤取暖了。”

跨世纪的“大整容”

青岛老城区沿胶州湾东岸呈带状布局,城市发展空间狭小。上世纪80年代,青岛先后成为经济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城市地位不断凸显。不过,1985年的一次全市房屋普查显示,当时青岛市民人均居住面积仅5.3平方米。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青岛市在新区开发的同时,开始探索实施以棚户区改造为主的旧城改造。

上世纪90年代初,青岛百万人口挤在老城区92平方公里的狭小“围城”里,市区中心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万人,老少三代一间房的情况相当普遍,人均住宅面积全省倒数第一。按照国家当时的统计标准,每一户家庭里,人均居住面积低于2平方米就属于住房特困户。青岛排查摸底发现,全市有1.06万住房特困户,而当时山东全省的住房特困户有2万户左右,青岛市就占了一半。

作为山东省住房困难大户,1990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要让人民“住得下”的“解困工程”,制定了3年解困的工作目标,要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市内住房特别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力争到20世纪末使市内职工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截至1994年,全市共建设解困房67万平方米,1.06万户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住房特困户和无房户率先搬进了新楼房,住房解困率达99%。

1993年,青岛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强市内五区棚户区(片)改造工作的决定,计划用7年时间分两期全部完成青岛市区的棚户区(片)改造任务。随后,台东仲家洼、西镇十大院、市北小鲍岛、四方棉纺宿舍、铁路宿舍等片区老旧危房相继完成改造,部分居民被异地安置,浮山后小区等25个新建住宅小区从老城区转移出1/3的居民。数据显示,1994年~1997年,青岛市基本完成了居住条件恶劣、防灾能力差和影响城市形象的棚户区改造,安置居民两万余户。

1998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民心工程”和头等实事来抓,并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决不把棚户区带入21世纪,标志着一个跨世纪的城市大整容工程、一项为成千上万棚户区居民造福的“民心工程”正式启动。面对这铿锵有力的承诺,在低矮、破旧的棚户区里居住了几十年的“老青岛”们喜不自禁,他们等候了多年,终于盼到了棚改,可以住上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楼房了。

当年6月5日,《青岛市剩余棚户区改造拆迁办法》和《青岛市剩余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颁布实施,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随后,青岛实施了规模浩大的24片剩余棚户区拆迁改造工程。通过异地安置和就地安置,到1999年底新世纪来临之际,2.36万户普通百姓从低矮的小平房搬进了宽敞的新楼房。

1999年夏,李沧区下街居民告别棚户区,喜领新房钥匙。 市政协文史委供图

改造前的浮山所村。 市政协文史委供图

如今的浮山所已成为宜居社区。 半岛记者 王滨 摄

在此期间,崂山大院、仲家洼、太平镇、道口路片、振华路52号等破旧的棚户区消失了,一片片居民楼拔地而起。青岛的城中村也开始改造,辛家庄变成了香港花园,浮山所成了新贵都,海泊村变身海泊人家,小鲍岛成了颐中银街……所有这些,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原青岛市建委副主任、市棚改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徐永麟说,此次棚户区改造的一个特点就是与住房制度改革紧密联系起来,对棚户区改造实行货币化安置与实物安置两种方式,提倡居民缴纳一定的费用购买新住房产权,安置住房超面积的部分要缴纳超面积安置费,“我们大体上算了一下,套一或套二的住房,平均每户花两万块钱左右就可以买到完整的产权”。

老楼院的新感觉

为了让更多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早日得到改善,有效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国务院2013年下发《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在全国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青岛市快速响应,专门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从2013年起,青岛市每年都将棚户区改造列为“市办实事”督办推进。

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不仅要求量,更要求质。青岛全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危旧房”、筒子楼和城中村中的“陋旧村”,均被纳入此轮棚户区改造范围。

市北区居民矫洪军1975年和丈夫结婚,住进了开平路15号的筒子楼里,一住就是40年。那处老楼每层11户,共用1个厕所,只有3个蹲坑。她家的房子面积20.5平方米,分里外两间,生炉子做饭都在屋里面。回忆起筒子楼的生活,矫洪军直摇头。

在新一轮棚改中,那座破败的筒子楼被改造成漂亮的现代化小区“水清新居”。小区环境优美、配套完善,院内有绿化,地下有停车场,还有物业公司管理。2017年,矫洪军回迁,新居两室一厅,71.56平方米,卫生间、厨房、暖气、燃气等配套设施齐全。布置得也十分温馨。“小区环境好、很安静,风景也好,住起来特别舒心。”坐在新家明亮的客厅里,矫洪军的脸上笑开了花。

和矫洪军一样,还有许许多多青岛人告别了不堪回首的“蜗居”生活,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楼房。截至2017年底,青岛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2.7平方米。在棚户区改造的推动下,青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土地资源实现了更高效的配置,城市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经过岁月的洗礼,上世纪建的那批居民楼逐渐变老旧,外墙、下水道、楼顶等硬件设施需要整修,开放式楼院也需要加强管理。根据山东省政府工作部署,2016年~2020年,青岛市拟利用5年时间整治改造老旧住宅小区建筑面积约187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约26万余户,覆盖全市10个区市。仲伟义所在的小区经历了多次改造和整治,如今,小区地面经过硬化,铺上了透水砖。闲暇时分,仲伟义制作了木板凳,放在楼下小花园供居民休息,老邻居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经历了棚户区、搬新楼、旧楼改造,改革开放这些年,单和楼房打交道就看得出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家住西仲的刘玉香老人笑着说。“改革开放40年弹指一挥间,棚户区改造让我们普通市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知足。”仲伟义感慨道。

棚改“青岛模式”走向全国

棚改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房屋征收,房屋征收的重中之重是群众工作,因此能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

为此,青岛市2014年下发了《关于居民参与监督房屋征收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居民参与监督的“青岛模式”,充分发挥“五员”作用(即居民意见的“收集员”、征收补偿的“监督员”、信息互动的“联络员”、家庭纠纷的“调解员”、政策文件的“宣传员”),明确每个项目由居民推选组成居民监督委员会,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发挥居民监督的积极效应,真正使群众成为加快房屋征收的“助推器”,有效减少了征收工作阻力,大大提高了群众工作效率。

2016年2月18日,住建部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棚户区改造现场会,推广“青岛模式”。2016年11月20日,央视新闻频道以市北区老旧房产征收为典型,对青岛市棚改征收工作中积极探索及创新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按照“先危后旧、先急后缓、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抓好“完善政策、资金到位、征收落地”三个关键环节,青岛市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数据统计显示,青岛市共有棚户区改造任务28万套,2013年~2017年,已完成改造任务18.4万套,还剩约10万套有待改造。2018年,青岛市计划启动棚户区改造3.5万套(户),截至10月底,已完成年计划的97.1%。

随着青岛市棚户区改造的逐步推进,现有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是多轮城市改造遗留下来的“硬骨头”,主城区出现了棚改剩余项目改造难度大、棚改收尾难、腾地难等问题。例如,由于历史原因,市北区盐滩、李沧区板桥坊、晓翁村等个别项目存在居民和开发企业同时持有房地产权证、土地存在争议、房屋由居民居住但产权属企业、居民改造意愿不统一等问题,导致项目长期停滞。

“市北区是青岛传统老城区,共有棚户区居民4.9万户,占市内三区总量的70%。”市北区房屋征收安置管理办公室主任朱政告诉记者。2013年至2017年,市北区累计启动22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其中包括47个集中片和175个零星片,涉及居民约4.6万户。大部分棚改居民通过就地安置、异地安置、货币补偿等方式,告别了狭小破旧的危旧房,搬进窗明几净的新家。到今年年中,由于个别居民坚持过高诉求、部分家庭存在家庭纠纷或经济困难、房屋产权不清等原因,4.6万棚改户中还剩1790户未完成征收,阻碍了居民及时回迁安置,制约了产业改造升级和城区配套功能完善。

为此,市北区启动棚改征收“清零行动”,发起棚改项目清零攻坚战,今年将完成900多户的征收,其他800多户预计于明年通过司法程序全部完成征收。2018年8月,历时20多年、3次启动都未成功的“老大难”项目——郑州路片区房屋征收工作正式启动,这个涉及3500余户居民的棚改完成后,市北区的棚户区将成为历史。

针对目前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青岛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协调有关问题,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加快推进主城区房屋征收、拆除、土地腾空等工作。按照计划,到2019年底,青岛市将完成主城区所有棚户区改造任务,到2020年,青岛市将基本完成全市棚户区改造任务。届时,“棚户区”将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在青岛消失,一座环境优美、生活便捷、文明和谐的宜居之城将跃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