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石到画石 崂山大石村村民妙手描绘乡村振兴蓝图

2023-05-18 08:48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157207) 扫描到手机

大石风景。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钟迎雪 王涛

大石村的石头会“唱歌”。

叮叮当当……60多年前,大石村石匠们挥动大锤和钢钎,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石匠一起,将一整块重达60吨的花岗岩碑心石从青岛浮山开采出来,用最原始的方法将其运往北京。宏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留下了大石村的传奇之歌。

60多年后,崂山大石村村民守护绿水青山,走出特色发展路,从采石到画石,让石头“七十二变”,妙手描绘乡村振兴蓝图。近日,国内十多名著名画家齐聚大石村写生采风,樱桃采摘园内红火,村内民宿全部爆满。这个曾经八成多家庭有石匠的“采石村”,又唱响了“画家艺术村”的新歌。

环境之歌

民宿爆满,加紧扩建

贯穿整个崂山南九水的“台柳路”,是中国的第一条汽车公路。大石村位于崂山西麓,属崂山南九水五村之一,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石墙红瓦的房屋依山而建,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随之映入眼帘,俨然一幅绿水青山图。

大石村现在村里一共有160户,455人。近些年伴随着“大石艺术村”知名度提升,很多画家学者慕名而来,也就伴随着产业提升,带动了民宿、农家宴、休闲文旅等项目,现在村中有30余家农家宴民宿。

“正是因为这样,我赶紧又走访了几户村民,让他们改建民宿。”段存雷现在是大石村村主任兼书记。5月15日上午,段存雷为记者算了一笔账,说服村民将家中空闲的房间改建成民宿,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一个房间一晚上最起码能多收入300元到500元,基本上每家最少改造两个房间,在旅游季节至少多收入两万元。

“这番学习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当地基层干部的‘实干’精神,以身作则,肯动脑子肯实践!”段存雷告诉记者,他需要将这趟南下之行好好做一番总结,用于大石村发展。 

段存雷今年49岁,已经在社区工作15年,见证了“大石蝶变”,在段存雷眼中,大石村的变化,人居环境是首位,环境提升了,来的人也就多了,再者是盘活了土地资源和集体经济。在“崂山全域皆景区”理念的引导下,大石村坚持农村景观化、产业融合化、全域景区化同步推进。

“原先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石村河道,最后经沙子口入海,后来在2018年开始进行河道治理与分流,有效控制排污。”段存雷说,如今河道污染得到有效改善,实行山、水、林、路、沟等综合治理,梯、坝、花、草配套开发,实现以茶叶、林果为主导产业,以农业生态旅游为支撑的综合经济布局。为了吸引游客进来,他们还为此专门修建了停车场。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大石村有很多闲置的老房,根据段存雷介绍,接下来他们计划租用村内闲置的20多座老房改建乡村民居,统一规划管理,这样既可以规范盘活闲置资源,还能增加集体收益,预计今年年底完工。段存雷告诉记者,在他心中,已经为大石村下一个十年发展做了规划。

沿着大石美术馆步行800米左右,便能看到大石接待中心。白瑛是大石村接待中心的负责人,今年已经60岁了,由于一直很喜欢大石村的风景,便在退休后与朋友合作在大石村做了民宿项目,如今进山虽才三年,却已经积累下了一批回头“旅客”。

探索之歌

昔日采石,今日绘石

大石村,曾经是个典型的“石匠之村”,村民祖祖辈辈都以石为生。“我的父辈就曾参与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开采与搬运,我们家是世代石匠。”67岁的刘学林说,从1992年起,根据相关政策,青岛市陆续关停采石场,禁止采石,没有了采石收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大石村到外面工作,大石村建设也随之缓慢发展,山多地少,整体可利用资源少,只能靠几棵果树维持营生,大多是樱桃树,村民收入没了保障。

这时的大石村,需要探索新的出路,如何转型?大石村有先天的自然优势,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吸引了许多职业画家来写生、开办工作室,画家来画大石村,那农民是不是也能创作呢?从2019年开始,村委决定尝试引导村民进行艺术创作来推动乡村振兴,可要让拿锤子、拎锄头的农民做画家,绝非易事。

2020年3月,大石村艺术基地建成,水彩画培训班首批招了20名学员参加,聘请画家手把手教农民从画好一枝花开始,由企业进行定制创作,大石农民水彩画近年来参与了五期“青岛水彩画在崂山”项目,后来也陆续参加了一些展览。目前,村里已建成多个艺术家个人工作室,“大石文化交流中心”“大石艺术教育基地”具备了使用条件。

“说实话,农民画的画含金量并不高,但是大多属于企业定制帮扶式,每幅画价格在200元到1000元之间。”大石村村委委员刘宏亮表示,如何加大企业定制,增加订单,扩大订单来源,提升农民画技,使画作更有市场价值,这都是接下来他们需要突破的地方。

艺术之歌

村中场馆,全国先河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48岁的刘宏亮带领记者登上大石美术馆的露天平台,山清水秀,大好风光一览无余,他是大石美术馆馆长,也是大石村村委委员,“打造美术馆是第一步,当时我们特意将美术馆选址在水库旁,风景独佳,而且大石美术馆也算是全国农村美术馆的先例。”

5月5日到5月13日期间,美术馆中展出的是青年书法家李宇祥的作品,整个展厅共有300多平方米。大石美术馆是从2019年筹备建立,现今一期大石美术馆已经完工,主要是承接崂山区文联项目,用于日常展览,到今年5月初,已经承办过40多次展览。

大石艺术基地,于2022年6月11日正式投入使用,充分利用大石丰富的山林资源以及乡村特色,发展农民水彩画、艺术手工等创新项目,配套咖啡馆、民宿、茶餐厅、崂山区青年艺术家成长基地等机构,与艺术高校,行业协会对接。想要打造画家村并非易事,除了场地功能,创造经济效益尤为重要,段存雷为记者介绍,二期在建的大石珍藏馆则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功能,将会将国内名家的画作收集拍卖,打造网上交易平台,从中收取部分佣金作为村集体收入。

未来之歌

跨界融合,金石为开

在崂山区“全域景区”概念下,大石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大石村的美景不止于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大石村水库,库容量350万立方米,还有百年台柳路、九水庵、弹月桥公园、大门楼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正在打造一批新的人文景观。

在大石村的村上和村下分别各有一座“丁字桥”和“弹月桥”。大石水库风光秀丽,借助这些天然的优势,大石水库旁在建“环石公路”,段存雷告诉记者,这条道路主要是用于游客游览以及村民休闲娱乐,预计在2023年年底完工,让游客领略不一样的水库风光。

据了解,2021年1月份,崂山区便提出坚持景城融合,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崂山区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全链条,对位于景区内的村庄实施分级管控、分类推进,并将村庄改造建设与旅游业跨界融合。

近几年,大石村美术馆屡次办展览,也让很多村民增加了见识,跟着玩起了“收藏”名家作品。

坐在大石村车站一角售卖樱桃的农妇牟秋环热情邀请记者去家中做客,一上二楼,便看到柜子里一叠厚厚的8K画纸。牟秋环介绍,这都是她和孩子们的练习纸。

窗外,远山流翠,樱桃飞红,夏风正好……

■声音 大石村需要走向“太行”

大石画家村、大石美术馆、大石艺术季、崂山区青年艺术家成长基地……一个个全新的文化符号,正成为崂山大石村的黄金招牌。

“碧水、村舍、青烟,在水边静沐暖阳,烟波里久违的村庄,年轻时想逃离的地方,如今成为回不去的故乡。”这是众多画家文人对大石村留恋的心声。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崂山画院副院长杜山河,2022年7月曾在大石艺术馆开办过“十里春风只为你”崂山百米国画《绿水青山图》长卷展,是“崂山大石艺术季”的第二期主题展览。作品长120米、宽1.25米。画脉为崂山十里春风海岸,通过画展来展现画家记忆中深沉的乡愁与崂山的山水之美,这是大石村要打造“美术村”的一项举措。

“这十几年来,我在崂山写生过的地方有很多,大石村的纯自然风光别具特色。”杜山河给记者展示了自己曾在大石村写生时的作品,起初杜山河并不熟悉大石村,是跟朋友到北九水写生经过大石村,第一眼便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此曾经特意在山中留宿过一晚,纯木房子,静谧的夜晚,流连忘返。自从在大石村开办个人展览后,他去大石村的次数更多了。

“对于岛城很多画家来讲,现在都很熟悉,基本上没有没去过大石村的。”杜山河对于崂山的山水感情全在作品上,自王哥庄小蓬莱至沙子口湾,崂山滨海胜景和20个村落入画。

大石的艺术魅力,绝不止于青岛画家,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画家写生采风。“中国画家画崂山,把崂山展示出去。”青岛山水画院综合办公室的杨馨惠告诉记者,他们联合多部门组织了国内十余名著名画家5月16日到22日在大石村写生采风。5月21日下午,中国画家画崂山作品展、崂山采风写生研讨会、中国画家画中国崂山写生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将在崂山区大石美术馆举行。

据记者了解,“中国画家画崂山”是“中国画家画中国”系列活动的第二站,首站在安徽岳西县成功举行,以后准备在全国多地展开。从全国各地选出有代表性10多位画家,以崂山区山川大地风土人情为主题,通过采风写生展览等方式,把青岛崂山区的成就推向全国。结合崂山区特色的历史文化,注入先进文化艺术要素,促进乡村文化艺术产业发展。

“进山景色尤佳,大石村是具备写生概念的。”杨馨惠介绍,组织这次“中国画家画崂山”是在政府扶持下,整体推动崂山的宣传,相比较而言,太行山写生已经成气候,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在崂山完全具备这种“引人来”的优势,此次国内各名家代表前来写生,也都是各省份的著名画家,后续他们将会带领画院协会、高校学生等联合开展活动,共同为崂山大石村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