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系统傍身,驰骋于山间!瞧,这位青岛农民造出了“小火车”

2023-06-05 19:3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68749)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王永端

农民宫兆智,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发明一个在铁轨上爬坡的“小火车”。

数年前,宫兆智计划翻修去世的父亲遗留在山上的一套有产权证却面临坍塌的老房时,才发现根本无法将砖头、水泥、钢筋等建材运往山腰。于是,一个计划在他内心深处萌生——在山坡焊钢轨、发明小火车,遥控指挥火车运送建材。

宫兆智乘坐小火车在山坡上的铁轨上。

从在山坡上选铺设铁轨的直线,到安装轨道、滑轮、电机、电力、遥控五大系统以及制造出运输机,宫兆智整整忙碌了1年2个月。自此,出自他手的这个小火车在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宫家村社区北山的山坡上载着砖头轻松爬坡。

科技,实现了宫兆智翻修房子的梦想。

如今,这个小火车不仅可载建材爬山,还可载粮食、水果等各类物品下山。这不仅是青岛第一个在山坡上运送物品的小火车,也是山东第一个出自农民之手的小火车。

宫兆智身后主体完工的新房,小火车立了大功。

愿望,搁浅整5年

宫兆智是青岛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宫家村社区农民。用他的话说,自小他就是一个生在深山、长在深山的孩子。

宫兆智的话不假。他出生在宫家村社区东北方的一个大山半山腰的山洼里,有兄妹5人,一家8口人就住在北山上几间低矮的小房子里。整个童年,宫兆智就是在这个离村中心2公里多的山坳里度过的。

不在村子中心住,却选择住山坳,有很多人曾质疑这一大家子。

对于这一质疑,如今已64岁的宫兆智说,早在200年前,他的先祖从即墨来到了这里“看山护林”,后来先祖就地建了几间小房住下,再到后来结婚和繁衍生息。到了他这一辈,已经生活了五代。

“五代人中的四代,都在这个山上出生并长大的。”宫兆智说,记忆中从他家到村中心,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冬天大雪封山时,厚厚的积雪阻路十天半月下不了山。这个山坳里除了他家,还有一户。

“就两户人家居住,幼时的夜晚时常有野兽的叫声。”宫兆智说,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中年之后的他从山上搬到了山下居住,但父母还住在这个老房子里,再到后来老房子办了房产证。父母去世后,他成了这个老房子的继承人。

宫兆智乘坐小火车。

几十年过去了,尽管老房子周边的山上种植了杏树、桃树和一些庄稼,但因为老房子平时没人居住,只放一些农具等物,最终成为危房。

“我家的孩子们已经成家立业,有时孩子们从城里回家,住宿是个难题。”宫兆智说,山下村里的房子太小,前些年他就琢磨着把山上的这个老房子翻建了,他和老伴年龄也大了,在山上住着看着果树,种点菜,喝喝茶,就这样安度晚年。

宫兆智说,老房子在半山腰的位置,离山下最近的路边也有150多米,北山是个50度的山坡,从山下运砖头、沙子、水泥、钢铁等建材是个大难题。因为运料艰难,这个计划就这样搁置了四年多。

花甲之年后的他,心中的这个愿望愈发强烈。他曾找了数个建筑作坊,询问这些作坊能否将建材人工运到山腰,所有的作坊头头到现场看了均摇头,没有一家作坊愿意人工将砖头、沙子、水泥等物背上山。

“建房子光需要砖头就得1.2万块,加上钢筋、水泥、沙子等物,没人愿意运,我也运不了。”宫兆智说,面对难以让他解决的困难,这个计划又整整搁浅了1年多。

此时,站在老房子面前目睹老房子上的石料,再面向山下,他感慨自己先祖吃苦耐劳的毅力。

“我很小就听父亲说,建这个房子的石料是爷爷的爷爷从山下一块一块背到山腰里的。”宫兆智说,“在山下采石场打了石头,小石头背上山,大石头抬上山,这些石头整整背了三年多。”

父辈遗留下的老房子被宫兆智继承。

山坡上“找直线”

2021年冬天,他上山时,发现老房子的房顶又塌了一些。他觉得翻建房子这个事情不能再推迟了,毕竟自己已经60多岁了,岁月不饶人,人的精力有限,趁自己和老伴身体还健康。

建房的愿望再次敲打着他,但运料上山的困难也时刻敲打着他。此时,坐在山坡上的他望着山下,脑子里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

“当时我在想,能不能在山坡上建一个轨道运输机,将建材运到山上来。”宫兆智说,“那样就可以实现这个愿望了。”

对宫兆智而言,萌生“建轨道运输机”的念头并非天方夜谭,毕竟他年轻时曾在惜福镇街道的一个机械厂做过机械工,刨铣、滑轮、轴承、电机、角铁、焊接等这些机械加工活他都能完成。

“当时我们在惜福镇加工了机器零件,送到李村的一个拖拉机厂。”宫兆智说,“尽管这些手工活放下多年了,但还能拿起来。”

宫兆智乘坐小火车。

当时的他沐浴在冬季正午的阳光里,从旧房门前踩着山坡上的荆棘用脚步向山下走去,他要用脚步量一量房前离山下的直线距离大概有多少米。

“当时大体步量了一下,直线距离有100多米。”宫兆智说,“如果建轨道运输机类似的小火车,尽可能走直线,那样最省钱。”

从山腰小心翼翼到了山下,站在山下的宫兆智望着山坡,他在琢磨要在眼前这个50多度的山坡上建起轨道,首先得找一条相对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把一些荆棘去掉,灌注水泥底座,再焊接角铁,将小火车运行的轨道固定。

“建水泥底座的石匠活我做不了,但我可以指挥着石匠去做。”宫兆智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这尽管是一个小活,但并不是摸着脑袋想象着干,这需要测量,还需要图纸,因为铁轨需要一条相对的直线。

胸有成竹的他,叫来了自己的哥哥宫兆礼,两个人在大冬天的山坡上拉起了绳子,他们要划出小火车运行的轨道。

未来的那个小火车除了上山下山之外,还要在山腰老房门前平坦的地面上行驶。划出上坡直线后,他又在山坡的拐点处划了另一条直线,直通老房门口。

事实是,对于弟弟的这个“伟大计划”,一开始哥哥宫兆礼也是半信半疑。哥哥认为,身为农民的他,无非就是在机械厂当了几年工人,他这个机械工会造火车,“不大相信”。

“坚决不能脱轨”

当直线规划好之后,宫兆智开始在山坡上设立底座的位置。

“这些位置很重要,距离不一定均衡,但要恰到好处。”宫兆智说,“角铁底部要固定在水泥底座上,上部要焊接轨道。”

对宫兆智而言,百米的轨道和自己制造的这个在轨道上行驶的小火车,是个“伟大的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他不光要胸有成竹,还得有规划图。轨道系统用什么样的角铁,用什么样的钢管做铁轨,这些都得有计划,有准备,必须能买到这些材料才可。

“当时设计的轨道宽60厘米,长100米。”宫兆智说,轨道的宽度非常严谨,容不得马虎,毕竟建这条轨道的目的是运输砖头、沙子、水泥、钢筋等建材。坚决不能出风险、意外。

宫兆智设计的运转系统和小火车的运载能力是1吨,也就是说当他的这个运输机载重着一吨的重物能爬50度的山坡,不能发生任何风险。由此,宫兆智选择了恰如其分的钢管,并将钢管运到了家中。

轨道系统需要的材料准备完毕之后,宫兆智的第二部是准备滑轮系统,他要将众多的滑轮安装在轨道中间的角铁上,并让钢丝绳在滑轮上运转时,不能出现偏差。

小火车被滑轮组牢牢固定在铁轨上。

滑轮和能拉动1吨重的钢丝绳准备完毕之后,宫兆智要去买恰当的电机,让这个电机放在轨道的尽头即老房子的门口。电机买回来了,他还需要一个遥控系统。如此,他站在老房子的门口,用手里的遥控系统掌握铁轨上的小火车,按照自己的要求载货爬山和下山。

“小火车的运行,除了轨道、滑轮、电机和遥控系统外,还需要电力系统。”宫兆智说,对于电力系统他略懂一些,但不精通,就电力系统,他曾请教一个懂电力的朋友。如此,五大系统完成后,他要规划一个承载重物的平台即小火车,这个小火车要在轨道上按照他的遥控指挥运行,中途可前行、可后退、可止步,最重要的是不能脱轨。

“不能脱轨非常重要。”宫兆智说,“载大重量爬山,坚决不能脱轨。”

上述五大系统的设计、材料的准备以及机车的构思,让宫兆智从2021年冬天一直忙到了2022年8月份。

“这8个多月来,哪怕是干着农活,有时我脑子里也在构思。”宫兆智说,“有些好想法,赶紧用笔记下来,还得不停思考,在脑子里论证,这个办法是否妥当。”

宫兆智手中的遥控装置,可以随时控制轨道上运行的小火车。

国旗挂上了小火车

五大系统以及建造运输机的材料准备完毕,2022年8月,宫兆智将沙子、水泥、角铁、钢轨、焊条、钢丝绳、滑轮等物品运到了山下。

“能在山下用的在山下用,能上山的必须上山,比如电机系统得运到房前。”宫兆智表示,施工人员在他的指挥下,开始在他选择的位置上挖坑铸造基座。所有的水泥基座铸造好了,工人再在基座上打孔用螺丝固定并焊接角铁。所有的角铁焊接完成,此时用作铁轨的钢管开始焊接到角铁上。如此,一条从山腰延伸到山脚的笔直铁轨完成了。自此,这个海拔70米到海拔110米之间的北山上,有了第一条人工打造的长100米、宽0.6米的“铁路”。

当“铁路”打造完成,宫兆智为了省人工费,自己亲自上阵,亲手在角铁上焊接滑轮系统,将一个个滑轮组开始向角铁上焊接。

宫兆智手中的遥控装置,可以随时控制轨道上运行的小火车。

“看似没有比焊接滑轮组更简单的操作了,实际上也没有那么简单。”宫兆智说,一个架子有上下两个滑轮组,这两个滑轮组必须在一条线上垂直,而且处在轨道间的左右距离都得相等。完成了滑轮的安装,需要在滑轮上安装拉动机车的钢丝绳。这根钢丝绳的安装要求非常严格,钢丝绳的中间不能出现接头,也就是说整条滑轮系统上只用一条钢丝绳,如果用两条相接,运行的过程中接点可能会发生脱离滑轮的可能。

当滑轮系统安装完毕,宫兆智要将电机系统固定在老房子门口的这一端,这端要连接滑轮,同时他还要在这端安装一个触碰启停装置,只要机车碰到启停装置,不管他手里的遥控装置是否指挥,机车都会自动停下。

“触碰启停装置相当重要,如果没有这个装置,机车运行到尽头若操作不当可能会冲出铁轨。”宫兆智说,有了这个小东西,机车不会冲出轨道,也不会发生碰撞。

机车的运行需要电力作动力牵引,电力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同样出不得马虎。电力系统安装完毕后,他需要在铁轨上制造一个运输机。这个运输机不是购买的,而是完全由他进行焊接完成。运输机需要多套滑轮组,坚固的方铁与滑轮组焊接到一起,并将滑轮的凹槽卡在圆形的钢轨上。

宫兆智乘坐小火车下山。

“滑轮的凹槽卡在钢轨上,很重要。”宫兆智说,运输机能前行、后退,左右、上下都不会出轨,同时还能承受载重货物的压力。

为制造这个小火车头,宫兆智费在割材和焊接上动一番脑筋,下了一番功夫。这个小火车头的尺寸精度要求高,滑轮组焊接上之后要不松、不紧,运行起来恰到好处。

当五大系统和运输机安装制造完毕,已是今年2月份了。2月份的青岛乍暖还寒,站在半山腰的这处五代人居住了200年的老房子门前,他亲手将一面国旗挂在了小火车上。此时的他合上电闸启动了手里的开关,随着电机系统的牵引,轨道上的钢丝绳牵动着小火车运转起来。

宫兆智有生以来制造的第一列小火车在山坡上运转起来。看着眼前的成果,他甚至不敢相信这个成果竟然出自自己之脑和自己之手。

“当时激动,也很安静。”宫兆智说,“这些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不然不会轻易动手。”

宫兆礼乘坐小火车下山。

使命刚刚开始

小火车在国旗伴随下,穿过了老房门口水平的轨道,之后穿过一片樱桃树林,开始向山下前进。

“小火车运行得相当平稳,匀速前进,不管是在水平的铁轨上还是在落差很大的铁轨上。”宫兆智说,他设计和制造的小火车的载重量为1吨,进行了首次运行后,他在思考小火车载重着数百斤上千斤甚至一吨的物品,如何安全上山、下山。

安全上下山在宫兆智看来,货车运行的速度以及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惯性有很大关系。后来他在火车上反复放置砖头、水泥,试验牵引过程中运行的速度,以及由速度决定的安全的程度。

“百米铁轨,小火车可以1分钟快速驶完,也可以4分钟慢速驶完。”宫兆智表示,火车运载着砖头、水泥确保整条系统安全运转后,他自己坐上这个小火车,按下了手里的遥控器。他要坐着有着“完全知识产权”的小火车下山和爬坡。小火车在他的指挥下开始平稳的缓缓下行,到达山下的铁轨再缓缓爬坡。

“一切都很平稳。”宫兆智说,“我来回乘坐了两趟,一切都很平稳。”

宫兆智乘坐小火车。

此时的他才不得不确信,自己的发明创造相当安全、相当可靠。此时的他喊来了哥哥宫兆礼,准备让哥哥坐在他的小火车上,他要亲自运送哥哥下山再上山。

哥哥看看小火车,再看看弟弟,他的心里直打鼓:“你这个火车,人坐上面安全不安全?”

看着哥哥不敢乘坐,宫兆智干脆“以身试车”,自己先坐了上去,按动了遥控器,让哥哥看着这个小火车是如何安全运行的。几分钟如此操控,站在山坡上的宫兆礼看着安全下山上山的弟弟,宫兆礼不由分说主动坐上了小火车。小火车载着宫兆礼安全下山又上山,顺利停在了宫兆礼同样在这里出生并长大的老房子面前。

“嗨嗨,没想到你还真行。”平时很少和弟弟开玩笑的宫兆礼下了火车,在弟弟面前笑起来。

小火车研发成功了,宫兆智的老伴赶忙从家里来到了山脚下,看丈夫的这一“伟大壮举”。

“来来来,你上去,我把你运上山。”宫兆智说着,就准备扶着老伴上车。此时的老伴哪里敢上去,于是他让老伴坐在一侧,自己坐在另一侧。启动的小火车开始爬山,宫兆智心中淡定,而老伴却满脸惊愕,在火车上喊着“不行,太害怕……”

宫兆礼乘坐小火车下山。

宫兆智使劲抓着老伴,老伴的忐忑不安,没有阻住小火车的匀速爬山。当小火车平安停靠在老房门口,老伴下了火车,看着眼前的小火车和丈夫,老伴不由自主哈哈大笑起来。

自此,这个小火车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运输。数百斤的红砖头、沙子、钢材、水泥等建材上了小火车,在宫兆智的遥控指挥下爬坡。2个半月后,当建材全部被小火车托运上山,宫兆智雇用的建筑工人开始在山腰忙碌了起来。

直到今天,这个小火车仍在山坡上忙碌着,宫兆智翻修的老房子主体已经完工。

“现在运建材,将来山上的水果、粮食成熟了,可以运水果和粮食。”宫兆智说,“它的使命刚刚开始。”

宫兆智乘坐小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