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风雨百年正青春——追溯青岛市实验小学百余年历程,再现一所学校的百年荣光

2023-06-11 18:0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424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探访百年名校,一次次回溯城市的进程,也一次次洗涤心灵之旅。

江苏路9号,青岛市实验小学,有着122年的历史。1901年,当一栋教学楼在空旷的信号山下矗立的时候,这所小学正式起航。从仅有十几名学生的小学堂,到如今的全国名校,学校历经时代的变迁,更迭变幻,几易校名。百姓熟知的是江苏路小学,所以门口的挂牌还有“原江苏路小学”的字样。青岛市实验小学金色的招牌记录着这所学校的荣光,半岛全媒体记者走访学校,专访校长梁景萱和退休老校长沈彩云,听她们讲述江苏路小学的过往经历和教育实践。

风雨历程 中楼内外的故事

走在江苏路上,不远处孩童们的欢声笑语提醒着行人:学校到了。“青岛市实验小学原江苏路小学”的大字,在绿荫下熠熠生辉。校门口,历史优秀建筑的挂牌,总能吸引游人驻足,“总督府童子学堂旧址”讲述了一段跨越122年的故事……

大鲍岛村,一个延续了700多年的村庄,很长时间里,村民过着平静而简朴的生活。1897年11月,德国舰船撕开了往日的宁静,强行侵占青岛并签订99年的租借条约。城市规划大张旗鼓,大量的德国侨民拥入青岛。1898年,为了解决德侨子女上学问题,在大鲍岛村的几间民房里,主要招收在青德国子弟及散居在东亚各地欧洲儿童的学校有了雏形。

从13名儿童到18名儿童,学校的招生在一年年增加,课程以宗教、阅读、写字、德语、算数、历史、地理、博物学、绘画、唱歌为主。教授课程的主要是基督教牧师,后来才有了从德国派来的基础课教师。

随着德国侨民的增加,学校学童的数量也递增,于是,新校舍的建设提上了日程。

1901年春天,一栋全新的教学楼出现在信号山下的俾斯麦大街(今江苏路)。“校舍建筑格局体现了传统的中国式建房规范,背山面水,依坡而建,以山丘遮挡住北风,而南面则与海湾遥遥相对”(《榉树下》)。

这栋留存至今的中楼,正对着学校的大门,从校门口拾级而上,就能够近距离感受历经122年风雨的建筑带给人的震撼。它造型对称,大门设在中央,内凹的中段建筑体高于两侧配楼。对比老照片,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八级台阶上,四根廊柱,迎客而入。

楼前的空地上,是绿茵场,上体育课的孩子们,跳绳的跳绳,拉伸的拉伸,在欢声笑语的衬托下,这栋老楼显得更加庄重而慈祥。

中楼一楼,是校史博物馆。教导主任王蔚带领半岛全媒体记者参观,一进门,是“风雨百年正青春,传古承今育真人”的主题,这也是对学校历经百余年风雨仍焕发勃勃教育生机的真实写照。校史馆里的一张张老照片,是学校历程的时光沉淀。

走入老楼,驻足欣赏老照片,仿佛穿越回百年之前。

那是1901年,隆重的校舍落成庆典,师生们欢欣鼓舞,因为他们有了固定的办学地点。崭新的校舍由德国建筑师贝尔纳茨设计,一楼有四间宽敞的教室,每间可容纳40名学生。1902年4月,德国胶澳总督府接管了学校,改称胶澳总督府学校,女学生分离到教会开办的女子学校后,原学校成为了男童学校。日后,不断地有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师资也逐年增多。于是,1908年,学校又附设了一所女子学校。到1910年,《青岛》中如此记载:“总督府学校是外观极其漂亮的建筑,学校前边是几处小操场和几株中国老橡树。学校的楼房大大高于校外路面,空气和光线都很好。现有学生约110人。”

城市的沧桑也激荡着学校的变迁。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同时将德国人开办的学校和校产全部劫掠过去。直到1922年青岛主权收回,学校才真正回到中国人的手中。两年后,胶澳督办高恩洪等设立胶澳公立女子两级小学校,将学校正式命名为“青岛市公立女子两级小学”,也叫公立女子小学校,校长为连索兰卿。由于学校规模逐渐增大,并且增添了幼稚园,学校在东侧新建了6间平房教室。

采访中,退休老教师、分校校长沈彩云回忆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生们为考二中而努力学习的场景时,提到考取二中已经成为了小学生们的目标。其实,二中与江苏路小学有着密切的关系。1927年8月,胶澳商埠公立女子两级小学附设初中部独立成校,校名为胶澳商埠公立女子中学校,两个班租下了观海二路25号民房为校舍,校长由国文教员李岫华担任,这就是青岛第二中学的前身。

在连索兰卿校长的带领下,学校蒸蒸日上,于1930年正式命名为青岛市立江苏路小学校,男女兼收,江苏路小学的名字也深深地烙印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一提起大名鼎鼎的江苏路小学,老青岛人都会连连称赞。而良好名望的开端与连索兰卿校长的功劳密不可分。她根据民国小学组织法草案规定“旨在养成儿童健康的体力,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社会的能力,团体自知的习惯和精神”,在办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学校赢得了声望。

而这种理念一直影响着江苏路小学,沈彩云在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对这一理念如数家珍,她已退休多年,始终未曾忘记已经在心中默念了无数遍的老校长的教育理念。

卢沟桥事变的炮火改变了中华儿女的命运,1938年1月,日军第二次侵占青岛,学校于是年2月陷入停顿,师生员工解散,校舍封闭,惨状不堪回首。为了尽快恢复教学,经过青岛地方人士的合力协调,仅3个月后,青岛市会立江苏路小学校成立,校长鞠文瑛,有教学班12个,教职人员21人,学生577人。到了1939年,恢复了原校名青岛市立江苏路小学校。

汇泉广场上,还记录着1945年10月25日日军受降仪式的盛大场面,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终于摆脱了侵略,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然而学校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家长目睹学校的困境,慷慨解囊,使学校校舍得以修复,并配齐了相关设施。当时的校长张叔若为了感谢家长,立碑铭记。青岛市江苏路中心国民学校恢复教学。青岛解放后,青岛江苏路小学废除了奴化教育、法西斯教育,改为教导制,提倡启发式和直观教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榉树之下 名师辈出的沃土

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孩子们活力十足,而教学楼前的绿植则生机勃勃。尤其是那棵榉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愈加葱郁青翠。“榉树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古代我们讲中举成才,寓意着智慧和成才,我们一直在传承榉树文化的精神,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我们尊重孩子的特点,让他们的个性和潜能最大化地挖掘出来,得到充分的发展”,梁景萱校长说。

青岛解放后的江苏路小学,有着耀眼的成绩。1962年,山东省教育厅正式决定将江苏路小学定位为省重点小学,包括蒋志远在内的大量优秀教师在教育界崭露头角。一批批优秀教师和优秀学子出自江苏路小学。1994年,改为青岛市实验小学,成为教学改革特色学校。

一座座奖杯在校史馆的一隅,低调中难掩“奢华”,这是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名师,是这所学校成为名校的重要因素。在名师录中,可以看到著名音乐家李劫夫的名字。他于1933年来到青岛,在民众教育馆当助理,他擅长音乐演奏,还是青岛木刻美术的开拓者,并进行文学创作,在青岛报刊上发表了《和平曙光》等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全能型人才。1934年,他到江苏路小学任音乐、美术教师,带领学生们开展音乐、美术活动。他还为学校创作了校歌:“巍巍宏舍,渺渺海滨,江苏路畔是我校……”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劫夫离开青岛去了延安,后来创作了家喻户晓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那些脍炙人口的旋律,至今仍经久不衰。

继续往后翻,长长的一串名字,书写着教师奉献的动人故事,如朱静华、蒋志远、林春华、孙韵梅、乐江、苏静波、丁秀兰、沈彩云等名师,都是江苏路小学的金字招牌。

梁景萱校长说,青岛市实验小学有一支的优秀教师队伍,唯实唯新唯风范:在课堂上求真务实,在教育改革的路上脚踏实地;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孩子灵活的思维,挖掘孩子的潜能,让课堂素质培养最大化;风范就是老师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倾情地把自己的爱给予孩子,把爱的温暖传递给孩子。在课堂上,孩子们可以趣中问、玩中探、做中学、拓中思。所以学校立足榉树文化,创建了榉树课程,基于STEM+榉树课程建构,让孩子从根基课程、主干课程到阔叶课程,为他们的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市实验小学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启了轻负高效的办学特色改革实验,立足于对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孩子们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

“青岛市实验小学百余年来走过了风雨历程,希望我们的学校一直青春,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老师带领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梁校长动情地说,“孩子们每个都重要,每个都更好,愿他们能够像小榉叶一样,绽放生命的光泽”。

1901年校园里种下的那棵大榉树,已经深深扎根于这片沃土之上……

人物特写

一次旅游缔结的奇妙缘分

    沈彩云,1955年出生,1973年参加工作,中学高级教师。

    1990年到1996年从浙江来到青岛市实验小学教书,后任分校校长。先后获评省优秀教师,省十佳师德标兵,青岛市劳动模范。

校史馆里,青岛市实验小学退休教师、老校长沈彩云接受了半岛全媒体记者的专访,谈及与学校的缘分,还要从一次旅游开始。

1990年春天,浙江金华兰溪的一所镇中学放春假,35岁的中学语文老师沈彩云带着孩子来青岛度假,因为丈夫在青岛工作,所以一放假她就会带着孩子过来,住在江苏路的一栋房子里。一天,邻居找她聊天,听说她是中学语文老师,便立刻发出邀请:愿不愿意到小学教书?原来,这位邻居就是刚退休的封祝华校长,她深知学校语文教师紧缺,便向沈彩云抛出了橄榄枝。

沈彩云心动了,因为她与丈夫结婚8年了,一直两地分居,如果能在青岛留下,就可以全家团聚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沈彩云答应下来。封校长很热情地向蒋志远校长引荐,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试讲。

第二天,双方见面。蒋校长给了她一本语文书,一本教材,让她回去准备两天再来试讲。沈彩云本来计划在青岛游玩7天,这下不用玩了,赶紧进入紧张地备课环节。两天后,沈彩云如约出现在课堂上,台下坐满了学生和校领导。凭借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沈彩云顺利地完成了课堂试讲,蒋校长给她的评价是:基本功还行,方法不行,不过方法是可以学的。

听完评价,沈彩云心里打了一阵鼓。不过,不久之后,她就坦然了,回到家乡的中学,继续任教,就当这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过了春假,来到了暑假,沈彩云教初二,在暑假后一个月,帮学生补了一段时间的课,试讲的事情就基本放下了。

谁知,到了8月27日,学校里突然收到了来自青岛江苏路小学的函件,要调沈彩云到青岛教书,镇中的校长很惊讶,沈彩云同样惊讶。镇中校长没有为难她,根据她的意愿,立刻放行。沈彩云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做准备,打包了六七个编织袋,将省吃俭用一年购买的冰箱和锅碗瓢盆等一起托运到青岛。

1990年8月30日晚,沈彩云抵达青岛,第二天早上就到江苏路小学报到,正式任教。

进入中楼的办公室,沈彩云发现她连办公桌都没有,是热心的老师给她搬来一张学生桌,另一位老师给她“抢”来了一条长凳,这让沈彩云感到无比的温暖。沈彩云从四年级开始接班,刚上课,就被学生们提意见:“老师,我们听不懂。”因为是浙江人的缘故,沈彩云上课有口音,孩子们不懂,她就慢慢地讲。从“立志脱下草鞋穿上皮鞋”的乡镇中学,到山东省重点小学,沈彩云开始不知道怎么留作业,怎么批作业。又是周围的老师们向她伸出了援手,教她如何梳理备课框架,如何批改作业。江苏路小学的教研氛围深深打动了沈彩云,也给她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不懈的努力,沈彩云带着自己的班级升入五年级、六年级,并有7名学生升入二中,成为优秀班级。接着,沈彩云就成为了毕业班的班主任,只接六年级的学生。由于政策有变,二中给全市小学分名额,江苏路小学分到了38个名额,沈彩云所带的班级,一下子考入了20多个,成为全校最优秀的典范。

在学习中,沈彩云创造了“读好书、写好字、讲好话、作好文”的十二字学习法。在课堂上,她会找出一篇课文,让全班同学自己出卷子,每个人出一张,针对课文找不同的考点,然后再将同学们的题目汇总起来,挑出好的去考,让同学们真正理解课文。

在日常管理中,作为班主任,沈彩云老师也很有方法。比如班上从来不搞卫生,而是让每位同学都自带一块小方巾,普通毛巾的四分之一大小,装在塑料袋里,每天带到学校里,放学前负责将自己的桌椅以及脚下和过道的地板擦干净,擦一次折一次,直到擦干净为止,大约需要三五分钟,擦完将毛巾带回家洗干净,明天再带来。讲台则由沈老师负责。如此一来,班级年年都得流动红旗,学生们也都养成了自觉搞好卫生的习惯……

回想当年在江苏路小学奋斗的岁月,沈彩云老师用团结来形容老师们的关系,“当年我参加教学能手课,要讲《琥珀》,那个年代没有投影仪和没有PPT,老师们纷纷帮我查资料,梳理教材,美术老师还帮忙画了蜘蛛、苍蝇等,活灵活现,全级部总动员,帮我一句句备课,最后课堂呈现了蜘蛛吃苍蝇时,松脂不偏不倚正好粘住两只动物的场面,课堂效果反响很好,大家都夸我讲得好,可这哪里是靠我一个人的力量啊,那是全体老师的智慧,我只是个代表而已”。那些手工画作沈彩云保留了很多年,每每看到都会想起当年老师们齐心协力搞教研的场面。

加班对于老师们来说更是常态,有的时候加班晚了,门卫都休息了,老师们只得翻墙回家,“那一年我们把青岛市8个学科的第一名全拿过来了”,言语间满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