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结婚人数创37年来新低!专家:有这几个原因
据澎湃新闻报道,根据民政部官网6月9日公开的“2022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去年全国结婚登记量为683.3万对,再探新低。
此前的2021年,中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这已经创下民政部自1986年以来公布结婚数据的历史新低。
据都市快报报道,根据民政部数据统计,我国的结婚数据在2014年就开始逐年下降,2013年为1346.93万对,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1年又跌破800万对大关。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量较上一年减少80.3万对,下降约10.5%。与2013年最高峰相比,9年来,我国结婚人数下降了49.3%,下降幅度近半。
目前,2023年1季度的结婚登记数据尚未披露。
离婚登记方面,据民政部统计,2022年有210.0万对夫妻登记离婚,较2021年的213.9万对减少约1.8%。
2022年1月,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同时,当前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
据界面新闻报道,人口学专家何亚福表示,近年来结婚人数减少有几个原因:一是年轻人口下降,根据“七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80后、90后、00后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二是由于婚育成本高以及婚姻观念改变等原因导致结婚率下降,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上升到29.38岁,女性上升到27.95岁;此外,结婚成本和疫情因素,对2022年的结婚数据也造成一定影响。
何亚福指出,结婚人数下降会对出生人口有负面影响,在结婚登记数据中,与出生人口更密切相关的数据是初婚人数,因为结婚登记人数中还包括部分再婚且已过生育期的老年人,对出生人口没有太大影响。结婚人数下降伴随而来的是初婚人口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一孩出生人口,进而对人口自然增长带来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总量比上年末减少85万,首次出现负增长。
- 半岛小金妹|实际缴费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三成,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存钱了吗?
- 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存钱了吗?实际缴费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三成,“两低”现状待破解
- 青岛“银十”失色!新房成交约5000套,创近年来同期新低
- 感染人数上升,有人开始盲目买这种药……医生紧急提醒:乱吃更可怕
- 拐卖儿童37人,执行死刑!记者梳理50余份裁判文书,还有父母出卖亲生子女
- 阿富汗地震死亡人数已超2000人
- 北方冷空气频繁寒凉加重 多地气温或将创立秋以来新低
- 平安人寿青岛分公司:20岁大学生罹患罕见病 37万重疾理赔暖心守护
- 又是一年好“丰”景丨37项系列活动,农民唱主角!青岛邀您共庆农民丰收节
- 农民唱主角,青岛37项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唱响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