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方”丨汪碧刚:党建引领画出“同心圆”,双向奔赴社区开出“幸福花”

2023-07-04 00:1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7420) 扫描到手机

□汪碧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近年来,青岛市即墨区北安街道新都社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关键、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打造的“红蜂志愿服务队”“新都大妈”“新都微视”“马扎议政”等基层治理品牌熠熠生辉,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生动局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2022年,新都社区党委被评为“青岛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2023年3月,中央统战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推进会暨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青岛召开,新都社区“新新相联”实践创新基地向来自全国的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分享,引起良好社会反响。

  汪碧刚,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老年学与社区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7月被即墨区委、区政府聘为青岛市即墨区城乡治理专家委员会主任。

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才能画出“同心圆”

当前基层治理的难题是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两张皮”,融合度较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及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的充分互动,才能实现党的组织使命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往往是单中心、单线条式推动。围绕着“政治动员”和社会管控,社区高度聚焦于党政关系的协调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任务的完成,没能将强化政党自身能力建设与加强社会多元治理有机联系。许多城市的区域化、网格化、协同化和多元联动等党建工作,表面来看这些是互动合作的结果,实际上是党政单方面主导下对社会力量的“动员式参与”“吸纳式引领”等。这阻碍了基层社会矛盾和居民深层利益冲突的解决,也不利于居民真实利益诉求的表达。

新都社区突出组织引领,筑牢社区治理“红色堡垒”。一是着力构建社区大党建格局。结合社区实际,成立4个网格党支部,与区委组织部等4家“双报到”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成立社区“大党委”,吸收4名驻区单位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逐步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架构,有效构建了区域、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城市社区大党建格局。二是着力构建“四级联动”服务体系。聚焦延伸社会治理触角,细化服务网格,进一步理顺“居委会-网格员-楼长-单元长”组成的服务体系,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社区管理和服务细化到单元,居民诉求通过体系直达社区党委,把党组织建到楼栋,社区服务深入单元。目前,街道已在10个居民小区设立楼长116名,单元长367名,做实服务管理到楼栋、到单元、到户、到人。三是着力推进小区业主委员会建设。创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多元参与机制,推动社区“两委”成员、网格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业委会,业委会委员、物业负责人兼职社区党委委员,承担和参与社区党委安排的工作任务。每月召开社区党建联席会,对小区道路、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民生问题共同研究商讨,共同推进道路整修、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更新等民生工程落实落地,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画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同心圆”。

多元齐参与双向奔赴美好生活,定能开出“幸福花”

“社区治理居民参与率低,有效参与率更低”是全国性难题。社区治理实践中经常以系统和技术为核心,而非以居民为核心,这体现的还是重管理思维而忽视治理服务。此外,由于缺乏社会参与机制、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不够高、企事业人力财力投资不足等原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政府对社区建设干预过多,各类行业、企业又有自身的局限性与不同的建设角度,导致了社区建设的局限性与片面性,从而难以满足社区居民与物业管理的多重服务需求。

新都社区强化多元共治,催生社区治理“红色动能”。坚持在现有社区资源的基础上深度挖潜、整合力量,推动以党建带群建,以党组织引领力增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带动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在组织、团结、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社区党委成立全省首家楼宇妇联,推动49名妇联执委先后领办20余个共建项目,专解家庭矛盾、孝老敬亲、文明养犬等问题,有力展现妇女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社区青年家长多、孩子们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社区党委引进团区委的“放学来吧”创投项目,先后开设23个课程、360节课,累计400余名孩子受益。发起成立红蜂志愿服务队,开展“红蜂护学岗”行动等项目30余个,解决垃圾分类、乱停车等民生难题20余项。截至目前,已有139名志愿者,其中党员45名,11个红蜂志愿家庭被评为山东省“五好家庭”、青岛市“最美家庭”。成立全区首个社区级物业纠纷调解中心,由社区党委委员、行业专家、社区能人组成的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为物业和居民提供培训指导、物业纠纷调解等服务。与新联会“结亲戚”,成立即墨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立“新新相联”服务品牌,2022年开展社会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确定“幸福单元齐成长”“安全生产进万家”等4个项目内容,被评为全省“实践创新基地重点项目”。

新都社区创新治理模式,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着力在活动载体和服务方式上创新。推行以“初心、诚心、决心、真心、爱心、恒心”为主题的“六心点亮新都”党员家庭量化积分制度,细化积分标准,统筹周边商户资源,在19家商户建立“积分超市”,达成共建协议,积分可通过线上、线下灵活自主兑换商品,有效激励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打造“初心亮新都”主题党日活动,让居住地党员就地过组织生活,开展民主协商议事,参加志愿活动,实现在社区一线转作风、提能力、办实事,“初心亮新都”被评为全国优秀主题党日品牌。由社区党委统筹,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和居民四方联动,创建“圆桌议事厅”,将物业需求列入“社区一线党旗红”共建清单,与“双报到”单位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党委定期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和居民以及共建单位多方共同议事协商,实现社区党委统筹、物业列出清单、“双报到”单位资源共享,合力开展服务。组织24名有创作特长的居民创建“新都微视”,以“情景剧+以案说法”相结合的方式,用身边人讲身边故事,共拍摄反映高空抛物、噪声扰民等主题短视频50余部,抖音最高点击量达3.1万次。新都社区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双向奔赴美好生活,开出“幸福花”。

现代化社区并不单纯指治理模式的现代化、也不指治理手段的科技化,核心在于居民的愉快居住、积极参与、幸福生活。着眼解决基层治理“政府干、群众看,政府很努力、群众不认同”的问题,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拓宽居民参事议事渠道,打造党群议事平台。实际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就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以体制创新为抓手,以信息化为支撑,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锻造能担当的干部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有效衔接,打通影响治理效率的痛点堵点,探索形成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精准到位、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运行机制,实现服务精准投送、治理精准落地,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都社区筑牢“红色堡垒”厚植“人本理念”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生动的样本,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值得肯定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