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焦虑”成为一门生意

2023-07-08 06:4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74776) 扫描到手机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盼望着,盼望着,学生们的暑假终于开始了。我跟我的研究生们说,要好好珍惜这为数不多的假期,劳逸结合,方有成长。而朋友圈里的中小学生则大致分为三类,一类在劈柴喂马,周游世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另一类在厉兵秣马,发奋图强,不是在上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还有一类,在去不去补习班的纠结之中。

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给孩子减负,提倡素质教育,要给他们一个丰富多彩、回忆里充满美好的童年。但家长们似乎也有“苦衷”,特别是经不起、看不下、忍不住别人都在“卷”啊,似乎不参与这支“卷”的大军,自己的孩子就会在暑假这短短的几十天内跟其他同学拉开距离。

不仅身边人在“卷”,各种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也在不断地让你“卷”。某些短视频网站上,刷屏的都是一些关于暑假的“焦虑”,就跟那些“思前想后一个月,做了一个违背祖宗决定”的某些“专家”一样,无非就是强调要给孩子补课,要给孩子开小灶,不能让孩子输在暑假开学后的起跑线上。

可是,仔细想想,之所以有些人在短视频平台上不停地贩卖焦虑,目的无非两个:一个是赚取流量,另一个就是卖课。估计不少人都有类似体验,越是对某件事情焦虑,就越想去看相关内容,以寻求内心安慰,于是会不断地刷手机。而在互联网上点击量就是现金流,有了流量就有收益,加上大数据的推送,人就被焦虑的信息茧房所包裹。虽然有些时候,这些短视频并不会赤裸裸地向你推销,但会通过各种方式告诉你,解决这些焦虑的办法不是没有,那就通过这些推广让孩子参与到补习班大军中来。于是,苦了孩子、累了家长,鼓了一部分人的腰包。

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想一想,这到底是“假期”,还是“学期”呢?如果学校给学生放这几十天的假,只是为了让家长们各显神通地“卷起来”,那假期有何存在的必要呢?我所相信的是,一个理性的现代人,总会提升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知道劳逸结合、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吧?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