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实现消费协作额超4.4亿元 市南区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

2023-07-10 19:13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27296)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7月10日讯(记者 李京媛)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乡村振兴在行动--看区市”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一场,介绍了市南区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大局,推进东西部协作的工作情况。记者获悉,市南区立足区域发展优势,结合乡村“五个振兴”的工作部署,在金融、消费、文旅、人才、对外开放等方面强化协作,努力探索形成一批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东西协作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发挥“金融要素集聚”优势 创新金融赋能协作模式

近年来,青岛立足实际,探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青岛实践路径。市南区作为青岛市的中心城区,坚决担起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使命,将区域的发展融入到服务全市、全省、全国的大局中,在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服务青岛发展、服务山东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大局工作中,主动探索,积极作为。市南区立足区域发展优势,结合乡村“五个振兴”的工作部署,在金融、消费、文旅、人才、对外开放等方面强化协作,努力探索形成一批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东西协作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财富管理核心区,市南区集聚了全市一半的分行级以上金融机构,以及全市37家外资机构中的27家,2022年金融业增速6.3%,占全市总量的33%,是山东省金融机构最集聚、业态最丰富的城区之一。发挥金融要素集聚优势,市南区积极推进“东西协作+金融创新”帮扶模式,联合银河期货公司等为宕昌县量身定做了“保险+期货”专项帮扶项目,将鸡蛋价格作为保险标的,保证鸡蛋价格下跌时农户及时得到差价赔付。联合银河期货和人保财险等保险机构,共同实施的安定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理赔保险单顺利出单,保障生猪11.25万头,实现农户保费111.6%的赔付,为养殖户带来现货端增收约1720万元,期现收益合计近2000万元。

发挥“时尚消费牵引”优势 推进消费助力产业帮扶

市南区作为时尚消费中心区,消费场景丰富、消费模式多元,不仅拥有以浮山湾为代表的万象城、海信等高端消费场景,也拥有以青岛湾为代表的中山路、里院等特色消费场景,是山东半岛时尚消费最集中区域。

市南区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多领域推介、重大节会展销结合”促消费模式,畅通协作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推进甘味农产品入青,与青岛大型终端市场建立稳定营销关系的同时,引进定西市供销社在我区设立青岛•定西消费帮扶中心馆及市南区•安定区体验馆,联合宕昌县在市南区设立市南•宕昌农特产品体验展销馆;组织发动社会各界积极购买协作地农产品,先后举办区机关扶贫大集、万象城东西协作扶贫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会、佳世客“东西协作,三地情深”浮山湾消费月等系列活动,通过岛城明星代言、“线上+线下”双渠道直播带货等方式助力农特产品销售。累计实现消费协作额超4.4亿元,带动协作地8000余名脱贫人口受益。

发挥“文化旅游融合”优势 助力文旅协作走深走实

市南区作为青岛城市的起源,因海而生,依海而兴,无时无刻不展现着青岛“面朝大海,心向未来”的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城市形象。特别是今年全省旅发大会在青岛召开,市南区作为主会场,依托山、海、城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资源,展示了“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形象。

依托文化旅游融合优势,以及市南区文化旅游的巨大流量,市南区积极开展“产业帮扶、旅游富民”合作模式。聚焦旅游服务业务培训、红色旅游文化宣传、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深化两地文化、资源、业务双向交流、推动青陇文旅协作走深走实迈上新台阶;通过自媒体、网络媒体对协作地旅游资源进行专题宣传报道,联合驻区旅行社加大特色旅游产品推广,累计输送客源超过2万余人次。另外,创新开展“旅游+产业”模式,积极协调青岛旅游集团与宕昌县开展旅游协作,合作开发、运营官鹅沟景区,累计投入资金1亿元,实现本地化用工330人,利益联结原建档立卡贫困户485户1697人。

发挥“人才资源集聚”优势 强化人才振兴智力支撑

作为青岛人才集聚高地,市南区拥有教育、医疗、科技、法律、发展规划、商贸服务等各类人才30万名,拥有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市级人才平台载体178个,能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提供强力支撑。

市南区积极推进“多要素组团式帮扶”模式,为当地发展提供教育、医疗、劳务、组织、平台等要素支撑和发展赋能。实施全链条式教育帮扶。与协作地 80余所中小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帮扶关系,先后选派了 100余名骨干教师开展支教和教研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协作地教师7400余人,开展“空中课堂”活动20余次,全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组团式医疗帮扶。与协作地20余家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结成帮扶对子,选派了70余名医疗技术人员赴协作地开展支医帮扶,组织医疗和管理援建团队赴协作地开展业务培训 3900余人,有效提高协作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实施劳务协作帮扶。率先设立全市首个区级东西协作劳务工作站,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采取定企定岗方式,加大点对点组织输转,先后组织海尔、海信、新和盛等50余家企业赴协作地举办劳务招聘会20余场。实施组织引领帮扶。先后选派12名优秀干部到协作地挂职,直接参与东西协作工作,有效推动产业合作、技术创新等协同发展;援派教育、医疗、科技、法律等各类人才200余人,组织专技人培训协作地人员 5000余人次,为协作地注入先进技能、理念。做好西部地区人才委培,接收选派医疗、教育等干部人才80余人,通过跟岗学习、培训交流,及时将先进理念、先进模式、先进方法带回,助力当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平台支撑帮扶。联合绿色城乡发展中心,发挥城乡互联互通、资源互惠共享、产业项目引进等平台资源、经验,对协作地现有生产要素优化重组提供建议,创新商业模式,为当地龙头企业开拓国内、海外市场和增量利润空间;开展共同招商活动,探索将协作地招商项目纳入全区招商引资体系一并对外推介,支持协作地组织企业来青办会参展,扩大经贸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发挥“对外开放”优势 拓宽产业协作市场空间

市南区是青岛市的航运贸易集聚地,拥有全市40%的航运服务类企业,A级以上航运物流企业数量居全市之首。聚焦对外开放赋能区域协作,市南区积极探索“特色农产品借船出海”模式,依托上合技术转移中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平台等对外开放合作平台,链接国外市场,推进安定区马铃薯和宕昌县中药材业务开展对外合作,相关农品远销沙特阿拉伯、埃及、土耳其等国家。同时,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主动推介协作地加强与沿黄省市的合作,并通过黄河流域“出海口”青岛港将产品远销国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协作地农品销售,实现稳定增收。2022年,助力安定区马铃薯种薯出口 3000万粒、价值4000万元,宕昌县中药材出口22吨、价值360余万元,创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输血”“造血”并行 强化资金保障

为协作地乡村振兴提供直接、精准的帮扶,不断提升协作地发展内生动力。自2018年以来,市南区累计向协作地区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38亿元,先后援建了平坝区城关第一小学、宕昌县哈达铺中药材商贸物流园、安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教育卫生事业和富民产业项目,带动8000余名脱贫人口就业和增收。先后组织11个街道与协作地30余个乡镇建立结对关系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发动150余家企业、社会组织、社区与协作地100余个村庄结对帮扶,累计向结对镇村捐款捐物7200余万元,并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3000余人次。

下一步,市南区将围绕服务大局,强化使命担当,立足区域发展优势,在金融服务、消费帮扶、文化旅游、人才支持、对外开放等方面持续发力,保持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不断创新深化东西协作工作举措,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贡献市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