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技改 最高奖2000万元!获全国推广的青岛这一重磅奖补政策启动申报 有企业连续四年“中奖”

2023-07-12 09:04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184142) 扫描到手机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技改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10万辆轻卡产品。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娄花

技术改造是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手段,7月11日,记者采访获悉,青岛市2023年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投资奖补政策已启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通过“青岛政策通”进行申报,最高奖补2000万元,截止日期为7月14日。

今年在申报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近年来有多少家企业受益于技改?企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青岛技改政策激励下,财政投入撬动设备投资的倍数能达到多少,又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申报企业有“绿色门槛”

申报企业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申报企业是在青岛市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汽车整车企业可放宽至分公司)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青岛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在2020至2022年度内取得了青岛市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企业在2022年度设备投资(不含增值税,仅限研发、生产和检测设备)达到500万元。申报设备不包括二手设备,且单台设备价格(不含增值税)不低于1万元。

“企业需要注意的是以发票开具时间为准,也就是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青岛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是指列入青岛市2023年统计口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库的企业。此外,申报企业应当符合《山东省财政厅等16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涉企资金“绿色门槛”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财资环〔2022〕29号)等文件要求,对是否符合“绿色门槛”制度要求作出书面承诺,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根据企业经营情况、投资情况等,符合条件的企业奖补比例为12%、14%、16%,单户企业最高可获得不超过600万元的奖补。”青岛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企业在申报年上一年度设备投资达到6000万元,且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新材料、高端化工等产业领域的,企业自愿申请并经过专家评审后,支持上限由600万元提高至2000万元。

申报截止时间为7月14日

企业如何申报?记者采访获悉,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通过“青岛政策通”(http://zccx.qingdao.gov.cn)向注册地所在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要求提交申报材料,申报截止时间7月14日。申报材料包括青岛市2023年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投资奖补政策申请表、企业营业执照、2020至2022年度内取得的青岛市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企业2022年度购置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等。

申报企业应积极配合第三方机构做好设备投资现场核查工作,按要求如实提供设备采购合同、付款凭证、发票、记账凭证、会计账目等原始资料。

5年奖补资金约25亿元

技术改造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近5年,青岛技术改造奖补政策共支持1000余家次企业,奖补资金约25亿元。

“为不断提升工厂的制造能力,加快技术升级,企业先后开展了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冲焊产能扩建等项目的建设,并得到青岛市工信局技术改造设备奖补政策的大力扶持,取得了较好的技改成效。”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规划技改主管王飞说,企业是2022年申报的技改补贴,经过专家评审,被认定为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技改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10万辆轻卡产品,预计年销售收入约76亿元,年税金1亿元,年净利润2亿元,产品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均得到较大提升。

无独有偶,位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的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也是技改的受益者,企业2017年加入中信泰富特钢集团,通过搬迁和重组实现,持续加大研发、技改、环保、智慧智造升级,在产品研发、绿色低碳、数智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2020年至2023年,企业投资70多亿元,实施了搬迁工程续建、环保提升改造、铁路煤炭输运系统、余热零碳城市供热、焦化上升管余热利用、数智化改造等一大批技改,连续4年获得了青岛市技术改造资金支持,有力推动了青岛特钢节能降碳及数智化实现高质量。

在技改的助推之下,该公司瞄准世界特钢发展前沿,为潍柴动力、山推、济南重汽、徐工等先进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强力支撑,产品还出口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延伸

撬动8倍投资青岛技改经验全国推广

据不完全统计,在青岛技改政策激励下,财政投入撬动设备投资的倍数达到8倍以上,企业销售额、利润总额年均增速分别为10.5%、14.2%。青岛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推动技改投资持续增长,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青岛技改经验作为全国典型推广,还有很多地方来青岛实地取经。

青岛不仅政策的制定走在了前列,理念的创新也有突破,“我们的奖补政策并没有固定企业的某一个项目来奖补,而是按照企业一年的整体投资,便利了企业的政策申报,对企业长远发展有更好的激励作用。”青岛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深挖投资潜力,夯实项目支撑,青岛每年滚动推进500个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抓好100个左右投资金额大、技术水平高、预期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市、区主管部门实地走访企业超过1000家,深入了解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需求和动向,掌握第一手项目资源。引导备案充实“储备库”,取消技术改造项目备案前置条件,在全市统一在线备案平台快速办理相关手续,实现全程网络快速办理,备案项目年均增长30%以上。精准对接服务,优化投资环境,青岛实施全市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焕新”服务活动,创新性开展重点产业链“链万企”供需对接工作,搭建公益属性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举办系列供需对接活动,提升整体产业链供给质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技改资金只是企业投入的一部分,但是它的引导作用是无法用数字来估量的,当企业迷茫时,技改政策帮企业逐步找到未来的方向;当企业有土地、融资等各方面的困境时,技改政策体系搭建桥梁,帮企业纾困解难。当好企业贴心人,这正是“有形之手”应该发挥的作用,关键时候,让企业提振信心、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