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丨“淄”味不凡!淄博烧烤“烤验”之后:如何把“流量”转化成“留量”?
撰稿/摄影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刘笑笑 李晓哲 李伟志
淄博烧烤火爆出圈之后,淄博市民李健的应酬也跟着陡然多了起来。4月至今,他已经接待了50多拨来自天南海北的客人。
7月22日晚,在淄博烧烤海月龙宫体验地,李健跟北京来的两名客户喝完几轮啤酒,端着酒杯一路小跑到隔壁烧烤摊,那里还有他的一桌外地客户。跟五一巅峰期比起来,他已经“轻松”了太多——接待的客人少了些,大多数烧烤摊位也不用排队等号了。
近期,“淄博烧烤凉了”的话题冲上网络热搜。依据有三:一是客流量下降,二是一些烧烤店开始转让门面,三是网络搜索热度大不如前。
淄博烧烤真的凉了吗?在这一轮甚嚣尘上之时,在进淄赶“烤”火热三四个月之后,藏着怎样的危与机?正在进行的一场夏日“补烤”,又会给出怎样的答卷?
7月21日晚6点半,八大局市场内一家烧烤店门前坐满了顾客
店铺转让背后……
陈淑芬的淄博炸肉铺面位于八大局,如今寸土寸金的地方。烧烤火了之后,她周围的店铺纷纷“改头换面”,对面卖水果的摊位改行卖中华百家姓文创、网红茶饮、炒锅饼,当家人也都变成了陌生面孔。
很多人想来租陈淑芬的摊位,都被她拒绝了。“人多就多挣点,人少就少挣点,我图的是个长久。”陈淑芬看了眼斜对面不远处一家拇指包子铺,“这家是昨天刚开的,之前那个卖炒锅饼的不知道为什么不干了。”
陈淑芬的铺子隔壁是家服装店,门口过道辟了个约两米宽的摊位,卖琉璃等工艺品。老板娘表示,正在将这个摊位转租出去,租金一个月2.4万元。至于为何转租,她称自己腰疼,想休息休息。
不远处的一家凉皮铺子也打出了出租广告。“之前租给了一个卖绿豆汤的人,交了3个月租金,但是他干了两个月就走了,因为对面又开了家卖龙井茉莉冰豆浆的铺子,一下子抢走了生意。”对于前来寻租摊位的人,老板娘毫不避讳,“不过现在八大局人流量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周末,肯定能干得好。”她说,这个两米宽、4米多长的摊位,一天租金600元。
八大局附近的烟熏火燎美食城内,不少店铺意欲转让
发布“转租”“转让”信息的更多集中在烧烤店。在58同城网站上搜索淄博本地“烧烤店铺面转让”,列表中会出现150条左右的相关内容。
八大局附近的一家音乐餐吧在最红火的时候增加了烧烤项目,如今店面正在转让中,除了租金外,中介还提出了50万元的转让费。
同样位于八大局附近的烟熏火燎美食广场,有几家烧烤店的转让信息也出现在网上。7月23日上午11点左右,八大局里已是人挤人的节奏,而这里静悄悄的。因为烧烤店往往前一天会经营到很晚甚至次日凌晨,员工需要休息,所以当地大多数烧烤店中午不营业。
广场大院内,一家烧烤店有几名妇女正在边收拾卫生边聊天。这家店的转让信息已经发布在了58同城上,但是店铺门口并没有张贴任何转让广告。
“我们这里好几家烧烤店都要转让。”一名妇女说。至于转让原因,她称是“忙不过来”。此前最火爆的时候,她跟儿子一起经营着两家烧烤摊,现在儿子有事退出,只能转出一家店面。
“现在烧烤店有意向转让的不少,我手上就有很多。”一位中介称,转让的原因不同,“但不是不赚钱了,而是赚得少了。”他说,不少待转让店面是在客流量最多的时候入场的,并且因为租金贵,多是合伙的买卖;现在客流量回归正常,投入大于回报,于是纷纷退出。
烧烤这个行业在淄博,的确正经历一个从狂热到冷静的过程。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淄博市的烧烤注册企业5490家。从3月1日至7月13日,淄博市新增烧烤相关企业暴增765家,增长了近14%。截至7月13日,淄博的烧烤相关企业在今年内新增853家,仅3月就新增253家,4月新增了385家。不过,来到5月份,淄博烧烤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开始下跌,新增109家;6月仅新增18家。
听老司机们怎么说
不过,在很多淄博本地人看来,现在的客流量虽不及四五月高峰时期,但这个暑假让淄博烧烤持续升温,每天仍然有大量外地游客接踵而来。张店区的八大局、水晶街、浅海美食城等区域,早已成为淄博烧烤“出圈”后最热的一批打卡点。不论是四五月份客流高峰期,还是回落后的六七月份,以牧羊村为代表的一些淄博网红烧烤店,爆满仍是常态。
7月22日中午,淄博浅海美食城牧羊村店内,用餐的顾客已经将屋内的桌子占满,屋外凉棚下的桌子也几乎座无虚席。服务员告诉记者,现在还不用排队,但需要顾客自己找座位,上菜也会慢一些,需要等一会儿。
除了牧羊村,浅海美食城的其他烧烤店几乎中午都不营业。“中午营业的话太累了,备菜都备不出来。”在牧羊村隔壁,淄晟特色烧烤的店家告诉记者。
而牧羊村张贴的用餐注意事项上显示,其中午用餐时间也仅限11点至下午1点的两个小时,下午则从5点开始,还规定了“无法预留”“先付款,后上菜”“尽量一次性点好”“不要随意换桌”等就餐流程。
一切都显示着这里的“热”。
就在7月19日,一名外地游客在一段介绍淄博烧烤的抖音视频下留言:“谁再说淄博烧烤凉了我跟谁急,昨天刚去的(淄博)。四点半去吃牧羊村,没位置了……”
在出租车司机曹师傅看来,像牧羊村等在淄博烧烤没火之前就备受当地人喜爱的烧烤店,不管是五一期间还是现在,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热度。
设置在淄博火车站外的专线公交乘车点
“五一期间,有位游客要去牧羊村吃烧烤,我一看那个时间肯定排不上队,就建议他换别家。但是他却对我说,‘你把我拉过去,我不吃,拍个照就走。’”曹师傅说,就在半个月前,还有一名外地年轻姑娘早上不到六点下了火车,打上他的车后,要求直奔牧羊村,“要去提前排队拿号”。
虽然忙得没有时间去吃烧烤,但是网约车司机李师傅已经把淄博最受游客欢迎的烧烤店了解得一清二楚,而且还根据流量和口碑排出了顶流、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
位于海岱大道附近的玉米地烧烤店,就在李师傅口中的第一梯队之列。7月21日中午刚过11点,室内两个房间20多个座位就已经全部满员。后面陆陆续续赶到的顾客,只能在室外的烧烤桌就餐。
“听说这里晚上很火,我们怕晚上来了排不上队,就选择中午来吃了。中午吃的唯一缺点是室外太热了。”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说。
烧烤,不止烧烤
7月22日,周六,晚8点,网约车司机刘师傅从张店区共青团东路与金晶大道路口接上了几名游客,前往17公里外位于周村区的淄博烧烤海月龙宫体验地。这是他当天去海月龙宫送的第三拨乘客,“都是外地游客,去了都是图个热闹的气氛。”
为了迎接五一客流,淄博只用20天就建成了这座可以容纳万人的烧烤城,凭借每晚大型露天蹦迪现场营造的热闹气氛,成为淄博烧烤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现在进入海月龙宫已经不需要提前预约。“进就行,肯定能找到位子,不用排号。”门口一名保安对游客说。
站在东西广场之间的网红桥上俯瞰,偌大的烧烤城内人山人海,数千张露天烧烤桌在广场上连片分布,播放球赛、歌手驻唱、卡拉OK……各家烧烤摊使出自己的揽客绝活,热情得让人难以招架。
不过,与五一前后家家烧烤摊都人满为患的情形不同,当晚就餐高峰时段,烧烤城内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场景:有些摊位人气旺盛,几十、上百张烧烤桌几乎爆满,有的摊位则有些冷清,甚至只有寥寥几桌客人。为了招揽顾客,服务人员拿着菜单站在广场上,卖力地向来往游人推介。
“现在比不上五一前后的客流量了,那个时候天天爆满,累得够呛,现在人比之前少了些。”一家烧烤摊的服务人员说。
西广场上的可托牧人烧烤,当晚的上座率也不高。负责人孙海波难得空闲下来,坐在摊位上跟朋友聊起天。
“摊位人气不均,跟位置有很大关系。靠近舞台的人肯定多,有演出活动的也会吸引不少人气。”不过,孙海波对于目前的客流量并不担心,“随着淄博烧烤的名气打出去,我们已经开始与旅行团合作,遇上旅行团包场,30多桌都能全部坐满,平时的上座率也能维持在六七成。”
当晚,做钢铁深加工生意的李健就选择了一家上座率并不高的烧烤摊,招待两名来自北京的客户。对他来说,带着客户来吃烧烤,品味更多的是氛围和人情味。
“现在不用排号预约了,对游客来说反而更方便了。不过火还是挺火的,外地的客户、朋友一进来,看到这个千人同烤的热闹场面,都很兴奋。”李健说。
自4月份以来,李健晚上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就是海月龙宫了。当晚,除了来自北京的客户,他还在隔壁的烧烤摊开了一桌,招待的是另一拨外地客户。“这已经是少的了,从4月底到现在,我已经接待了50多拨外地客户了,不是重要客户我还不参加,就已经这么多了。”
大浪淘沙始见金
每天下午5点,烟熏火燎美食广场开始营业。随着夜幕降临,大院内再度人声喧闹起来。
这里的大院烧烤,是张女士的丈夫和朋友在4月份合伙开的。“以前每年夏天我们都干大排档,做家常菜。今年淄博烧烤突然火了,所以我们也都改行做起了烧烤。”张女士说,他们一共有20多张桌子,最火的时候,一天一桌能翻四五次台,挣个三四万元没问题,比以前做大排档时收入翻了好几番。
一家网红烧烤店外,烧烤炉摆得密密麻麻
“不过,现在客流量跟五一期间比起来得少了三分之二。”张女士认为,虽然目前不及五一高峰,但进入淄博的游客依然源源不断,只是游客的选择越来越多,所以很多非网红烧烤店的客流量就相应下降了。
对此,即使是头部网红烧烤店,海岱大道附近的一家烧烤店主管许亚也坦言,目前店内已经没有五一期间那么忙了,客流量少了一半,“平常工作日客流量一般,周末相对忙一些,再加上现在是暑假时间,人气还不错。”
许亚说,客流量太大,既要排队又要等串,难免有很多照顾不到的地方,他们作为从业者也很无奈;现在人少了,反而可以尽可能多地为顾客提供全心全意的服务。
为了应对客流量的减少,他们现在的策略是串多少卖多少,保证食材的质量,也避免浪费。许亚认为,客流量相对减少,对他们这样规模稍大的烧烤老店来说,并没有很大影响,影响最大的是一些新开的店。毕竟热度过后,流量下降是必然趋势,“百日高流量只是敲门砖,在统一的运营策略下,不断迭代优化才能带来长期繁荣。”
这与孙海波的观点不谋而合。孙海波认为,最先被市场淘汰掉的就是服务和品质都跟不上、开在市区偏僻处或招牌还没有打出去的烧烤店。他对自己烧烤店所在的海月龙宫抱有很大信心,“我们这里市场管理非常严格,自检很厉害,而且禁止转让。市场和烧烤店都是一月一签合同,如果检查发现不达标,就会立即被清退出市场。”
对于眼下客流量回归常态,孙海波并没有过多担心,在他看来,“人比五一少了,但没凉。”淄博烧烤从流量巅峰回归常态的过程,也是淄博烧烤行业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进程,“‘淄博烧烤’凉不下来,它已经成为淄博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只要提到淄博,就会想到它;只要来到淄博,就会去品尝它。”
烧烤市场供需存在周期性的特征,只要“淄博烧烤”的金字招牌在,仍会有很多外地游客持续不断赶来“补烤”,至少在两个月后的国庆节,天气已经转凉,淄博可能会迎来又一次烧烤狂欢。
八大局烟火依旧
作为淄博热度“哨站”的八大局,目前依然火爆。
这个曾经的菜市场一夜之间成为淄博旅游的“扛把子”,无论是小吃烧烤还是旅游购物,几乎可以一站式满足人们对于进淄赶“烤”的所有需求。
7月21日上午10点30分,泰安到淄博的高铁到站后,来自泰州学院的孙莉莉和同学一下车就看到出站口的公交乘车咨询台。她俩此行目的地八大局,被专门做成了一张名牌摆在桌上,标记着可以抵达的公交线路。
根据公交服务人员指引,她俩走出淄博站,很快登上了停在路边的公交烧烤专线,马不停蹄直奔八大局。
一名烧烤店的服务员正在招揽食客
孙莉莉赶上的这趟公交烧烤专线,共有9名乘客。“平常人少点了,周末乘客多,但肯定比不上那个时候多。”司机师傅说的“那个时候”,指的是五一前后进淄赶“烤”最火热的日子,“烧烤专线六七分钟发一趟车,人多得都挤不上。现在12分钟一趟。”
孙莉莉来淄博前做了很多攻略,选择这个时候来,也是觉得经过这么长时间,淄博烧烤的热度肯定过了,人应该不多。但一走进八大局便民市场,她的看法有所改变,“谁说凉了?人还这么多。”
当天还是工作日,八大局南北正街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炒锅饼、紫米饼、花茶和琉璃等商品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一些炒锅饼和紫米饼店铺前排起了长队。
身穿红色马甲的陈彦龙是八大局市场管理人员,每天的职责是维持市场内秩序。看到几家网红小吃店前的长龙影响了正常通行,他赶紧上前引导人群横向排队。
由于每天要不停大声说话,陈彦龙的嗓子已经严重沙哑,最近一直在服用消炎药。“人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周末。7月上旬有个周末,光八大局南北正街一天人流量就达到了12万,现在也得有五六万吧。”
6月20日应聘上市场管理员的陈彦龙,没亲眼见识过五一期间八大局的水泄不通,现在的人流量已经让他忙碌不已:除了维持街道正常通行秩序,遇到人多、路人的电动车推不出去,他还要帮忙疏通出通道;为了不打扰周边居民休息,八大局到晚上10点必须闭市,陈彦龙要拿着喇叭挨家挨户催促商家赶紧打烊,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晚上回家脱下来一看,上面全是一道道白色汗渍。
陈淑芬在八大局的淄博炸肉店已经干了六年,眼瞅着今年潮水般的人流涌入这里,见证了这个普普通通的老菜市场一夜之间变成网红打卡地。她家摊位的营业额也水涨船高,是没火之前的四五倍。
“现在人没前阵子那么多了,但还是不少,周末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陈淑芬说,这在淄博烧烤没火之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根据热搜指数和百度资讯指数来看,淄博烧烤的热度持续时间近两个月,但是现有热度仍高于“出圈”前平均热度4倍多。
李健的烧烤局仍在继续。淄博烧烤火了之后,先是有客户来了淄博主动要求去吃烧烤,看到深受大家欢迎,李健又趁热打铁,主动邀请外地合作伙伴来淄博吃烧烤。
“以前邀请不到的客户,看在淄博烧烤的面子上也都来了。”他爽朗地大笑起来,淄博烧烤俨然成了他在生意上巩固、扩大朋友圈的一块金字招牌。通过淄博烧烤,让更多人愿意认识、了解他,以及他的生意、他的城市。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健、陈淑芬、许亚为化名)
“烧烤+”的淄味
李鹏程只需透过自家窗子,就能把八大局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占尽“近水楼台”优势的他也见证了八大局从爆火至今的每个过程,都记录在他的“自媒体”账号里。“一串烧烤,给了淄博从工业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型的可能。”在他看来,淄博市从政府到每个市民都在默默努力。
淄博烧烤的爆火有网红特质,但当以一座城市的力量来承接其聚变的效应时,它又有了非典型发展趋势。流量倾泻而来,城市“蓄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最终带来的是水土流失还是不竭活水。这也是为何从一开始人们对其前景就观点不一,有人叫好,有人观望,有人唱衰,此消彼长,子弹在飞。
这一串烧烤带来的热度还在延续,无论是旅游、美食、琉璃等产业和物产频频出圈的水到渠成,还是大师扇面、中医义诊等一波又一波网络热度的紧随其后,“烧烤+”的淄味在淄博越来越浓。
淄博正在走的这条路,是其他城市没有走过的。
不光为烧烤而来
海岱楼以其“高颜值”,几乎与淄博烧烤同时出圈,成为淄博旅游胜地之一。
7月21日晚9点,位于淄博齐盛湖公园的海岱楼在灯光的装点下,五彩缤纷、旖旎迷人。通往海岱楼钟书阁的拱桥上,人潮涌动,很多游人以身后的“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为背景,举起手机拍照打卡。
循着高高的阶梯走进海岱楼钟书阁,门口处的工作人员刘浩民手持扩音喇叭,不停地说着:“请前面的游客快速通过,不要扎堆。”这样的提醒,他一晚要说上百遍。
“人一多,就走不动了,所以要不停地说。”从早上9点半上班,一直站到晚10点,刘浩民每天都疲惫不堪。
7月21日晚9点,海岱楼钟书阁内,游客摩肩接踵
“现在虽然人还是很多,但是跟五一比起来,已经轻松了不少。”说起五一期间的盛况,刘浩民难掩兴奋,“真是摩肩接踵,人贴人,一天下来喊得嗓子都哑了。一天客流量十几万人,哪怕延迟营业至晚上11点,但是到11点半都清不了场,太多太多人了……”
淄博的旅游市场仿佛在一夜之间被激活了。
刘浩民今年23岁,从小就在海岱楼附近长大。跟许许多多的淄博市民一样,他对于身边突如其来的变化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在今年以前,海岱楼这里甚至可以用很荒凉来形容,就是一个普通的公园,供周边市民来休闲散步。谁也没想到,因为淄博烧烤,它一下子成了淄博的网红旅游打卡地。”工作在这个流量中心地,每天看操着全国各地方言的游客从身边经过,刘浩民觉得既骄傲又感激,“淄博火了,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感到很骄傲。而这一切又是外地游客带火的,所以我觉得很感激,也希望我们淄博能做得更好,让所有外地游客都能感到不虚此行。”
颇有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的畅快,很多市民甚至来过多次的外地人都能清晰地感觉出淄博的突变。
网约车司机曹师傅见证了全国游客的熙来攘往。他说,如今来淄博的游客目的地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以前从火车站接上人,都是直奔八大局,直接去吃烧烤。现在大家的目的地越来越分散了。”
曹师傅观察到,随着淄博名声在外,人们对她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不仅仅局限在几个网红景点和烧烤上了,也不仅仅局限在张店区,前些日子就有游客让他拉着到鲁山景区游玩。
“我都好奇游客从哪里找的地方,犄角旮旯的地方都能找到,有些连很多本地人都根本不知道。”曹师傅说,淄博在山东有交通的优势,很多外地游客来山东玩,知道淄博火了后,拐个弯就来了。
21日晚9点50分,距离闭馆还有10分钟,钟书阁内依然人声鼎沸。来自北京的游客赵女士寻找着旅游攻略上说的每个最佳拍照点,为女儿小闫留下美美的纪念。这是他们来淄博的第二天。趁着小闫大学放暑假,一家三口从北京专程自驾到淄博,进行一场“不光为了烧烤的三日深度游”。
“我们昨天去八大局吃了烧烤,请书画大家帮忙画了一幅扇子。今天游览了陶瓷琉璃博物馆和海岱楼,明天还准备去周村旅游。”小闫对于前两天的旅行非常满意,“这里既有烧烤美食,又有齐风鲁韵,淄博的确值得火。”
不过,也有游客认为来淄博可逛的内容比较单一,不少游客的淄博游会选定一到两天。陕西榆林的叶园园是一名老师,暑假时间她选择来山东旅游,其中一站就是淄博。她7月21日到达淄博,22日就打算离开,“这样的时间安排基本上够了,再长一点时间就不知道去哪了。”
没想到是部连续剧
无论如何,借着烧烤热这股东风,淄博旅游火起来了。新的兴奋点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形成网络上的热搜“接力”,为这座城市的热度“续航”。
继“淄博烧烤”之后,“八大局书画一条街”火爆出圈。在几个短视频平台上,淄博扇面题字作画,成为淄博又一张在全国出圈的文旅名片。如今,有不少网络账号每天都在直播代购扇面,几位书画大师的作品尤其抢手,排队几天等一幅心仪的扇面是常态,有人的订单在网络上甚至都排到了一个月之后。
赵宝增的扇面就在最抢手的行列之中。他也是最早一批在八大局附近从事扇面创作的艺术家之一。
7月22日下午,八大局书画苑里,百余位书画家在投入地为游客画扇面、题字,早已画好的团扇、折扇也都摆放在各个摊位显眼位置,供过路的游人挑选。
商家一边卖扇子,一边开直播
赵宝增的摊位比较“隐蔽”,要不是有很多人排队等着买他的作品,也显不出这位着装普通、满手染料的“小老头”有何过人之处。“我都是当天来现场画,不接受预订,怕赶不出来,也怕外地的顾客被骗了。”赵宝增说,现在基本上现场排队的人都能拿到他画的扇面。
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在网络上,赵宝增都是八大局艺术扇面的开拓者之一,他比很多人提前一个月就来到八大局摆摊卖扇面了,“最早的时候卖过20元一把”。听到这里,他旁边的游客跟着唏嘘不已。
在书画收藏界,淄博享有“北方书画流通重镇”的盛誉。早已在书画界打出名号的赵宝增选择摆摊卖扇面,并且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出售,自有他更长远的打算,“可以说当时也是‘有预谋’的。”
在烧烤热刚抬头的时候赵宝增就迅速行动起来,他认为这股热潮势必会外溢到其他行业,而文化将是很好的承载之一,也是淄博的热度能够持久的动力。
从开始摆摊至今有50天左右,赵宝增都没有休息过,虽然现在人流量减了不少,还需要每天画四五十个扇面。但他对如今的局面既开怀又欣慰,“有远方的游客得到我这一把扇子,老高兴了,有一些小女孩拿到扇子跳得高高的。”
更让他兴奋的是,一帮老朋友又“玩”在一起了。“基本上我们以前的同行现在又聚到一块儿了。” 赵宝增说,刚开始摆摊的时候肯定有人看不起,但一火起来,很多书画家加入了这个行列,有些还从北京等地赶到淄博来摆摊,“这些都是淄博又聚集起来的财富。”
毕业于中央美院的赵钰婷是一家美术培训机构的老师,因为擅长泼墨画,在淄博书画圈小有名气。“你在抖音里搜‘八大局团扇’,第一个就是她。”7月22日下午,抖音账号为“淄博侠文化”的两名主播在赵钰婷的摊位前做着直播。
政府部门在八大局内设立书画苑后,赵钰婷被文旅部门邀请进来。她白天教课,只能利用晚上时间画扇面,一晚最多画三四幅。由于供不应求,她只好把之前的库存也拿了出来。“没想到书画会如此受欢迎,除了现场游客购买,还有很多网友在直播间下单。”赵钰婷说。
扇面书画的火,蔓延八大局里里外外。除了书画苑里一批政府专门请进来的书画家,在主街上、甚至外围马路上,一排排摊位全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
但是,淄博带给游客的惊喜,显然并不止于这些。
淄博的中医也火速出圈了。广大网友直呼:“淄博的隐藏副本层出不穷”“本以为淄博烧烤热度一过就没了,没想到是部连续剧”……
7月22日晚8点,在张店区共青团东路与金晶大道交会处的交通银行门前,淄博高新(田氏)骨伤医院的中医义诊摊被围了个密不透风,两侧还各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
“中医义诊活动是由淄博市卫健委统一组织的,我们被安排在7月21日和22日晚上的7点至9点半。”该院医药科负责人边小平介绍,当晚他们带来的义诊项目有推拿、按摩、针灸、拔罐,以及医院的省非遗项目“痛消接骨膏”和一些中药特色茶饮等。
开在八大局附近的中医义诊摊位上,一名游客正在询问医生自己的健康情况
“昨天晚上接待了500多人吧,有本地市民也有外地游客。本来是9点半收摊,结果10点半也没收得了。”边小平笑称,他们医院推拿科的一名年轻男医师服务了一晚上,手腕疼得都抬不起来了,“还有很多外地游客询问,能否购买我们的特色产品快递回家。”
淄博人民心挺齐的
“就是爱管闲事,反正我身边的淄博人都这样。”出租车司机牛义萍如此解读淄博人骨子里的热心劲儿。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她甚至为了游客主动让活。有顾客打车要去琉璃大观园,她建议人家先去八大局逛一圈,再坐专线车去琉璃大观园,能省下好几十块钱。而她自己的“损失”就没算在其中。
五一假期前,淄博的热度不断升温,八大局一下拥入了大批游客,还没等路过这里的牛义萍感叹一句,一场大雨打了人们个措手不及。看着这里人挤人,“爱操心”的她又开始为游客揪心起来,当即拨打12345市长热线反映。
后来得知,在自己拨打电话后很短时间内,政府部门就在八大局分发了雨衣雨伞。“12345后来回访了两次,说了这个处理情况。我们淄博的政府部门反应速度还是挺快的。而且我当时建议少收点钱,结果都是免费发的。” 牛义萍的语气不无骄傲,“咱淄博这种小商品太多了,有一个义乌小商品城,所以能反应这么迅速。”
牛义萍很看好这波流量过后淄博的发展,“淄博人民心挺齐的。”
的确,一切与淄博政府和市民背后的努力分不开。本地人给外地人“腾地”、让路,市场足斤足两等热搜也添了一把把火,让全国看到了淄博人的朴实。
7月22日,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淄博市民李本东带着孩子第一次参观这里。“前些时候,外地朋友一天打好几个电话咨询烧烤,现在大家开始咨询其他的了,其中就包括淄博的琉璃。”这也让他这个当地人想到博物馆看看,“觉得现在人应该没那么多了,所以拖到今天才带着孩子来参观。先让外地人看。”
烧烤火“出圈”后,也为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馆带来了流量
李本东认为,淄博烧烤出圈在情理之中,“我家附近就有七家烧烤,火了之后又增加了一两家。”他说,烧烤成为全国人民认识淄博的一个小切口,更多的好将越来越被人知道。
家门口的烧烤没变,但淄博人的生活模式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网络上有人传,淄博市民出门溜达会带着垃圾袋随手捡垃圾。而这一幕,李鹏程说他在八大局经常看到,“我们市民的素质还是挺高的,都比较爱护自己的家园。”
“感觉大家都很支持,都很注重这块,我从来没有在网上刷到过本地人抱怨。”李鹏程说,淄博火了之后,的确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但绝大部分人都能理解和支持,“我们都以此为荣,以淄博为傲,为淄博荣誉而战。”他说,例如网上有声音质疑八大局里的居民买菜受到影响,“周边菜市场多的是,对本地住户有影响但有限;再说淄博能有这个机遇不容易,大家都更希望尽自己一份力去保住它。”
“鲁C”的未来
“鲁C”在车牌上是淄博的代码,字母排第三,也显示出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和落寞。李鹏程说,淄博以前是工业城市,前几年寻求转型,但也比较痛苦,经济也不太好。这一下挤爆的游客让淄博看到了转型的希望。
淄博曾一度发出提醒:前往的游客已经超过了接待能力范围,建议错峰出行。但如果只有烧烤,或许淄博并不能火这么长时间。当前流量的回温,给了淄博更多思考的时间。从爆火的应接不暇里抽身,当地政府和社会已经缓过神来:与担心是否能持续热下去相比,城市如何承接这波热度,形成更长远的发展,才是当前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如今很多人愿意拐个弯来淄博,或顺道将淄博当成一个落脚地,就是好的开始。
游客排队购买网红锅饼小吃
在玉米地烧烤外的过道上,已经自发形成了一个小型夜市,卖水果的、卖奶茶的、卖小纪念品的……琳琅满目。
1999年出生的小张,在热度刚刚袭来的时候迅速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到玉米地烧烤门口卖奶茶。在一家公司当出纳的她,刚开始还是业余兼职,后来索性辞职干起来。“我爸特别反对,但后来我跟他说每天挣了多少多少钱,他就慢慢同意了。”笑容总是挂在小张的脸上,她说话的同时也没耽误手工冲泡奶茶时的动作。
“现在人流肯定跟五一那会儿没法比,那时候我一个人都忙不过来。”小张乐呵呵地说,“现在收入肯定是比以前好了,虽然未来有不确定性,但干了再说。”她比之前更加努力,中午就出来摆摊,“能赚一点儿是一点儿。”
跟小张一样,很多淄博人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关于未来的选择。
李鹏程选择用镜头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看到淄博的好,为家乡鼓与呼。“前几天我还在纳闷儿,咋突然那么多人加我?”原来,他6月17日拍摄的中医义诊视频,在抖音上的播放量达到了330多万、点赞近10万。
作为曾经的老城区,前几年八大局这片区域还曾一度考虑拆迁,“现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拆了。”李鹏程说,从烧烤热开始,淄博这一次得到的是更多的机遇,更多的可能性。“火起来是偶然,能一直火这么久,还是政府相关部门响应比较及时,服务到位了,正好就把流量接住了。政府要是什么都不管,可能这波热度很快就消下去了。”
是的,淄博市政府的担当作为功不可没。开通烧烤高铁专列、增添21条烧烤专线、发放25万烧烤消费券、举办烧烤音乐节、20天新建一座烧烤城、成立淄博市烧烤协会、严管市场缺斤少两、严禁酒店坐地起价、发公开信劝游客错峰旅行、在全市34家A级景区推出“免费开放日”活动、207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停车场……一系列举措无不反映出政府在承接流量方面的“快、准、狠”。
为了接住这波流量,留住这波流量,淄博市政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引导全体市民接待各地游客,才成就了“从政府到市民,没有一个是掉链子的”“一座城市都在为淄博出圈努力”的美谈。
举着“淄博烧烤”的金字招牌,淄博市政府已经把目光转向烧烤以外:5月中旬,淄博市领导先后赴黄石、武汉、柳州、长沙、合肥考察、招商;5月底,淄博市政府组织了“先进制造业强市淄博行”媒体采访活动;7月21日,淄博市政府向社会发布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全市到位省外资金352.3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年度目标的54.2%;新引进过亿元项目243个,同比增长11.5%,完成年度目标的60.8%,圆满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市投资促进局认真贯彻落实5月6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抢抓我市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有利时机,在全市开展深度对接招引头部企业集中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市投资促进局已梳理出528家头部目标企业;全市共组织推介会41次;邀请外地客商来淄考察254次;组织外出招商活动162次,对接企业(项目)429个……”
细品一组组数据,“淄”味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