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特别策划(上)|跟着名家游青岛,那一笔一笔的赞美,是雕刻在青岛的诗意

2023-10-01 07:5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7559)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中秋节遇上国庆节,在秋高气爽的日子,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一场充满诗意的旅行。

诗意的青岛,给了名家创作的灵感,他们用手中的笔,来描绘这座有着天然色彩的美丽城市,无论是在街区,还是海滨,踏着名人的脚步,寻找风景背后的风情。同时,半岛全媒体记者还通过一些景区,了解到各景区的一些活动,供市民和游客选择。

1

“海船快到胶州湾时,远远望见一点青,在万顷的巨涛中沉浮;在右边,崂山无数柱奇挺的怪峰,会使你忽然想起多少神仙故事。进湾,先看到小青岛,就是先前沉浮在巨浪中的青点,离它几里远就是山东半岛最东的半岛——青岛。簇新的、整齐的楼屋,一座一座立在小小山坡上,笔直的柏油路伸展在两行梧桐树的中间,起伏在山冈上如一条蛇。”

这是青岛这座海滨城市给闻一多的初印象,也是它初入眼帘给游客的惊喜。

当年进入青岛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乘船为主,闻一多和梁实秋在国立青大校长杨振声的邀请下,乘船从上海到青岛,以考察为主,结果为这里醇厚的民风所打动,决定留在青岛。和他们一样乘船而来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萧红萧军,1934年6月15日,从乘坐“大连丸”从大连赶赴青岛。彼时的他们处于危难之中,他们将青岛视为母亲的怀抱,一踏上青岛的土地,就发出了“这是我的祖国,我的母亲!”的呼声。

郁达夫夫妇

乘船进入青岛的,还有郁达夫,“白的灯台,红的屋瓦,弯曲的海岸,点点的近岛遥山,就净现上你的视界里来了,这就是青岛。所以海道去青岛的人对她所得的最初印象,比无论哪一个港市,都要清丽些,美丽些”。郁达夫以前路过过青岛,对这里的印象是绿树和红楼,但没有亲密接触过,等1934年带着妻子儿女住了一个夏天后,才发觉“东方第一良港”“东方第一避暑区”的封号,果然不是徒有其表的虚称。

不仅郁达夫喜欢青岛,留下了无尽的怅念,还有一位我们常常提到的沈从文。

“我在青岛的时候,青岛的海边、山上,我经常各处走走,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大约因为先天性的供血不足,一道海边,就觉得身心舒适,每天只睡三小时,精神特别旺健”,沈从文在给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的回信中,多次提到青岛给他的灵感,“在青岛那两年中,真是我一生中工作能力最旺盛,文字也比较成熟的时期,《自传》《月下小景》,其他许多短篇是这时写的,返京以后着手的如《边城》……也多酝酿于青岛”。沈从文对青岛的印象非常好,一方面,是因为经历了漂泊的苦难,终于凭借写作在文坛有了知名度,因而得到徐志摩的大力推荐,步入学堂,成为讲师。

而另一方面,来到青岛,他的收入增加,心情也逐渐舒畅,再加上他苦恋多年的心上人张兆和,给他发来了“乡下人来喝杯甜酒吧”的电报,他的爱情之花经过苦心浇灌,终于绽放。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所以他的写作事业一帆风顺。

因此,沈从文成为青岛魅力的“代言人”,给友人写信,还建议他们到青岛来度蜜月。

2

青岛的另一位代言人,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康有为,他为青岛写的文案,至今还在使用:“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绿树红瓦,可舟可车”,人们总结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康有为从1917年初临青岛,到1927年在青岛逝世,整整10年间,除了“中国第一”的赞誉外还写下了大量吟咏青岛优美风光的壮丽诗篇。“1917年底,康有为参与张兴复辟,失败后从北京躲到天津,辗转来到青岛避难。短暂停留后又回到上海,这是康有为先生第一次来到青岛,但来到青岛之后对青岛的风光十分的赞赏”,康有为故居的工作人员葛梦洁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

      对于青岛的风光,康有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值冬至,溥伟按清宫旧例留康有为吃馄饨,康有为激动地写下了《丁已冬至日游青岛并谒恭邸于会泉》一诗:

海上忽见神仙山,金碧观阙绚其间。

晓暾乍上映紫澜,楼观飞惊抗情恋。

楼阁倚山临海滨,碧波浩荡通天边。

吾时伏阙力争焉,大陈利害言万千。

他前前后后,为青岛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在他眼里,青岛犹如桃源仙境,他为汇泉写下了《青岛会泉石矶望海观潮,高至数丈,异观也》的诗句:

海水冥蒙望石矶,怒涛高拍入云飞。

飞帆渺渺和云水,岛屿青青日落时。

青岛的五月,让他沉醉,《五月十四日游青岛,月夜驱车绕岛一周,口占二首(其一)》中,有他赞叹的句子:

“岛屿幽深是会泉,海山楼阁似群仙。

月明穿过樱花路,尚想花开感往年。

由于初次印象很好,所以,6年后,康有为第二次来到青岛。

1923年,胶澳商埠督办熊炳琦接待了他,他暂住在客栈,给家人写信:“今各人住客栈极贵,俟得屋,当电告,至时可来青岛,实远胜沪矣”(《与梁随觉书》)。他四处游玩,再游汇泉,写下了《重游青岛示佳重孙》:

海气苍苍岛屿回,山巅楼阁抗崔嵬。

茂林峻岭百驰道,又入仙山画里来。

出于对青岛的喜爱,康有为相中福山路6号(今福山支路5号)——一座背山面海、风景极佳的建筑,决定定居青岛。康有为对别墅颇为满意,他认为:“屋虽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绿波,仅距百步。”而且,风景极佳,盛暑不热。从这年七月份开始租用,过了一年多,又买了下来,以便长居。康有为还把宣统皇帝溥仪给他题的“天游堂”悬挂在宅子中,所以这所新居也叫“天游园”。

1924年,康有为写下了《甲子夏六月,得青岛德国旧提督楼,赋示曼宣婿及诸孙》,来记述他得到新居时的心情:

截海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树如荠。

庄严旧日节楼在,今落吾家可隐栖。

居住在离汇泉湾不远的地方,康有为找到属于自己的港湾。康有为故居,位于汇泉湾畔、小鱼山南麓,已经成为“文化青岛”的一个重要象征,俨如近现代文化的一个路标,历经风雨而演成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处人文殿堂。院落不大,绿植覆盖。主楼仍然保留着德式建筑风格。这幢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被记载为早期出现的德国庭院别墅,不过,在设计上它却并非纯血统的德式建筑,而是混合了外廊式样和中西折中的痕迹。一楼直接连接庭院,估计多有随从居住,正面有个大台阶,从两侧楼梯可通往正室,二楼设有客厅、书房,三楼为卧房,房间不大,错落有致。

十一旅游,康有为故居因视野开阔,位置优越,是一个不错的去处。半岛全媒体记者从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为了迎接游客的到来,故居内举办“文化研学——‘童眼看世界 揭秘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时间为9月30日14:00-16:00,主要内容是参观康有为基本陈列展,以康有为收藏的埃及挂毯为原型,制作手工摆件,年龄等要求可以咨询82879957。还有9月29日上午的“童绘中国·地图彩绘”活动,以及文化名人的求索之路展览(展览时间:10月1日)等。

3

旅游打卡,鱼山路与大学路转角处的红墙必去。在转角处,向左走,是中国海洋大学,也是山东大学旧址。一所大学,为这一代打造了“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的局面。就在鱼山路校门外不远处,是梁实秋的故居。

“我曾梦想,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安然退休,总要找一个比较舒适安逸的地点去居住。我不是不知道随遇而安的道理。

树下一卷诗,

一壶酒,一条面包——

荒漠中还有你在我身边歌唱——

啊,荒漠也就是天堂”

梁实秋在《忆青岛》中,发表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而在他的心目中,最理想、最美的居住地,还是青岛:“我虽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一位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青岛的地势,青岛的天气,青岛的大海,青岛的海鲜,青岛的名产等,都让梁实秋终生难忘,直到晚年仍惦记着,甚至让女儿帮他寻找旧日的梦。

背对转角处,向又走,在黄县路上,会与老舍“不期而遇”。

老舍故居每年接待量都很大,人们好奇在这么隐蔽之处,还有老舍的家,还有横空出世的“祥子”。老舍对青岛极富有好感,当年,他辞去国立山大的教职,选择专职写作的时候,还曾犹豫是否要到物价较低的家乡北平去写作,亦或到上海、苏州、成都去,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还是青岛好啊”。

青岛好在哪里?他在《青岛与山大》中写道:“北中国的景物,是由大漠的风与黄河的水得到色彩和情调:荒、燥、寒、旷、灰、黄。在这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好似偶然地被放在那黄色的地图的边儿上。”

这颗绿珠,一年四季的优势太过明显:冬天的北风除了能激起浪花,不能让人们感到太过寒冷;春天来的很迟,却造就了独特的锦绣乐园,到处是春花;夏天是避暑胜地;秋天是最好的季节,晴、爽,不干燥,天海一样蓝。“在海边的微风里,看高远深碧的天上飞着大雁,真能使人忘了一切,即使欲有所思,大概也只有赞美青岛吧”。

沿着龙江路上行,不远处就可以来到龙山路26号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

‘“辉煌金碧亦豪哉,

雾阁云窗四面开。

谢尔经营十年事,

护持好待主人来。”

这是青岛诗人刘少文为“提督楼”所作的诗篇。信号山东阿,德人斥巨资建造了提督官舍,奇巧玲珑,金碧炫目,文绮作窗,香檀铺地,陈设华丽,全埠无出其右者。

这座始建于1905年的欧洲古堡式住宅,是德国占领青岛时期修建的“总督官邸”。在第一批殖民者撤走后,又先后成为日军、北洋政府 、国民党政府统治青岛时期的首长官邸。直到1934年,时任市长沈鸿烈将其改名为迎宾馆。如今,这座已变成博物馆的古堡,依然在信号山麓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有许多人进出这座精致的建筑,我们可以参观这座具有神奇色彩的老楼,感受它穿越时间的定力,惊叹它的奢华和艺术。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在双节期间,举办了很多热闹的活动。就在中秋节那天,还开放了夜场,特别推出月饼DIY、花草灯制作、话剧《许愿的金球》系列”秋月夜“精品活动。

4

“我坐在一张褐色的石桌前,面对着大海。桌下便是一带嶙峋的岩石……海上的左岸轮廓,比较分明。迤逦着房舍的行列,红顶黄墙堆积在绿树丛中,由海边蔓延到高坡上去。山峦起伏在灰色雾毂里面,景象极其迷蒙”,1936年的夏天,著名作家蹇先艾来到青岛,终于见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大海,他每天都会到海边散步,捡拾蚌壳,或者默坐,遥对着海景。显然,比起啤酒,海风更让他沉醉。

不同于前面的作家,他是乘坐火车来到青岛的,见到大海的一刻,他就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他常去的地方是海滨公园,也就是现在的鲁迅公园,坐在岩石上,一坐就是一天。

让他着迷的,不仅是公园,还有“对面镶嵌着绿林的小岛,左边海水茫茫,望不到边际”。这一带的海浪,经常会撞击岩石,形成美丽的浪花,一簇簇白沫似的巨浪,变化迅速,不可捉摸。“有时像充满了愤怒,哗哗地抨击着海岸,有时一小股一小股地跳上岩石来,又跳回去,比小孩子还活泼”。

美景令人沉醉,也让蹇先艾长年郁闷的心胸,得到了舒展,以至于到了午饭时间,他都舍不得离去。

莱阳路上,留下了童第周、朱树屏等生物、水产专家的身影,因此,一路走来,能够感受到海洋给人们的无私馈赠。莱阳路28号,是一栋三层的别墅,曾声名显赫,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后来研究所搬到汇泉,此地随即成为张玺等人的宿舍楼,门口挂着张玺故居的牌子。它的组建,蕴含着童第周、张玺等人的心血。

太平路天后宫,550年来,青岛民俗博物馆(天后宫)里,承载着先辈们对亲人平安归来的寄托。关于天后宫,老青岛人有句俗话,叫“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天后宫,旧时称“天妃宫”,老百姓称之为“中国大庙”,现在隶属于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山处处皆新色,吊古惟凭天后宫。”崔士杰在1933年出版的诗集《濯沧斋诗钞》中的这句诗,见证了德占青岛以后直至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公园、水族馆等中式建筑出现之前的青岛老城区的现状:周围环绕着新建的欧式建筑,只有数百年的天后宫和它旁边的老衙门在前海风雨潮声之中孤独地守护着一份本土的血脉。作为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天后宫成为那个时期中国文人对本土文化感怀的唯一寄托。

“我等着听除夕彻夜的鞭炮,我等着看元旦娘娘庙进香,我等着看大年初二祭财神”,老舍笔下的娘娘庙就是天后宫。在青岛度过了21年,直至1931年去世的清末的高级官员、国子监祭酒、著名的书法家王垿还为天后宫题了匾额,留存至今。

就在中秋节、国庆节“双节”期间,半岛全媒体记者从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天后宫于9月29日上午在庭院内举办了“百童绘灯笼、共祝祖国好”的活动,邀请小朋友们画一盏灯笼,寄一份思念。

继续前行,就到了全年都人流如织的栈桥了。

相公胜迹至今留,

山色波光映画楼。

惆怅伊人不可见,

凭栏无意看渔舟。

刘少文笔下的栈桥资料详细,他提到栈桥筑于南海中,北接中山路,长约半里。北段大石砌成,为李合肥相国东巡时所建。德人又于南段延长,下立铁柱,承以木板,山海辉映,风景清幽,士女游踪不绝,夏日更肩摩屣错,贻兰赠药,绮韵风怀,诚欲界之仙都,人世之乐国也。

栈桥,作为青岛的地标性建筑,进入无数文人的记忆,1933年11月26日黄际遇《万年山中日记》记:“遥望栈桥,几出海岸,蜿蜒里许,绝少野游,贪步前趋,瞻眺徘徊之乐,寡可共者,间遇数辈,或老或少,亦在吐纳屈伸,领略清景。”1934年3月19日王统照留下“斜坐在栈桥北头小公园的铁桥上面前看”的感受,灯塔、水声、游人、灯光、楼台,形成“一种夜色的对称”。这年夏天,郁达夫消夏青岛,记有《避暑地日记》,多次提及栈桥和回澜阁”8月2日记:“上午三时即醒,起来去栈桥稍坐,步行至大港第一码头,侯房主人之次子上船去上海。八时半返寓,热甚,杨金甫来访,约于明日午后三时半,去青大与学生谈话。”8月9日又记“午后,友人俱集,吴伯萧君亦来访。在回澜阁前,摄了一影,大约《北洋画报》下二期将登印出来也。”

正如岛居一月,留下众多文章的苏雪林临走前总结,“青岛还有许多可以赏览的地方,游览名胜应讲现在主义,抓住机会便游,万不可把希望寄托于将来,我只有怀抱着一腔恋恋不舍之情,挥手和青岛告别,说一声:‘再会!’”

仿佛每一位离开青岛的名人,都留下了无尽的眷恋,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这些名家的后人,他们几乎都说,父母最喜欢的城市是青岛,离开后最香再定居的也是青岛。有的名家,先后多次重游,有的则将这座城市留在了最深的记忆中,久久未曾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