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至3%!利率“卷”成“白菜价”!消费贷成为银行发力“重头戏”,前三季度增长显著

2023-11-15 12:4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0116) 扫描到手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半岛全媒体记者 姚文嵩

随着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不少商业银行将消费贷作为重要发力点,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各银行消费贷利率优惠券、红包、礼品等齐齐上阵大力发展消费贷业务,甚至个别银行最低利率降到3%,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在政策红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前三季度消费贷增长显著。不过,虽然消费贷利率“卷”成了“白菜价”,但业内人士表示,不建议盲目借贷。

消费贷利率开启“内卷”模式

达到近几年最低值

“双十一”期间,多家银行在持续加码信用卡支付优惠力度之余,也掀起新一轮消费贷利率促销活动,通过发放利率优惠券、限时秒杀或抽奖等方式推动消费信贷利率降低,其中个别银行优惠后的利率低至3%,引发市场关注。

据浦发银行近日发布的“浦闪贷金秋嗨购礼,利息券年利率3%起”相关信息显示,活动期间,浦闪贷授信审批通过且完成授信签约客户有机会领取一张浦闪贷一年期3%年化利率(单利)优惠券。另外,该行还推出一年期、三年期年化利率为3.2%的优惠券。此外,招商银行的“闪电贷”额度最高30万元,并发放8折、9折不等的利率优惠券。部分国有大行也推出消费贷利率限时活动,如9月19日至11月25日,邮储银行的“邮享贷”最低年利率(单利)低至3.42%,完成额度申请的新客户还有机会进行抽奖。

事实上,今年以来,银行消费贷利率开启“内卷”模式,多家主流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下限一路走低,达到近几年来最低水平。至于利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较为疲软,居民住房消费的意愿下降,住房贷款新增情况比较一般,个别银行还出现了负增长。因此,部分银行希望通过发展消费贷款来弥补个人住房贷款下降的缺口,以此保持营收和净利润的稳定。消费贷款作为银行零售业务资产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不断凸显。一些银行希望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推出优惠活动等措施,加快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这是消费贷款利率不断走低最根本的原因。

此外,今年以来,央行多次调整政策利率,商业银行也多次下调存款利率,两次降准使银行的资金成本有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资金端的成本下降反映到资产端,使得银行有能力下调消费贷款利率。

前三季度消费贷增长显著

成为银行个人贷款增长主力

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红利的密集刺激下,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步得到释放,今年以来,消费贷也成为银行个人贷款增长的主力。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币住户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年末高8.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7655亿元。

除国有大行外,股份制银行及地方性银行的经营贷及消费贷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招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980.95亿元,增幅达到47.4%。国有大行也不遑多让,中国农业银行包含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932亿元,新增1521亿元,增速18.1%。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3886亿元,较年初新增1051亿元。在三季报业绩发布上,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胡昌苗表示,该行消费信贷年内有望突破4000亿元,实现超过45%的增速。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向媒体表示,消费贷款作为银行提振贷款增速的重要抓手,在促进个人消费回升过程中,银行通过消费贷款为个人短期的资金不足提供支持,不仅从微观上推动个人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而且从宏观上扩大当期消费切实推动消费更好回升。

业内人士表示,降低消费贷利率虽有利于刺激消费回暖,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由此带来的资产质量风险与息差压力。专家表示,如果银行的息差过窄,就可能影响到其盈利能力,甚至可能导致亏损。因此,银行在推行低利率消费贷时,必须谨慎考虑其长期的财务稳健性。

业内人士提醒:

贷款需理性,不可盲目借贷

面对近期消费贷低利率的诱惑,“要不要贷”成为不少人在当下纠结的问题。业内人士提醒,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享受小额消费贷带来便利的同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贷款资质,理性申请贷款。消费者个人应将自己债务水平保持在合理限度之内,一般而言,每月还贷支出不应超过家庭收入的一半。特别是年轻客户,不可通过“以卡养卡”“以贷还贷”等方式盲目借贷。

有业内人士表示,过低的消费贷利率,可能导致市场出现跨市场套利,或引发部分消费过度负债加杠杆。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向记者介绍该行消费贷产品时亦强调,消费贷严禁用于投资、购房等领域,一经发现,收回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银行宣传的优惠利率十分吸睛,但在实际放款过程中,能获得最低贷款利率的客户并不多。青岛某股份行的个贷经理曾向记者表示,银行通过大数据机制评估借款人的各项指标,如工作单位、薪资水平、偿还能力和征信等,从而决定利率。甚至不少银行还针对消费贷产品设置了企业“白名单”。在资质评定时,一般会参考顾客的工作单位、公积金缴纳金额以及房贷月供等情况。一般情况下,国企及事业单位工作的员工,通常能够享受较低的消费贷利率优惠和较高的贷款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