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标准提高5%,95万人次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务……青岛持续提升救助养老水平

2023-11-22 19:2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596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春燕

11月22日,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围绕“老有所养 弱有所扶”进行发布。副市长赵胜村,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车景华,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鞠立果,市残联副理事长李玉欣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姜剑超主持发布会。

据了解,截至10月底,青岛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资金9亿元。今年以来,共有95万人次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务,全市落实困难重度残疾人就业生活补贴约2.4万人。

城乡低保标准提高5%,救助标准持续提高

救助标准持续提高。自今年1月起,将我市城乡低保标准提高5%,目前我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045元,七区已实现低保标准城乡统一;三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791元。截至10月底,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资金9亿元,共保障低保、特困、低保边缘等困难群众9.6万人,临时救助1.8万人次。

救助范围不断扩大。健全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和低保边缘家庭、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等五类救助政策,完善分层分类的救助体系。完善低保准入条件,综合考虑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等基础上,适当放宽低保准入门槛。完善重度残疾人单人保政策,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以参照“单人户”提出低保申请,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今年10月底,全市低保人数比2022年底增加496人。

救助效能优化提升。推进社会救助数字化转型,建设“社会救助一件事”,搭建青岛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集成民政、教育、医保等12个救助部门28项救助事项,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建设低收入人口数据库,通过开展“线上比对+线下核查”,实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目前已将公安、人社等19个部门40项数据信息纳入核对系统,实现“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同步使用”。优化救助程序,低保、特困、低边家庭实行“一次申请授权、一次调查核对、一次审核确认”,符合任一认定条件即可直接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健全社会救助“三主动”机制,打造“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的主动发现模式,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确保困难群众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

救助服务不断拓展。健全基层党组织引领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和党员先锋岗,村(社区)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建立党组织书记、社会救助协理员“双岗”工作制度,促进基层党建与社会救助的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创新“物质+服务”多维救助,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多元社会力量为困难群众提供心理救助、照料护理、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精细化服务。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衔接,建设青岛“救急难”信息对接服务平台,实现慈善救助项目与困难群众需求的精准化对接、精细化帮扶。探索创新协同监督工作方式,与市纪委派驻纪检组协作联动,加强“专责监督+专业监管”协同贯通,推动社会救助政策落地落实。

签约家庭养老床位2.4万张,95万人次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务

推进兜底型养老服务“应保尽保”。有意愿入住机构的低保特困老年人,可免费入住当地社会福利机构;有意愿居家养老的低保特困老年人,由专业养老服务组织为其提供居家上门养老服务,所需费用由政府负担。

推进护理型养老服务“扩面提质”。对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由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专业化上门护理服务,政府按照35%的比例对服务费用进行补贴,目前全市已签约家庭养老床位2.4万张。统筹整合农村养老服务各类补贴政策,农村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

推进普惠型养老服务“人人可及”。为全市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今年以来共受理赔付1.9万人次。落实助餐送餐补贴,全市70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每人每天3元的助餐补贴,失能失智老年人还可额外享受送餐补贴,该项补贴不限青岛户籍,各区(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1-3元的补贴。

打造机构养老服务“青岛品牌”。全市建成医养结合养老机构289家,护理型床位3.5万张,有效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举办2023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加快养老服务领域“双招双引”。鼓励引导大型养老企业兼并整合小弱散养老机构,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

打造居家社区养老“青岛模式”。建成142处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选取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连锁运营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按照星级养老机构标准提供上门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医保和长期护理保险定点范围,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医养结合服务,平均每名老年人每月长护险报销费用达到1900元。

打造老年助餐服务“青岛样板”。全市建成老年助餐机构985处,配备全市统一的助餐信息系统,可通过人脸识别方式支付费用,补贴资金自动扣减。今年以来共有95万人次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务。

强化财政收入。将各类资源重点向养老服务领域倾斜,2023年全市基本养老服务领域财政预算投入近3.5亿元,形成了政府政策支持下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营的良性机制。

强化设施保障。落实青岛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开展社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新建和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均达到100%。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全部免费交由养老服务组织运营。

强化队伍建设。今年免费培训养老从业人员6900余人,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开展青岛敬老使者、最美养老院院长、最美养老护理员评选活动,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荣誉感和从业积极性。

落实困难重度残疾人就业生活补贴约2.4万人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落实困难重度残疾人就业生活补贴约2.4万人;通过“寄宿制、日间照料、居家服务”等方式托养困难残疾人5600余名;为符合条件、有家庭无障碍改造需求的890余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实施教育救助和奖励约3200人;为3034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34名听障儿童通过语训评估达到普小入学标准,29名肢体残疾儿童完成筛查评估并进行矫治手术;全面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1.7万人次;持续开展“辅助器具进社区 精准服务进家庭”活动,采取点单上门等方式调配辅助器具660件次。

下一步,将持续秉承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助残惠残工作效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持续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用好青岛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各类救助资源整合、信息融合,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确保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救助;发挥慈善救急难平台积极作用,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等社会力量帮扶相衔接。

全力推动养老服务扩面提质。加大老年助餐设施建设力度,优化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实现老年助餐服务城乡基本全覆盖。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好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推进我市养老服务做大做强、长远发展。加大养老服务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知名养老服务企业来青投资兴业。

织密兜牢残疾人保障网络。持续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学生教育救助和奖励、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等助残惠残政策落地落实,不断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完善儿童康复救助、辅助器具适配等政策,加强康复机构规范化管理,提升精准康复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