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听障司机的“滴滴”梦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对于44岁的王正林来说,世界总是很“安静”。然而最近,他的内心却热情似火,笑容也总挂在他的嘴边。此前从事外卖骑手工作的他已经把“两轮”升级成了“四轮”,成为一名滴滴司机的梦想距离他越来越近了。眼下,他最希望的是能够让自己的耳朵听得再清楚一点。
王正林佩戴上了助听器,以帮助自己实现滴滴司机梦。
3月3日,全国爱耳日,下午,王正林来到了市北区长春路一家听力中心,作为一名听障人士,他将进行相关的听力测试,并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助听器。“为了能更好地成为一名‘滴滴’司机,他需要助听器的协助。”今年68岁的聋校退休教师王建民告诉记者,当得知自己曾经的学生有这方面的迫切需求,他帮忙联系了相关听力中心帮自己的学生实现就业梦想。
测听室里,王正林佩戴设备进行听力检测。
检测室里,王正林戴上了专门的听力检测设备,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基本的听力检测。“经过纯音测听测试,发现他的左右耳分别有极重度和重度听损。”青岛惠耳国际听力中心的验配师崔皓茜说,通过常规检测,王正林有必要并且适合佩戴助听器,这将会对他实现职业愿望有很大帮助。为了表达对听障朋友勇敢求职的支持,中心特别赠送给了王正林一款基础的助听器,以帮助他适应佩戴过程,满足先期工作需求。
测听室里,王正林佩戴设备进行听力检测。
“外卖小哥当不动了,感觉年龄慢慢大了,这个工作太辛苦。”通过王建民老师的现场翻译,王正林告诉记者说,他当过外卖骑手,也给人洗过车,没上过大学的他之前干的都是体力活。2017年,他和一帮听障朋友在王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参加了专门针对听障司机的培训并取得了驾照,之后又顺利取得了“滴滴”司机的资格。
王正林在王建民老师的帮助下了解助听器知识。
虽然听不清外面的世界,但能够自食其力地好好生活下去是王正林始终努力的目标,如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与奋斗去提高生活质量,告别每天风吹日晒,而是能够舒舒服服地坐在车里打拼。“我现在就想好好当一名滴滴司机。”王正林充满期待地表示。以前车子上面拉的是饭,今后车子里面拉的可是人。为了保障行驶安全,同时尽可能更好地为乘客提供服务,王正林需要助听器帮助他实现梦想。眼下,王正林的耳朵有了“伙伴”,距离成为一名真正的滴滴司机又迈进了一步。
“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是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记者从中国残联官方发布的信息中了解到,今年爱耳日的宣传内容中特别强调了听障朋友应该“了解助听设备,助力更好聆听”。对此,常年从事聋人爱心事业的王建民老师表示,很多听障朋友因为不了解助听设备,导致生活工作都受到了一部分影响,像王正林这样为自己提高生活质量而尝试做出的努力,值得听障朋友们借鉴学习。
王正林距离成为一名滴滴司机的梦想更近了。
能够像王正林一样拥有驾照是很多听障朋友的梦想。经过前期的修订,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二章第二节中明确指出,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听力方面需达到两耳分别距音叉50厘米能辨别声源方向。有听力障碍但佩戴助听设备能够达到以上条件的,可以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与此同时,记者从“滴滴”官方了解到,只要持有驾驶证并且符合相关驾龄、身体、车辆等要求的听障朋友就可以尝试申请成为“滴滴”司机,而申请成功后的听障朋友们在佩戴助听设备后,能够更好地保障车辆行驶安全以及旅客乘车需要。
王正林佩戴骨传导检测设备测试听力。
王正林很关心自己的听力检测结果。
王建民老师将青岛惠耳国际听力中心的验配师崔皓茜的话用手语进行“翻译”。
王正林就听力方面的问题与王建民老师及验配师崔皓茜交流。
王建民老师现场把听力知识用手语“翻译”给听障朋友。
佩戴上助听器后的王正林需要适应。
佩戴上助听器后的王正林需要适应。
面对同伴对他成为司机的鼓励,王正林感谢地竖起大拇指。
一些听障朋友向王建民老师咨询助听器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