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泊位2500余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0个……市南区持续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2023-11-27 20:0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23189)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0个,惠及居民3.2万户;新生入学增长36.8%,创历史新高;组建青岛市首个“1+1+1”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1月27日,青岛市举办“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南区专场,市南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存东,市南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焦淑军,市南区城市建设局党组书记张涛,市南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鹏到会发布。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0个

刘存东介绍,市南区不断优化城区环境。结合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景区、街区、社区功能品质、环境品质全面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区。

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0个,涉及楼座1081栋,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2万户,新投入使用加装电梯129部,建立老旧小区改造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大物业”管理模式,打造智慧化物业管理试点小区11处,改造后老旧小区100%实现物业化管理。重点做好存量违建、新增违建、沿海一线违建整治工作,拆除各类违法建设620处、5.49万平方米。

坚持新建与共享并举,完成17个停车场建设,新增泊位2500余个,累计接入“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4.64万个,开放共享30家商城、酒店、写字楼经营性停车场、10个住宅小区停车设施,释放泊位9700余个,累计共享泊位1.9万余个。

提升城区环境品质,推进公园与城市深度融合,打造“大景观+小景致+全域花海”的城市格调,浮山森林公园开园,团岛山打造如是书屋、松林客厅等景观亮点,太平山实现与中山公园、植物园、榉林公园联通,城区内所有山头公园全部对外免费开放;打造7条林荫廊道、8处口袋公园,让市民游客在“小而美”中体验“微幸福”。

升级“336”集团化办学项目

市南区立足优质资源基础,直面结构性矛盾问题,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深化改革,进一步激活要素、释放潜能、提升效能。

提升优质保障供给,推进22所学校、幼儿园校舍维修改造,加快连云港路小学、青岛7中改扩建项目、锦绣华城幼儿园等学校建设;做好学位保障,内部挖潜扩班49个,5所学校继续通过分校办学增加学位供给,有力满足了今年新生入学需求。

强化教师梯队建设,8名教师成为齐鲁名师、省名班主任、市首批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主持人,人数居全市首位;深化海洋教育水平,与中国海洋大学等21个单位签约成立海洋教育实践研究基地,设计10条海洋研学路线,海洋科普移动课程覆盖初小幼52个单位5700余名学生。

推进均衡事业发展,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深化集团化办学,升级“336”集团化办学项目,打造3个融合型教育集团、3个“聚合型”教育集团、6个“联合型”教育集团,组建12个教师成长共同体、10个集团化办学教学共研体,培育“1+N”集团化办学项目成果12个,60余名教师参与集团共享,3个教育集团获青岛市首批集团化办学典型,在全市获奖总量居第一。

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

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市南区升级医疗载体服务水平,市南区人民医院完成升级改造,市民健康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正选址落位,现有基层医疗机构470家,已实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完成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2024年底全区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

优化医疗资源共享模式,加快推进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促进全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成立青岛市首个实体化运行的医疗健康集团,建设青岛市首批“共管病房”,组建青岛市首个“1+1+1”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立“慢病规范诊疗中心”,开通青大附院“知名专家号源直挂”服务,深化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29.88万人,签约率达61.16%,为5.16万名6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健康查体,为1.5万名“三高”人群进行并发症筛查,为40岁以上人群进行慢阻肺筛查,初一女生免费HPV疫苗接种率达59.73%。

落实奖扶政策,为2097名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人员发放扶助金约1740.40万元、发放城镇其他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1267人约2439.92万余元。

文化惠民惠及10万余人次

市南区精准聚焦群众文体活动需求,升级完善文体惠民设施,创新开展文体惠民活动,努力让文体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提升文化惠民质量,以群众点单的形式,开展“幸福市南”文化惠民进社区主题系列活动,举办首届青岛(市南)庭院艺术节,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爵士音乐、原创戏剧、艺术展等活动200余场,受众10万余人次。

做优“走读市南”“N+书坊”“青云图”等文化品牌,“青文驿”楼宇园区艺术季走进9所楼宇,开展活动30余场。打造城市音乐角、全民时尚秀,举办乐队巡演100余场,推出公益研学课堂100场、社区公益精品课800节,开展社区文艺演出20场,“幸福市南社区电影节”实现50个社区全覆盖。

丰富体育设施供给,聚焦群众健身就近、科学、多样化的需求,强化有限空间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全面开放区属公办中小学校园体育场地设施,累计接纳进校体育锻炼居民5万人次,新建健身路径56处,新建更新健身设施400余件,在全市率先建成“5分钟健身圈”。

引入2项国际赛事,5项国家级体育赛事,创办滨海时尚体育季系列特色赛事20余项,举办各类赛事200场,吸引近万名居民参与。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100%

以市场化的运营逻辑,不断拓展社会帮扶形式,提升服务保障质效。优化全龄人群服务。围绕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区,不断优化老年人、婴幼儿、青年人服务保障供给。

新建、改造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20处,健全“普惠+特惠”老年人助餐机制,探索与辖区餐饮企业合作供餐模式,运营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全年将累计达40处,餐位数同比翻一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助老食堂街道覆盖率100%。

登记备案养老机构27家、备案床位3860张,为6000余名独居老年人提供关爱探视服务;扩大普惠优质托育服务供给,在重点园区、楼宇布局托育空间,吸引托育机构30家,托位总数达1538个,建成市级示范托育机构3家。

打造青年友好型产业园区和产业社区,结合今年开展的15座老旧楼宇改造提升,建设楼宇餐厅、停车泊位等配套设施,方便青年人出行、工作、生活。强化社会事业保障,坚持就业优先,新增就业3.83万人,累计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3985个,服务失业人员等各类群体5000余人次,开展技能人才培训8763人,困难人员安置率超90%。

创新“街区创业生态圈”,推出创业孵化“云平台”,扶持创业2697人次,创业担保贷款规模1.57亿元。将困难群体供养标准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了5%,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733万元,获评全省首批“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喃喃解忧”救助服务品牌获评“2023年度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

构建“5分钟应急救援圈”

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市南,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区安全韧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注重源头治理、科技赋能、基础提升,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控,累计查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1047项,整治隐患4314处,建设运行东中西3个应急救援中心,构建“5分钟应急救援圈”,实现应急救援全域覆盖,全面做好山林防火、防汛防台风工作和重要节点节假日安全应急值守工作。

提升全域治理效能,进一步织密治安巡控网,持续优化物联感知、视频联网共享、融合通信等平台,推进9处规范化智慧警务驿站建设,打造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区。高压严管“飙车炸街”改型车辆,重点做好文明养犬、噪音执法、打击黄赌毒等工作,连续88天无刑事警情,是全省唯一连续两次捧得“长安杯”的县(市、区)。

更多社会民生关切问题,相关部门也做了解答。

停车

建成山东首个地下人防停车网

市南区作为较早的建成区,停车难是客观事实。停车矛盾最突出区域分布在八大峡、中山路、江苏路、湛山、浮山所、八大湖、大尧等老旧小区、重点医院学校、旅游景区周边。目前正在推进八大峡广场、永嘉路、龙口路20号等20个停车场项目建设,泊位5000余个。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开放商场、酒店、写字楼经营性停车场及住宅小区停车泊位19100余个,其中2023年完成30家商场、酒店、写字楼经营性停车场、10处住宅小区停车场开放共享,释放泊位9700余个。积极探索,对澳门路小学进行智慧化改造,将地下一层107个泊位面向家长和社会开放,为青岛市首例利用既有学校停车场开放共享案例。下一步将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有企业停车场开放共享力度。

截至目前,市南区累计接入“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4.64万个,其中路外经营性停车泊位约3.83万个,路内泊位0.81万个。在市级平台的基础上,搭建市南智慧停车平台,上线市南慧停车APP,共计接入停车场213处(其中路外车场212处,路内车场1处),停车泊位数3.1万个,注册用户数5.03万个,服务车辆数346万次,实现余位显示和车场精准导航功能。

建成山东首个地下人防停车网。中山路及周边区域建筑密度高,土地资源少,停车缺口比较大,群众停车难问题比较突出。充分利用该片区丰富的地下人防资源,先后建成了禹城路、龙山、中山商城等停车场,增加泊位800余个。通过新建连接通道实现“连线成网”,不仅可以提升停车服务半径和服务效率,而且可以有限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打造全区智慧停车标杆场景应用。以中山路片区为试点,加强智慧停车建设,目前已完成10处路外停车场和3处路内停车场的智慧化升级改造,并接入上街里小程序,其中,悦喜客来和日报社停车场车场实现泊位预约功能。

2024年计划新建、续建停车场项目14个,合计泊位3100余个。加大智慧停车推广力度,增加车场接入及用户使用数量,提高泊位使用效率。

教育

全区小学千人学位数处全市领先地位

今年,市南新生入学增长36.8%,创历史新高。市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现场调研20余次,专题调度10余次,投入经费246万元,采取设立分校区、缓冲区等措施,增设班级43个,圆满完成一万余名新生的入学工作。

同时对7所学校(莱芜、德县、镇江、区实验、文登、市实验、大学)发布了学位预警提示,后期还会常态化进入幼儿园、家庭、社区、企业等,开展零距离、全覆盖、便捷化的招生服务。目前,全区小学千人学位数为79,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2023年,市南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西提东优”发展战略,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今年全面升级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创新形成了立体交互式集团化办学改革新样态,即横向上立足学区制与优质初中打造教育共同体,辐射带动学区小学协同发展;纵向上实现“一集团一高校”“一集团一院所”“一学校一科学家”的强强合作,探索幼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努力让全市、全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每个社区,每个家庭。

目前,已与青岛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市南区14所中小学校和青岛大学11个学院携手合作。2所学校在全市率先探索实施“筑基计划”,12个集团内实现了优质师资交流、优秀课程共享和更多学生间的交流共学,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发挥区教育指导中心科研突破,教研提质,师训赋能,信息护航“四位一体”职能优势,全区教科研力量全线覆盖指导,打造了40名学校“教研管理首席”,105个星级教研组,33个区级学科基地,推广区级优秀教学法189个,共享优质教学资源130余项。区域100%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今年选择在公办初中入学的孩子比例增长15%以上。区域公办初中2023年中考多项关键数据继续高位领航。

医疗

成立首个实体化运行的紧密型医疗集团

今年青岛市分别获批国家和省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作为中心城区的市南区,在10月8日率先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组建成立了首个实体化运行的紧密型医疗集团—青岛市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目前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紧紧围绕优质资源医疗下沉和均衡布局、全面推进有序诊疗和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在全市率先推出系列“组合拳”,取得良好成效。

在全市首次推出由岛城顶级医院和区级医院共管共建的“共管病房”管理模式,目前已经有近200名患者在二级医院享受到三级医院同质化高水平医疗服务,居民的医疗花费有效降低;首个由三级医院-区级二级医院-基层社区卫生中心三层医生组建的“1+1+1”新型家庭医生工作模式在经前期试点后,在全区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开,实现居民家庭医生“双签约”率先落地;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三级医院专家号源基层社区医生专属直挂服务,目前已经累计为基层下放专属专家号源共3300个,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代挂号服务。

为满足居民便捷高质量就医的需求,医疗健康集团安排牵头医院正高级副高级专家到基层坐诊116次,诊疗患者2200人次,推进了优质专家资源的有效下沉;建设完成全区检验中心、病理中心、影像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心电中心,基层主要疾病的药品目录已经统一,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在全市首次实现患者三级医院出院无缝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性一体化标准化延续诊疗,为整合性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