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打扰的相逢!记者随护鸟人士登陆大公岛,为“青岛小企鹅”配备红外相机

2023-12-03 22:1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0608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

背黑腹白,身体圆滚,形似企鹅……扁嘴海雀被观鸟爱好者们称为“青岛小企鹅”。据了解,青岛大公岛是扁嘴海雀国内唯一繁殖地。因稀少罕见,不少观鸟爱好者多次登岛只为一睹其真面目。12月2日一早,记者跟随青岛市观鸟协会一同前往大公岛追寻扁嘴海雀的影子。大家扛着“长枪短炮”,期待不已。

观鸟爱好者扛起“长枪短炮”观测鸬鹚

海上颠簸俩小时

出发前一天上午,还显示出发当天的海上风力是8级,大家都悬着一颗心,不知道第二天能不能够顺利出海。1日下午3时许,青岛市观鸟协会会长薛琳在群里通知,风力已降,正常出发!经常出海的人都知道,海上风力一般要前一天下午才能有较为准确的消息,出海前谁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直到收到薛琳的消息,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第2天, 是大家盼望的无风暖阳。“没想到今天天气这么好!”薛琳感叹。早早出发,上午8点,大家在崂山区沙子口码头汇合。大家裹得里三层外三层,打趣道,“有点穿多了”。

一艘艘船紧挨着停靠在岸边,出发大公岛的渔船停在最外侧,大家互相搀扶接力越过一艘艘大船。“人齐了,师傅,出发!”开船的师傅启动发动机,调转方向,在欢声笑语中向大公岛出发。

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地如同钻石一般耀眼。“看,海鸥,一点钟方向!”大家拿起相机和望远镜循声望去。但薛琳此时却忧心忡忡,“海上越是风平浪静,越没有‘看点’……”

上岛

没想到,越往里走,海上风浪越大。浪花一层接一层地涌来,船也随之剧烈摆动,记者感到胃里“翻江倒海”,强忍着不适,和同行的人聊了起来。同行的一名观鸟爱好者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坐船上岛的时候吐了好几次,现在都已经适应了,因为扁嘴海雀在夜里才会回到巢穴休息,有时他们甚至需要夜间上岛。“今天的风力已经算比较小的,有一次我们返程风力达到7级,当时怕极了,差点以为自己要回不到岸上。”

“快看,大公岛就要到了!”顺着薛琳手指的方向,记者回头,看见一座三角形的小岛“点缀”在海面上,一条蜿蜒的小道一直通到半山腰处。低头一看表,已经将近10点了。我们在海上“漂”了快两个小时。

悬崖峭壁找巢穴

靠岸登岛,穿过一级级台阶和一段段小路,登上半山腰,是一处空旷的平台,四周围着栅栏。从平台一侧向下看,真是美丽与危险并存。陡峭的悬崖底下就是广袤无垠的大海,一条松软的土路蜿蜒向下,路两旁杂草荆棘。“扁嘴海雀到了陆地上行走能力很弱,它需要躲避动物和人的干扰,所以通常会在悬崖峭壁的石头缝里搭巢,要把红外相机安装到它们的巢穴前,比较艰难。”薛琳说。

记者学着大家侧起身子,半蹲着,小心翼翼地深一脚浅一脚向下走着,边走边拽住周围的杂草,以防磕倒,可还是有伙伴不小心摔了个屁股蹲。

在悬崖陡壁上安装红外相机

在几块石头堆积的地方,伸出了光秃秃的树枝。大家找了个落脚地稳定住身子,薛琳和协会成员黄谦在两块大石头堆积地缝隙中找到了扁嘴海雀的巢穴,他们蹲下身子钻进石头缝里,用小砍刀将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从迷彩盒子里拿出红外相机。红外相机和手差不多大,军绿色,呈长方形,上半部分是摄像头,下半部分是显示屏,显示屏右侧和下侧有一些黑色圆形小按键。因为不是第一次安装,他们已经轻车熟路了,打开录制,找了一块正对着巢穴的石头,将红外相机绑在上面。“安装红外相机,是为了迎接一种很独特的海鸟——扁嘴海雀。目前在国内,青岛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扁嘴海雀唯一明确的繁殖地。为了不惊扰扁嘴海雀,我们采取安装红外相机的方法对它们的活动进行记录,下一步还在考虑给它们制作人工巢穴,扩大它们的种群数量。因为这种鸟在国内非常罕见,而且它是冬天来到大公岛上繁殖,除了繁殖季这种海鸟其余的时间基本上是在海面上漂浮,在陆地上行走很困难,我们都形象地叫它‘小企鹅’。”

观鸟协会工作人员正在安装红外相机

红外相机一般可以保持三个月的拍摄,如果鸟类活动过于频繁,有时一个月就会没电。“好了!”薛琳起身,拍了拍手上和身上的灰尘。“还有两处,咱们继续往下走。”

“小企鹅”增至20余对

薛琳告诉记者,保护动物首先要了解它,了解它的情况,才知道如何去保护它。

他把去年2月份红外相机拍摄到的扁嘴海雀给记者看,“扁嘴海雀非常可爱,背部是黑色,腹部是白色,嘴巴小小的。这是去年拍摄到的它在石头缝里栖息的样子,翅膀收起来,爪子藏在翅膀下面,‘呆头呆脑’的,像一个‘球’。”

据了解,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科研人员曾在大公岛上发现了近三百只扁嘴海雀。但此后20余年的时间里,扁嘴海雀便无影踪了。“扁嘴海雀是一种很古老的海鸟,它本性就是忠诚于它的原始繁殖地,但是有一段时间或许是人为活动对它们形成了威胁,它们就离开了这儿,直到2011年才再次发现一窝扁嘴海雀。”薛琳说道。

曾观测到的扁嘴海雀

据青岛市海洋管理保障中心高级工程师曹志海介绍,2001年,青岛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主要保护对象是鸟类及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珍稀海鸟和候鸟,海珍品和鱼类等海洋生物,以及岛上珍稀动植物和重要设施。通过建立保护区,越来越多的海鸟选择来这里越冬栖息繁殖,鸟类数量也有所增加。

在4年前,也就是2019年。青岛市观鸟协会开始对青岛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当时观察到的也就是六七只扁嘴海雀,目前已经有20多对了,种群恢复的效果还是挺好的。”薛琳说。

安装完红外相机,也没能找到扁嘴海雀的身影,大家都表示很可惜,他们其中有人四次上岛都未能目睹。“每年冬天,扁嘴海雀都会从遥远的北极越过西伯利亚,现在估计扁嘴海雀已经抵达青岛,但可能还在海上漂着,没上岛。他们一般会在12月到来年1月份来到青岛,在4月底离开。”薛琳说。

去年红外相机记录的扁嘴海雀

无居民岛是它们的“天堂”

目前大公岛是一座无居民海岛,因为人迹罕至,成了很多鸟类的栖息地。

海岛周围遍布礁石,有鸬鹚悠闲地在海水里漂浮,不一会又到礁石上站立着。岛上主要是花岗岩,植被较少,在岩石缝里有一片杂草和零星几棵树木。抬头望,还有一只雄鹰翱翔在天际。

“暗绿北鸬鹚是一年四季都在这儿,偶尔还有一些黑海番鸭、斑脸海翻鸭等等。大部分鸟理论上是应该在俄罗斯,或者日本北海道等高纬度寒冷地区越冬,因为气候的原因,它不断南下,再加之大公岛周边渔业资源比较好,食物充分,繁殖安全,这是吸引它们前来的重要条件。”薛琳说。

观鸟中

“此外,还有白额鹱和黑叉尾海燕。这两种是典型的海鸟,我们在这两种海鸟身上安装了卫星跟踪器,但黑叉尾海燕安装失败。白额鹱现在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越冬。每年到了三四月份的时候,他们会从那一路赶来,再到大公岛繁殖,到了10月份离开大公岛。”薛琳介绍。

据青岛市观鸟协会统计,近些年青岛鸟类的种类有所增加。对此,他分析,“今年青岛以北很多地区冷得比较早,很多鸟类的南迁线路不断下移,好多鸟原来在青岛是见不到的,我们的记录也增加了很多。个别地区,比如说保护区鸟类的数量还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