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位度|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在荣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山东新能源有多“硬核”?

2023-12-07 12:30 大众日报阅读 (71363) 扫描到手机

记者从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获悉,12月6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的示范项目——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后,在荣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外景。(□新华社发)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成果。该工程先后攻克了多项世界性、行业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93.4%,对促进我国核电安全发展、提升我国核电科技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该示范工程,我国系统掌握了高温气冷堆设计、制造、建设、调试、运维技术,培养了一批具备高温气冷堆建设和运维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建立起以专利、技术标准、软件著作权为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巩固了我国在高温气冷堆先进核电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该示范工程为世界开辟了一条核能技术新路径,让核电站建在缺少水源的地区成为可能。

第一座核能供暖的城市、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年风光发电量首次突破1000亿千瓦时……山东在新能源领域到底有多“硬核”?一组数据告诉你。

截至2023年6月,山东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8382万千瓦,是2020年底的1.7倍,占电力总装机的41.8%。其中,光伏装机达到4946万千瓦,是2020年底的2.2倍,稳居全国首位;风电装机达到2421万千瓦,生物质装机达到417.3万千瓦,抽水蓄能装机达到340万千瓦,规模均稳居全国前列。

着眼供给端,山东正聚力打造“五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供给基地”。山东充分发挥拥有广阔的海岸线、优质的核电厂址和丰富的盐碱滩涂地、采煤沉陷区等资源优势,聚焦海上风电、胶东半岛核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鲁西南采煤沉陷区、海上光伏五大领域,全力打造五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

——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坚持系统谋划、分步实施,海陆统筹、融合发展,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规划总装机3500万千瓦,加快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2021年,半岛南3号、半岛南4号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实现海上风电“零突破”;2022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平价项目开发,开工250万千瓦、建成200万千瓦,年度建成规模居全国首位。2023年底,山东海上风电装机将达400万千瓦以上,2025年达500万千瓦以上。

——打造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已成为山东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海阳核电1、2号机组分别于2018年、2019年投入商运,累计发电超过950亿千瓦时,节约原煤消耗近4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亿吨;二期工程于今年4月实现全面开工。荣成石岛湾厂址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顺利实施,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正在开展功率运行试验,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开始热试工作;石岛湾扩建一期工程于今年7月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招远核电一期工程,前期工作正加快办理。截至目前,山东核电在运在建及核准装机1060万千瓦,累计发电超过950亿千瓦时,到2025年在运核电装机将达到570万千瓦。山东积极推动核能综合利用走在前列,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型压水堆热电联产研究与实践,分阶段建设“暖核一号”核能供热工程。2019年至2023年,从全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到全国最大核能供热项目,从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再到跨区域核能供热,“暖核一号”为全国核能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示范,为全国核电基地大规模、远距离、跨区域开展零碳供热贡献“山东方案”。

——打造千万千瓦级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基地。这是山东省在能源领域积极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项目举措,已纳入国家“黄河下游绿色能源廊道”,开发规模达4800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44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山东充分挖掘潍坊、滨州、东营等盐碱滩涂地资源,坚持风光同场、储输并举、综合智慧、产业融合、生态友好“五位一体”,协同推进基地开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在运在建规模达到495万千瓦,到2023年底将达到700万千瓦,到2025年达到800万千瓦以上。

——打造千万千瓦级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这是山东省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与新能源开发融合发展的有益实践,目前在济宁、泰安、枣庄、菏泽等地已建成一批“光伏”领跑基地,在运在建装机320万千瓦。山东注重强化不适宜复耕复垦的采煤沉陷区资源合理利用,大力推广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开发模式,实现光伏开发、特色种养殖、生态治理修复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装机300万千瓦以上,未来将结合采煤塌陷地新变化谋划建设一批光伏项目落地。

——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按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示范先行、分步实施总思路,山东统筹推进海上光伏规模化、集约化、协同化发展,打造技术先进、生态友好、智慧融合的“环渤海、沿黄海”双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总装机4200万千瓦。通过建立政企定期会商机制,挖掘海上风电资源,打造“风光同场”一体化开发模式,山东着力推动实现海上光伏市场化、规模化开发,2022年完成首批10个、1125万千瓦项目竞配,建成全球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今年将加快推进首批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前期工作及实证试验,尽快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