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63个,全省排名第一!均建成应急物资库、避难场所,储备发电机、抽水泵等救灾物资

2023-12-14 18:0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7408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12月14日,青岛市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情况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冯伟,市应急管理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刘培喜,崂山区政府副区长王海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全市累计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63个,每年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不少于40个,崂山区成为全国首批、山东省唯一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

全市累计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63个

近年来,青岛市坚持示范先行、标准引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创建之路,基层综合减灾能力有效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63个(其中,国家级138个、省级102个、市级223个),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崂山区作为全国首批13个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已于10月份通过国家减灾委现场验收。崂山区、城阳区和西海岸新区3个区获批省级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数量和创建质量均居全省首位。

构建市、区、街道、社区上下贯通的四级工作体系,应急、气象等部门横向联动,条块结合、统筹资源,“一盘棋”一体化推进该项工作。将创建纳入“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规划和工作要点,每年创建示范社区40个以上。

针对城市和农村社区地域特点、人口密度和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与“文明社区”“美丽乡村”联创联建,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力量支持和群众广泛参与的创建局面。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东麦窑社区以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在组织建设、资金投入、宣传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改善社区人文居住环境、提高居民安全感,同步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目前,全市10个区(市)均开展了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工作,兼顾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覆盖国家、省、市三个创建层级,示范县和示范社区两个创建类别同步推进。目前,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数量约占全市社区总量的16.3%,在全省16个地市中排名第一。

创建工作汇聚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应急救援站、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等资源力量,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修编和演练、安全宣传教育等综合性功能于一体。目前,所有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均建成一库一所(应急物资库、避难场所),储备了发电机、抽水泵等救灾物资;整合网格员、联防员、灾害信息员和志愿者等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灾害应对基层快速反应力量,如城阳区小寨子社区配备专兼职应急人员228名;编修应急预案313个,开展针对火灾、地震等应急演练1200余场次,切实对灾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

每年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不少于40个

为鼓励全市城乡社区广泛开展“青岛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综合防灾减灾水平,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2021年7月,市应急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青岛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以奖代补”管理办法》。按照“先达标、后补助”原则,对命名为国家、省、市级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予以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助。按照《青岛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每年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不少于40个。“十四五”期间,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奖补资金将不少于1000万。奖补资金主要用于社区建设维护应急避难场所相关设施,为社区、居民家庭配备减灾设施和应急救护物品,组织应急演练、宣传培训,以及其他社区综合减灾项目。

在全省率先制定地方标准《青岛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出台《青岛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考核标准》,确定10个基本条件、9项基本要素,组建“减灾委+部门+专家”考评队伍,完善全流程考评体系和三级联动管理、激励和退出机制。

出台《青岛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办法》,建设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全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进行线上动态管理,实时掌握示范社区隐患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等情况,实现社区车辆、人员、物资及档案管控全覆盖。对获批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市民生综合减灾保险再予以价值6万元的物资装备奖励,目前已奖励72万元,进一步增强基层创建的主动性和系统性。

国信体育场建设国标I级应急避难场所,9万平方米、容纳2.2万人

崂山区在2019年11月26日,被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确定为“首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试点单位”,也是山东省136个县中唯一试点单位。同时,打造出了综合减灾工作的“崂山模式”。

三位一体,拉紧“警戒线”,安全体系更加健全。构建大围绕“路、水、房、瞭望、阻隔、通讯”等六网建设,近年来投入2.45亿元,共建成森林防火通道92条121公里,消防蓄水池197处、高山消防水囊596个,护林房340处,高山森林防火监控200处、进山路口视频监控675处,隔离网139公里,清理防火阻隔带7.6万亩不断织牢安全防护网。坚持发现一处、治理一处,近年来累计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157处;对68处废弃采石场进行治理,变石坑为“绿肺”;实施自然岸线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恢复海域面积1382亩,恢复自然岸线约30公里,建设了1.5万米海堤工程;实施了2.7万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15座水库、塘坝完成除险加固。

科技赋能,织密“数据网”,应急反应机制更加高效。以区城市云脑指挥中心为支撑,打造集数据采集、监测预警、联动处置、综合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应急数据“一网打尽”。汇聚10个部门13类数据,以及灾害信息员、救援力量、应急专家、应急物资等12类数据,新创建归集339种业务数据,累计整合数据达9400万余条。监测预警“一键直达”。有效利用24万余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数据,接入全区20个气象站点、675路路口监控、200路高山监控、10个地震宏观观测点等数据,感知神经触及崂山区每个角落。为105个社区和单位安装了山洪预警广播,实现山洪灾害危险区内预警零死角。联动处置“一呼百应”。融合应急指挥车、会议系统、便携式卫星站等各类音视频通信设备功能,实现多部门迅速联动,有效救援。综合保障“一体推进”。发布17个应急数字预案,全面覆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安全事件等各灾种。

统筹资源,提升“保障力”,处突救援能力更加强大。救援队伍五级联动。构建消防综合救援队伍主力军6支196人,部队、预备役民兵突击力量6支200人,行业部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协同力量7支150人,基层、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前线力量13支1500人,社会应急救援队伍辅助力量4支100人。物资保障立体全面。区级层面,打造“1+1+5+1”区级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成立1个区级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建设1处区级综合物资库、5处专业物资库,依托省级救灾和物资保障管理系统,实现物资动态管理)。街道和社区层面,街道均建有救灾物资储备点,统一配备基本救灾物资。家庭层面,在全省首家制定发布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社会层面,与辖区20家供应网点、4家应急物资生产企业、7家道路客运、货运企业签订应急物资保障协议并明确保障清单。与3家科研机构、8家企业、1家社会组织签订应急服务联盟协议。

关口前移,打造“金铠甲”,减灾基础更加牢固。在国信体育场建设9万平方米、可容纳2.2万人的国标I级应急避难场所。累计建成各级应急避难场所228个、群众临时安置点26个,避难场所人均面积达2.5平方米。立足打早打小,全区建成一级基层应急综合救援站(微型消防站)17个、三级微型消防站154个。着眼实战需求,街道、社区全部绘制风险隐患分布图、安全转移路线图,建立常态化演练机制。近年来举办桌面推演、实战化综合性应急演练和专项应急演练35次。

守正创新,扩大“朋友圈”,全民综合减灾宣教内容更加丰富。打造“1+1+4+N”综合减灾体验馆体系(综合减灾宣传文化体验馆1处、综合减灾主题公园1处,居家安全、特种设备、地质灾害救援、地震体验专业宣传体验馆4处,每个街道均建有培训中心)。在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童眼看防灾减灾”活动,在崂山融媒体中心开设“防灾减灾小课堂”和防灾减灾常识有奖问答。打造具备宣传、体验、应急避难等功能的防灾减灾文化示范一条街和防灾减灾文化长廊。累计培训社区居民、小微企业员工等3.1万余人。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累计考核发证1万余人,普及性培训10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