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名走失人员,踏上回家路!去年以来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为300余名已安置走失人员再寻亲

2023-12-22 00:2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9276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

张开开是去年以来从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踏上回家路的第33人。去年以来,中心启动“照亮回家路”行动,为已经安置的在青走失人员再寻亲,克服早年间技术落后、资料不完备等难题,重新梳理,并运用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取得新的突破,让一个又一个破碎的家庭开启了重圆之路。

人脸识别、DNA助力,帮助走失人员再寻亲

12月21日上午,市救助服务中心“丛淑丽”工作室内,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社会工作师丛淑丽正在整理“照亮回家路”行动相关人员的信息材料。对于张开开这次寻亲成功,她深谙背后各方付出的努力。

丛淑丽给记者展示了她提交的照片和档案里张开开20多岁拍的身份证照片,的确相差很大,多亏了有人脸识别技术才得以识别成功。

“因为都走失十多年了,他母亲也不记得到底是多少年了。时间太久,他妈妈又上了年纪,很可能很多细节忘了。再加上这些年人也是有变化的。刚开始他家里就觉得我们拍的照片不太像。”她说,后来通过视频对话才敢最终确认。

丛淑丽介绍,像张开开这样的走失人员,当时救助他的时候科技手段还不够发达,还有所欠缺,主要是通过日常询问获取线索。例如询问是哪的人、叫什么名字,以及通过他们的口音分辨大体的家乡方位。之后将这些信息汇总了再去核实,看能不能找到。而像智力残疾的救助对象,能提供的信息十分有限,寻亲成功的难度就非常大。

“2015年,社会福利院还给他采了DNA比对,但也没有找到。”她介绍,这次启动“照亮回家路”活动,又将其纳入其中。在行动的前两次比对中都没能成功,第三次比对是通过河北石家庄公安杨杭林警官的帮助,运用人脸比对技术查到新的线索,并与亲属取得联系。

“本来我们中心有341个落户安置的待寻亲人员。目前已经成功回家了33个人,所以还有三百零几人仍在寻亲当中。”丛淑丽介绍,这些都是此前寻亲未成功的,就会落户安置。这次重启这部分人的寻亲,也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帮助更多人回家。

据介绍,一般流浪人员入站登记之后,如果没有其他身份信息的话,给予其24小时内寻亲网上登记,也会在媒体上发布,7天内采集DNA。

前期移交的待寻亲人员信息缺少,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不足,寻亲难度很大。现在技术手段达到之后,就希望通过人脸比对等方式,给他们再次寻亲。

目前,再寻亲行动帮助33人重新回家。而从2019年“丛淑丽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经帮助144人踏上回家路。“我们2019年成立工作室,主要就是开展受助人员寻亲工作,既包括已经落户的受助人员,也包括新救助的人员。”她说,当时成立工作室,就是希望帮助更多的走失人员能够找到亲人,回到自己的家庭。

下载两万余张走失人员照片比对6个月

而这次张开开寻亲成功,离不开河北石家庄公安杨杭林警官。记者也在当天与他取得了联系。

杨杭林在当地的公安局治安大队工作,为失散人员寻亲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一项公益工作。而其中为流浪人员寻亲,是其中一部分。此前他接触比较多的是“宝贝回家”寻亲的群体,以及烈士寻亲。偶然的机会,他得知走失人员寻亲的群体也很庞大,并且在全国救助寻亲网上都有照片信息。他觉得可以运用人脸比对系统为这部分庞大的群体寻亲。

于是他就开始在该网站上将所有的救助人员照片下载下来。这些人员的信息都是按照地域整理的,下载下来总共有25070张。

这是一份艰巨的任务摆在了杨杭林面前。他一张一张比对,其中大部分提供时间太早,像素不清、角度不正等问题也大有存在,于是不得不挨个与当地相关部门联系提供新的照片比对。“比如山东就有16地市,我是挨个打电话要照片的,希望能提供更清楚的照片,便于辨认。”

而其中,杨杭林表示青岛是最配合的城市之一。在他提出了更换照片的请求后,青岛市救助系统在很短时间内提供了所有救助人员的照片。这也促成了此次张开开等人的成功寻亲。

“救助人员中很多都是智力问题。所以我们的这项工作就更显得重要。我们是跟时间赛跑,是去拯救生命的。”这也是他在工作人遭遇了很多白眼、误解后,仍能坚持下来的原因。

今年4月份,他将两万余张照片下载后,整整比对了6个月才粗略地完成了比对。

寻亲成功最大80多,寻亲需要耐心

他记得有一次帮一位抗美援朝的烈士寻亲。当时得知烈士的姓名和老家地址,就到当地去寻找。结果找到村子,对方说当地就没有这个姓氏的人口。他还是不死心,不断追问,最后得知的确是当地有一户人家,是随母亲嫁过来的,过去这么多年能知道的很少了。就是这份不懈追问的精神,他才帮着烈士找到了亲属。

这份追问,还在于时间久远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样是青岛的一位走失人员,技术比对超过90%,但找来家人辨认说不是。给看了近照、视频聊天了家人还说不是。于是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一起到救助服务中心来见面。一见面,这位走失人员立马叫出了前来的妹妹的小名,亲人终于相见了。如果没有技术支持,如果没有工作人员的坚持不懈,就没有这一家人的团聚。

张杭林说,他帮助相认的最大年纪的人是80多岁的兄弟俩。两人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1942年闹饥荒,日子过不下去了,母亲就把其中一人送了人,带着另外一个坐上火车找生计。结果母子俩下错了车,就在当地流浪了。没过几年母亲也去世了。人生辗转几十载,老人想念老家,想念亲人。在张杭林的帮助下,凭借他们仅有的几点记忆,找到了老家,找到了族人。“他们村里的老族长听说了这个情况,说按辈分都是老祖,盼着他们回老家养老。”就是在抽丝剥茧中,促成了一段段佳话。

在实际工作中,他也发现,的确有很多照片资料提供质量不高,导致识别效果不好,希望有关部门介入,推进相关工作再往前一步。

张杭林说,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好事,不是说做一件事,而是要坚持不断地为老百姓做事。“为老百姓干活工作,服务老百姓的要有爱心,还要有耐心。”他说,尤其是寻亲,更需要耐心。有的找半天找不到,还得继续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