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单饼卷万物打动你的味蕾,谁是山东“卷王”

2023-12-28 12:10 大众日报阅读 (59482) 扫描到手机

与声名远扬的煎饼比,它似乎更沉默一些。但从接受度来看,它可谓统一了山东人的味蕾

谁是山东“卷王”

当腹中空空时,人们常用画饼充饥的方法想象饱腹之感,以对抗饥饿。有意思的是,这里提及的主食是“饼”,却不是更常见的南北方主食代表米饭和馒头,可见饼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在酷爱面食的山东人那里就更是如此了。提起山东的饼,在外头称霸已久的一直是煎饼,可在地道的山东人看来,还有一张饼也毫不逊色。甚至对一部分山东人来说,它在三餐中的出场频率远远超过了煎饼。这就是单饼——

单饼卷万物

顾名思义,单饼就是用一个面团擀成的饼,由面粉制成,在鏊子上烙熟,厚薄适中,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比起煎饼的稍显干硬,单饼难得的是柔中带韧,老少皆宜,受众面广;相比一口馒头一口菜的仍觉不满足,单饼卷上炒菜,主食与配菜完美融合、不分彼此,一口下去,滋味尽在口中,格外受欢迎。

山东人对单饼的热爱,远远超出了对主食的基本定位。今年爆火的淄博烧烤,让食客垂涎的,除了洒满烧烤料的五花肉,还有那柔韧十足的小饼,山东人连吃烧烤都不忘单饼,可见对它有多热爱了;潍坊的传统美食朝天锅,在外地人听来或许还以为是什么特色火锅,其实是在露天无盖的锅中煮“猪下货”,而卷起“猪下货”入口的正是一张张单饼,撒上芝麻盐,再掺入葱段、咸菜,丰富的食材由一张单饼尽数包裹,没了单饼,就没了朝天锅的灵魂;即便是在菜煎饼的发源地滕州,单饼也有平分秋色的本事,单饼卷上馓子和豆腐串,是当地人才知晓的特色吃法。

单饼,可卷万物,这让它不光能在家常菜中出彩,还能与其他特色小吃搭上伙,达到“1+1>2”的效果。馒头只能一个一个地揉,煎饼只能一张一张地摊,单饼却可以两张甚至三张一起擀。面团与面团之间抹上油盐,擀一张的工夫就能做出两张饼,烙好之后,再轻轻抖落,两张饼就分离开来,可以说大幅提升了效率。

这虽然是出于省时省力的考虑,但也间接提升了饼的口感。著名的景芝三页饼,就是这样诞生的。景芝镇是山东三大古镇之一,古有“四县通衢”之称,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伴随着景芝酒的兴盛,到景芝贩酒的客商络绎不绝。当地卖饼的居民为了调和百家口味,就在传统单饼工艺的基础上,加上油盐改进为双饼,后又逐渐进化成三页饼。“三页如一,页薄如纸,一抖三开”,薄如蝉翼,软如绸缎,再卷上当地特色的景芝小炒肉,是往来商贾青睐的美食。明末流传的歌谣“一路酒旗风,满街驼铃声,来自八方客,都吃三页饼”就记录了这样的盛况。

比煎饼更能担起“卷王”

与声名远扬的煎饼比,单饼似乎更沉默一些。但从接受度来看,单饼可谓统一了山东人的味蕾,比煎饼更能担起“卷王”的称号,适用场景五花八门。煎饼主要在山东山区及其腹地流行,覆盖了鲁中山区和沂蒙山区。单饼不一样,从南到北,在山东各地的餐桌上,都有一席之地。

据传,单饼起源于寒食节,老辈人认为寒食节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单饼烙后水分少,不容易坏,可以冷吃,于是,人们开始大量烙饼,单饼便成了禁火时最主要的吃食。如何从寒食节“特供”,摇身一变成为山东老百姓的寻常食物?单饼的流行,深刻诠释了大道至简的美食哲学。

一个是简单、好吃。做单饼用到的材料仅面粉和水。山东是出了名的产麦大省,面粉是家家必备的。自古以来,针对面食加工,山东人倾注了最大的功夫和心思,在他们的巧手下,饺子、大馒头、花饽饽等面食花样让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单饼同样是山东人民在劳动实践中的智慧创造,只不过,他们在创造这种美食的时候,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劳动成本,不需要过多的步骤,没有什么复杂技巧,只需要用点心。制作门槛降低,由此走入千家万户。

做单饼只需要三样工具,鏊子、擀饼轴和翻饼杖。将面团揉成长条切块,做成剂子,擀成圆饼放在鏊子上。稍稍加火,一面起黄豆大小的泡,就用翻饼杖将饼挑起迅速翻过去。两三分钟后,熟透的单饼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简单的烹制,咬一口弹牙,越嚼越有味,小麦的清香在唇间弥漫。筋道又好吃,食物的醇香展露无遗,与口感偏硬的煎饼相比,老少皆宜,自然更被人待见。

另外,口感好、易储存等特点,非常适应干农活的场景。特别是赶农活的时候,中午来不及回家吃饭,大家就带着单饼充饥。由于单饼皮薄,有的人就把饼背在脊梁上用自己的体温焐热,这样就可以吃到温和的食物,不至于因吃凉饭而肚子不舒服。

山东民间有句顺口溜“家家支鏊子,户户烙单饼。”莫言在《红高粱家族》提到的拤饼就是山东单饼,吃大饼时要用双手拤住往嘴里塞,故曰拤饼。小说里余占鳌自述自己“吃了十年拤饼”。在山东一些地区,做出一张让人赞不绝口的单饼,是查验新媳妇手艺的标准,所以单饼成了农妇们必备的手艺,一年到头不断顿。

最重要的是,饼界“卷王”的用途,造就了大范围流行。单饼单吃可以,但卷着吃更好。所以,它的朴素,体现在“配角”境遇上,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吃法,有什么就卷什么,味道不会差。或许很多人都见过、吃过,可叫不出来它的名字。恰恰是这种包容性,正是单饼能在山东人主食界占领一席之地的独家法宝。精通生活智慧的山东人,不断在单饼制作上玩出了花样,让单饼的包容性延展到极致。因此,一张单饼的可塑性极强,搭配不同的美食,又能延展出“七十二般变化”,个个都是特色。食物反映文化,就如山东人低调、包容万物的性格一般,单饼折射出山东人文化个性的侧面,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