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绩单 | 市北区:投入民生支出57.9亿元,占总支出80%

2024-01-09 22:3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295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

1月9日,青岛市市北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区长刘新学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23年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市北区全面发力扩大内需、招商引资、城市更新、服务升级、民生保障“五大战场”,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2+6”特色产业和城市更新项目落地见效,一批纾难解困的惠民措施提标扩面,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一年来,市北区坚持量质并举稳增长,扎实推动疫情平稳转段,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恢复性增长好于预期、高于同期。

谋划实施总投资过1100亿元的100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带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始终保持两位数增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6.23亿元,增长29.6%。全区税收亿元楼宇达到20座,获评全国“楼宇经济产业集聚示范城区”。

成立全国首家RCEP成员国企业税收服务中心,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获评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举办争创全省“三区互融”典范区推进大会,设立5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开启强港、精园、优城的新征程。落地主城区首个临港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全区跨境电商贸易额扩大近3倍,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7.5%左右,增速列全市第二。

着力激发消费潜能,出台“消费10条”等支持政策,开展全国老字号嘉年华等大型促消费活动50余场次,落地理想汽车等一批区域交付中心,新车、新能源车、二手车销售市场份额均居全市第一,限上车企销售额占全市的26%,全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增长6%,台东、新都心等核心商圈烟火气全面回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720亿元,增长5%左右,消费暖流持续升温。

一年来,市北区坚持项目带动促转型,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以链长制驱动“2+6”特色产业发展,聚链成群显现新成效。

国寿健康管理等一批央企区域总部注册落地,12家企业新上榜青岛市总部企业认定名单。柠檬豆获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大数据产业园填补全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空白,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业营收增长超60%,增速居全市前列。新落户东北证券等金融机构,新落地21支基金,全区注册基金总规模突破600亿元。纺织谷入选工信部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古麦嘉禾获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全年引才超2万人,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量突破600家,增长38.6%、创历年新高。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5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瞪羚”企业4家、市级创新平台20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长21%。

城市更新攻坚完成175个重点项目

一年来,市北区坚持靶向更新求突破,系统推进片区提质,焕新步伐明显提速。围绕“两带三区”发展布局,统筹推进重点片区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拓出新空间。

邮轮港区启动区9个项目、64万平方米在建,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等4个项目主体封顶,高品质打造餐饮集市和海湾广场,实现国际邮轮北方地区首批复航。

保护修缮累计完成21万平方米,集交通、公园、景观多功能于一体的浮岛公园获评全市微更新优秀项目一等奖,大鲍岛街区累计招引特色商户90余家,营业面积达3.5万平方米,焕新成效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广受好评,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老四方工业区注入新动能。完成260余亩土地出让,东软载波创新中心、海湾集团高端化工研发创新基地等6个产业项目开工,成才路等9个配套项目提速建设,总投资近380亿元的雁山科技生态城、生命健康科技高端智造产业基地规划出炉,擘画产业新城蓝图。

中央商务区建立楼宇信息集成系统,推广“全域楼宇管家”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荣获国家级产业园称号,市级以上特色园区增至8个,入选“2023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商务区”。

台东步行街拿下国家级金招牌。完成台东三路主街和登州路啤酒街改造,全年客流量超1亿人次、同比增长84%,营业额突破百亿元、实现翻一番,成功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

一年来,市北区坚持聚力攻坚补短板,精心书写生态画卷,城区品质有力提升。打好城市更新攻坚战,完成175个重点项目、年度投资208亿元,城区形象加快蝶变重塑。

高效保障地铁5号线昌乐路站、宁夏路站、山东路-鞍山路立交等一批市级大项目用地腾空,护航胶州湾第二隧道等重大工程顺利推进,重庆高架路当年启动征迁、当年主线通车,辽阳快速路全线通车,同德路等4条道路建成启用,着力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编制全区停车设施建设规划,新建停车场40余处,新增泊位6300余个,1万余个存量泊位错时共享。

高效完成河西、盐滩2200余户搬迁,实现城中村历史性清零,全年拆除老旧房屋40余万平方米。用行动兑现安居承诺,筹建政策性住房1351套,新增公租房租赁补贴家庭1205户。精心实施任务量全省第二、全市第一的老旧街区改造,5.2万户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7万户试点“大物管”服务,加装既有住宅电梯120部,节能保暖改造252万平方米,形成了四机宿舍等一批样板工程。

浮山、太平山两个市区最大的山体公园焕新亮相,齐鲁康体公园一期对外开放,沿胶州湾岸线新建8公里休闲绿道,“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观海漫步”成为生活新常态。激活高架桥下、街角楼前等“沉睡空间”,建成“小而美”的微更新项目150个,生活圈的便利感越来越强。启动两河流域整治提升,实现常宁路、重庆路两侧2.2公里高压线下地。累计完成9宗土壤修复,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加快落实“双碳”战略,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7000个,实现南京路热电厂关停、金泽热力“煤改气”、华电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投产,大幅减少传统能源使用,生态市北有了更实保障。

累计拆除违法建设40余万平方米,完成196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200余处标准化桶点改造,规范整治378条道路、130余个居民小区空中缆线,升级改造大连路等2处农贸市场,创建市级优秀规范化农贸市场11处、居全市首位,城区加快呈现“洁净序美”新形象。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缓税费超35亿元

一年来,市北区坚持人民至上谋实效,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民生福祉切实增进。投入民生支出57.9亿元、占总支出80%,高质量完成10件40项区办实事。

新增就业4.5万人,扶持创业7500余人。用心照护“一老一小”,升级改造59处养老服务场所,新增48处社区助老食堂,成立全市首家“医育结合型”托育机构,全区婴幼儿托位增至4100个。开展“千人连万家”问需纾困大调研等民声倾听活动,累计救助低保、残疾人等弱势群体20.8万人次,发放资金超2亿元,重度困难残疾人托养服务实现全覆盖。

新开办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育新小学、同德小学等优质学校和3所幼儿园,增加学位5300余个,开建在建启元教育集团大沙路学校等6所学校,“外引内联”全学段优质资源,初中100%参与集团化办学,强校提质进位争先,中考公办普高达线率和自招成绩全市领先,新增23所省市级示范幼儿园。

齐鲁医院二期建成启用,区人民医院完成改造升级,免费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查体20余万人,以齐鲁医院、市立医院、中心医院等三甲医院为龙头下沉社区医疗服务,群众身边的优质医疗卫生体验越来越充实。

区图书馆扩建提质,中央音乐学院青岛音乐中心落户广兴里,天幕城升级打造青岛文化市场,新建城市书房、庭院演艺等文化载体35处,台东记忆馆、里院博物馆建成开放,青啤博物馆获评“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启动弘诚体育场改造新建,新增社区健身场地70处,配套完善体育健身器材1800余件,青年文化艺术节、10公里竞速跑等5000余场次特色文体活动点亮群众生活。

成立全市首家工会系统“链家好邻居”志愿服务站、护航营商环境“政法驿站”。全力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儿童友好城区,3家社区获评国家和省级“青春社区”,市北区妇儿家庭友好生态圈入选全省“最受妇女儿童欢迎的社会服务项目”。

一年来,市北区坚持底线思维防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社会氛围更加和谐安宁。划细做实7082个“微网格”,创新府检联动协作机制,用心办好“北尚诉办”、政务热线等平台反映的问题。深化数字市北建设,118个社区通过基础型智慧社区市级复核,全省基层治理实验区建设顺利验收。

一年来,市北区坚持实干笃行开新局,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完善制度机制160余项,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00余件,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服务7900余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2条等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缓税费超35亿元,拨付产业扶持资金约2.8亿元。全市首创“一站式”楼宇政务服务会客厅,升级10处“标杆型”街道便民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