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游青岛 乐享齐鲁丨鱼皮做鼓,鼓声敲响!看古代渔民流传下来的独特民俗文化

2024-01-16 12:2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296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

“伙计们,二月二了,海上的冰化了,咱把船推出去吧……嘿呦嘿呦……”1月15日,青岛城阳区红岛街道宿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传出嘹亮的渔家号子声,夹杂着时而深沉时而清脆的鼓声。这是社区鱼皮鼓演出团队正在排练今年2月份参加城阳区第二十九届民间艺术节的表演节目。

鼓棒一敲、号子一喊,仿佛又回到以前渔民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年代。据了解,红岛宿流社区的鱼皮鼓起源于明代,到现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去年城阳区发布的《城阳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红岛街道的宿流鱼皮鼓制作技艺榜上有名。

吕帅帅扎起马步,拿着鼓棒敲起排鼓。

重拾非遗文化,组建演出团队

15日上午,记者来到城阳区红岛街道宿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排练室。排练室四周都是落地镜,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鼓引起了记者注意。

黑色长方形铁架子上摆放了七个坛子,每个坛子都用圆环固定住。半身高的细长竹排一字排开,同样用圆环固定在木板上。还有到大腿高的黑色木桶。鼓面有黑色、白色以及灰白相间的鱼皮,有的表面带刺,被紧紧崩在鼓上。记者触摸了一下,鱼皮韧性很足且十分坚硬。

这些上面蒙的皮,不是兽皮,而是鱼皮,它们分别是坛鼓、排鼓和大鼓。“大鼓是主音鼓,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手鼓和拨浪鼓。”正在排练的鱼皮鼓第四代传承群体队长、30多岁的吕帅帅告诉记者。

吕帅帅用鼓棒敲击鼓面,坛鼓发出高低不同的音调。“每个坛鼓的口径、大小不同,口径小,音就高,口径大,音就低。”说着,他敲击了一个小口径坛鼓,声音很清脆,而大口径的坛鼓的声音很低沉。

坛口蒙着黑色、白色的鱼皮,这就是“坛鼓”。

吕帅帅叉开腿,扎下马步。双手挥舞着鼓棒,节奏有急有缓。“伙计们,二月二了,海上的冰化了,咱把船推出去吧……嘿呦嘿呦……”他和大伙配合喊着渔家号子,歌声嘹亮悠扬,鼓点振奋人心。

2015年之前,鱼皮鼓一直属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只有村里几位老人曾经制作过。第三代鱼皮鼓传承人、“50后”的李知林,每每回忆起儿时爷爷制作鱼皮鼓的场景,便觉得惋惜不已。从那年开始,李知林不断挖掘鱼皮鼓的历史,并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创作出《渔鼓唤醒500年》《渔家四季发大财》《最早的红岛人》等一系列鱼皮鼓曲牌,也将鱼皮鼓制作技艺成功申请了区级非遗。李知林深知,要想做好鱼皮鼓的传承,需要将这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看到。他历时一年组建了鱼皮鼓演出团队,也是第四代鱼皮鼓传承群体。“平时大家都有自己的主业,他们都是我四处招揽来真正热爱舞台和传统文化的。”李知林说。

2016年,这个鱼皮鼓演出团队组建而成,时隔五十年之后,鼓声再次在红岛宿流社区敲响。慢慢地,他们打出了自己的名声,并且走上了更大的舞台,不仅在去年被邀请至青岛春晚,还被外地邀请过去表演。“我们鱼皮鼓团队现在是28个人,包括女演员、鼓手,还有舞蹈演员。每年公益性演出,一般能达到20到30场,去年我们参加了青岛春晚《青山》节目,像相亲节、纳凉晚会我们都会去进行公益性演出。从团队成立以来,已经达到200多场演出。”吕帅帅说,团队的成员都是宿流社区的居民,年龄在20岁到60岁不等。

鱼皮鼓演出(李知林提供)

600年历史,制作工序繁琐

据李知林介绍,宿流鱼皮鼓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大约起源于明代即墨县阴岛宿流村建村(今属城阳区红岛街道)时期,距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

那时的红岛,还是个四周环海未与陆地接壤的小岛。“在早期的海岛生活中,人们在孤独中需要自娱自乐,但是海岛上没有兽皮,也没有专业的奏乐器具,聪明的宿流先祖们便就地取材,选用皮厚的鱼类,如河豚、鲨鱼、黑鱼等,将其鱼皮加工后蒙在渔船上的舀水竹筒、木桶、木盆和各种腌鱼用的陶瓷坛子、罐子上,再加上捕鱼用的各种能出声音的打渔工具,便形成了富有海岛渔家的特色乡土乐器,人们统称之为鱼皮鼓。”李知林介绍道。一个个常见的陶罐,平时能盛鱼虾,在家能够腌鱼,但是一蒙上鱼皮就能当成鼓来进行有节奏的敲打。敲击鱼皮鼓所用的木槌,则选用顺手的木棍来承当。与此同时,宿流渔民还就地取材,用海螺壳等海洋物品制成与鱼皮鼓相配合的特色打击乐器。如此一来,独具地方特色的乐器就形成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技术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直到这些年才被重新捡起。李知林回忆,“刚组建团队那会儿,大伙儿都不清楚怎么制作鱼皮鼓,我们就找到村里精通这项技艺的老人家,跟他们学做,这才把这项手艺学会、学精。”

非遗传承人们拍打着鱼皮鼓(李知林提供)。

鱼皮鼓的制作工序十分繁琐。“鱼皮鼓的制作一般使用黑鱼、河豚还有属于非保护动物的一种鲨鱼。鱼皮剥下来以后,先要剔掉上面所有的脂肪,再用盐水浸泡,保持咸度,这样它不容易被虫蛀或者是损坏。晾晒以前先用淡水把表面盐分冲刷一遍。”吕帅帅说道。

在完成这几道工序后,就可以把鱼皮绑到坛子上了。“每一个鼓基本上都需要至少三个人制作。将鱼皮摊在鼓面上,需要两个人用力往下拽,如果力气小了鱼皮松了,声音就不脆了。两人拽住鱼皮,将鱼皮撑开以后,另一个人就绕着坛口紧紧打几圈线,打完线以后再用皮带缠绕收边,随后进行晾晒。”吕帅帅告诉记者,阳光充足的夏日一般需要晾晒三四天,气温较低的冬日可能需要十天半个月。“待到鱼皮完全干燥了,它会自然地贴在坛面上,这样便可以发出响声了。”

手鼓

整个制作过程,最麻烦的就是剔除脂肪。“如果皮上带有脂肪,不好保存容易坏。需要把鱼皮削得很薄,如果不小心破了,那这张鱼皮就废了,需要重新来过。”

主音鼓最大的桶径大概有一臂这么宽,而这上面的鱼皮可谓是一张难求。“鲨鱼皮格外坚韧,特别适合做鼓皮。黑鱼和河豚鱼相对常见,但鲨鱼皮却很难寻。”吕帅帅告诉记者,他们那有句流传到现在的俗语,叫“宁可许你一只猪,不能许你一条鱼”,这是因为谁也无法预料出海会有什么收获,他们只能在使用时愈加小心。

“一条120斤左右,差不多一米半长的鲨鱼,扒开以后还要去掉鱼鳍、鱼鳃的部分,够蒙一张主音鼓的皮不多,做完一个主音鼓后,剩下的皮也不能浪费,下脚料可以蒙坛鼓或者排鼓。”吕帅帅说。

大鼓,也是主音鼓,上面蒙着灰白相间的鱼皮。

非遗传承走进小学,学生学起鱼皮鼓

“现在鱼皮鼓已经有第五代传承单位了!”李知林说。在距离宿流社区不远的城阳区红岛小学,从全校800余名学生中挑选出来36名,作为鱼皮鼓第五代传承群体。

在红岛小学校内,一个研学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布置中。里面陈列了典型的古老渔具、特色鱼类贝类和生活老物件,精心收集、记载了胶州湾的发展历史、渔歌童谣、传说故事和渔猎时代的童趣童乐、生活习俗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介绍了红岛的发展历史,还有红岛的渔俗文化。在展板上,有名为“与非遗同行 传承魅力画卷”的一处介绍,上面展示着学生们学做鱼皮鼓的照片。展板下方还摆放着学生们制作的鱼皮鼓,但这些鱼皮鼓有所不同。“结合学生力气较小的特点,我把原来的坛子改为编织篮,在篮子上蒙上鱼皮,这样孩子们可以夹在胳膊下进行击打。”李知林介绍。

谈起筹建研学馆,红岛小学执行校长王田华说,“为了让走出去的孩子了解家乡历史,让他们有文化自信!”故而,红岛小学结合地域特点,结合胶州湾渔文化,规划建设了这个具有地域特点的研学馆。“学校对当地的鱼皮鼓文化非常感兴趣,就聘请了非遗传承人来指导并开设鱼皮鼓社团,教授学生们制作鱼皮鼓,并编排鱼皮鼓的舞蹈节目和原创歌曲,让同学们在学、做、唱、跳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王田华介绍,现在研学馆建设基本完成,计划于春节前正式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