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前方 | 山东的另一个“9.2万亿”

2024-01-23 21:20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96656) 扫描到手机

9.2万亿,是山东2023年全年的成绩单,亮眼的数字标志着山东在全国经济大盘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巧合的是,在山东经济数字中,还有一个9.2万亿,和GDP总值相当。那就是山东雁阵形集群规模,已经超过9.2万亿元。

近年来,山东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抓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效,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雁阵形集群规模超过9.2万亿元,意味着山东着力构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优化产业布局、引领企业创新驱动方面赢得主动。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山东“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达到180个,集群领军企业达到276家;7个集群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8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56家,数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3位。

青岛交付的21万吨散货船

“十强产业”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旅产业、现代轻工纺织、现代金融服务,涉及山东省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

雁阵形集群是一种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它们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较强的创新转化能力和协作配套能力。这种集群通常由多个企业在同一区域内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形成一种竞争优势。

也就是说,集群式发展竞争力和生命力都会更强。以去年入选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为例,由青岛、烟台、威海三地共同建设,拥有北海造船、中集来福士等总装建造及配套规上企业140家,主建船型本地配套率超过40%,汇集了山东海运、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青岛海检集团等上下游企业超600家。

潍坊市首个海上风电场项目

自2019年起,全省围绕“十强”产业及11条标志性、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共入库培育五批180个“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而为了提升产业集群协作配套能力,强化领军企业对产业集群的引领带动作用,山东省持续加大对入库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

在财税、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方面强化保障力度,积极为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加大督导服务力度,将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发展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纳入省级重点项目落地机制和“四个一”协调推进机制调度推进范围,协调解决需要省级层面帮助解决的难点堵点问题;

自2022年起,将领军企业主要经营管理及技术负责人按程序纳入“山东惠才卡”颁发范围,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在一系列有力措施的培育支持下,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协作配套能力和领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大幅提升,领军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头雁”领航,产业集群内外、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雁阵”齐飞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

更重要的是,在形成雁阵的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上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五大新兴产业集群总数99个,占比达55%,五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总数165个,占比达59.8%,优势明显。

淄博的新能源车生产车间

新鲜出炉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山东共培育11条标志性产业链、1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5个,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299家。

而从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到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蕴含着山东先进制造业提质升级的密码。

2023年10月23日,山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首批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全省共有10个制造业集群入围。它们是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烟台市化工新材料集群、济南市生物医药集群、泰安市新能源电力装备材料集群、济宁市智能机械装备集群、潍坊市元宇宙集群、滨州市轻量化铝新材料集群、青岛市仪器仪表集群、威海市医疗器械集群、枣庄市锂电集群。

打造“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山东推动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的标志性成果之一。2023年2月,山东专门印发了相关办法,明确了申报的七项基本条件,并预留了发展空间,即推荐参加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原则上须从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产生。

这标志着,以上集群有望被推荐评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山东有三个制造业集群上榜,分别是:青岛市智能家电集群、青岛市轨道交通装备集群、潍坊市动力装备集群。

这也是山东雁阵形集群的“升级”方向。通过持续提质升级,山东正在加快塑造优良产业生态,为全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高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