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我在岗”!青岛医生在非洲开启“救死扶伤”,与家人视频遥述思念

2024-02-09 15:20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1757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在非洲,有一种感动叫“青岛医生”。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的心外科刘义敏已经在非洲坦桑尼亚援助33天的时间。即使在2月9日,也就是大年三十除夕,他仍旧要飞往坦桑尼亚东部的桑给巴尔岛参加非洲的国际医疗论坛,在国际会议上发出中国声音、青岛声音。节日当天,刘义敏的父母、妻子也给他进行短暂的视频送上节日问候,述说着遥远的思念。

春节坚守岗位,在非救死扶伤33天

龙年春节来临,有一批特殊的群体在非洲坚守岗位,无法赶赴与亲人的欢聚之约,他们就是援外医疗队的医生们。在今年的1月6日,刘义敏作为第27批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成员赶到达非洲,执行为期两年的援助任务。

除夕当天,刘义敏在非洲国际会议现场。

到达非洲的刘义敏,和队友开始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坦桑尼亚常年温度30-40°C,每天衣服都是湿透的,一天需要换2套衣服。而且这儿经常停电停水,网速也比较慢……刘义敏和队友要熟悉周围的购买场所,学习用英文进行砍价,还要学会驻地网络怎么使用,燃气怎么处理等等。“刚开始由于环境比较陌生,语言又不通,感觉工作和生活都有些举步维艰。随着交流的增多、工作的深入,我们也逐渐融入这里的生活。”刘义敏告诉记者。

之后,他和队友便马不停蹄地开始进入医院进行工作。刘义敏是一名心外科医生,在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治疗新先天性疾病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在驻地不到1个月的时间,在非洲当地的华人听说坦桑尼亚来了一名医术高超的中国医生,不远千里来驻地咨询手术方案,也让刘义敏认识到了这里医疗技术短缺的程度。

在上周末,刘义敏参与当地心脏病患者的病例讨论工作。他发现,这边心脏病的患者不在少数,有胸主动脉瘤的,有瓣膜病的,还要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在了解之后,我们将利用自己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患者先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之后会陆续开展手术。”除了会诊、制定手术方案、开会,在上周末,他们队伍还去了当地的私立小学进行义诊、体检。

除夕与家人“线上”过节

刘义敏与妻子、父母除夕当天视频连线。

除夕当天一早,刘义敏就收到了亲朋好友的问候。特别是父母、妻子,也进行了视频连线。“他们都很思念我,怕我在那里不适应,我父母、岳父岳母以及妻子经常和我视频,让我虽然远离家乡,但是也未曾缺失过来自家的温暖。”

在刘义敏援助非洲后,医院领导、各科室老师给予他的帮助也让他深受感动,正是有了坚强的后盾,他才能在异国他乡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

“要把我们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给他们,把中国医生的形象展示给世人,搭建中国和世界的桥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坦桑尼亚,他也向祖国致以最诚挚的祝福,祝愿祖国更加欣欣向荣、繁荣昌盛。

据了解,青岛多年来先后派出110余名医疗队员分别前往坦桑尼亚、塞舌尔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医疗援助工作,他们克服当地设备短缺、发展落后等客观条件限制,积极以自身技术经验填补当地医疗技术的空白,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信赖和赞誉。

山东自1968年开始向坦桑尼亚派遣医疗队,1986年开始向塞舌尔派遣医疗队,2018年开始向汤加派遣医疗队,2022年开始向基里巴斯派遣医疗队。截至目前,已累计派出医疗队50余批,超过1200人次,共计为受援国人民提供医疗服务1600余万人次,实施各类手术50余万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