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好人丨10分钟,定格最美身影!求救广播响起,3名青岛医护冲上前,在淄博站抢救晕倒乘客

2024-02-19 23:5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903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大家往后退一退,给患者留出抢救空间。”“患者嘴唇发白、瞳孔有放大迹象,车站有没有AED除颤仪?”2月17日下午3点10分,淄博市高铁站内,出现了医生联合乘客救人的感人一幕,参与救人的“主力”之一是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麻醉科的医生袁树。凭借着职业素养和专业操作,他成功将一名有心脏病史,突发晕厥的50岁女乘客,恢复心率。记者采访了解到,袁树是去年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生。当天,他从老家淄博返回青岛,在车站内听到广播寻医救人时,二话不说就冲进了站台……

青岛医生正在候车

突然听到有人晕倒

2月17日下午3点10分,27岁的袁树正好结束了自己的春节假期,买了当天3点40分从淄博开往青岛的高铁票,车次是D6009,他想快速返回青岛等待第二天上班。在候车室内,他就突然听到广播在播放一则紧急的消息,仔细一听,原来是“站台有乘客晕倒了,候车室有没有医务人员?这里需要您”。听到广播后,袁树蹭的一下站起来了,连跑带喊地说道“我是医生,我可以去看看”。没有耽误片刻,他立即被工作人员穿过检票闸机,带到了站台内。

恰逢春运返程高峰,上下楼的扶梯站满了人。远远望去,站台内一堆人围着晕倒的患者,现场有些混乱。“患者就躺在下了扶梯的站台边,有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持着秩序,很多乘客下了扶梯就围绕着看。”等走近了,袁树发现,晕倒的患者是一名50岁左右的女子,有两名热心的乘客正在进行着急救。患者的家属已经完全懵掉,站在旁边紧张地浑身发抖。袁树见状,立即呼吁大家为患者腾出抢救空间,然后和其他救人乘客一起将患者身体摆正,开始观察患者情况,实施抢救。“当时她已经没有意识了,嘴唇发白,呼吸微弱,眼睛紧闭。”袁树赶紧摸了一下对方的颈动脉,能摸到,心里的石头稍微放下了一点。袁树告诉记者,周围随行的家属说患者有心脏病史,腹部有刀口,之前也接受过其他手术。

判断完患者的状态之后,袁树首先提醒车站工作人员尽快提供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接着就加入了“救人大战”中。他双手紧扣,按压在患者胸口,一边数着节奏,并穿插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催促现场工作人员盯着120急救车的出动情况。因为是专业的医生,在按压了一段时间之后,袁树发现,晕倒的患者还是没有恢复自主呼吸。

10分钟上演“生命接力”

患者恢复意识专危为安

抢救过程,袁树与现场医护乘客接替进行,医护乘客按压时,袁树便托着患者下颌,为其开放气道,时刻拍打患者肩部判断意识恢复情况。“因为我是一名麻醉科医生,平时患者在病床上被麻醉之后,也是害怕他们不会自主呼吸,一般会把患者的下颌抬起来,把头侧躺一些,这样保证患者能够流畅的喘气。”袁树告诉记者。

随后,当他用手电筒检查患者瞳孔时,却发现瞳孔已出现逐渐散大迹象,情况愈发严重。紧急时刻,车站的工作人员将AED除颤仪送到了。袁树利用仪器沉稳、熟练的为患者分析心率,进行除颤,期间他不断观察患者口唇颜色、面部状态,患者情况有所好转。他们继续接替按压直至救护车赶到,患者体征进一步平稳,待120救护人员将患者抬上急救推车后,袁树才安心离开。整个抢救过程惊心动魄,持续了10分钟,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2月18日,袁树从淄博市高铁站工作人那里了解到,当患者被120转运时,因为前面抢救措施及时,在车上已经恢复了意识,在转运到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后,经过医生的治疗, 患者已经彻底脱离危险。

袁树是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学院2020级麻醉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袁树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专业技术的求知欲在学生中非常的突出,研究生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毕业后顺利就职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麻醉科。作为一名麻醉医师,对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尤其是对突发、危重病患的处置,救治时的准确性、时效性、熟练程度对于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和医院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一定好充分利用好,学习好掌握好临床技能,在实战中才能沉着应对,充满信心挽救病患,确保围术期患者安全,这次抢救患者让我成就感满满,也得益于日常各种急救知识的积累。”袁树说道。

他介绍,在2023年8月份入职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时,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会上,袁树就对医院前辈的话印象深刻:“穿上这身白衣,医院内我们与疾病斗争,治愈病痛,院外我们同样是生命的守护者。”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除了入职培训,医院还定期组织各种应急培训课程,通过模拟真实病例、实战演练的方式,帮助医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熟悉并掌握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和流程,培训心肺复苏和AED贵方使用方法,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也让他在现实生活中为更多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最美医护人员,你们在哪?”

参与抢救的还有两位青岛人

“当时在现场,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不只我一个,听到广播后,还有三名热心乘客听到广播后,赶到了现场,其中有两名年轻的女士都是青岛的医护人员。”袁树回忆道,当时,他赶到现场时,已经有热心乘客在那里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了。整个过程也是大家一起参与抢救的。

在抢救完毕,患者被120转运之后,袁树和其他两位女士一起返回候车室乘坐返回青岛的高铁。“当时那两位女士特别低调,但是她们透露自己就是青岛某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再想问仔细时,对方很低调,不愿意过多透露自己的相关信息。”

从袁树提供的照片上,记者也看出,参与抢救的两名年轻的女性医护人员整个过程都紧张而有序,于袁树的配合特别默契。“我们互相换着进行心肺复苏,等我按压时她们其中一个继续紧急催促车站提供AED除颤仪,拿来除颤仪后,她帮忙将电机插到除颤仪上,当机器靠近人体时,是要暂停心肺复苏的,所以我们的配合相当默契。”在这里,记者也想呼吁下,如果您是照片中的最美医护人员,欢迎联系本报,向我们讲述当时的施救过程。

袁树告诉记者,自己毕业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在学校的时候,就经常听到自己的师哥师姐在外救人的正能量。入职到齐鲁医院后,更是被正能量感染。2023年11月2日,曾在列车还有几分钟发车时跑回候车室救人的博士李春林,今年春运回湖北恩施老家的时候,再一次上演了与死神赛跑,让患者转危为安,这已是他第三次在公共场所紧急施救。李春林是齐鲁医院毕业的博士,救人的事迹曾登上《人民日报》。“这个新闻记得当时也是半岛都市报独家报道的,看完之后很受触动,我想这次我救人的动力,也与这个报道相关吧”。

不仅如此,2021年6月30日下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心内科副主任姚桂华教授去济南参加完一场学术会议后,正在济南火车站候车准备返回青岛,突然听到车站广播里播放寻找医生的紧急通知:“各位旅客,在B4/B5候车区有病人突发紧急情况,急需医生前来救治……”随行的女儿听到广播后说:“爸爸,有病人,快去!”姚桂华教授二话没说,放下随身行李就立刻赶到了事发地点。最终,成功让患者转危为安。

2020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门诊大厅,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患者突然失去意识,身体不停往地上滑落,丈夫怎么喊她也没有回应,仅几秒钟——发现异常的预检分诊和导医台护士赶了过来……儿骨科门诊护士长和护士们闻讯赶了过来……院内急救小组也赶了过来……最终,医护人员默契配合,紧急抢救迅速展开,患者转危为安。2019年4月,该医院教育处工作人员曲艺在青岛沙子口勇救落水女孩,救完之后低调离开,后来媒体联系才找到这位救人的勇士。

独家对话“救人医生”袁树

记者:听到广播后,你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能描述下吗?

袁树:当时我在候车室内,还没有开始检票,就听到广播里有寻找医生的,我猜就是有人身体出现了情况。但是第一遍广播因为候车室内嘈杂,没有听清楚。直到听清楚寻找医生后,我本能反应吧,一下子身体直起来,“医生”两个字就像呼唤着我的名字一样,我立即跑过去了,这就是一个医生的本能反应吧。

记者:在施救的过程中,你有信心吗?有没有担心患者会出现意外情况?

袁树:之前我也接受过很多专业的培训,像在2023年8月份入职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后,医院会定期组织各种应急培训课程,通过模拟真实病例、实战演练的方式,帮助医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熟悉并掌握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和流程,培训心肺复苏和AED贵方使用方法。我想这些积累的经验给予我了充足的信心,加上现场还有其他医护人员在,我没有什么太担心的。

记者:当时知道了因为自己的施救,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后,心中是种什么感觉?

袁树:感觉就像是打了一场胜仗,非常非常开心。其实,这个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我都不想让外界知道这件事情,想低调处理,但是最后还是被发现了,有点小惊喜,更多的是为患者转危为安开心。真的,比我自己被抢救回来都开心。

记者:平时工作之外,你做过哪些公益活动?

袁树:在上学的时候,我就去过敬老院,帮助老人检查身体,做做心电图或者评估下健康状况。也去做过义诊,去村镇的很多地方,一时半会记不起来了,参与的还是很多的。还有三下乡服务等等。平时我就是个热心人,做这些也是自己的喜好。

记者:你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吗?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契机是什么?

袁树:我小的时候比较容易生病,一生病就去诊所,就是打针和吃药,当时就想做个医生,很简单的愿望就是“自己把自己治好”,不用再去医院。长大一些后,也是因为家里人影响,更加坚定了选择医生这个职业。而且现在来看,成就感还比较大的,没有后悔选择这个职业。

相关链接:

青岛每年6万人参训

急救能力覆盖率国内领先

根据大型灾难救助情况的统计,95%的人是靠自救互救生存下来的,只有3%~5%是靠专业救援队的救援获救的,因此,提高老百姓的自救互救能力,第一时间处置,减少生命损失,显得尤为重要。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抓住“黄金4分钟”,青岛不断完善社会急救大网络,每年全市急救系统为6万余名市民进行院前急救培训;截至目前,已吸纳院前急救志愿者3万余人。截至目前,青岛30万以上市民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比肩上海和深圳。

《青岛市“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青政办字〔2017〕19号)和《关于印发青岛市“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字〔2016〕74号)要求,要积极推动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不断提高应急救护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持证人数达到全市总人口的3%。青岛是国内较早面向市民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的城市,2016年以前,市红十字会就已经培训市民20余万人。2016年以来,青岛市连续多年将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持证培训列为市办实事,以乡村、社区、学校、养老院、商场、重点企业等人员为重点,每年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证书培训2万人。“第一响应人”培训在红十字会培训的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应急救护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初期处置、组织人员疏散、信息报告和配合政府救援四个能力等培训内容。目前,青岛的做法是政府出资免费对市民进行培训,每期培训时间共16学时,其中采取网上理论自学4小时,实际操作练习4小时,现场教学8小时。现场利用模拟人实操演练等授课方式进行“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使受训的市民熟练掌握自救、互救等急救知识和技能,正确掌握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基本常识和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和能力。

除此之外,市急救中心在构建海陆空全方位救援体系的同时,着力于完善社会急救大网络。青岛已借助互联急救app、aed定位系统以及120调度指挥平台,将市民、志愿者、院前院内有效联动起来。志愿者可以在互联急救app上就近“接单”,介入抢救,争取急救“黄金时间”,并借助aed地图,引导施救者第一时间获取“救命神器”,让“救”在身边一步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