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66】青岛:创新谋强“海上粮仓”

2024-03-04 19:51 光明日报阅读 (25817) 扫描到手机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66】

  距海岸线约50海里的南海海域,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正在进行养殖作业。

  “这条船全长249.9米,有15个养殖舱,全年捕捞量可达3700吨,远超查干湖一年的捕捞量,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粮仓’。”“国信1号”养殖主管李占泉告诉记者,“船上现在有300多万条大黄鱼,春节前夕订单都排满了!”

  “国信1号”是中国深远海养殖的成功范例,也是山东青岛海洋产业发展的缩影。

  青岛海洋经济规模领先全国,但也有自己的苦恼:海洋产业大而不强、散而不优。如何推动海洋经济更上层楼?青岛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综合性产业政策。

  对传统海洋产业,青岛产业政策的关键词是“求新”。

  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胡家山,蓝白相间的5栋3层建筑临海而立。这几栋楼竟然是用来养海参的!

  “海参‘上楼’,建筑成本虽然增加了,但养殖空间翻倍增长,更有利于集约化、智能化养殖,长远看,盈利能力倍增!”青岛瑞滋集团总经理范瑞用向记者介绍。

  近海土地空间压缩,使青岛传统渔业的转型迫在眉睫,但无论是海参“上楼”,还是走向深远海捕捞,都绕不开“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这让企业“压力山大”。

  怎么办?政府奖补,鼓励企业创新求变。围绕水产种业、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青岛给予有针对性的财政补贴。譬如,对青岛企业建设并经国家批准的远洋渔业基地,在中央财政奖补的基础上,再最高给予3000万元补助。

  有了政策“加持”,海参、对虾等纷纷“上楼”;“深蓝1号”“国信1号”等“大国重器”接续出坞……

  对海洋优势产业,青岛产业政策的关键词是“谋强”。

  “你猜这多少钱1克?1000块!”在青岛明月海藻馆,工作人员拿着一个透明针剂瓶告诉记者,里面的白色絮状物,就是从海藻里面提取的海藻酸钠。

  超纯度海藻酸钠在医药领域应用甚广,国际市场售价曾高达每克800美元,属于“卡脖子”产品。青岛明月海藻集团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海藻酸钠的国产化替代,成为全球第二家能生产该产品的企业。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是青岛的海洋优势产业,对相关骨干龙头企业,我们多管齐下支持其做大做强。”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局长孟庆胜告诉记者,“比如对海洋骨干、链主企业,我们支持其联合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为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以海藻产业为例,骨干企业不仅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还与100多家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如今,青岛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区,这里生产的海藻酸盐系列产品,已经占据全球55%的市场份额。

  对海洋新兴产业,青岛产业政策的关键词是“做优”。

  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吴松华等科研人员,聚焦海上风电能源、大气海洋激光雷达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在青岛崂山区创立了镭测创芯科技公司。

  “创业的第一步,就遇到了融资难题。”吴松华回忆说,作为科创企业,他们没有资产抵押,无法通过银行融资扩大研发生产规模。

  企业困窘之际,辖区政府伸出援手,不仅提供审批、住房、人才等绿色通道,还通过下属平台公司,注入了第一笔天使投资。如今,短短5年多,镭测创芯已经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海洋新兴产业的初创企业,大多具备高成长性和高创新性,是‘优质种子’,但是资金短缺、业务开拓难,也是其必须翻越的大山。”孟庆胜表示,从初创型企业成长为链主型企业,每个阶段,企业对资金、技术、人才、政策、平台的需求都有差异,“政府只有提供层次递进、靶向精准的‘滴灌’,才能让‘优质种子’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预计到2025年,青岛海洋规模以上企业将达3000家。”孟庆胜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