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来故乡梨花开,离乡75年老兵魂归故里

2024-03-22 23:0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4723) 扫描到手机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王洪智 刘文 实习生 李嘉林

“忘不了故乡,年年梨花放……”每年清明前后,崂山登瀛的百年古梨树花开,香云如雪,曾经入选“青岛十景”之一的“登瀛梨雪”由此得名。远在中国台湾,直到去世,老兵王健海应该都会时常记起故乡的梨花开。

3月22日,远在北京已有百岁的二哥王健淑和守候老宅91岁妹妹王淑花等亲人们,终于把他盼了回来。阔别故乡75年后,青岛去台亡故老兵王健海的骨灰在“灵魂摆渡人”刘德文护送下,回到阔别75年的故乡青岛,并在家属的安排下,当天安葬在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前登瀛社区父母的墓地旁。

为让去台老兵落叶归根,从2003年开始,台湾省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里长刘德文奔波两岸、送老兵骨灰回老家,20多年来他已帮助数百位老兵魂归故里,王健海的是他送来山东的是第55位老兵的骨灰。

归乡:

漂泊75年,去台老兵骨灰回青

“王爷爷,到青岛来了,回家了,您的亲人来接你了!”3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刘德文抱着去台亡故老兵王健海的骨灰,缓缓走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国内到达出口。

从中国台湾到厦门,再从厦门转机到青岛,阔别故乡75年以后,跨越数千公里,王健海重新“回到”了故乡的土地上。这是他生前最期盼的事情,如今终于达成。

海峡一水相隔,亲人同样思念。看着刘德文走出来,王健海的侄子、外甥女等亲属紧忙迎上来。他们神色凝重,眼里的泪水早已控制不住地流下来,就在机场到达大厅里,家人们跪地三叩首。

在现场,刘德文和亲属们进行了一个交接仪式。整个交接仪式,他们甚至都忘记自己还在跪着。

当刘德文小心翼翼地拿出王健海的遗照时,亲人们再次动容。“我把他最珍贵的照片都带来了。”刘德文说。

“王爷爷,回家了!”刘德文再次告慰故人,亲人又是一跪三叩首。

随后,在刘德文的陪同下,亲属带着王健海的骨灰从机场出发,赶往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前登瀛社区,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回家!

回到出生祖屋,91岁的妹妹还等着他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刘德文和王健海的亲属们来到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前登瀛社区,这里是王健海的老家。

路过沙子口的海滩,这里曾经有他年轻时的身影;经过登瀛小学,亲人们说他跟其他弟兄一样都在这里上的学。

前登瀛的老房老街跟其他老山上的村落很像,依山而建,古朴曲折。在亲属的带领下,刘德文等人穿过弯弯折折的村路和巷弄,到达年代感十足的老宅。亲属们说,这就是他出生的地方。

“这是我爷爷奶奶的老宅子,三叔回到这里,就是真正的回家了。”王健海的侄子王桂全说,老房子只翻修过屋顶,石头墙都没换过。

团圆,显得那么不同。

老宅门上春节鲜艳的对联和过门签依然迎风飘着,门前的老树不知道是不是陪他长大的那一棵。此时,家族中的亲人们早已等候多时。王健海91岁的妹妹王淑花坐在房屋中,等待着她日思夜想的哥哥。

91岁的王淑花因为年事已高,看到眼前的一幕似乎没有反应过来。在身旁人的慢慢提醒下,老人似乎想起了什么。

小小的老宅里一下挤进了数十口子人,有远近的亲戚,有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还有媒体记者。人们忙碌着,在一旁的王淑花眼中又泛起了泪花,不时擦一下——她只是说不出,她分明记得三哥。

为了完成这次寻亲,刘德文此前曾登门拜访过王淑花一次。“去年我来过,当时她还能跟我聊两句,说说她的三哥,这次来老人情况变化很大,没办法好好表达了。”刘德文认为,这也是他希望尽快送王健海的骨灰回乡的重要原因,好驱除萦绕老人心头的巨大遗憾。

终归入土为安,葬在父母身边

将骨灰安置好后,家族中的后辈们排队上前磕头祭拜。

一一祭拜,刘德文又陪同亲属前往村中的墓地,将王健海的骨灰安葬在其父母的身边。

此前,得知王健海已经去世,他的亲人曾经帮他大办了一次葬礼。由于当时通信不畅,这次,他的亲人也是在他去世很久之后才知道这一消息。

刘德文亲自将其骨灰安放在墓穴中,还按照习俗放上了100元新台币。

如今他也终于入土为安。

举行完仪式,刘德文又到不远处王健海父母的墓前告慰一番。王健海也终于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父母身边。

此时,不远处的地头上,梨树已经含苞待放。今年天冷,果树普遍开花较晚,但清明节前后也就会将热烈绽放。

寻找:

骨灰难寻一度迷茫

多亏刘德文伸援手

“我三叔大概十六七岁离开故乡,前往台湾,距今已经75年了。今天,我们终于实现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既是我三叔生前的愿望,也是我们家人的心愿,叶落归根,特别是在清明前,更有意义。现在我的父亲和姑姑也都健在,他们年事已高,无法亲自到机场迎接。他们日夜思念着他们的亲兄弟,我的三叔在台湾也是日夜思念着青岛家乡的亲人。这次终于回来了,能够和我的爷爷奶奶葬在一起,实现回家的愿望。”王桂全告诉记者,他是专程从北京赶回来迎接三叔的。此前他也是11年没回老家了。

“很早以前,我们就开始找三舅了。”王健海的外甥女、王淑花的女儿王玉先说。

相隔千里,书信难寄。海峡两岸的亲人一直试图取得联系,但当时通信不畅。据亲属介绍,当时王健海一直在打听父母亲人的消息,后来还托同乡辗转寄回来一封信,得知家中父母亲人安好。后来双方就一直没有联系上。

后来,王健海的父母和大哥相继去世;他们不知道的是,王健海也因意外去世了。

“当时通信和交通不方便,基本没有进展,有一段时间甚至放弃了。幸好在2019年的时候,我通过网络找到刘德文刘里长,请他帮着找我三舅。取得联系后,刘里长也非常愿意帮我们这个忙。”王玉先说,她母亲之前经常和她提起这件事,每次说到都会落泪。去年刘德文来家时,她母亲还不太犯糊涂,提起帮王健海回家的事,她还流泪。“非常感谢刘里长帮我们一家人圆了这个梦。”

“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今天我们非常悲伤,也感到非常欣慰。三叔的骨灰和我的爷爷奶奶在一起,他们也就永远地在一起了。这是三叔的愿望,也是亲属们的愿望。失散多年,落叶归根,感谢台湾爱心刘里长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也谢谢媒体的宣传推动。”王桂全说。

年迈妹妹想哥哥

照片被摸得发白

据王玉先介绍,2019年与刘德文联系上后,因为种种原因,寻找骨灰和回家的事一直拖着。2023年。双方又开始联系。“因为要办一些手续,需要一些时间,本来计划去年年底送回来,但是因为天冷,老母亲不方便出门,就决定现在送回来。”王玉先说。

“三舅是1931年出生的,1986年去世。他不是参军去的,当时是被抓壮丁带到台湾去。我们这边离着海近,他被抓上船了,当时家里都不知道,后来才知道的,听说我们村当时被抓去了不少。三舅去世后,在一起的同村人帮着保存着他的照片,最后给带回来。三舅当时一心想回来,一直没成家,我们村里当时去的,也都没有成家。”王玉先说。

每当王玉先回家,老母亲就和她说三舅王健海的事,后来在台湾的同村人把王健海的照片带了回来,总共有十几张。因为老母亲一看这些照片就伤心,为了减少老人的思安之情,王玉先只给老人拿出一张留着常看。

“我母亲把照片放在自己装药的盒子里,整天看,整天摸,把照片都摸得都发白了,都要破了,后来我就用一个塑封的东西把照片装起来。后来找到骨灰,我们一看照片,都是一样的。”王玉先说。

助力回乡路一波三折

父亲刚去世忍痛护送

刘德文这边,为了帮助王健海骨灰返乡也是一波三折。

在得到王玉先和家人的求助后,他就立即展开寻找。他说,当时在中国台湾搜索到有3个人的名字叫“王健海”,于是迅速开始一一核对。

前两位在比对中,都发现信息对不上,直到比对到第三个,在他的信息中出现“青岛市”三个字,他心中才基本上确定这就是他要找的王健海。而此时已经过去一年时间。

信息比对成功后,他将照片给王玉先和家人看,很快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但由于疫情等原因,帮王健海回乡的工作不得不暂停。

去年,刘德文再次启动这一工作,但因为提交的材料里有文字上的疏漏,再次耽搁了下来。这也是他之前来青岛拜访王玉先一家的原因,为了让王健海的亲属们放心。

“王健海今年是在我家‘过的年’。”刘德文说,在完善了材料后,手续很快办理完成。此时时间已经来到农历春节前,他怕有纰漏,在手续办理完成后的第一时间,将王健海的骨灰请回自家中,过完春节又开始推进这一工作。

3月1日,正当刘德文在推进相关工作时,一直支持他的父亲病故。3月11日,办理完父亲后事后,他立即着手送王健海等老兵回家。“我就觉得,不能因我自己家庭的事情,延误送这些老兵回家。”他说,他的父亲非常支持他做这件事,生病期间也一直在叮咛他,不要因为自己将这项事业停顿下来,叮咛他一定要坚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

对话:

已帮55位山东籍老兵骨灰归乡

深感大陆改变真的很大

王健海已经是刘德文送回骨灰的第55位山东籍台湾老兵。

刘德文出生于台湾省屏东县高树乡,自1998年被选为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的里长后,他便以无比的热忱投身于两岸交流事业。从2003年开始,他肩负起了一个特殊的使命——帮助那些早年赴台的大陆老兵完成“落叶归根”的夙愿。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刘德文先后数百次跨越台湾海峡,足迹踏遍中国大陆20余个省份。

说起送老兵魂归故里,刘德文表示,自己与老兵结缘是在2003年。当年,社区里一位老兵找刘德文,拜托他在自己死后把骨灰带回家乡,“葬在母亲的坟前,让我尽孝道,让我跟母亲永远团圆。”从这一次开始,刘德文就决定把这件事做下去。

他跋山涉水,不惧艰辛,只为将老兵们的骨灰送回故乡,让他们能够魂归故里。在刘德文的帮助下,已有数百位台湾老兵的骨灰得以回归大陆,得以在故乡的土地上安息。

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两岸人民心中的佳话。2021年,刘德文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刘德文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两岸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他的故事是海峡两岸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更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蓬勃发展的现实写照。刘德文用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深沉爱国情怀,搭建起了两岸人民心灵沟通的桥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刘德文说,他帮助老兵魂归故里,不图别的,就图开心快乐,内心满足。而这份快乐的支点,是建立在这么多人的关注和肯定之上的。

随着传播越来越广,刘德文的行程也越来越忙碌。2023年他就有三次到过青岛。刘德文表示,之前因为疫情,耽误了一些送老兵回家的计划,目前还有30多位没有送,“还有一些人求助帮找老兵,我们还没来得及,先把这些已经找到的送回家。”

采访中,有记者感慨,刘德文的背包是有故事的背包,陪着他走南闯北。在刘德文的背包上,有一只手工的蓝色小象挂件,那是他爱人制作的,他一直带着。这么多年,刘德文一直帮着别人团圆,牺牲了很多自己陪家人的时间和机会,不过他说自己并没有后悔。

刘德文的衣服也是定做的,上面有他专属的图案,是他在帮助老兵安葬故土的剪影,“这个剪影是我,这个是老兵的家属。我们就结合着设计成一个‘背’字。我说只要是这些长辈,我都会背你回家,送你回家。”

这些年奔走两岸,他也亲眼见证了大陆的日新月异,深感大陆改变真的很大,“从以前绿皮火车的交通,提升到高铁,大陆这20年的经济,包括整个的改变,确实是挺大的。因为交通越来越方便,送台湾老兵回家,就会越来越顺。”

刘德文说,2024年他将继续送更多的去台老兵魂归故土,前登瀛的梨花也马上又要开了。

“给我幸福的故乡,永生难忘,永生永世我不能忘。

重返了故乡,梨花又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