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艺术,非遗魅力!青岛小伙办起糖艺展,逼真作品被误认玻璃制品

2024-03-24 20:2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557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震撼”“没想到糖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艺术品”“这好像齐白石的虾呀,这真的是用糖做的嘛?都能看见里面的虾线”……在3月23日非遗遇见现代美学“溯·明澈”崔久祥糖艺展上,观展的人不时发出这样的惊叹。

去年3月记者采访青岛国风糖画小伙崔久祥时,他就说他的愿望是办个人糖画展。一年时间他圆梦了!如今,“90后新锐糖艺艺术家”“登上央视”都成为他身上的标签之一,而他也对他的糖艺事业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一年时间圆梦个人作品展首秀,“半岛是我的伯乐”

“看到最后才发现是糖的作品,作品很震撼!”一位参观者看完展后感叹道。

栩栩如生的虾、嫩芽势如破竹从土中冒出、晶莹剔透的皇冠……16组共24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出自于崔久祥之手。

“一年前,半岛都市报是第一家采访我的本地媒体,是我的伯乐,后续又有很多媒体采访我,更是登上了央视,这一年时间发生了很多故事。”一年前崔久祥在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就提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实现个人作品展览,让更多人可以近距离观赏具有中国元素的糖艺雕塑,更加直观、沉浸了解“非遗”散发的独特魅力。

一年后,3月23日他在海天MALL举办了非遗遇见现代美学“溯·明澈”崔久祥糖艺作品展。这是一个公益展,展出时间到5月5日。“我想让更多人能够在线下看到糖艺作品,向大家展示非遗之美。”

水墨虾

开展首日,展厅内的人接踵而至,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前来看糖艺作品。栩栩如生的墨虾图引得观展人驻足并频频称赞,“这好像齐白石的虾呀,这真的是用糖做的嘛?都能看见里面的虾线。”崔久祥告诉记者,墨虾图的创作是将国画独有的艺术特色,以水渗墨的渲染手法融入糖塑技艺,形神兼备,展现国风艺术的大美之境。

空闲时间完成24件作品,很少能凌晨两点前睡觉

崔久祥红了以后,被越来越多媒体采访,因为2024年是龙年,他在春节前做了一条金色的龙,并取名“祥龙献瑞”,作品又上了热搜,并登上了央视新闻,“春节期间,家里人守着电视等待有我的画面出现,自己觉得很高兴,家里人以我为豪。”

随着成名,他精美的作品和精湛的技艺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海天MALL看到他的作品,邀请他办个人的糖画展。“当时很激动,想到能把作品落地,让人近距离观看,特别开心。”崔久祥说。

繁花系列·紫玉莲

但办展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历经多次困难,他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因为很想把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所以坚持了下来。

“半年前就已确定办展的大体事宜,这期间有无数想法的碰撞,包括展览陈设的灯光布置、整体色调、海报设计、作品风格、作品名称等,真正办展了才知道有千头万绪的事等待我去解决,当初的兴奋劲被压力冲没了。”崔久祥说,这次展览确定展出16组,24件作品,需半年内做完,时间定为3月23日,作品需要提前5天陈设出来。

展出时间越临近,崔久祥的心里越崩溃,“作品主题经过更换,作品也需要更换,在精神压力与体力消耗的双重压力下,几近崩溃。白天需要完成本职工作,展品只能利用休息的时间做,周末空闲还要去参加节目录制,这半年内很少能凌晨两点前睡觉。”

看展时以为是玻璃制品,看完才知是糖制品

“作品很精美,没听介绍前根本没想到这是糖艺,我跟孩子都以为是玻璃制品,没想到糖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艺术品,感觉很惊讶。”家住附近的费女士带着女儿逛街,看到这里有展便进来参观,看完后,觉得未尽兴,便带着女儿在糖艺体验区玩耍,这里有一些类似玻璃棒质感的糖,用高温灯溶化后可用手捏出想要的形状。“看完展后,再制作糖艺品很有意义,既能观展又能体验非遗制作过程,带着小朋友学习是件很有趣的事。”

玉玲珑·水仙

看展的人手持手机或“长枪短炮”将眼前的美好记录为永恒。皇冠假日酒店市场部的李莉是名摄影爱好者,她在第二海水浴场采风完,到商场闲逛时,在电梯间看到了糖艺展的海报。“我本人对非遗很感兴趣,正好我带着三脚架和相机,看到这么好看的作品就忍不住拍。我觉得这些作品需要用‘震撼’来形容,特别栩栩如生,考验手艺人的手艺,作品的细节把握到位,能够感觉出手艺人是个心思细腻的人。”

崔久祥在现场看到观展的人发出惊叹,脸上流露出微笑。他说:“很多人走完一圈才发现这是些作品是糖做的,看到作品时发出惊叹,有的观展人还想购买我的作品,作品参展完可以售卖。在这一刻,我觉得这就是我做展览的意义,让更多人在线下近距离感受和了解非遗之美,之前的辛苦与崩溃都烟消云散了。”

糖艺作品不再是瞬间艺术,用玻璃罩封存变成“永恒”

现场电视机播放着制作糖画的过程,先将糖醇用火加热到158℃至165之间,待到糖体变成软软的状态时,崔久祥用手一拉再一折,一个细细的虾爪就做成了。崔久祥说:“糖画与翻糖一个很大的区别是,糖画的糖体在塑性时要在4秒内完成且糖体的温度有160左右,而翻糖可以反复塑性,可以理解成和面塑一样的多次揉制,糖塑作品呈现的效果更接近琉璃的质感,这是翻糖所不能呈现的。”

一年前接受采访时,崔久祥就感慨:“糖艺太小众。糖比较容易溶化,没有收藏价值,被称为瞬间的艺术。有许多做糖艺的人因此慢慢离开了这个行业。我做的作品一直都是自己欣赏,有种孤芳自赏的感觉,很多时候都在质疑自己,是否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去完成一件极难保存的糖艺作品。因为这次突然火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国潮之美,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今,糖画不再是一种瞬间艺术了。他经过多次实验,将糖艺品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温度和湿度是糖保存时间的重要因素,现在将作品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可以隔绝空气,内部恒温恒湿,经过实验可以将糖艺品变成‘永恒’。”

“刚开始做这种国风特色的糖画吃了不少苦,做一件有创意的糖画需要六小时至八小时,经常摘下手套,发现手上好几个水泡。那时制作不熟练,有时不小心会把快做好的糖画弄碎了,这过程其实挺消耗自己的精力,有想过放弃,但凭借着热爱一路走到现在。不喜欢的事情叫坚持,喜欢的事情叫热爱。”崔久祥说。

希望到更多地方办展,呈现“非遗”之美

崔久祥和他的作品爆火,源于一年前,他在一个画糖画的老爷爷视频里评论“我也是做糖的”并配了一张自己做的糖艺作品,因为他用糖做的富贵竹有翡翠质感,遭到了许多网友的质疑,他为了证明就拍了一段自己做糖艺的过程,获得了8.7万的点赞和网友的夸奖。

崔久祥是2021年从上海来到青岛继续从事糖画制作,多年的思乡之情加之他的母亲想让他离家近一些,所以他辞掉了上海糖艺师的工作,转而来到了青岛的酒店工作室继续从事糖艺师的工作。

崔久祥

说起糖画手艺的由来,崔久祥告诉记者,是在烹饪学校跟老师学习到的。十年前,崔久祥从烹饪学校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被老师推荐到广州一个中专学校教学生制作面塑、雕刻、翻糖,刚开始在学校教授学生们技艺时很开心,教课一年后,他发现自己无法继续提升食品艺术水平,于是选择辞职到上海闯荡。

国风国色一直是崔久祥喜爱的艺术风格,他从小就喜欢国风国色的工笔画,平时看到一些喜爱的国画作品会存在手机里。七八年前,他在上海做糖画创意师时就开始尝试把国风融入到糖画中,从糖画的外形、意境、神韵,都体现出国风。

画中水墨色彩的晕染用糖展现出不是一件易事,多种色彩的交融,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融合得恰到好处。除此之外,糖画也要体现出国画中飘逸的神韵,崔久祥为了在外形上把糖画做得飘逸、轻盈,在糖画的各组成部分的构架上苦下功夫,慢慢摸索糖画的承重能力,有时做好的糖画会因为承重能力不足而倒塌。

他和作品被越来越多人看到,也有更高的平台向他抛来橄榄枝,崔久祥说:“澳门的一家酒店邀请我做专职糖艺师,提供更高的平台,薪资是之前的3倍,经过深思熟虑,因为对故土有眷恋之感,所以决定仍留在山东,留在青岛。未来希望到更多地方办展,让更多人近距离欣赏非遗之美,去感染每一个喜欢他的人,让大家欣赏美的同时能够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