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我国最大极地考察船:历经三次改造变身破冰“巨无霸” 助力科研人员南极“寻宝”

2024-04-10 22:17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5074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好

“同学们,这就是我国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号!”4月10日,在青岛奥帆中心码头举行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返航暨“雪龙”号青岛公众开放活动现场,欢迎人群中,47名来自青岛富源路小学的小学生们,专注地听着老师讲解。科考巨轮映射在孩子们充满光的瞳孔中,激发着他们探索海洋的热情。

记者了解到,“雪龙”号4月11日至13日将停靠奥帆中心海上剧场前广场面向公众开放参观。此次返航开放日活动引发青岛公众热烈关注,早在4月6日,线上免费预约通道开启仅2分钟,参观票便被“秒空”。“雪龙”有何魅力,此次南极考察有哪些亮点成果,极地考察跟青岛有着怎样的渊源,记者登船进行了探访。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提供

考察船:

三次改造升级 “雪龙”号见证中国极地考察科研实力跃升

“雪龙”号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极以来,目前已先后26次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作为我国专门从事南北极科学考察的破冰船,它为南北极大洋调查提供科考平台,并担负着运送我国南、北极考察队员和考察站补给物资的任务。记者在船上看到,这艘巨轮内部,除了面积约570㎡的实验室,餐厅、医务室、电梯等配套设施也是一应俱全,为考察队员们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完善保障。同时,船上还设有停机坪,供直升机起降,满足不具备停靠条件时,对各南极考察站的物资运输补给、人员转移等任务。

据了解,“雪龙”号于 1993 年从乌克兰赫尔松船厂购进后,经过了三次改造,除更换了主机、发电机组、锅炉等重要机械设备,还更新了船舶防污染装置,提高了动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性能,满足了最新的环保要求。如今,虽然已经步入“而立之年”,但在性能方面可以说“活力满满”。例如,“雪龙” 号科考实验室具备走航自动化观测、综合海洋调查观测、考察作业机械化和数据共享网络化的科学调查能力。可支撑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地球化学、大气化学和海冰的实时观测及采样作业,保障南、北极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提供

“南极航行,不同于清水航行,有很多风险。例如,要穿越西风带,还要随时应对能见度等气候因素。此外,极区航行有很多冰山,并且在水面之下存在不可预知的形状。这些对于破冰船来说都是比较大的考验。”此次是张旭德以“雪龙”号船长身份首航南极,同时也是他第11次执行赴南极航行任务。在他看来,随着国家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反映在航行上,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气象保障等软件实力,都更加完善,航行风险不断降低,安全性大大提升。

依托考察船提供的强大平台支撑,此次南极考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据悉,考察开展了国际南极科学前沿领域合作研究,完成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和冰下地质两个重大国际合作科考项目,成功钻穿了 545 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连续冰芯样品,并且继续向下成功钻取了宝贵的0.48 米基岩样本,为探究该区域南极冰盖接地带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填补了关键数据空白,支撑冰盖物质平衡的精确评估和不稳定性研究。

考察队员:

争分夺秒做实验 为认识南极、利用南极、保护南极提供“数据支撑”

此次考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是在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一次重要考察,期间开展的各项科研项目也备受关注。

据悉,考察期间,通过船、站运行保障支撑合计完成38 个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五大类”科研项目,数量较上一年度提升 52%。研究内容涉及极地海洋、极地生物圈、极地土壤与岩石圈、极地冰冻圈、极地观测探测等。

王新良(左)和赵云霞(右)在“雪龙”号考察途中进行科学探鱼仪声学校准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作为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国家海洋科教名城,海洋科研能力居全国城市前列,40年里,青岛先后派遣大量的涉海科研人员奔赴南极,为南极科考贡献力量。在此次考察中,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王新良博士和赵云霞博士组成“搭档”,从1月上旬,到3月下旬,历时近三个月随船执行科研任务。

对于王新良来说,这是他第九次来到南极考察任务,同时也是他第三次跟随“雪龙”号出发。“南极地区海洋生物资源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是世界蛋白资源仓库。”据介绍,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南极磷虾,一种具有优质蛋白的南极地区关键物种。研究集中在南极主要的几个海域,通过对南极磷虾资源、磷虾种群状况、资源分布情况、气候变化下南大洋的生物种群变化开展调查,为可持续利用磷虾提供更多数据支撑。

南极磷虾生物学测量。考察队员赵云霞提供

“极地科学考察时间紧,现场作业也是争分夺秒,几乎每天都是满满的任务量,差不多每天只能休息3-4个小时。”虽然任务繁重,但是王新良乐在其中,因为每一次南极考察,都能感受到国家对极地保护的高度重视,感受到我国极地调查技术越来越先进,这让科研工作者们的探索有了强大后盾和支撑。

跟王新良不同,此次是赵云霞博士首次以考察队员的身份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企鹅、鲸鱼、海鸟、海豹......这些美丽的南极生物,以及此次科研经历让她印象深刻,“认识南极、利用南极、保护南极,这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通过此次开放日活动,我们也希望把我们的见闻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了解南极的生态保护意义,从自我做起,减少海洋垃圾,为更好的南极生态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考察故事:

极地科考与青岛多次“结缘” 考察队员曾用琅琊台酒做“御寒装备”

青岛与极地科考渊源深厚,早在1986年,我国第一艘极地考察船“极地号”就曾载着第三次南极科考队员在青岛港拔锚启航,历时199天,顺利完成科考任务,安全返抵青岛。

不止如此,极地考察与青岛海洋企业的发展也有着不解之缘。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琅琊台酒以优良的品质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在那个计划经济为主的年代,琅琊台酒供不应求,就在这种背景下,酒厂接到了作为保障物资,助力南极考察队员征服南极的任务。

“为了应对南极严寒环境,白酒主要是作为队员们的御寒用品。”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品牌经理刘云红告诉记者,考察船从青岛大港出发,需要供应50箱琅琊台酒,为了支援南极考察,酒厂提前缩紧供应,给考察队留出50箱酒,在出发当天送到船上,圆满完成任务,物资供应从1986年到1989年,年年如此。而为了表达对酒企的感谢,当年的南极科考队还曾向琅琊台集团赠送了两面锦旗,内容分别是:美酒寄人民深情,滴滴暖勇士之心;和“热情支援征南极,建设中山做贡献”,“锦旗如今仍然完好保存,这既是对我们企业的一份认可和荣誉,也是激励我们像考察队员们一样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提供

如今,青岛正不断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持续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奋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2023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完成5181.3亿元,同比增长6.5%,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30%左右,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2.9%,海洋三大产业比重为3:43.4:53.6。

据悉,下一步青岛将坚持产业兴海,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集中推进总投资2100亿元的140个海洋重点项目,瞄准“7+2”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持续引进落地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大项目好项目。

着力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打造水产种业“青岛芯”,编制《青岛水产种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快推动蓝色种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制定海洋牧场管理办法,建立科学评估与低效用海退出机制。编制《青岛市深远海养殖发展专项规划》,以“深蓝”“国信”系列等深远海养殖装备为支撑,加大三文鱼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开拓推动南极磷虾全产业链发展。

着力打造“总部型”海工装备制造业。依托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总部,提升高端船舶研发设计能力,建造LNG双燃料散货船、超大型油船(VLCC)等高技术船舶,推动中船712所大型特种电机、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汉缆海洋工程产业链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大与中船、中海油、中石油等央企总部高层对接,布局深海采矿船、液氢运输船、液氨运输船等产品,将海西湾打造为集研发设计、总装建造、检测服务、产业配套为一体的总部型产业基地。

着力提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创新力。加快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推动海藻倍他葡聚糖(BG136)加快临床试验进程,推动修正(中国)海洋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及华东区域总部、康大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青岛国药生命港项目一期、海洋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打造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崂山大北海)和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

着力壮大海洋新能源产业。统筹生态和发展,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海上光伏用海的政策要求,加快推动中电建115万千瓦海上光伏、通裕重工大型海上风电产品配套、东方铁塔高端装备集成、中船青岛蓝色海洋新能源综合利用等项目,打造女岛海洋新能源制造特色集聚区。

着力推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发展。加大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发。积极推进华电、灵山岛等海水淡化项目。引导海水淡化企业加强对外合作,探索浓盐水综合利用。依托百发海水淡化产业基础,打造集科研、生产、装备制造、产业服务于一体的海水淡化特色产业园。

着力培育深海开发产业先发优势。加大对海洋采矿设备、水下机器人、管道传送装置、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水上“母船”等关键设备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定向招引。推动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北部码头、海洋物探及勘探开发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北海局破冰调查船和浮标作业船等项目建设,支持青岛华大研究院开展“万种海洋生物基因测序”,加快建设蓝谷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