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丨在师从冯中一先生的日子里
□李宗刚
1991年7月,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响应组织号召,到千佛山中学锻炼了一年,担任初中一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教师。1992年7月,我便回到了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写作教研室。根据中文系的安排,我与青年教师姜燕首先要接受冯中一先生的指导,以便于更好地熟悉写作课的教学特点和规律。由此开始,我与冯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
冯老师是资深写作课教师,早年曾经教过中学语文,在教学之余还从事诗歌创作与赏析,对诗歌情有独钟。据我的姑父翟守刚回忆,冯中一先生曾是他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演讲深受全校学生的喜爱,演讲教室的过道里和窗户前都挤满了人,盛况空前。后来,冯老师来到山师中文系担任写作课教师,在写作课教学方面具有丰厚的经验。
根据冯中一老师的安排,我们每个周二的下午到他家书房上课。冯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全国写作学方面的代表性学者,还给我们推荐了几本写作教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和久远影响的是林可夫主编的《基础写作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这一本教材用辩证的思维对传统议论文写作三要素的理论局限性进行评析,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它使我在分析问题时注重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观照外物,注重用辩证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至于让思维止步于形式逻辑的范畴。在此后的写作课教学中,我把这一辩证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如当初我一样,都深深地服膺于这一思维方式。其实,辩证思维方式之所以引起较大的共鸣,关键在于中学语文作文中关于议论文三要素理论深入学生的骨髓,以致学生习惯于在三要素理论的制导下,用机械的教条的方式堆砌论点、论据,然后再用所谓的论证加以连缀,进而炮制出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
冯中一老师给我的另一个深刻影响,便是使我更加坚定了从事学术研究的信念,并学会了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方法。冯老师上课在他家里的书房,这让我们有机会走进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小世界中。冯老师把不同的资料分门别类用细绳捆在一起,这样摆放整齐的资料使用起来非常便利,我后来便把这一方法借用了过来。可见,走进冯老师的书房并切实地感知到知识生产的原初物理空间,的确带我进入了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冯中一老师比较擅长诗歌鉴赏,但他在这一时期对广告产生了兴趣,准备带领我们撰写一本广告学方面的专著。为此,冯老师拟订了写作的纲目,我还搜集了一些广告方面的资料,并写出了一篇小文章。但由于我们跟随冯老师学习时间仅一年,这一计划最终没有实施。不过,这对我此后顺应中文系文秘学专业课的需要而开设行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有一定的影响。由此说来,从进入写作教研室开始,我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便渐行渐远,逐渐向应用型学科转移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教学重心的偏移竟然达十年之久。及至2002年9月,我跟随朱德发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才重返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
冯中一老师不仅在写作课教学和诗歌鉴赏方面具有相当的素养,而且还具有特别强的时间观念。记得在1992年12月15日,冯老师因为公务需要调课,他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冯老师把调课的情况作了说明,然后确定了补课的时间。在信的结尾处,冯老师在自己的名字之后专门写了一个“上”字,体现了冯老师虚怀若谷的长者风范。
2023年,山师举办了冯中一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并就冯老师的学术贡献进行了研讨。一方面,我作为冯老师的学生对冯老师怀有一种感恩之心;另一方面,我作为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学位点负责人对冯老师为学科发展作出的贡献怀有崇敬之情,这便促成我走进了冯老师的诗歌评论世界,并写出了一篇题为《冯中一:在新诗研究上“自重自强”的跋涉者》的论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冯中一在新诗研究上的贡献,认为他有着“自重自强”的内在文化作为人生底蕴、深潜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由此成为新诗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并在中国20世纪新诗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该文发表在《百家评论》2023年第6期。
冯中一老师自1994年离开我们已经有30年了,这在30多年的时间里,我前前后后得到过许多先生的提携和帮助,这才使我的文学研究有了一点进步。当我回望那些人生道路上的提携者时,冯中一老师的身影便浮现在我脑海里,并让我分明清晰地感受到,学术研究代际传承的链条是由一代代潜心学术研究的个体组成的,冯老师无疑是学术研究代际传承中的一个链条,这恐怕是冯老师离开我们30年而没有被遗忘的缘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