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方案征求意见建议!支持济南、青岛申报国家首批空中交通试点城市

2024-05-15 20:51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12102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马正拓

5月15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制的《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方案提出,到2026年,全省低空经济服务保障水平全国领先,创新能力国际一流,应用场景丰富多元,产业能级大幅跃升,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创新发展重要策源地,低空经济产业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根据方案,对青岛发展低空经济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也寄予了厚望。

直升机已经在青岛医疗急救领域屡屡启用。

济南、青岛两核引领低空经济产业格局

方案提出,要壮大以工业级、eVTOL等各类无人机研发制造为核心的低空经济产业,培育亿元级龙头企业2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0家以上,链上企业300家以上,构建形成济南、青岛两核引领,烟台、东营、日照、滨州四点支撑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格局。

应用场景打造方面,将依托济南、青岛都市圈建设,打造智慧绿色集约的产城融合场景,航空应急救援、海洋监测监管、海岛物流配送、低空观光娱乐、现代农林植保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化运行,形成1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开通50条以上市内无人机航线、20条以上区域无人机物流航线、20条以上景区旅游航线、10条以上短途运输航线,载货无人机实现常态化飞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商业化飞行。

构建“四网”筑牢服务保障

方案提出,要构建协同高效的低空飞行服务网、开放融合的低空飞行航线网、全域覆盖的低空监视通信网、智慧绿色的低空基础设施网来实施服务保障。

组建山东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建设省级(济南)综合飞行服务站和全省智慧低空飞行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一窗口申请、一站式审批、一张网通管”功能。支持青岛、日照、滨州等市根据低空飞行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建设市级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在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统筹指导下,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服务,实现融合飞行管理需求。

支持济南、青岛等市建设低空共享数字底座和智能低空监视通信网,鼓励运营主体建设无人机识别、定位、导航、气象、电磁、反制等配套设施,构建设施互联、信息互通的低空智联网,打造“空中智慧通道”。

在济南、青岛、烟台、日照、滨州等市建设无人机、eVTOL、直升机智能融合飞行保障基地。

支持济青申报国家首批空中交通试点城市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支持济南、青岛、烟台、临沂、滨州等市,依托龙头物流企业,研究低空物流解决方案,开通无人机B2B、B2C物流配送航线,布局“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探索“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智慧物流新模式,开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和末端配送应用示范,推动城市、乡村、山区、海岛等新兴场景无人机配送大规模应用落地,构建多层次航空物流枢纽体系,打造低空物流先行区。、

支持济南、青岛申报国家首批空中交通试点城市,以eVTOL为重点开展应用示范,支持智慧空中出行(SAM)装备加快市场应用,适应未来城市空中交通需要。鼓励探索构建立体交通低空航线网络,打造“沿黄飞”“跨海飞”短途运输品牌,推进“干支通”衔接互联,着力培育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私人包机等载人空中交通新业态,满足灵活多元出行需求。

在济南、青岛、临沂、济宁等市建立航空应急救援基地,以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为重点,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快无人机在应急救援领域示范应用,推动构建有人无人、高低搭配、布局合理、协同高效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深化济南、青岛航空医疗试点,总结推广试点成果,扩大航空医疗救护应用范围,满足高速公路、户外景区、大型赛事等特定场景医疗救援需求。在济南、威海等市探索实施低空警务试点,促进无人机与有人机融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筑牢低空治安防线。

依托济南、青岛等重点旅游城市,成立跨行业联盟,推动低空飞行和旅游、体育、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拓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私人飞行和公务航空消费市场。

建设标志性新场景。定期遴选发布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和推荐目录,建立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库。依托济南、青岛都市圈,打造绿色集约的产城融合场景。

在产业集聚方面,建强建优青岛、东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充分发挥济南、青岛、日照、滨州等地在产业配套、协同创新、示范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基础优势,打造低空经济总部集聚区和产业先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