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又变样了!售卖亭、休闲区引入,休闲街区模样初现

2024-05-23 22:43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7743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近期,许多市民发现,中山路又有新变化了。5月23日,记者在现场发现,中山路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结,路中间设置了售卖亭,引入了甜品、饮品、运动品牌等业态,增加了休闲桌椅和花坛,许多游客在休闲区休息聊天。中山路上的巧克力博物馆也正式开业,增加了街区的文化艺术元素,中山路休闲街区的模样初现。

中山路中央增加了许多休闲区,许多游客在此休息

休闲区成了游客最爱

5月23日,记者来到中山路,自南端中山路1号起一路向北至中山路胶州路路口,整条道路中央已经错落地布设上售卖亭、购物车等业态,同时穿插布局着休闲区。市民游客在街区休憩、漫步,整条街区似乎被按下了慢播键。

中山路上还增加了许多建筑艺术装置

自去年10月8日起,中山路(兰山路至胶州路段)禁止车辆南北向通行以来,经历近8个月的管网改造工程和人行道改造,目前已基本完工。从外观看,沥水格栅换新,道路两侧增加了座椅花坛,道路中央增加了购物区。

从往日的车辆川流不息到现在的游客悠闲漫步,百年中山路正以一种全新面貌与世人见面。

中山路中央增加了许多售卖亭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山路南段主要布设售卖亭,引入了运动服装、滑板、甜点、饮品等比较有品质的业态。据一家泡芙店店员介绍,他们自今年五一期间开始营业,店内的生意还算不错,主要客源为情侣和年轻家庭。

道路中段则布设了数辆餐车,主营快餐饮品。再向北,则有一段休闲区,休闲区内有阳伞、桌椅、花坛等,每个阳伞上都布置了小灯,休闲区内有许多市民在休憩,有拖着行李的外地游客,有三五结队在聊天的本地市民,伴着从栈桥吹来的五月的海风,整个街区呈现一幅怡然自得的休假场景。

中山路上休闲街区模样初现

如果说中山路南段的业态以文创轻餐为主,那北段则以市集为主,在劈柴院门口,并排着近20个摊位,主营小吃。

苏小酥打卡中山路

来自广西的游客苏小酥说,整条街上,她最喜欢的就是休闲区了,夜幕降临,在灯光下点一杯咖啡非常惬意。“这里不像上海那样的快节奏,独有一份慢节奏的浪漫。”苏小酥说,她计划将接下来的3天旅程都安排在中山路附近。

艺术时尚气息更浓

漫步中山路,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增添了许多艺术时尚元素。

就比如5月18日刚刚开业的中山路139号巧克巧蔻·巧克力博物馆,其位于中山路与海泊路十字交叉路口,与春和楼、亨得利、天真摄影三家百年老店形成鼎立之势。

巧克力做的天主教堂

巧克力博物馆共4层,是一个围绕青岛海洋文化打造的巧克力梦幻乐园,进入博物馆,空气中弥漫着巧克力的味道,目之所及,所有雕塑、展品都是巧克力制作而成的, 仿佛进入了巧克力的甜蜜王国,能突破你对巧克力的所有想象。

巧克力做的城堡

翻腾跃起的鲸鱼、梦幻古代城堡珠海贝,以及总督府、双子塔楼、栈桥雕塑等等,都是由巧克力雕琢而成,每个物品都惟妙惟肖,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巧克力加入了防潮防虫物质,使得巧克力雕塑能长时间保持。

巧克力博物馆

博物馆里还有既能写字又能吃的巧克力铅笔,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巧克力商品,同时还能自己制作巧克力,还有可以盖章打卡的梦幻专区。

巧克力博物馆内目之所及全是巧克力雕塑而成

“刚进门看到很多大型雕塑,完全没想到是巧克力做的,凑近能闻到浓郁的巧克力香味。”来自广东的游客李女士和朋友一起来青岛游玩,她说,第一次参观巧克力主题的博物馆,感觉很奇特。

巧克力博物馆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山东唯一一家巧克力海洋世界主题博物馆,门票价格是29.9元,门票包含一张巧克力护照及登船票贴纸,以及价值39元的巧克力一块,还可以免费体验盖章。

巧克力做的画

除了博物馆,中山路上还增加了许多建筑艺术装置,比如“心心念念的老建筑”艺术装置。建筑是一座城市人文景观和文化符号的表达,它记录着城市的变迁和历史。该装置用铁艺构筑出众多有特色的老建筑,来链接中山路这些美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

游客打卡巧克力博物馆

中山路的艺术气息也吸引了众多艺术从业者,来自华北理工大学建筑系大二学生梁智超,跟随学校来到青岛,已经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写生生活了。“我已经画了10余幅青岛老建筑,比如天主教堂、德国总督府等,青岛给我们提供了众多建筑写生素材。”梁智超说,青岛是他们学校每届建筑系学生都会打卡的地方,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青岛写生。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系大二学生梁智超在中山路写生

服务驿站提供众多免费服务

随着休闲街区的不断打造,服务保障工作也在逐步完善。

在中山路南端延伸至太平路西端,有一个年初刚刚落成的上街里服务驿站,可免费为游客提供急救、饮用水、休息、物品寄存、母婴室等各种服务,以及轮椅、婴儿车、雨伞租赁服务,游客用完返还时,押金会全部返还。

太平路西端的上街里服务驿站内,许多游客正在休息

上街道里服务驿站工作人员阎风静介绍,自年初落成后,工作日每天为百余名游客提供服务,节假日每天能接待200余名游客。

驿站内窗明几净、装修温馨,透过落地玻璃从驿站内就能看到大海。5月23日中午,数名游客在驿站内休息,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和保安人员也时常到驿站内接热水。

游客黄女士和朋友前一天来青岛游玩,订的5月23日晚9点离青的飞机,为了能更好地享受假期,她和朋友将行李寄存在驿站内,“我们打算今天一整天都在中山路附近玩,有了行李免费寄存,这样就免除了再回酒店拿行李的后顾之忧了,真的非常方便。”黄女士说。

与海边的服务驿站遥相呼应,在距离此处1公里的中山路德县路路口处,也新增了一处游客服务中心——121上街里游客服务中心,这里原来是中山路派出所办公地,为更好地服务游客,改造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已经开业2个月左右。

该处游客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与海边服务驿站的内容相同,但文创产品更多,装修风格比较典雅,二楼是青岛老照片馆,增加了文化元素。

据了解,目前上街里区域共有3处服务驿站,除了上述两处,在栈桥地下通道还有一处景区驿站——市南区文旅康养综合服务中心,这是一处集文旅康养综合展示与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多媒体数字展厅,布展面积约1000㎡,将以前的脏乱差的空间变成了整洁干净的服务中心。

无论是中山路上休闲空间的逐渐打造,还是艺术气息的逐渐浓厚,亦或是服务驿站的不断完善,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为游客市民打造出一个真正宜居宜玩的休闲街区,这也是众望所归。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系大二学生梁智超在中山路写生

中山路改造变迁>>

中山路始建于1898年,是近代青岛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起点”,也是青岛城市文化的根系所在。上世纪40年代,随着青岛城市规模的扩展,以中山路为轴线的青岛中心商业区逐渐形成,被青岛人称为“街里”,逛街里也成为当年青岛人的时尚休闲方式。

中山路的每一次调整都牵动着青岛人的心,从近几年看,围绕着中山路,政府各种调整动作频频。

早在2020年,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成为“一号工程”以后,市南区提出要将中山路打造成全国首条直通大海的国际化商业步行街。

2020年6月,位于中山路与胶州路交叉口的人行天桥拆除,中山路整体改造工作也进入新阶段。2020年7月中山路与栈桥景区路面打通。

2020年6月,济南路拓宽改造工程拉开序幕,由原来的单向2车道拓宽为双向4车道,成为中山路骗取过境交通的南北向主通道。

2021年4月,在公开回复人大代表建议中,市南区人民政府首次比较明确提到了中山路步行街的规划方案:主街北起胶州路,南到兰山路,长度约1080米。

《2023年市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中山路历史城区实施 5A 级景区标准化管理,实施中山路主街、太平路栈桥封闭区域道路铺装焕新及景观亮化绿化提升工程。

2023年10月8日起,中山路(兰山路至胶州路段)禁止车辆南北向通行,该区域周边道路进行交通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