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评丨持续发力向海图强的青岛图的究竟是什么

2024-05-30 09:12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186284)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评论员 孟祥龙

       一年一度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即将到来。近年来,深层次提升海洋意识,高质量建设海洋强国,已日渐成为我国亿万人民的强烈共识和坚定目标。

       浩瀚神奇的海洋,承载了连通世界的经贸活动,蕴含着造福人类的科技宝藏,孕育出开放包容的文化品格,铺展开繁荣美好的未来愿景,因此,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图的就是经贸强、科技强、产业强、文化强、未来强。作为我国举足轻重、名列前茅的沿海城市,青岛在跟海洋打交道、用海洋做文章、靠海洋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奠定了扎实基础,培养了专业人才,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大港、前湾港、董家口港等为主力的国际化现代化青岛码头集群,是世界第五大港、我国第二大外贸口岸、沿黄流域最大出海口。在两甲子的漫长岁月中,青岛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人工化到机械化再到自动化智能化,所走过的所见证的是整个中国航运业的成长与变迁。继续保持全球性大型港口的传统地位和领先优势,是青岛经贸强的底气所在。

       以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一所、国家深海基地、中国海大等为骨干的高规格高水平驻青国字号科研机构,不仅为青岛的科研方向描绘上了浓墨重彩的蔚蓝之色,更是有力扛起了我国海洋科研跻身国际一流的冲锋大旗。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海洋前沿科技的不断滋养,把包罗万象的海洋科研作为城市阔步前进的重要推动力,是青岛科技强的鲜明体现。

       以北船重工、明月海藻、国信1号、罗博飞等为亮点的涉海类领头羊或独角兽企业及产品,既带动了青岛的新旧动能转换及产业转型升级,也为青岛的海洋产业布局构建起了前瞻性框架。一大批有思路能创新会开拓的涉海企业,在青岛涉海领域好政策好环境好措施的激励与扶持下,干劲满满地重新演绎了“靠海吃海”的新真谛,是青岛产业强的信心由来。

       以前海沿、奥帆中心、崂山、星光岛等为代表的蜚声海内外的青岛海岸线大热景点,引得天南地北、五洲四海的游客们心驰神往。一个个网红打卡地的背后,是青岛借助特色风貌充分释放海洋魅力、倾情展现海洋文化的辛勤付出。翩舞在栈桥旁的海鸥群,徜徉于八大关的婚纱照,热闹里院中的潮流风,质朴渔村里的烟火气,是青岛文化强的生动写照。

       以《青岛市海洋发展远景规划》《青岛海洋经济促进条例》《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为标志的一系列高屋建瓴、有的放矢的地方性涉海政策和法规,从一座城市安身立命的根基与核心出发,谋划着决定着青岛今后的大趋势大方向。青岛全力争创海洋命运共同体先行试验区,在经略海洋这个影响深远的大课题下,主动自信地担当责任、迎接挑战、履行使命,是青岛未来强的积极探索。

       今年世界海洋日的全球主题是“新深度唤醒”,以期激发起普罗大众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等方面的关注与热忱。青岛这座城市及生活于此的千万市民,或许并不需要被这般“唤醒”,因为这里的每个人对海洋有多重要多宝贵,都始终心怀着极为清醒的透彻认知。让青岛与海洋产生呼应时代诉求的更紧密更牢固的连结,是这座城市矢志不渝走下去的进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