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起诉青岛小米汽车:不正当竞争!青岛小米汽车回应→

2024-06-12 19:1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956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近日对青岛小米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小米)提起了诉讼,该案将于6月14日在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消息一出迅速成为网络热点。6月12日,记者联系被告方,被告公司法人代表表示,自己公司注册在2016年,当时小米还没有造车,何来不正当竞争一说?准确来说应该是对方“碰瓷”。律师表示,青岛小米或侵犯知名企业字号权,构成不正当竞争。

因“名字”引发纠纷

天眼查信息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青岛小米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相关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新增开庭公告,原告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案由为不正当竞争。该案件将于6月14日在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这则消息一出,不了解详情的网友转不过弯来。“自己告自己吗?”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青岛小米汽车的持有人为两位自然人,与我们所熟知的小米科技或小米集团并无任何股权关系,也就是说,这是两个不同的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主要业务涵盖汽车、汽车用品、汽车配件销售以及汽车租赁等领域。

相关报道显示,这并非小米首次采取此类法律手段。今年1月,小米就曾对河南小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提起过类似的诉讼,案由同样是不正当竞争纠纷。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由两名自然人持股,注册资本高达2000万人民币。据媒体报道,小米方面当时表示,该汽车公司涉嫌利用与小米品牌相似的名称进行误导性宣传,涉嫌“碰瓷”。

6月12日,记者拨通了青岛小米法人代表范先生的电话,范先生表示自己的公司属于“躺着中枪了”。“并不存在不正当竞争的问题,我们也没有举着它的招牌到处去宣传,有点欺人太甚,它是后来才有的小米汽车,我们2016年注册的时候它只是一个手机,没有汽车,要说碰瓷的应该是它。”范先生说,目前律师已经介入,“现在法院让我们调解,能调解就调解,不能调解就判。”

记者在天眼查APP输入关键词“小米汽车”,有近百条存续的企业信息,像青岛小米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一样,跟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毫无关系的企业也有不少,不知这些企业是否也会被一一起诉。

律师说法:或侵犯知名企业字号权

关于此事件,记者采访了北京德和衡(青岛)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常务副主任朱兵律师。朱律师表示,从目前网络上的消息分析,原告小米拥有驰名商标权和知名企业字号权,它以这两项权利为基础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被告青岛小米在自己的企业名称中使用了“小米”字号,侵犯了原告小米的字号权,构成不正当竞争,因此才被起诉。

“从时间上来讲,虽然青岛小米注册时间在2016年,但是要看原告小米取得知名企业字号权的时间,这里并不是指小米汽车领域的字号权。既然原告小米提起诉讼,很可能原告能够证明自己取得字号权要早于青岛小米注册的时间。”朱律师分析,既然法院要进行调解,对于青岛小米来说,最好的结果是争取能够不进行赔偿,但是需要更名。

延伸>>

去年青岛两级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910件

记者从青岛中院获悉,2023年,青岛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5910件。青岛法院积极落实“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坚持知识产权纠纷源头把脉问诊,将知识产权纠纷第一时间导入诉前调解程序,2023年,全市法院81.1%的知识产权纠纷通过诉前调解分流处理,诉前调解成功后有92.9%的纠纷即时履行、案结事了。青岛法院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案件执行力度2023年,青岛两级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执行案件658件,执结634件,执行到位金额1.2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