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6600余万元!青岛已做好防汛物资储备调运准备

2024-06-25 18:4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491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于红靓

2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水务管理局介绍“扎实做好2024年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相关情况。发布会上,市水务管理局对今年防汛物资储备调运、山洪灾害防御、防汛抗旱举措等进行了详细解答。

青岛已做好防汛物资储备调运准备

据介绍,青岛市水务管理局根据《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做好2024年汛前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管理的通知》《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市防指的要求,坚持“定额储备、专业管理、统一调配、保障急需”的原则,备足备齐防汛物资,同时加强日常管理,优化调运流程,确保汛期防御物资“储得好、调得出、用得上”。

青岛市级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主要承担大沽河等15条省市级重要河流、23座大中型水库的重要防御物资保障任务,同时承担其它河流、水库发生紧急险情时物资支援任务。目前市级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共储备12大类、127个品种,储备规模达到3600万元。

全市水务系统防御物资储备以市级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库为辐射,省级重要河道大沽河和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不含棘洪滩水库)均按标准设立了防汛物资仓库,市、区(市)两级仓库共计36处,仓储面积近万平方米。全市共储备水旱灾害防御物资、设备等价值6600余万元,能够保障岛城防御洪涝灾害的需求。

在防御物资管理和调运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精细化储备管理,物资管养全覆盖。对市级储备的100余台(套)移动排水泵车、发电机、照明灯塔、冲锋舟等防御设备、物资进行定期规范化维护保养,保障设备物资安全运行、随时调运。结合岛城水旱灾害防御实际,以优化储备种类结构,提升科技现代化水平为目标,积极增加大功率排水泵车、大功率应急移动电站、无人机、无人船等先进设备,为全市防洪排涝安全提供可靠的物资保障。

二是坚持精心化预案预演,实操实战严闭合。根据修订完善的物资年度维保方案和应急调运预案,规范化开展物资设备保养维护,落实应急装运力量配置和勘定物资应急调运路线。贴近实战组织开展物资装备专项操作培训和应急调运演练,锻炼队伍,检验预案。健全完善常用防御物资产能单位信息表,购买应急抢险技术服务,为应急抢险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三是坚持精确化预判,预置抢险早落实。根据防御工作研判会商情况,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的原则,针对水旱灾害防御险工险段、险情种类、交通条件等实际情况,提前在重点水务工程险情部位和城区易涝点位预置防御物资和抢险装备,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满足防洪抢险需要。

形成专群结合防治体系,防御山洪灾害

对山洪灾害的防御上,市水务管理局指导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平度市、莱西市、李沧区实施了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项目,组织开展了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自动监测和预警系统、监测预警平台、群策群防体系等建设,形成了适合岛城市情、水情的专群结合的防治体系。

一是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摸清重要山洪灾害防治区的范围、人员分布、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进行山洪灾害隐患排查,掌握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基本特征和暴雨特性,确定临界阈值和预警指标,初步形成统一的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应用于山洪灾害防御实际工作。

二是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区(市)共建设雨量站205个、水位站157个、综合站106个,视频监控站110个,6个区市建成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基本实现雨水情自动监测、实时监控、预警信息生成和发布、统计查询等功能,通过科学布设监测站点和预警设施,达到“监测精准、预警及时”的目标。

三是开展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我市先后实施了平度市淄阳河山洪沟治理;莱西市冯库家河山洪沟治理。通过治理,提高了山洪沟的防洪、行洪能力,改善了河道治理段的水生态、水环境,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是建立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立五级山洪责任防御体系,编制县级预案6个、乡级预案52个、村级预案711个,明确了防御机构、人员及职责、危险区范围及转移路线等内容,落实各级“包保”责任人2600余名,山洪灾害防治村均配备无线报警器、锣、哨子等报警设施设备,制作宣传栏及警示牌,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宣传,增强了干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

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倡导“一水多用”

进入六月份,岛城总体高温少雨,蒸发量大,土壤失墒快,按照国家《旱情等级标准》(SL424-2008),采用降水量距多年平均百分率、连续无雨日数和土壤相对湿度等指标,结合岛城前期雨情、水情及土壤墒情等进行综合分析,目前岛城基本处于中度干旱状态。根据气象预报,未来几日岛城仍然高温少雨,旱情将持续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应对当前旱情,近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了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市水务管理局发布了干旱预警并启动了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加强旱情调度,统筹利用现有水源保供水、保灌溉。目前,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约45万亩,城市和农村供水运行正常,未出现因旱导致的人畜吃水困难情况。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做好各项抗旱工作的统筹和落实。6月21日,市防指召开了全市抗旱工作会议,就当前岛城抗旱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重点从全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全力做好抗旱保夏播夏管等方面进行了安排,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层层落实抗旱责任,定期开展旱情会商研判,关注旱情发展,及时调度雨情、水情、旱情实况和天气趋势预测预报情况,统筹做好抗旱救灾物资准备工作,提高抗旱救灾处置能力,优化实化各类抗旱专项预案,保障抗旱救灾有序进行。

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截至23日,当地水源方面,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不含棘洪滩)蓄水3.2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偏少9939万立方米,较历年同期偏多1.3亿立方米。比年初少蓄8700万立方米,比月初少蓄2200万立方米。客水方面,今年已调引长江黄河水2.7亿方,我们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和先急后缓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科学分配现有水源,优先保证城乡人畜吃水和高效经济作物用水需求。加强对全市5844个村庄农村饮水安全调度,年内解决1608个单村供水村庄接入规模化供水,充分发挥规模化供水工程的辐射作用,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水质保障水平。调度胶州市山洲水库、莱西市高格庄水库和西海岸新区铁山水库等开闸放水近400万方,为农业灌溉和农村饮水提供保障。

三是加强对节约用水的宣传和引导。青岛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城市,特别是在当前旱情加重、城乡供水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节水优先,也是一条最基本的抗旱措施。市水务管理局通过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活动,积极倡导“一水多用”,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在这里,呼吁有关系统和行业,要进一步加强当前的节水工作,优化供水方案,加强供水管网维修管护,杜绝跑、冒、滴、漏,推行喷灌、微灌、滴灌等先进节水技术,通过种种措施,增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