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农家鱼池现六条“黄金鲟”!水产专家将前往研究

2024-07-12 16:36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2790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王永端

作为一名90后,王鹏大学毕业后的初衷是找一份工作上班,他并不想养鲟鱼。但家里的鱼池扩增,看着父亲不停忙碌的身影,他最终选择回到了家乡莱西市日庄镇,从此开启了养“鲟”之路。

多年过去,有风雨,有收获,也有惊喜。父子俩养的鲟鱼曾让他们年入“百万”,也曾因狂风暴雨冰雹袭击致鱼死亡而损失惨重,他们还多次在鱼池里发现了通体金黄色的鲟鱼,他们将这种鲟鱼称为“黄金鲟”。这些“黄金鲟”如今还被他们养在鱼池里,有些已经达十三四斤重了。

在鱼池里不经意间发现的“黄金鲟”

王鹏家的“黄金鲟”并非个例。早在2012年,贵州省曾发现一条体重约4斤的“黄金鲟”。贵州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曾称变异几率为百万分之一,在全国范围也实属罕见。2018年贵州科研人员曾称“黄金鲟”在全国不到5条。

隐藏在莱西养殖池的“黄金鲟”被首次“曝光”,面对多条体量硕大的“黄金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孟振博士称,鲟鱼呈现通体金黄色比较罕见,概率非常低,可能是“控制颜色基因突变或者基因纯合导致”。孟博士将于近日前往现场进行科学研究。

“水中活化石”游到莱西

“人有时不得不面对现实。”王鹏说,“看着父亲为‘鱼’忙碌的身影,我最终还是回到了老家莱西市日庄镇。”

王鹏毕业那年,父亲王海清已在村里养了6年的鲟鱼,积累了成熟的养殖经验和稳定的客户资源,迫于当时家里又扩增了鱼池,他还是放弃了“上班”的想法,选择回家和父亲一起养鱼。

鲟翔浅底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型大、寿命长的古老鱼种,它们迄今有2亿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水中活化石”。

王海清养鲟鱼比较早,当时鲟鱼在莱西还是稀罕物种。

“我家是莱西第一个鲟鱼养殖户。”王鹏说,2006年的时候,王海清去外地出差,在一个朋友那里看到池塘里养殖的鲟鱼。

“这种鱼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王鹏说,“当时父亲看上的也是‘经济价值’,于是就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在老家建鱼塘,打水井。”

谈起养鱼之初,王鹏表示,常规养鱼可以用泥塘,但鲟鱼不行,必须得用干净的水泥池,同时还得用地下水,除了水质,鲟鱼对水温也有严格要求。

普通的鲟鱼

“自来水养不了这个鱼,哪怕自来水来自水库饮用水源地。”王鹏说,他们老家离产芝水库近,但鲟鱼对水质的要求极高,如果从水井里舀上一瓢,人能直接喝,这样的水质就可以养鲟鱼了。

王海清在鱼塘的旁边打了两口深水井,当井水流进鱼塘,一批从北京怀柔区引进的鲟鱼苗,便开始在莱西的水里呼吸、游弋、生长。

父子曾年入百万元

清澈的水质、适宜的水温,鲟鱼迅速成长。

“起初养殖的史氏鲟长得慢,后来就养殖了西伯利亚鲟。”王鹏说,养了多种鲟鱼后,父亲发现我国培养的杂交鲟不但成长快,而且抗病能力强,肉质也更鲜美,于是他们开始养殖起了杂交鲟。

王鹏手握普通的鲟鱼

一年能长两三斤甚至四五斤的杂交鲟,为父子俩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起初主要供莱西当地的高档餐桌。”王鹏说,两三斤一年生的鲟鱼每年都被订光,也成为当地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高档礼物。

渐渐的,王家养殖的鲟鱼走出了莱西,出现在青岛市区以及烟台等地居民的餐桌上,并远销黑龙江等省市。

“经常有一些客商来鱼塘前看鱼。”王鹏说,一些固定客户会直接通过电话先预订,再赶到他们家将整池鱼全部购买。

“鼎盛时期,有36个养殖池,每年能销售15万斤以上,带来百万元以上的收入。”王鹏说,高产值的背后是池鱼的高密度。高密度养殖必须保证水质的清澈、水中充足的氧气以及不超过25℃的水温。

为了保证水中充足的氧气,所有养殖池里都要昼夜不停供氧。有一年狂风暴雨夹杂冰雹的极端天气致供电中断。电断了,供氧的塑料管道也被冰雹砸裂了,一个昼夜池鱼因缺氧死了上千条。

有了这次意外,为了应对极端天气出现的异常情况,王鹏购买了两台发电机,随时准备着为池鱼充氧供氧。

鲟鱼的养殖,不光需要充足的氧气,他们还惧怕过量的雨水与极寒。

“过量的雨水会改变水质,极寒天气会致鱼冻死。”王鹏说,“为了应对极寒,冬天会在鱼塘上方架设塑料大棚,以确保鱼池不结冰,还得保证水温在18℃以上。”

18年共发现六条“黄金鲟”

从建塘之初到现在,王海清、王鹏这对父子养殖鲟鱼已经18个年头了。如今,王海清年龄大了,养鱼的活主要由王鹏完成。

这些年,他们养殖的鲟鱼最大个体达50斤。“50斤,如小猪那么大。”王鹏说,“在鱼池里养出50斤的鲟鱼,并不多见。”

王鹏和父亲不但养出了鲟鱼“个体之最”,还在鱼池里养出了“黄金鲟”。

王鹏正在捕捞“黄金鲟”

早在10年前,王鹏曾在鱼池里发现了通体黄金色的小鲟鱼。金色鲟鱼,这种少见的品种让他觉得好奇,于是他赶忙将其捞出,后来他在网络上查询,发现这是鲟鱼的金化现象,可能是鲟鱼生长过程中的基因突变导致。

“当时我更好奇了。”王鹏说,“黄金鲟”很少见。“通体黄金色,看着新鲜,所以就一直养着。”王鹏说着,用大渔网从池子里捞出一条,“这条得有10多斤重,这些黄金鲟我养了多年了。”

王鹏手里的这条“黄金鲟”已长到了十余斤

目前他的鱼池里共有6条黄金鲟,小的有六七斤,大的有十三四斤。“我也不太懂,就这样养着。”王鹏说。

青岛现黄金鲟“比较罕见”

2012年,贵州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惠水试验基地的工作人员,曾在当地鲟鱼养殖池中发现一个若隐若现的黄色身影,与其他黑色的鲟鱼形成了鲜明对比。于是,工作人员拿来了渔网将其捞起,发现这条鲟鱼通体呈金黄色。当时,副研究员刘霆详细观察和查阅资料后,认为这条鱼应该是基因突变导致的黑色素缺失,进而变成了金黄色。

“这种变异的几率为百万分之一,在贵州省首次发现,在全国范围也实属罕见。”当时这条黄金鲟鱼长约78厘米,重约两公斤。刘霆认为,基因突变的生物一般很难在野外存活下来,因为保护色的改变,还会受到天敌的捕猎或同类物种的排斥。

因为贵州发现的这条“黄金鲟”极为罕见,2018年当地媒体又对该条鱼进行报道引用科研人员的话称,“‘黄金鲟’,全国不到5条”。

其间,2014年曾报出在华中地区的武汉发现罕见的金色鲟鱼,当时有人要出万元放家中鱼缸观赏,没有进行买卖的这条黄金鲟鱼被送至东湖海洋世界饲养。之后,一名网红在广东的一个鲟鱼池中发现一条黄金鲟后,也专门进行了拍摄。除这3条外,再难查到其他“黄金鲟”的报道。

鲟鱼如何成了通体金黄色的“黄金鲟”,背后是否具有科研和经济价值?记者就此联系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孟振博士。

孟振博士说,鲟鱼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通体金黄色,这种情况比较罕见,概率非常低,这可能是“控制颜色基因突变或者基因纯合导致的,需要对其颜色调控机制进一步研究确认”。

孟博士获知这一消息后,当即表示将于近日前往现场进行观察并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