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汇泉|记忆里的捕捞

2024-09-30 17:47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27655) 扫描到手机

□于周波

童年时,记忆最深的就是春天“大海市”和夏末秋初黄姑鱼、墨鱼等海产品满舱的情景。那时,我们居住在鳌山湾西岸的人,饭桌上有黄姑鱼、牙鳎鱼、舌头鱼、墨鱼、寨鱼(鲈鱼)、大黄蟹子(梭子蟹)、对虾以及各种海螺、蛤蜊等海鲜,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至于今天的海货市场上价格昂贵的琵琶虾(虾虎),那都是当年渔民最讨厌的海产品了。那个年代,我们松树庄村的乡民不敢说是“一日三餐有鱼虾”,也至少有“无海鲜不下饭”的说法。

而在众多海鲜品类中,最能唤起我的怀旧情愫和味蕾记忆的莫过于当今价格不菲的黄姑鱼和墨鱼了。

那个年代,每到3月中下旬开海后,渔民就进入春汛生产,开始了第一大汛。农历四月前后进入丰收的季节,当地把这个时候称为“大海市”。此时各生产队出海打鱼的船总是满载而归,尤其是墨鱼,一条船一潮打个两三千斤匀溜溜的(很平常的意思),最多一潮能打四千余斤,黄姑鱼也能打个二三百斤,多时四五百斤也不足为奇。

已经不复存在的鳌山公社松树庄村,已有600余年的建村历史,自明永乐(1403~1424年)年间立村,因村东濒临青岛第二大海湾——鳌山湾,滩平沙细,海产资源丰富,因盛产黄姑鱼、墨鱼、青白鱼(青板鱼)、牙鳎鱼、舌头鱼、寨鱼等几十种鱼类和文蛤、西施舌、毛蛤蜊等贝类以及梭子蟹、对虾、琵琶虾而著称,先民就“靠山吃山、傍海牧鱼”,有渔船的出海打鱼,没有渔船的则用叉网、拉网、旋网等在浅滩捕捞,而大部分人都会用蛤蜊锄挖蛤蜊、用蛤蜊钩拾蛤蜊、钓蛏子、挖海老鼠、海葵等。赶小海、拉(拾)蛤蜊、捉鱼等可谓是人人都会,因此,作为沿海渔村的子民,我从小就“海边出生、海里成长”,见证过大爷叔叔们“清早船儿去撒网”的艰辛和“晚上回来鱼满舱”的喜悦,也自幼就会赶小海,拉蛤蜊、捉蟹子、捡海螺,和父亲一起拉拉网……

十余年来,因参编过《即墨市海洋和海岛志》《即墨市村庄志》及数部村志,主笔《鳌山卫志》而对鳌山湾沿岸的渔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探究,伴随着所查阅的资料和对当事人的寻访,许多当年的情景也像电影镜头一样历历在目,尤其是对生产队时的圈网捕捞愈加怀恋,彼时彼景一直萦绕在脑海中,且挥之不去。

据《即墨县水产志》等资料记载,民国时期,鳌山湾渔村开始有了木制帆船,先民们开始用“圈网(渔民俗称旮旯网)”进行近海捕捞。

说起圈网,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可能不知其为何物,也不知道他们在酒店里所享用的黄姑鱼、墨鱼就是用圈网捕捞的。

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餐桌上都不缺海货,不仅是黄姑鱼和墨鱼,还有其他的诸如牙鳎鱼、舌头鱼、寨鱼、八带蛸等,有的家口大的分得多,吃不完,除了自己晒一些干黄姑鱼和墨鱼干以外,亲戚家也跟着大饱口福。我们家七口人,分的鱼总是吃不完,除了天井的铁丝上总是悬挂晒满黄姑鱼和墨鱼,总要经常给亲戚家去送鱼。父亲和母亲要参加集体劳动,奶奶是小脚女人,虽然很能干,但总不能让她步行五六里甚至十多里去给晚辈送鱼。而我又是兄妹中的老大,虽然只有十多岁,给亲戚家送鱼就成了我必须完成的作业。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50年过去了,随着9月份开海,渔民们又开始了起早贪黑的出海捕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