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省挑大梁·青岛走在前丨前三季度,市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1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三

2024-12-03 19:42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5705) 扫描到手机

12月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当好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发布会第18场市南区专场。记者自发布会获悉,前三季度,市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1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5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居全市首位。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7.5%、4.8%、11.3%、9.4%,均居全市前列。

市南区委常委、副区长刘青梅、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洁先、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局局长孙熙宁、市南区招商投资发展中心党组书记张新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经济发展加速起势

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居全市第一

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做优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总部经济、研发经济、平台经济,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前三季度,市南区金融业增加值25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突破550亿元,贷款增量724亿元,居全市首位。青岛首个数字人民币支付特色街区落地中山路。

前三季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86.7亿元,总量居全市前列。法律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继续领跑全市,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正式启用,青岛国际商事法庭、青岛知识产权法庭等机构入驻,涉外法务服务辐射欧洲、美洲等50多个地区和国家;落地北外华能等优质人力资源项目8个。

时尚消费持续激活。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5亿元,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61.1亿元,均居全市前列。全面发力“四首”经济,新增首店28家、总数达332家,为全省首店最集聚区域。在全省唯一获评2024年全国夜间经济优选城区。

1-11月,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突破5000万人次,占全市总量48%。抢抓青岛创建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契机,承接高级别旅游文化活动30次。开辟12条“海上看青岛”精品航线,累计发送游客242万人次,营收同比增长70.41%。

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14个项目获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20个项目获2023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占全市五分之一。入选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创新服务机构数量占全市40%。

在全市唯一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区。

优化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开展充电设施“统建统管”“集建共享”试点,新增公共充电站11座,各类充电桩640余台。推进科捷新能源、城投新能源等充换电设施运营商落地市南,打造集新能源汽车销售、研发、售后等“一站式”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高水平开放成效显著。招引落地项目160个,新注册亿元项目110个。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总量居全市前列。1-10月,货物进出口额完成617亿元,同比增长9.1%,高于全市6.1个百分点。

城区环境持续提升

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

坚持将品质作为最靓丽的底色,统筹“山海湾城”一体打造,推进“湾区、街区、园区、社区、城区”一体更新,城区宜居宜业宜游水平不断提升,品质环境优势更加凸显。

“世界最美海湾”品牌不断擦亮,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成立栈桥、五四广场等重点景区旅游秩序专班,攻克栈桥区域“三无”趸船违法占海问题,常态化做好旅游秩序整治、投诉舆情处置,涉旅投诉量同比下降33.24%。

完成20万平方米建筑保护修缮任务,改造升级中山路主街、湖北路等6条道路,提升黄岛路、芝罘路等5个街区,打造4处名人故居主题游径,提速5处名人故居保护利用,建成投用华能大厦停车场。启动苏州路片区改造,海大校园焕新开放。百盛购物中心加快更新,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中山路区域提升工程项目入选省重大实施类项目。中山路新增3万平方米消费场景,劈柴院、四方路老字号集聚区等街区实现开业纳客。

成功举办首届“青岛里院喜剧节”,开展沉浸式演出等活动3500余场次,单日接待游客量45万人,创历史最高。

百丽广场改造项目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太古广场完成更新建设,全面启动招商运营。金街地上广场完成违建拆除,建成投用临时停车场。米兰道项目确定运营实施主体,加快推进业态规划。元宇宙产业大厦高品质住宅封顶,航运贸易金融总部大厦完成地上13层主体施工,同步开展业态规划。浮山湾总部基地开工建设。绿城深蓝中心商业板块GT-PLAZA开门营业。沿线楼宇集聚总部企业数量达160家,获评山东省总部经济先进区。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48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60万平方米、雨污管线整治14.2万米、线缆整治58万米,惠及居民3.3万户,为投资额最高、改造面积最大、惠及居民最广的一年。新加装电梯104部,居全市前列。

聚力打造友好活力城区。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建成12处口袋公园、5条林荫廊道,改造提升10处立体绿化、20处城市微景观。空气优良率达87%,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100%,均保持全市领先。新开工停车场项目11个,建成投用八大峡广场等10个停车场,新增泊位1436个。开放共享20个经营性停车场,释放泊位3347个。

民生福祉稳步增强

困难群体供养标准提高6.7%

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前三季度民生支出占比达80%,5类23项民生实事年内全部完成,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连云港路小学、青岛第七中学北楼完成主体验收,8所校(园)舍、场地完成改造维修,公办中小学全部配备人工智能实验室。全市率先试点更新午休式课桌椅,免费学生校服实现全覆盖,全市首创课后服务平台,服务惠及学生10万余人次。升级15个教育集团,实现区域集团化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青岛二十六中学教育集团入选山东省唯一OECD“学校+”网络项目成员校、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建成全省首个实体化运行的紧密型城市医疗健康集团,建立全市首个社区5G远程超声诊断分中心,与青大附院共建4个共管病房,4600个附院专家号源下放基层。设立9个一站式转诊中心,完成双向转诊1050人次,“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模式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作为基层医改典型案例推广。

困难群体供养标准提高6.7%,发放救助金6212万元,成立28支社区慈善基金,入选全省“慈善救急难双百行动”项目数量居全市首位,获评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试点单位。加快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提速17处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累计建成投用50处老年助餐机构,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全覆盖。

持续深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累计发放各类资金约2.7亿元。就业创业渠道加速拓宽。新增就业4.2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3万人,引进青年人才2万人,博士人才、留学人才数量保持全市首位。

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深化“和解万家”品牌建设,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2万余起,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9%以上。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暖南诉办平台共解决率居全市前列

持续在一抓到底、一抓到成上合力攻坚、纵深推进,进一步健全经济发展服务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温度,把工作成效体现在惠企利民的真实满意度上。

建立“12+N”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动态优化“1+N”政策体系,持续推出“市南区惠企政策一码通”。市南区“惠企服务15条”入选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双十佳”案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力做好企业融资、用工、数字化转型服务。不断深化“135”诉求处置机制,企业按时办结率100%。12345政务热线、暖南诉办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17万余件,响应率、满意率、解决率均居全市前列。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