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面纱之下,琅琊藏奇迹——探访琅琊台,解析帝王偏爱的秘密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历时5年的考古发掘成果,让琅琊台遗址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史书记载照进现实,那些典籍中的文明,在琅琊台考古现场打开尘封的面纱,让世人大开眼界。而这也充分体现了山东地区在秦汉统一国家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帝王将相为何频频登临琅琊台?秦始皇为何三巡琅琊台?琅琊台上有哪些遗址遗迹?半岛全媒体记者再次来到琅琊台风景区,在景区专家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访琅琊台,解析帝王青睐琅琊台的密码,感受琅琊的独特魅力。
一大奇迹
两千年后 规模还在
冬日的琅琊台,显得异常清晰。阳光的余晖照耀山中树丛,仿佛秋天的黄叶,铺满整座山峰,显得愈加绚烂。
琅琊暨徐福研究会理事、“琅琊台传说”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肖常会先生如约而至,与景区市场营销部副经理黄绍静一起,陪同半岛全媒体记者重走琅琊台。
考古发现让琅琊台声名更盛。
自2019年以来,为配合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青岛市黄岛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区分位于主峰的“大台”、山南的“窑沟”和大台东南的“亭子兰”等多个地点。通过持续系统的发掘,遗址的规模、布局及主要遗迹面貌基本呈现,确认了大台主体为秦汉时期高台建筑基址,发现台下房间、排水设施等重要遗迹,佐以早先发现的秦代刻石,基本可推定为秦始皇所筑的琅琊台。
五年的考古历程,半岛全媒体记者曾经多次探访,见证了考古队员们风吹日晒的艰辛,也看到了他们发掘有新发现时的兴奋之情。终于,成果初现。
在《琅琊台遗址考古新发现》一文中,考古工作者们总结说,经考古发掘证实,位于遗址中心,坐落在海拔高度183米山顶的“大台”主体是一座秦汉时期高台建筑基址;大台表土层下普遍存在较厚的倒塌堆积,其中出土大量遗物,主要为饰绳纹和瓦棱纹的筒瓦、板瓦,饰云纹和“千秋万岁”文字的圆形瓦当,这些瓦当出自位于琅琊台南麓、当地村民俗称“窑沟”的深沟附近;亭子兰地点的建筑,通过宽广的占地面积和大量的出土遗物发掘,可以看出其规模不凡。建筑年代为战国时期,遗物风格多体现出齐国特征,可能具有较高的等级和特殊礼制意义,或与齐国经营琅琊有关,对于追溯秦始皇东巡琅琊及筑琅琊台的历史渊源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掘的同时,考古队对琅琊台遗址周边进行了详细的区域系统调查和较全面的勘探,对照以往的工作成果,力求摸清琅琊台周边区域的古代遗迹分布情况,尤其注重寻找琅琊郡城的相关线索。通过调查,今琅琊镇附近的秦汉时期遗物较丰富且分布集中,当存在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聚落,可能为秦汉皇帝东巡琅琊台重要的落脚点,在古代海平面长期高于现代的情况下,与琅琊台之间可通过季家岭一线高地连接,或许与琅琊郡城有关。
基于重大考古发掘成果,“琅琊台在今年获评了省级考古遗址公园,通过考古完全的证明了琅琊台就是秦皇汉武多次巡游的地方,提高了琅琊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那么今后在文物考古的过程当中,会提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把琅琊台打造成为西海岸的文化和旅游地标”,肖常会先生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
“保护文物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红色的条幅,提醒着游客注意脚下的一砖一瓦,毕竟,两千年前的这片山脉,曾有一座宏伟的建筑矗立。
考古现场已经被覆盖保护起来,历史神秘的面纱也正在一层层被揭开。
“琅琊台历经了2000多年的水土流逝,还保存现在这么大一个规模,堪称奇迹”,肖常会先生说。
底蕴深厚
夯土层里 叠加的历史
“透过这个玻璃橱窗,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夯土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厚度均匀,人工夯筑的纹理非常清楚,足可以证明,琅琊台是依着自然的琅琊山,人工夯土筑起的一个高台”,肖常会先生说。
寻找琅琊台的遗址和遗迹并不难,琅琊台夯土层就是其中之一。
凉亭下,夯土层被深色的玻璃保护起来,它走过了两千年的风雨历程,给游客证实了史书中的记载。
琅琊台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海滨,海拔是183.4米,核心保护区面积1.98平方公里,现在琅琊台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琅琊台的名字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东经》,“琅”是良玉的意思,“琊”是类似于美玉的骨质物件,二者都是精美的宝贝。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
沿着琅琊台走一圈,山下一览无余,辽阔的大海,整齐的村庄,和即便在冬天,仍呈现绿意的斋堂岛,让人倍感身心舒畅。
《史记·秦皇本纪》索隐中,解释台的来历为“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一座形似台的琅琊山,为何能够吸帝王不远千里专门来此大费周章地修建一座建筑呢?
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肖常会先生说,琅琊台的历史文化有正史记载的,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的西周初期,彼时姜太公姜子牙被封到齐国,“他在齐国境内做八神祭祀,把春夏秋冬四季之神四时主,封立到琅琊台上来供奉和祭祀,四时主掌握的是农业丰收和风调雨顺”。于是,后来的齐桓公、齐景公都追随姜太公的脚步,来到琅琊。
风景区的最东侧,有一处观景楼,名为望越楼,是观海上日出的绝佳地理位置。楼上,紫铜锻造的越王勾践铜像,身披铠甲,手按腰间长剑,一派志在江山称雄天下的气概。但他的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顺着他的视线而去,是大海。
他在望什么?肖常会先生说:绍兴。
为什么要望绍兴?“望越”典故的由来,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迁都有关。春秋战国末期这位最后的霸主越王勾践,在越国被吴国吞并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称霸中原。勾践灭吴之后,趁着齐国国力衰微之际,把都城从会稽(今浙江绍兴)迁至琅琊。
虽然迁都琅琊的具体地点,一直存在争议,但迁都青岛琅琊台的说法得到山东诸多研究者的认同,而战国出土文物陆续在琅琊发掘,也正在印证着琅琊台的说法。
越王勾践从公元前472年开始,到公元前468年完成迁都:“越王即诛忠臣霸于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清·孙志騄《考订竹书纪年十三卷》)“琅琊,越王勾践尝治此,起观台,有四祠。”
奇迹之二
琅琊刻石,仍存于世
秦始皇群雕像,风景区的标志之一。14尊雕像中,主角是秦始皇和他对面的徐福,其他的为李斯、赵高等文武官员以及武士、侍女、侍从等。定格的画面,一面是被簇拥着指点江山的皇帝,一面是形单影只弯腰上奏的徐福。
不远处,一座琅琊刻石高耸松林之间,中间石碑上刻有篆书:“维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琊……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全石,以为表经。”
这一段文字就是出自大臣李斯之手,青岛市博物馆里藏有刻石复制品,刻石的真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
山下,则是琅琊刻石亭。
这一切,都记载了秦始皇登临琅琊台的历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出巡。东巡是“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过黄(黄县)、腄(福山县),穷成山,登之罘(芝罘)”后,“南登琅琊”。
秦始皇五次出巡平均每次也就五六个月,短的两三个月,长的不到一年,而他第一次登琅琊就驻留三个月,可见秦始皇对琅琊的偏爱。看中琅琊,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秦国统一中国后,在齐地设齐郡和琅琊郡,建筑了琅琊城。最为吸引秦始皇的是这片土地的富饶,早在战国时期,齐国就“东有琅琊、即墨之饶”(《汉书》),排在即墨的前面;且港口发达,是五大古港之一,海上交通枢纽。还有一点,这里方术文化发达,秦始皇多次关注的人物徐福(徐市)、安期生、卢生都在此地活动。
所以,秦始皇完全被吸引。第一次来琅琊,秦始皇就被这里的风景震撼,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时指出,始皇帝登琅琊时:“大乐之,乐琅琊之风景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站立在琅琊台上,秦始皇心中有了新的蓝图。姜太公时四时主祠和越王勾践迁都琅琊的记载,尤其是越王留下的旧台遗迹,让秦始皇感慨万千。
于是他“乃徙黔首三万户于琅琊台下,复十二岁。作琅琊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史记·秦始皇本纪》)。吸引平民迁徙的方式,除了宣扬琅琊的富饶之外,还有一条政策,就是免除他们12年的赋役,这对赋税沉重的秦朝来说,可是莫大的恩赐。
一座“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的琅琊台拔地而起,“台下路有三,阔三四丈,皆人力为之。今仍呼御路,盖瓦级砖,随在多有”,台顶还建有“四时主祠”和“礼日亭”,以观海拜日。
城建起来了,居民有了,歌功颂德的刻石便立起来了。
琅琊刻石文字优美,有496字,文字之多,为全国之最,其中,正文289字,四字韵文,言筒意赅,虽为群臣颂德之辞,却是彪炳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附文207字,记录随从大臣的名字和议立碑刻的事迹(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巡至琅琊台,在始皇所立刻石旁刻其诏书和大臣从者名,据传也出自李斯之手)。秦始皇立石刻的目的是“借以威慑齐地的反秦势力,如秦末齐人起兵反秦”。
随着时间的流逝,“琅琊刻石”也已剥落了大半,仅存86个字,更差点被毁。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琅琊台降下特大雷雨,石碑被雷击碎,成为一片石砾。诸城大儒孟昭鸿与视学王培祜知悉消息后,立刻来到琅琊,到达现场,发现刻石已经没了踪影。他们在周边仔细搜寻,“逐石查检,终于在海滩上发现秦琅琊刻石的零星碎石”(《孟昭鸿与琅琊刻石重现》)。然而,却不能拼出完整的刻石,他们便四处打听,“乃知碑石有的被当地百姓搬回家,或垒猪圈,或砌院墙。他们便逐户登门搜寻,然后一点点仔细拼合,仍有缺失”。过了一年,他们再去琅琊台,加大了搜寻范围,遍寻庙宇村庄,才将碎石找齐,命工匠黏合,竟然成为完壁。
这是琅琊台的又一个奇迹。
徐福出海
求仙路上的航海家
顺着云梯一路下行,便可以看到徐福殿。琅琊台上除了有关秦始皇的记载,还有徐福的故事。
殿侧的墙壁上,徐福出海的彩绘,讲述了故事的经过。作为徐福研究会理事,肖常会先生肯定了徐福为中国航海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一切都稳定下来,秦始皇专心求长生不老药了,所以方士徐福华丽登场。“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仙山的传说和故事深深地吸引着秦始皇,他渴望长生,所以他便立刻批准徐福的奏折,“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药”。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又一次来到琅琊。没有见到徐福,失望而去。公元前210年,他再一次来到琅琊,如果再见不到徐福,他肯定不会罢休。徐福听到消息后,赶紧现了身。苦于找不到长生不老药,徐福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他还绘声绘色讲述了自己遇到神仙的经过,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可以看到大致的经过,徐福求海神回来后,骗秦始皇说:“我看见了海上的大神。大神问我:‘你来此有何贵干?’我回答:‘想求些能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神药。’大神说:‘你们秦王送来的礼物太少了,可以让你看看,不能带走。’于是他引我来到东南方向的蓬莱仙山,只见那由千年灵芝建筑而成的宫殿巍峨壮丽,使者长得像龙一样身上泛着金光,光彩夺目,直射天际。于是我再拜问:‘应该敬献些什么样的礼物才能求得不死仙药?’海神说:‘带一些童男童女,再加上五谷种子以及各类手工匠人,就可以拿走。’”
“群雕像刻画的就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登琅琊台、徐福第二次上书秦皇要求东渡入海的场面”,肖常会先生说,就是这一次,秦始皇亲自带领武士护送徐福从琅琊港出海,他们经过了威海的成山头,来到了芝罘,他们在芝罘的海面上,碰到了大鱼,秦始皇命武士放箭射死大鱼,为徐福扫除障碍。徐福于是带上童男童女三千人,五谷种子和各类手工匠人,乘船而去,结果一去不返。
秦始皇带着希望回首都咸阳,结果病逝在途中,而徐福带领他的船队,扬帆出海,“沿着山东半岛、庙岛群岛,来到了辽东半岛,又沿着朝鲜半岛的西岸和南岸前行,跨过日本对马海峡,来到了佐贺平原。徐福等人见这里河渠纵横,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于是就住了下来,在当地称王,不再回来。他为日本列岛带去了先进的中华文明,比如说有稻作、农业、冶铁、纺织、医药等,加速了日本列岛的飞速发展。徐福东渡,开启了中国人跨境远航的序幕,是中国航海史上第一份有名可查有案可据的航海资料,比郑和下西洋早1600多年,比哥伦布早1700多年,徐福是跨出国门的第一人,是著名的航海探险家”,肖常会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
此后,琅琊台成为名胜古迹,历代帝王、官吏公卿、文人骚客纷纭毕至。秦始皇之后,秦二世、汉武帝、汉宣帝、汉明帝都多次来此巡狩。汉代司马迁、唐代李白、白居易、李商隐、熊耀、宋代苏轼、明清的丁耀亢、法若真、高凤翰等名人雅士都争相登游,留下了许多珍贵史料和诗文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