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高校里的朋辈心理咨询师: 一只眼看见痛苦,一只眼看见力量
采访一位心理咨询师,任谁都是带着一颗“去听听故事”的心敲开门的吧。但心理咨询师周晴没有故事可讲。来访的故事,不可以讲——保护来访隐私是职业道德要求;自己的故事,不可以讲——自我暴露过多不利于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那谈论点什么好呢?
不妨先来认识一下周晴。
2021年,周晴跨专业考入国内一所知名高校攻读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在那之前,她在国内某一线城市做过几份与心理学毫无关联的工作——若非要扯上点关系的话,与下至18岁上至80岁的形形色色的人频繁打交道算得上一个。
人为什么会这样?面对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疑惑盘踞在她心头,令她感到人心真的“很有意思”。意识到内心萌发的那个名为兴趣的活跃因子,她在30岁那年决定调转人生方向,回到学校对心理学进行专业系统地探究。
以一个心理学专业求学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校园,她将更多目光投入了同辈的情绪与精神层面。除了自己的专业研究课题,她加入了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成为一名朋辈心理咨询师;进入校园心理支持服务项目,成为朋辈支持团队中的一员。
这些体验带给她的不只是故事。作为专业心理咨询师,这三年的临床经验让她看见了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情绪。
那么,就听周晴讲讲情绪,以及与情绪相处这件事吧——
朋辈帮朋辈
现在社会上,大家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在逐步提升,很多心理学专业相关工作者的科普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家意识到,心理问题不是一个“病耻感”的问题,不是一个应该让人感到羞耻的问题。
我们学校每年迎来新生后,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都会专门去做宣讲,介绍心理咨询在做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到同学。每个学生每学期都可以享受几次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因此,至少我们学校大部分同学对心理咨询问题是以一种开放眼光来看待的。整体上,他们是愿意求助的,即使是普通的情绪问题都会求助,而不是真的有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才来。
读研期间,我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做朋辈心理咨询师。这是学院里组织的一个针对心理咨询师培养的实践项目,有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要经历见习期、实习期,心理咨询中心会为参与者配备心理督导和团体督导,之后才能正式成为一名朋辈心理咨询师。每周固定接待同学的来访咨询,就是我的日常工作。
另外,我还在做一个关于朋辈心理支持志愿服务的项目,就是让校园里各个专业的同学,经过专业的培训和督导,在线上完成文字形式的心理支持服务。这个岗位没有门槛,只要有一颗想要助人的心,都可以加入。朋辈对朋辈,同学帮同学,相互匿名。
这种形式是校园心理咨询非常重要的补充。
参加者没有心理咨询师那么专业,却有朋辈的优势,可以更好地理解校园里同学们的痛苦和困扰,以朋辈的身份,用一些助人的技术去和求助者交流。
心理助人工作中,督导很重要。我们还请了有督导资格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辅助同学做案例分析,指导大家怎样更好地助人。在针对支持者的培训中,会告诉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服务中要关注来求助的同学,而不是只关注自己。
爱的核心能力
我们在学校里做朋辈心理支持服务,遇到最多的就是恋爱话题。
我们发现,如何平衡恋爱和课业压力也会是一个问题。另一个咨询比较多的,就是学业与职业发展相关问题。
以恋爱问题为例,在相处过程中,怎么平衡自己和伴侣的需求,其实大家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认识。有些同学会觉得,伴侣更应该照顾我,什么事都哄着我,两人吵架了应该对方先道歉,诸如此类;还有一种是,我就要无条件地为对方付出,只要我的伴侣开心,我怎样都可以。
但是,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既要尊重自己的需求,也要尊重对方的需求,这才是比较好的互惠能力,才有利于关系向下推进。
恋爱是需要核心能力的。
大家在上大学前都不被允许谈恋爱,大学之后就被催着找对象,此前也没有相关课程教过我们怎么谈恋爱,好像大家都默认就应该会这件事一样。这是我觉得很割裂的部分。
我们心理咨询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跟亲密关系相关的内容:在恋爱中,该怎么去培养你的核心恋爱能力,解决恋爱中的问题,更好地推进关系呢?
我自己也在半年前结束了一段亲密关系。我觉得心理咨询让自己最受益的部分,就是互惠能力的培养。它告诉我,除了关注伴侣,也需要关注自己的需求。我开始思考,我想要什么,我为什么要维持这段关系,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最后决定结束那段关系,也是因为我意识到彼此的需求是不匹配的,也无法通过沟通完成一个很好的协调,那么,这段关系就很难往下推进了,它对我是消耗。
分开以后我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习惯被打破了,因为人是被习惯驱使、运行着一种行为模式的。
也不是说学了心理咨询后,自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我们终究是社会人,生活的环境里跟人打交道,会遇到各种情况,所以我们仍然会产生情绪问题。好的一点在于,首先,我不会因为自己产生的情绪而羞耻,不会评判我的情绪,我允许情绪的存在;其次,我可以运用所学的技术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各种状况。
我用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自我疗愈,告诉自己,一段关系刚结束,不舒服的感觉会有,是正常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有新的行为模式代替,难受的情绪就可以缓解。
看见力量
对我而言,每次完成咨询,其实感受更多的是能量的部分。
我当然会看到求助者的处境很困难,有时迫切地想要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帮助他们。但另一方面,我也会觉得他们很厉害、很强大,换我在那种情景下不一定能像他们一样做得那么好。
这是这份工作最吸引我的点。我两只眼睛看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一只眼睛看见他们的痛苦,另一只眼睛看见的是他们的力量。
比如那些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同学,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会让他们担心。和一个人约好去看电影,对方迟到了,他们会从迟到联想到对方出了意外,就会疯狂打电话。这些情绪很困扰生活,因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会很担心。
但我同时也见到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人依然考上了很好的学校,依然在努力学习、好好生活。
这些人是很有力量的。不要小看这些心里有困扰的人,他们非常痛苦,但仍然在坚持着每天的生活。特别是遇到来求助的人,我还是很感动的,他们在这么难的情况下,仍然在自救,在想办法解决问题。
能看见他们的力量这部分其实是很重要的,看见了,然后再用他们有力量这件事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事实上,每个人面对问题的节奏,或者解决问题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并没有做好准备去改变,他们就是想聊聊,那咨询师就会陪他们在那个时段待着。
我的督导师跟我说过,陪来访者在那个时间段待着,是很重要的。他们平时没有这个机会的,所有人都在告诉他们,要去怎么调整,他们自己上网搜索也是在问:我焦虑怎么办?他们看到太多要求他们做的部分,反而没有机会看见自己的情绪,跟情绪相处。
我的老师也说过一句话:咨询师永远不能比来访更用力。
这是心理咨询师胜任力的问题。如果来访者对于某个问题都没有觉得一定要立刻怎样,那咨询师不能说你不行,要赶快去改。这是咨询师自己的焦虑,不是来访者的焦虑。那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来访者身上了。
很多时候,那种因为太想帮他们、帮不到就认为他们太痛苦了而产生的无力感,可能是心理咨询师的一种自恋。克服自恋是心理咨询师很重要的一课。
学习心理学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不断优化生活。
我觉得自己应该算是个挺有力量的人。在年龄比较大的时候调转方向,没有太多犹豫,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有更多勇气去面对。
2024年12月,我正式从学校毕业了。就在同一个月,国家卫健委设置了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号码“12356”,从2025年元旦开始陆续开通,将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健康公益服务。到2025年5月1日前,各地现有心理援助热线将全部与“12356”热线连接,实现一个号码接通心理援助热线。期待它能够被公众普遍接受,并通过专业人员的努力让每一次接听都能换回一份安心笃定的力量。
如果有机会,我也会留在学校做兼职心理咨询师,继续服务我们的同学。我仍在持续地学习。保持谦虚,保持好奇。(应受访者要求,周晴为化名)
(半岛全媒体记者 牛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