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氢车”事关公共利益,围观之后更须彻查

2019-05-24 18:44 半岛网阅读 (135228)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王学义

一项来自河南省南阳市的“高科技”水氢发动机,几乎在一夜之间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

据《南阳日报》5月23日报道,南阳委书记张文深到该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时,为这一最新成果点赞。从视频中还能看到,张书记还忍不住说了英语:“It’s very good。”该报道中称,“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

只不过,这项“高科技”并未引起舆论密集点赞,而是迅速朝着“反向科普”的方向发展。网友纷纷感慨自己的“化学白学了”,并联想起上世纪90年代的“水变油”骗局。

对于此次事件,显然不能仅仅是围观,更要反思其背后的问题。

1

如今,公众的疑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这种“水氢发动机”到底是“黑科技”还是神话?

只要学过初中物理化学,稍微了解点“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的人,就应该知道,从水中分离出氢需要加入大量能量,而这个过程中的能量来自哪里?

“水氢发动机”涉事企业负责人、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名叫庞青年。他的说法是,水氢燃料车的最大秘密,也就是科技成果就是一种特殊催化剂,在这种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将水转换成氢气;最终实现水氢燃料车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续航里程就能超过500公里。

对此,中科院一位研究员表示,理论上说,水氢发动机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但目前技术条件下,用“催化剂+水”反应产生氢气的效率还比较低,“所以通常情况下需要大量的催化剂”,还没有用在车上的。

而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内燃机研究所的管斌副教授直接称:“是假的”。所谓“水氢发动机”就是常说的“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是以氢气作为动力的,并不是说加水就可以行驶的,其中还涉及到一系列物理化学复杂反应。

这一技术是真是假,显然不能听庞青年自说自话,也不该仅仅由专家发出零星的声音,该有一个科技界权威的定性,这是此次事件的关键所在。

2

第二,庞青年“氢能源汽车项目”到底发展到了哪一步?

从报道中可知,庞青年其人有众多“污点”。其中包括,其本人20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法院限制消费241次。而水氢发动机的“创新主体”青年汽车集团,被列为被失信执行人30次。曾被列入“骗补”车企名单,被工信部的行政处罚。在杭州的公司进入破产程序,无债务清偿能力。特别是,庞青年曾利用收购瑞典萨博汽车作为杠杆,撬动地方政府招商配给的煤炭资源指标并高价转卖,在收购失败后被警方以涉嫌诈骗立案侦查。

而所谓“氢能源汽车项目”也并不新鲜。早在2017年8月,青年汽车就宣布“全球首辆水制氢燃料电池卡车下线”,随后遭到媒体质疑,随着时间流逝,这种车一直没有实车交付,也未进入公众视野。直到2018年12月28日,青年汽车落户南阳高新区。半年后,也就是5月23日《南阳日报》报道中称,“青年汽车集团的水氢发动机在南阳市正式下线。”

车下线的新闻有了,官员也体验点赞了。然而引爆舆论后当地又频频改口。据报道,南阳市工信局曾称,车下线系当地记者报道有误。随后该局又说未接受过采访。5月24日,当地有关负责人解释,“所谓下线,是指从生产线下来试跑,并未通过验收。并不能说南阳日报的报道不准确,是理解不太一样。”而有媒体报道,进入其车间发现仅有一台整车。

接下来,连技术有没有都成了悬疑。5月24日上午,有报道称,庞青年表示“水氢燃料汽车技术已成熟,不会延缓南阳项目进程。”而随后,庞青年秘书又称,“我们没有正式回应,也没有说这个技术是有的。”

车到底有没有“下线”?到底是在挑战的是谁的下线?

3

第三,污点斑斑的庞青年及其广受质疑的项目,何以能获得南阳的支持?

水氢燃料汽车项目在南阳是得到真金白银的投资。据报道,青年汽车的南阳项目总投资83.16亿元,其中南阳市政府平台出资40亿元。对于河南这一地级市而言,这绝非一个小数目。

当然,在2018年12月28日项目落地之时,《南阳日报》在报道中也做了美好的展望:该项目规划产能为单班10万台/年,三班30万台/年新能源乘用车,预计2020年建成投产,利税超百亿,可增加1000多个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00亿元。

数字很诱人,现实很尴尬。

这也难免引起公众质疑,当地在引进项目以及进行投资之前,有没有进行过应有的背景调查?当地负责人是否了解到庞青年及其企业的众多“污点”?要知道,这属于基本的工作,并不难查。这期间究竟是操作上出现了巨大疏漏,还是有其他问题存在?

当地在引入所谓“高科技”项目时,有多少科技界人士参与其中?是否进行过可行性论证?何以让广受质疑、违反基本科学常识的项目落地,并获得巨额的投资?当地对该企业生产过程中有没有进行必要的动态监管?大批资金都花到了哪里?

对于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介入调查。而且,仅凭南阳当地的调查已无法服众,上级部门应当尽快介入。

必须看到,这不仅是一个科普话题、科技问题,更牵涉到公共利益,容不得丝毫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