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岛齐步跑——山东吹响胶东半岛一体化冲锋号

2019-09-19 20:02 半岛网阅读 (217734) 扫描到手机

【编者按】

海上来风描绘蓝图耀齐鲁,胶东半岛再踏征程谱新篇。

最近,有关青岛港合并威海港,以及山东省将组建港口集团的消息被“刷屏”。这一动作的背后,是山东已经吹响了胶东半岛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嘹亮号角。

早在今年4月初,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就明确指出,胶东半岛要在规划控制、城市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发展等方面加强统筹,推动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

这是使命所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时代征程中,需要这样的大担当。

这是大势所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一体化,各经济体间更注重合作共赢的现实背景下,需要这样的大手笔。

这是民心所盼。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已全面起势,高标准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等战略的大好环境里,需要这样的大发展。

那么,胶东半岛地区一体化发展已具备什么优势?我们与已比较成熟的长三角一体化地区还有什么差距?各城市在一体化进程中肩负着怎样的使命……带着这些问题,半岛都市报近日组织骨干力量分专题进行深入挖掘,有的深入半岛地区实地探访,有的奔赴南方体验采风,并最终形成了一组主题为“大半岛与一体化”的特别报道。

【时代机遇篇】胶东半岛一体化 带着优势再出发

半岛记者 李志波

7月10日,全国铁路又一次大调图首日。

当天,出于职业习惯,在日照市交通运输局工作的戴方川特别留意了这次调图中亮相的两条新线路,即威海至盐城北、烟台至岚山西的动车组,因为这条沿海黄金线路开通后,意味着日照与青烟威地区的交流将更加密切,胶东半岛也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时代不断发展,时间永远向前,时空却在拉近。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这片依山傍海、美丽富饶的土地,已经迸发出蓬勃的活力,并肩负起一体化发展的历史使命,奋勇疾进。

中车四方存车场内停放的各种型号轨道车辆(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强调,胶东半岛要在规划控制、城市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发展等方面加强统筹,推动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

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崭新的使命。

那么,徐徐展开的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蓝图,具备了哪些前提条件?又能为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带来哪些促进作用呢?半岛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探究。

思想优势>>>

南方取完经,袖子撸起来

2019年春节假期后上班首日,山东立即引来了全国的关注,原因是这一天,山东召开了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作了精彩发言,其中不乏一些迅速“走红”的表述,比如,鼓励大胆使用“李云龙式”的干部;规定公文一般不超过三千字,将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省领导每年至少俩月不打招呼不陪不接在基层调研;要求干部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等等。

这次会议的关键字是“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可谓内涵深、范围广、影响大。

其实,早在2018年7月,山东省党政代表团赴苏浙粤学习时,就已对此释放出了强烈信号。当时,刘家义的讲话就语重心长,振聋发聩。比如,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苏浙粤三省的好作风,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迈开双腿、扎根一线,当好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又如,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撤职。

学习先进指导实践,自我革命激发活力。这一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率队的高规格南方学习活动,直接在广大领导干部思想上引发了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苏浙粤三省不光经济领先,其思想解放力度之大、观念变革程度之深、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之强,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山东着急了!学习期间,代表团成员确实深受触动和启发,并感受到了山东的差距,有一种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危机感。为此,刘家义明确要求,学习归来后,要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加快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推动改革发展。

南方取完经,袖子撸起来。

我们注意到,南方学习归来后,各地都在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动作频频。

胶州湾大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其中,青岛提出了“学深圳、赶深圳”的崭新城市发展战略,并明确发起了15个攻势。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强调,要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为此,青岛还派出150名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

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表示,通过南方学习,烟台将精准对标,精准整改,树立全局的视野和战略的眼光,把烟台工作放在全国全省的大局中来思考,借鉴南方省市的经验,尽快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藩篱和短板。

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率团赴南方学习归来后,将南方的学习体会归纳为思想观念新、创新氛围浓、体制机制活、营商环境优、开放格局大、干部作风实,同时指出潍坊的差距,强调今后要持续解放思想、努力改进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美丽城市、强化推进措施。

应该说,通过南方学习,山东党政领导干部进一步凝聚起了广泛的思想基础,这对推动包括半岛一体化发展在内的各项战略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较京津冀、长三角等其他一体化发展区域,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有着更独特的优势,因为这不涉及其他省市,而是自家人在自家地盘商量自家事,更有利于获得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青岛地铁11号线(资料图片)。半岛记者 宋泓睿 摄

地缘优势>>>

兄弟共携手,日韩看过来

从地图上看,胶东半岛与广阔的渤海、黄海海域完美融合在一起。分布在这片壮美区域上的城市——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等,既面向大海,又连接内陆;既独自闪耀,又整体发光;既彼此分离,又遥相呼应。大家情同手足,亲如兄弟,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并由点及面,勾勒出一条黄金海岸线。这种特殊的地缘优势,为半岛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充分而强劲的空间保障。

即将在今年实现转场启用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将在新一轮整合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历史上,半岛地区就在时空隧道中留下了厚重的文化印记,光芒闪耀。据考证,早在7000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先人生活的镜头,聪明智慧的先人逐渐破译了海洋密码,制造出航海工具,掌握了航海技能,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

秦始皇可以说是半岛地区的形象代言人之一。据史料记载,他曾多次来到这里,并派徐福从这里出发,为他寻找长生不老药,“徐福东渡”的传说就此流传于世。另外,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秦始皇还在这里发现并命名了养马岛,并走到了他引以为傲的“天尽头”。

连秦始皇都不时来兜兜风,所以不难想象,古代的半岛地区是物产丰富、商贾云集、经济交流非常活跃的区域。

2016年,青岛出品了一部大型舞剧《法显》,就是以真实历史人物创作的。东晋高僧法显当年从陆上出发,历经14年周游列国取经,最后回国时就是从青岛登陆。他的执着探索,对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产生了深远影响,证明了青岛海上丝绸之路起航点和南北交通枢纽的地位。

2015年底,在山东启动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中,青岛领衔日照等8市加入其中,更是对这一地区自古就一体化发展的有力诠释。

小鱼山一角(2018年5月24日摄)。 新华社发

“由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又有着类似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民都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包容性强,还能团结一心。”7月21日,提及胶东半岛地区人文特点,省政协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铁流如是总结道。

其实,除了自身联系紧密外,胶东半岛地区对外也有着广泛的交流基础。这里三面临海,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湾相望,其身后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西北与京津冀地区有机衔接,东部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南与长三角地区遥相呼应。此外,山东正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这些都为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

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胶东半岛地区与韩国、日本交流非常广泛。有个很经典的段子说,威海等胶东半岛地区的公鸡如果打鸣,在韩国都能听到。现实中,确实有很多韩国人、日本人来到胶东半岛地区休闲度假、旅游购物;而胶东半岛地区也有不少人会到韩国、日本观光、购物。

家住青岛市崂山区的市民逯安文认为,胶东半岛地区完全可以打造成日韩商品进口最大中转地,以及日韩来华购物免税地。据悉,2019年,山东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积极申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搭建日韩合作“大平台”。这无疑是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的又一大机遇。

交通优势>>>

聚焦海陆空,大网织出来

说起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交通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历史上,胶东半岛地区的交流很频繁,交通一度也成全国亮点,但客观而言,在有些时期,交通并没有成比例发展好,我们甚至还吃过亏。不过,可喜的是,如今胶东半岛地区的交通展示出了蓬勃发展态势,一张立体交通网已呈现出来,成为一体化发展的巨大优势。

家住烟台莱阳市团旺镇,在青岛CBD一家货代公司上班的黄文娇,就是半岛地区便利交通的受益者。

黄文娇经常开车往来于青岛和莱阳老家之间。以前,她从青岛出发经204国道回家,大概需要2小时20分钟;如果绕行威青高速,也需要2小时。但自从龙青高速通车后,她只需要1小时25分就能到家,比之前走204国道足足省了1个小时。

这些年,半岛地区的高速公路不断延伸,除了已有的济青、济青南线、青银、沈海、威青、荣乌等,还新建了烟海、蓬栖、龙青等富有地域特色的高速公路,更有文莱高速等在建中,济青中线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这些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成了半岛地区的黄金干道,必将进一步串起各地的经贸往来、产业发展、人员流动,提升发展的活力和热度。

龙青高速(资料照片)

同样,这些年半岛地区的铁路发展也驶上了快车道。其中,青荣城铁的开通,将青岛、烟台、威海3市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步入了“同城时代”。而济青高铁、青盐铁路的通车,无疑又给半岛地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依托这两大干线,半岛地区与其他区域的交流更加密切,通行时间也日益缩短。

比如,青岛到北京的一站直达高铁,全程仅需3小时!又如,本文开头提及的威海至盐城北、烟台至岚山西的动车组列车。“发展太快了!以前日照都没有直达烟台、威海的客运线路,现在不仅有汽车客运线路了,还有了动车。”戴方川感慨道。

在威海乳山政府部门上班的尹丹丹,也深深感受到了半岛地区交通一体化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在她眼里,青荣城铁把青烟威地区带进了“一小时生活圈”,为各地市民走亲访友和吃喝玩乐提供了莫大便利。她举例说,有个在荣成上班的同学考了中国海洋大学的MBA,每到周末,她就会乘坐青荣城铁往来于青岛和荣成之间。如此便捷的通行,无疑省了不少时间。

青岛地铁13号线(资料照片)。半岛记者 张伟 摄

其实,除了陆地交通外,半岛地区的海上交通和空中交通也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呈现出巨大优势。

最近,有两条信息引起广泛关注。一是山东港口整合再下一城,威海港划归青岛港,青岛港将持有威海港100%股权,成为威海港的唯一股东,目前,山东正在组建山东省港口集团,推动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二是山东机场拉开整合大幕,山东将拥有济南、青岛、烟台三个千万级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将力争突破6000万人次。

这两条信息都与交通有关。主要涉及国际物流等海运产业,在青岛港等沿海港口已经具备雄厚家底的基础上,如果再加以整合,那无疑会起到1+1>2的非凡效应,这对提升胶东半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现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而同样作为机场大省的山东,通过优化配置,整合资源,无疑能进一步提升航空产业发展质量。在新一轮整合中,胶东半岛地区的机场将担当起更重要的使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已进入建设全面冲刺阶段,即将闪亮登场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将扮演更重要角色。除了青岛地区外,它还能通过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有效辐射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地区,充分诠释“胶东”二字内涵。

产业优势>>>发展后劲足,海风向未来

伴随着立体交通网络的延伸和优化,胶东半岛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显示出了蓬勃势头。这种背景下,如果再施以一体化发展的催化剂,那胶东半岛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后劲更足,质量更优,前景更好。

那么,半岛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抓手或者说着力点在哪里呢?这个问题不难回答,答案就是熟悉的俩字——海洋。

崂山脚下的雕龙嘴村(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山东半岛海岸线长达3345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六分之一。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在山东,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领域院士集聚在山东。山东具有省级以上涉海科研院所42家,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走在世界前列,国家深海基地,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都设在山东。目前,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已占到全省GDP的20%,也占到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近20%。此外,山东还是目前唯一的拥有三个超过4亿吨吞吐量大港的省份……

青岛港前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资料照片)。

独特的资源禀赋,是大自然赋予胶东半岛的厚重礼物;合奏的海洋乐章,是新时代呼唤胶东半岛的历史使命!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团审议时强调,山东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贡献。

总书记为我们发展海洋经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场激情的蓝色交响乐就此奏响。

2018年5月8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描绘了一幅以“十大行动”为指南,推动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实现新突破的壮美画卷:到2022年,全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海洋强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28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3.87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左右;到2035年,基本建成海洋强省。

青岛前海一线楼宇灯光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018年5月10日,在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刘家义明确指出,海洋是资源富集的“聚宝盆”,破解山东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加快向海洋进军。要通过海洋强省建设,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高质量发展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彻底改变“万里海洋千年睡”的状况。

2019年山东省两会上,省长龚正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指出,山东要高标准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要全面提速,在海洋优势转化上下功夫、见实效。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船舶租赁、电商服务等高端航运服务业,积极推进物流贸易港建设。建设疏港公路、铁路、管道,完善海河、海公、海铁等多式联运体系,推动成立全省多式联运发展企业联盟。

各地更是在紧锣密鼓地推动相关工作。

青岛在“学深圳、赶深圳”发起的15个攻势中,专门将海洋攻势单独列出,并列为第一个要发起的攻势。按照计划,青岛将依托西海岸新区、蓝谷、高新区等功能区,发挥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打好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等六场硬仗,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青岛力量。

董家口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资料照片)。

烟台吹响了建设“海洋经济大市”的嘹亮号角,明确提出在经略海洋方面奋力实现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六个突破发展。

伴随着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获批,威海提出将以“三次海洋产业融合”为主题,重点发展远洋渔业和海洋牧场,推动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海洋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而同样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日照,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也成为城市发展重点。

“胶东半岛地区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打破不同城市之间的区域壁垒限制。”7月19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莫照兰在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比如说海洋牧场建设,现在青岛在建,烟台、威海等地也在建,这样就会形成重复建设,甚至互相攀比等情形。一体化发展以后,海洋牧场建设就可以充分科学利用海洋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实现海洋功能的高效利用。”莫照兰说,“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胶东半岛地区在这方面有优势,也有广阔的空间。”

浮山湾资料照片。半岛记者 宋泓睿 摄

确实,大海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共同的资源,共同的故乡,在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征程中,我们要利用好海洋优势,发展好海洋产业,保护好海洋环境,倾情演绎出一曲优美动听、激情澎湃的蓝色交响乐。

海风送爽,未来已来;半岛华章,激情奏响!

【他山之石篇】一体化按“快进键” 长三角成“一家人”

半岛记者 景毅 李兵

从江苏江阴鹅鼻嘴到上海崇明岛外的鸡骨礁,日夜不停奔流的长江就此入海。千万年来,长江在此孕育出一片广袤的平原,滋养着一代代江河文明。而在现代中国经济版图上,这片被称为“长江三角洲”的平原以占全国不到百分之四的土地面积创造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伴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城市群融合发展正翻开新的篇章。就在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7月初,《规划纲要》正式审议通过并印发。这无疑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按下了“快进键”,也为之确定了更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一体化究竟会给长三角带来怎样的变化,区域内各省市又是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共同协作发展的呢?近日,半岛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这是从上海浦西白玉兰广场顶楼俯瞰晨曦中的外滩和陆家嘴。(新华社发)

架起立体交通网,长三角变“小”了

交通体系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脉,也是区域产业整合的前提,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

半岛记者在长三角实地探访时,最先感触到的“一体化”也正是交通。

7月15日一早,记者所乘航班落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不用出航站楼,地铁、公交、长途客车、高铁一应俱全,无论是去上海市区,还是长三角周边区域,均可实现零换乘到达。

23分钟,这是上海到苏州的高铁通行时间。家住上海长宁区的王鸿鹏,在苏州高铁新城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他每天搭乘地铁出门,换乘高铁前往苏州,整个过程一小时多一点,“就算在上海上班,通勤时间一个小时也很正常,所以别看跨了省,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王先生说。

7月17日上午,从杭州来的王兴波,走进上海地铁2号线娄山关路站,他打开手机上的杭州地铁APP,顺利通过了地铁闸机。从今年5月起,支付宝的“异地扫码”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长三角主要城市扫码互联互通”项目中,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温州、苏州的居民,打开自己所在城市的地铁APP,在其余6城就能扫码坐车。

7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松江南站高铁站,候车厅的列车时刻表显示,前往上海市区方向的列车多达24趟,前往杭州方向的车次也达到了20次。在车站靠活的出租车司机说,松江与浙江嘉兴市接壤,以往经常遇到搭乘出租车前往嘉兴的乘客,可现在一个月都碰不上几回了,“到嘉兴南的车次不到20分钟就有一趟,你说哪还有人坐出租车?”

早在2013年,上海到南京以及上海到杭州的高铁就实现了一卡通。

目前,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高等级国道省道干线网络已基本成型。地区高铁网络在全国最为密集、完善。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省会城市之间、省会城市和所辖地市之间1~2小时的交通圈已经初步形成。上海浦东机场已基本成为国际航空网络的主枢纽之一,虹桥机场成为国内航空网络的主枢纽,南京和杭州国际机场逐渐成为区域枢纽机场。长三角地区沿海沿江港口也正在加快优化整合,推进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协同发展、现代化的港口群。长三角地区正在形成上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南通、芜湖、金华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层次分明的空间格局。

2018年7月25日无人机拍摄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新华社发)

互联互通,省界“模糊”了

便利的交通网络拉近了长三角的空间距离,互联互通则让省际界限变得模糊了。

7月18日上午,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内,“准妈妈”陈佳对门诊大厅的一台上海新华医院的自助挂号机产生了兴趣,用这台机器,她在嘉兴就可以挂到新华医院的专家号。门诊大厅还开设了专门的医保窗口,患者可以在这里办理异地医保转诊等手续。

在嘉兴市妇保院的微信小程序上,沪嘉两地的医院还建立了医学影像联盟转诊平台。需要进一步做胎儿磁共振的孕妇,可以在嘉兴市妇保院门诊综合服务中心登记预约,按预约时间点直接到上海新华医院影像科检查,同时新华医院安排专家解读报告。“今年上半年,已完成胎儿磁共振检查转诊19人次。”嘉兴市妇保院负责人告诉半岛记者。

不仅是医疗,在行政审批领域长三角一体化也在加速。

莫雪峰是浙江嘉善县一家知名巧克力企业的负责人。在一次长三角地区市场准入企业交流座谈会上,莫雪峰提出了想要办理一张上海营业执照的想法。他希望依托上海这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打开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在上海市青浦区行政服务中心专门开设了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窗口。

得知这一需求后,青浦、嘉善两地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联动,启动长三角一体化联动服务机制,一站式满足该企业的开业需要。通过两地服务专窗的无缝对接,企业不用到上海,就可清楚了解上海的证照办理要求,并可办理30余项证照审批事项。

在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审批局的二楼大厅,“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和“长三角‘一网通办’”两块标牌悬挂在办事窗口的上方,工作人员告诉半岛记者,他们刚刚在7月17日办结了一项异地行政审批。由于吴江和浙江嘉兴市接壤,一些地处边界线的吴江企业,到嘉兴办事反而更方便些。就在日前,吴江的一位企业家在嘉兴递交了营业期限延长的申请,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在接到嘉兴方面递来的材料后,立即进行了办理。“就近申请,一次办好”在苏浙两地变成了现实。

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审批局的长三角“一网通办”窗口。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同时,长三角电力一体化行动也逐渐展开,不仅供电服务“跨省一网通办”,电网也打破地域限制,加大区域间的“互济互保、互联互通、互供互备”。

目前,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三地的非居民相关用电业务已实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企事业单位办理用电业务,无论是在青浦、嘉善还是吴江,只要到就近供电营业厅专设的异地业务窗口,或通过互联网线上渠道申请,均可跨省办理用电业务、换取增值税发票和电费解款、交付。

在上海“吆喝”,在苏浙皖“干活”

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布局,也带动了长三角区域产业的一体化协同发展。

上海市南京东路的街头,人流如潮。科大讯飞的体验店里,工作人员徐先生同时接待着三四拨到店的客人。今年6月,这家诞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将大本营之外的全国第一家线下体验店开在了上海。“上海是最好的展示窗口!”

去年9月,上海市政府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海拿出了包括为科大讯飞在沪设立实体公司给予相应的土地购买、办公场所建设、房屋租赁等在内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志在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的上海来说,这家发轫于长三角地区的龙头企业,无疑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南通的产业园,将招商广告打到了上海。

在上海建立国际业务总部,在浙江推出阅读相关业务,在江苏布局图像和机器人相关业务……科大讯飞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眼里,苏、浙的民营经济发达,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很强;合肥的源头创新能力比较强,但民间投资还不太活跃;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在海外业务推广、国际人才的招聘上有其独特优势。“通过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机制,能够进一步挖掘出各自的优势,使各个区域之间取长补短,增强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

苏州朗动网络科技是一家以大数据和可视化分析技术为特色的互联网企业,曾自主开发了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企查查”。就在7月初,他们研发成功了新产品“企业经济云图”。“企业经济云图以各地区内企业发展情况为分析焦点,分析呈现出各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的情况,可以持续的以企业数据视角呈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和速度。”苏州朗动网络科技副总裁施阳说。

几天以后,智能驾驶企业初速度(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向外界发布了一条视频,刷爆了网络:用户在手机端点选一个停车位后,车辆自行从位于地上的停车场入口下坡,来到指定车位完成泊车。这就是初速度的自主泊车方案“Mpilot Parking”。此前,这家公司已经推出了面向高快速道路的“Mpilot Highway”方案。在无人驾驶这个领域,这家苏州企业已经走到了最前端。

以初速度和朗动网络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江苏省重点发力的产业方向,2018年的产值也已经过万亿元。但在江苏省看来,一枝独放不是春,要把数字经济做大做强,长三角协同发展至关重要。今年5月,江苏省就在苏州市相城区举办了长三角(苏州)数字经济峰会,邀请学界、业界的精英进行头脑风暴。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阎立在致辞中说,长三角各省市要发挥数字资源服务产业基础优势,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协调共进,使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示范引领区域。

峰会开完不到一个月,相城区就挺进上海,在虹桥商务区内启用了上海虹桥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这个产业园涵盖展览展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基金发展和人才交流五大功能,即通过上海这个大舞台展示相城自身特色,也具备“双向对接窗口”功能。

相城如此积极,想抢的就是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上海优质资源的溢出效应。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就指出:“上海周边地区只要找到需要什么和上海能提供什么的结合点,也就找到了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发动机。

相城的向“海”而行,也的确收获颇丰。从年初至今,相城已经“九进上海”推介招商,成功牵手百余个项目,涉及大数据、智能制造、5G通讯、大健康等多个领域。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联合推出了两地政务服务一体机。

突破行政界限,长三角是怎么做的?

跟很多城市群、都市圈一样,长江三角洲区域不仅分属不同地市,还跨越省级行政区划。如何突破原有行政体制的界限,真正实现跨省市的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设立或许给出了答案。

在上海市徐汇区北端,武康路与复兴西路交会处的东南侧,有一栋很不起眼的4层小楼。而一场场事关国家战略的谋划布局正在这栋小楼里上演。

2018年1月底,由上海牵头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共同组建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长三办”),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第一个跨行政区划的官方常设机构。

走进小楼,入口第一间可以容纳十多人办公的大办公间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众人三五成群聚在一块儿讨论问题、传递各种文件,来来回回把地板踩得哒哒作响。这里不像传统的政府办公室,倒像一家热火朝天的创业公司。

长三角一体化“中枢神经”就坐落在这栋小楼里。

事实上,一年多来,长三办所承担的工作,要比企业创业复杂和艰巨得多。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拟订长三角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体制机制和重大政策建议,协调推进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项目,统筹管理合作基金等。每一项内容,都是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首创和突破。

“办公室成立一年多了,大家既是上海人,又是苏浙皖人,或者更准确说应该叫‘长三角人’。”来自上海市发改委的傅俊和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政府部门的同事一起入驻“长三办”的小楼。

半岛记者在现场采访时,长三角三省一市已先后抽调21位各级政府人员加入长三办,除了各省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作为基本构成外,江苏省重视交通互联互通,特地选派了省交通厅的同志;浙江省的宁波市、嘉兴市高度关注接轨上海,两市单独派专人前来“参战”。

到岗之后,各地代表们不再分地域,全部打散,按照交通、科创、环保、金融、食安、信用等长三角合作的重点领域,柔性组合,每个人一般身兼两个领域的跨界工作。如此一来,行政区划的隔阂自然淡化,大家思考问题、研究战略,跳出了一省、一市的框架,“长三角人”真正拥有了“长三角的视野”。

2018年7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印发,标志着三省一市的区域发展有了四地官方共同认可与遵循的“行动路线图”和任务时间表。

这份涵盖了12个合作专题与7个重点领域的《行动计划》,无疑是长三办工作人员最重要的工作成果。

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看来,三省一市共同设立跨行政区域的常设机构,三省一市干部统一集中办公,这是一次行政体制上的大突破。

其实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区域从企业到行业再到政府,都有不同形式的联动合作机制。然而在面对行政区划界限时,以往的联动机制往往很难在一体化高度上达成统一规范和标准,即便有了标准也很难有效推进。

这就需要一个实体机构来发挥信息交互和统筹协调作用,来协助制定三省一市统一的各类标准和行动规划,协助落实长三角一体化的有关决定。张兆安认为,《行动计划》的出台充分体现了长三办协调机制的价值。

这是6月5日无人机拍摄的“地中海辉煌号”邮轮靠泊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新华社发)

一体化不是一样化,求同更要存异

虽然长三角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各省之间、城市之间还是存在“不平衡”,各地的经济结构、增长速度、发展潜力都有所差别。

“各地之间的差异,反而是推动合作的有利条件。”安徽省发改委外资处的黄宇皎谈到,吸引外资方面,同质化的条件和政策会带来低水平的恶性竞争;通过这次合作,大家认识到上海综合功能强、江苏制造业强、浙江经济活跃度高、安徽科技实力正在快速提升,充分利用各地差异,便可以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引导跨国公司在长三角更高质量布局。

为了求同,过去长三角谈合作时,经常注重减少分歧,有时回避差异,但真正合作推进时,却会让这些“小异”卡住脖子。而当差异被正视,摊开来谈时,谈合作的过程可能变难了,效果却事半功倍了。

这方面在长三办有着生动体现,“争吵”是这里的家常便饭。“几乎每一项诉求提出来,就伴随着争议,面对面争得面红耳赤。”傅俊坦然告知。但办公室里所有人一致认同,“争吵”完全不伤和气,反而是充分讨论的过程。

断头路的问题最具代表性,打通省界上的众多断头路,这是存在已久的问题。如今大家坐在一起,把各自诉求和困难充分讨论,大规模打通断头路的工程已经全面启动。

当大家把各地诉求汇总到一起,摊开来商谈、碰撞,吵架争论之后,得到的是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容易合作的事项,快马加鞭,尽早落地;有分歧的合作项目,大家互相让步、平衡利益,尽量达成一致;一时解决不了的分歧,搁置争议,储备起来。

苏州市相城区与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医院共建长三角合作医院。

浙江省发改委地区处调研员江振林把长三办定义为“小窗口、大系统。”办公室运转的基本模式是条块结合、统分结合,“前方(窗口)有专人,后方(各省市)有专班”,共同组成一个高效运转的“航空母舰”。在长三办“窗口”工作的同事们都洋溢着做好“店小二”的服务热情和智慧,随时欢迎大家带着合作难题、带着合作需求、带着合作方案、带着合作项目来共襄盛举。

江振林表示,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目标是真正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推动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治理一个章、市民服务一张卡。但长三角一体化并不等于长三角一样化,合作发展不能搞简单的数字叠加。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连互通,各自资源和优势的叠加,合作平台的共建只是区域合作的第一步。对各个层面的合作而言,强优势、补短板,促成创新集成、合作效益催化放大和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才是王道。

长三办里,从各地的政府工作人员,到跨越行政隶属关系的“长三角人”,一年多来,人们正以焕然一新的方式合作探路。而在长三办外,三省一市正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为更多区域摸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区域合作路径模板。

【奋起直追篇】胶东半岛“五兄弟” 如何下好“一盘棋”

半岛记者 刘鑫 崔璞

7月份的威海,海风扑面而来,花园一般的城市别有一番风味。马路上,不时可见一辆辆挂着青岛、烟台、日照等地牌照的汽车来回穿梭。海边,一群群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或跟团游或自由行,在海滨大道上悠闲漫步。火车站里,每隔几十分钟,就有一列发往青岛方向的列车开出……在威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眼前的一幕幕成为半岛城市群联系日趋紧密的生动写照。

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对标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经济带,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仍有诸多瓶颈亟待破解。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山东半岛城市群如何乘着新时代一体化建设的“东风”奋起直追?对标国内第一梯队的经济群,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五市该如何迎接胶东半岛一体化这场“大考”?

连日来,带着这些疑问,半岛记者赶赴多地实地探访,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度剖析。

交通通勤>>

期待更完善

正视自己,先要靠数据说话!

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我们还有多少路需要追赶?

2019年3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京发布《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其中,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经济份额超过40%,仅2018年,长三角的26城中,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和宁波6个城市进入GDP万亿俱乐部行列,而山东半岛只有青岛GDP突破万亿。虽然半岛五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多,但长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四省一市”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长三角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区域创新能力和有效发明专利数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已全线开通运营的青荣城际铁路串连起青岛、烟台和威海。(资料图片)

领先的经济数据,警醒着半岛城市群必须在多方面奋起直追。

采访中,多位受访专家不约而同地指出,区域一体化,首先是交通一体化,目前虽然半岛铁路网络“大动脉”已经形成,但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半岛城市群之间衔接还不够紧密,而且衔接的地方城市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董家口疏港铁路越来越发达。

在青岛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炳君看来,半岛五市和南方城市群相比,首先是城市化的差距。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化进程快,现在基本已形成城市连绵带,而半岛区域各城市中心之间的县域经济不够发达,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形成城市中心之间的“断裂带”。其次是半岛各城市之间的联系不发达。通过对长三角进行调研,张炳君向记者举例说,杭州和宁波之间每天的铁路通勤车次达110多次,而在半岛区域,近几年城市间高铁建设才有了一定起色,但需要努力的地方很多,比如不少高铁站与中心城区的距离较远,两者间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不太方便人们即时出行。另外,长三角不同城市之间通过轨道交通换乘实现通勤的网络也在快速构建,将来会更加便利。再次就是半岛城市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功能搭配,不同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内部竞争激烈。前面提到的没有形成城市连绵带和通勤联系不发达,实际上也限制了青岛作为龙头的对外辐射作用。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刘良忠认为,目前半岛地区和区域外的交通也存在瓶颈,如至今尚未有快速连通京津冀地区的环渤海高铁,也缺少连通长三角的快速通道,和东北地区的交流也受制于渤海海峡,没有便捷的陆路通道。

青岛到荣成的列车准备出发。

人才共享>>

期待更“大方”

如何发展,说到底要靠人!

能否留住人才,是体现城市软环境是否达标的风向标,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群为什么能吸引人才?荆小梅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案例。

今年32岁的荆小梅是广州天河区的一位动漫师,每月薪酬在一万多元,生活非常惬意。其实,来广州就职前她曾在山东半岛工作多年。荆小梅告诉记者,拿动漫师这个行业来说,南方就业机会比北方多,而且知名公司比较多,提升的空间比较大,相比之前在山东半岛的工作,她的收入也提升了好几倍。“山东半岛环境还是不错的,说实话我家人也在青岛,可算了算挣来的工资不够还房贷的,压力实在太大,最终忍痛割爱选择到南方发展。”荆小梅坦言:“这里的福利也很好,公司包餐不用自己掏钱,而且还有团建活动,每个人每月都有团建经费,公司不定时组织员工聚餐和游玩,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也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质。”

威海标志建筑幸福门。

一头去外地招人才,另一头本地不少高校毕业生却留不住,这也是半岛地区引才方面面临的尴尬。今年24岁的小刘,2018年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先后和山东半岛几家公司进行洽谈,但始终没有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工作,最后选择到深圳发展。“深圳企业除了工资高福利好,也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而且机会多,将来提升的空间也大。”

“解决了后顾之忧就抓住了员工的心。留人才不仅要薪酬高,而且福利待遇也要好,现在年轻人也看重这些。”国际青年创客基地负责人王可锋告诉记者,在城市群竞争白热化的阶段,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没有人才的汇聚经济无法腾飞,如果员工每天连吃住、孩子上学的事都解决不了,何谈去专心认真地为公司工作?相关部门应该在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放开政策,把门槛降低吸引更多人才前来,增强半岛人才的凝聚力。

孩子在威海幸福门前表演节目。

如今,各地纷纷上演“抢人才大战”,为了吸引人才高招迭出,长沙推出“人才新政22条”,武汉对大学毕业生购房给予优惠,西安在落户政策上也不断发力……而山东为吸引留住人才,也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提出把国内外顶尖人才往山东引、往山东拉,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这成为去年南方三省学习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首批15个制度创新重点项目之一。

专家们指出,在人才共享方面,期待半岛城市群更加“大方”。比如,青岛海洋科研机构众多,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科研人才,完全可以拿出来与其他城市共享。王可锋告诉记者,其实青岛、烟台、威海等在人才吸引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胶东半岛的城市是宜居之地,本身有巨大的吸引力,人才视野应该国际化,不仅要吸引国内人才,也要吸引国际人才,下一步应该深化科技人才合作,成立胶东半岛人才资源中心,“建立一个半岛人才库,各地加强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吸引更多人才、资本进入胶东半岛,满足胶东半岛五市的需求。”王可锋表示。

产业布局>>

期待一盘棋

协同作战,梦想才能成真!

今年4月2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在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胶东半岛要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半岛城市群。他强调,胶东半岛各市不能搞同质化竞争,要在规划控制、城市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发展等方面加强统筹,推动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

威海港客运。

“产业同构的现象仍然存在,千万不要一窝蜂上项目,重复化建设是大忌,要错位发展。”搞农业多年的张先生说,如今的胶东半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庄园,这些庄园大部分是引进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种植,吸引游客参观,吸引学生研学,但这些项目由于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并没有带来之前设想的盛况。

旅游是半岛城市的“靓丽名片”。然而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胶东半岛城市群之间的旅游资源没有实现互利共享,深度游开发也远远不够,在外出推介等方面更是各唱各的戏。

资深“驴友”解先生表示,他8年前去长三角旅游,当地旅行社就推出了深度游的线路:“当时我们去了上海、苏州、南京、杭州、无锡等多个城市,吃住都很方便,最远的景点不到3个小时就到了,现在坐高铁只需1个小时,这点半岛城市群要向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群学习。”

游轮成为胶东半岛海上游得主要工具。

“半岛的旅游资源更为丰富,有沿海美丽的风光,有胶东红色旅游基地,还有特色农家游,山、海、岛等应有尽有。”业内人士何女士表示,和南方相比,半岛深度游还远远没有开发,如果半岛形成大旅游格局,开发“一票游半岛”特色旅游线,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岸线,会吸引大量外地游客,给他们带来更好的体验。此外,还可以借此大力打造“会展经济”,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

除了旅游业,其他产业也同样需要补短板。胶东海产丰富,近年来出现了不少优秀企业,但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辽参都走向了全国,知名度很高,我们半岛海参企业很多,可知名度远远没有打响。”采访中,海参营销商任宗权告诉记者,深挖半岛的海洋优势,在一体化过程中打造半岛海洋产品,同时要避免重复竞争,达到协同发展。

另外,在推动“夜经济”发展方面,半岛城市群之间也同样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朱先生来自山西,在青岛生活了近20年,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出差。相比南方,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胶东半岛“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胶东半岛各市也看到了这一差距,青岛着力打造网红景点,“酒吧一条街”正是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烟台也通过举办国际海岸生活节展示海岸鲜美生活。“如果这几个城市联手,共同打造‘醉美夜生活’,就不怕火不起来。”朱先生建言道。

采访中,专家建议在半岛一体化的浪潮中,五市要形成“一盘棋”思维,要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科学界定半岛各城市功能分区,构筑区域共同市场,防止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区域协同>>

期待新机制

保障相通,1+1+1+1+1>5!

把胶东半岛打造成一个协同发展的平台,需要科学有效的机制保障。目前,在实现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半岛城市群在公共服务和机制保障上的制度措施还远远不够。多位专家指出,要实现半岛一体化发展,首先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必须提高站位精心谋划。胶东五市相互交界,行政执法如果对接不畅、效率不高,会制约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其实青烟潍三市跨区域联合执法早有合作成功的先例。此前受利益驱动,一些偷沙者在胶莱河泽河交汇处盗采沙石资源。由于这里地处青岛、潍坊、烟台三市交界,受执法权限限制,单方面执法存在难度。平度市水利水产局与潍坊市昌邑水利局、烟台市莱州水务局沟通联系,相互签订了《行政执法委托书》,实现了在该区域相互委托执法,共同促进了区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青岛市委党校教授、青岛市人大代表刘文俭看来,一体化是世界的趋势和潮流,其重要标志就是联动协同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遵从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着力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缩小城市之间发展差距,找出关键的“抓手”来推进半岛一体化发展。对标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群,半岛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需要实现城乡规划、生态建设、基础设施、旅游经济等联动发展。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之间需要协调起来,建立专门联系办公室,构建服务大格局,将人流、物流、信息流结合起来,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发展、同时从整个城市群的特点和需求着眼,保持各个城市的特色,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发挥聚合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共享发展成果,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形成1+1+1+1+1>5的局面。

“深化科技人才合作,鼓励五市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加强交流合作,探索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技中介服务组织;鼓励五市之间职业教育互通有无,实现跨市‘订单培养’;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合作,探索建立区域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便捷户籍、住房、教育、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制度……”五市相关部门表示,将充分利用现有节会平台,联手举办重大赛事,加强会展业合作,联合开展招商推介、文化交流等活动,支持五市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鼓励创投公司在五市合作设立投资基金,加强五市金融机构在市场开拓、业务创新等方面的合作。

“政府引领,市场主导,区域协同、联动、整体发展,形成统一的市场流通机制,期待建立科学有效的胶东半岛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五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贡献力量。”相关专家呼吁,“机制保障必须放大招,如建立胶东五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专门相应协同机构,有助于研究确定重大合作事项,指导合作的深化开展。合作发展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经各方协商一致后,联席会议确定共同推动落实。”落实区域协调发展,胶东半岛实现一体化指日可待!

在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青岛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炳君认为,半岛城市群的五兄弟需要携起手来,共同下好一体化这盘棋。从青岛来讲,第一是抓住胶东国际机场启用和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机遇,做强青岛大北岸城区,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平度、莱西、高密、莱阳,推进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挥青岛西海岸新区优势,做强董家口港和泊里新型小城市,带动诸城、日照;发挥蓝谷优势,科学谋划鳌山湾新港城,带动海阳;由此形成以青岛为中心的城市连绵带。第二是加快建设半岛内部城际交通体系,统筹考虑青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交通中转枢纽和环胶州湾交通连接三个层面的交通网络建设。第三是着力提升青岛的城市服务功能,目前各城市已经启动了“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建议从规划层面开始,加强与周边城市对接,在对未来发展谋划中跳出青岛,站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角度,以更大的胸襟和气魄筹划好未来五年青岛该如何带动半岛发展,在半岛的崛起中实现青岛能级的跃升。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创造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出自诸城、潍坊,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青岛市生产力学会学术部部长、青岛市委党校教授李光全博士建议,三个模式就是咱们家门口的成功经验,为整个一体化合作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目前半岛一体化的氛围还不够热,需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共识,应该建立半岛一体化合作论坛,打造区域一体化的“半岛模式”。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刘良忠指出,当前全省掀起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思想热潮。多地多次组团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外区域一体化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很多城市提出了“对标对表”战略,如青岛市明确提出“对标深圳”,并提出了系统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山东省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划、政策,对半岛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原则、重点领域、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明确意见。

刘良忠表示,半岛地区要实现一体化发展,首先应着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半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领域,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从国家层面,加快推动环渤海高铁、山东——长三角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全面沟通环渤海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纵贯我国南北的东部沿海铁路、公路干线,完善和优化东部沿海地区交通路网格局,建立起环渤海经济区内快速、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特别是促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长三角等几大经济板块之间以及各经济板块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进一步推动半岛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联网,以实现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一张网”作为总体目标,建立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陆、海、天、网四位一体发展,以交通发展促进同城化进程。

链接:

对标先进,转变思想是关键

正视差距,才能进步和腾飞。

最近,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的一篇《究竟该向南方学什么》的文章直接被省政府网站置顶,文章言辞犀利,直指山东人喝酒才能办事等弊端,尤其是提到了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刊发后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惠新安书记的文章直指要害,道出了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和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群等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山东最大的差距,以及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来自我们在思想意识上的落后。”采访中,多位专家一致认为,思想观念跟不上发展形势,已经成为制约山东半岛经济群快速发展的关键“痛点”。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北方人爱喝酒南方人爱喝茶,爱喝酒也罢爱喝茶也好,习惯都不是一天养成的。事实上,山东人爱喝酒办事的习惯也被众多网友“吐槽”,某种程度上酒文化现象背后折射出了我们规则太多、因循守旧、官本位等问题。除了喝酒,引起诟病还有遇事先托人找关系。

“不改变思想意识,我们的事业很难做好。”青岛海栈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清和在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从转变思想开始,爱喝酒的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但只要下决心没有改变不了习惯,就像戒烟戒酒一样。郭清和给记者举例,轰动全国的查酒驾就是从青岛开始的,后来全国其他地方也跟着查酒驾,最终促成了“醉驾入刑”。“其实,日本垃圾分类的习惯从小养成,现在我们转变思想也是一样,从多方面下手多管齐下,一方面是教育一方面是制度,从破除喝酒才能办事的陈规陋习,来解放我们的思想。”

思想观念扭转不及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商环境的建设。这些年来,由于公司业务需要,郭清和经常在青岛和南方多个城市之间奔波,城市之间软环境的差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南方城市成功的秘诀,就是一心一意搞好营商环境,搞好营商环境对于半岛一体化发展不言而喻。而且,南方城市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方面都是不断出招。比如,最近浙江推动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

青岛干部学深圳的过程中,也亲身感受到了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他们有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意识,在参观学习中有一种催你跑的紧迫感。”去深圳学习的城阳公安分局城阳派出所所长孙浩表示,在深圳考察学习期间,他深刻感受到这个城市特有的魅力,深圳独有的开放文化和服务意识,在经济高速发展中聚焦“人”的追求,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办事效率高,他们放下姿态有一种服务意识,许多地方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携手共进篇】经略海洋强齐鲁 五市吹响冲锋号

半岛记者 崔璞 刘鑫

胶东半岛五市山海相连,地缘相接,文化相通,如今伴随着半岛一体化的浪潮,胶东半岛变化日新月异,合作更为紧密。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新时代 新动能 新山东”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表示,“山东在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向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全省一亿多人民期盼的方向在变,主要体现在发展质量在变,人民生活水平在变,营商环境在变,政治生态在变。

在山东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同样在变。山东一直在寻求突破胶东半岛一体化的瓶颈,目前“区域协调发展”更成为山东“八大战略布局”之一。近日,记者先后在五市实地探访,深刻感受人们在半岛一体化进程中收获的红利,探寻五市在协调发展方面新的变化,以及各方在观念思维举措上新的进步。

万事俱备,东风劲吹!如何打造发展活力充沛、创新实力彰显、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世界知名半岛城市群?冲锋的号角已响起!

新速度>>>

一小时都市圈梦想成真

新速度,带给胶东半岛最直观的感受!

7月16日6时45分,青岛北站,24岁的列车长熊丹准时站在C6555次列车门口旁迎接着旅客的到来。这是一列开往威海荣成的“和谐号”动车,途经青岛、烟台、威海几乎大半个胶东半岛。一声长笛,列车7时准时出发,8时11分到达烟台南站,8时46分到达威海站。

青岛客运段C6555列车长熊丹和小朋友在一起。

自2016年11月16日青荣城际铁路全线通车以来,熊丹一直在长316公里的线路上来回忙碌着。“原来开汽车到烟台需要3个小时,现在1小时多点就到了,以前到威海需要4个多小时,现在不到两小时就到了,往返各个城市跟坐公交车一样便捷。”熊丹感慨道。

青岛客运段管内动车队副队长薛际勇是30多年的“老铁路”。他介绍,最近几年高铁发展迅速,让胶东半岛联系更加紧密,比如青荣城铁直接将烟台威海推入了全国高铁圈,而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济青高铁)、青岛至盐城铁路(青盐铁路)去年12月26日同时开通运营,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突出作用。

青岛北站,人们等待青岛到荣成列车检票。

青岛客运段管内动车队党总支书记丛丽艳表示,这几条线路的开通,使潍坊到青岛的“距离”缩短到1小时内,日照结束了不通动车历史,快速进入半岛城市群,到青岛也用不了1个半小时。而青盐铁路更将沿线胶州湾、海龙湾、海洲湾和青岛港、黄岛港、董家口港、岚山港、日照港、连云港“三湾六港”连接成群。“7月10日开始的调图,分别增加了青岛去盐城、岚山西、烟台、蓬莱、威海等地的班次。”丛丽艳说。

青岛北站,成为连接胶东半岛的枢纽站

日照市民林女士则对即将投入运营的胶东国际机场充满期待。目前,胶东五市都有机场,资源整合的思路也日渐清晰。按国际最高运行等级4F标准设计的胶东国际机场,定位为东北亚航空枢纽,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和区域性枢纽机场;烟台机场定位区域性枢纽机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机场;威海机场定位为中小型国际中转机场,贯穿南北重要城市航线经停站和中日韩空中交通中转站;日照机场定位是满足旅游业发展为主导的支线机场;潍坊南苑机场发展的一大亮点则是货邮专线。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表示,实现半岛一体化必须强化五市内部联通,构筑城际快速交通网络。除了正在建设中的莱荣高铁项目,今年上半年开工的文莱高速公路,从威海文登到烟台莱阳,全长133公里,将于2020年10月提前实现通车目标。力促今年开工的G228丹东线乳山口大桥工程,建成后将快速连接海湾两侧的乳山和海阳。烟台相关部门则建议,结合跨渤海海峡通道建设,规划预留一条自辽东半岛途经烟台,并继续南向至青岛、日照的高速铁路,该线路可有效连接环渤海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

半岛一小时都市圈,你准备好来体验一番了吗?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

新弧度>>>

沿海港口群剑指世界一流

新弧度,给半岛更活力的海洋!

港口是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经略海洋——习近平总书记给新时代下的山东指明了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

担当落实,山东提出“海洋强省”战略,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实现港口群协同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并且已经迈出关键性的一步。7月9日,酝酿多时的山东港口大整合取得关键进展,青岛港与威海港宣告合并,威海港所有股权划转给青岛港集团。7月16日,龚正省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山东正在组建山东省港口集团,推动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

港口最终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港口整合应保证各主体一定的经营自主性和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物流效率,共同做大做强。

半岛记者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了解到,青岛港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合作的保税现货原油库日前在董家口港区启用,这改变了以往“贸易商从产油国购买原油后到中国销售”的传统国际原油贸易模式,实现了国际原油生产商从生产地延伸到销售地“直销”的转变,更多的中国客户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第一手的保税现货优质原油,并根据自身资金情况小批量灵活购货,这为中国地炼产业带来了实惠和贸易便利。此外,董家口-潍坊-鲁中、鲁北(二期)去年7月已经输油,为推动半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注入了新的动力。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20万吨级矿石码头。

作为青岛港近年重点打造的董家口港区,已累计建成泊位26个,投入运营18个,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全国最大的配套堆场。在此基础上,面对新的市场需求,董家口港区积极申请开展原油保税仓储业务,打造大宗液体散货交易的港口“淘宝”式贸易服务平台,通过“码头+仓储+管道+船货代+物流配送+金融”等多方资源的整合,加速青岛港由目的地港向枢纽港、由物流港向贸易港转变,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威海港进入口

港口是海岸线的明珠,在大整合协同发展背景下,山东这条明珠链肯定会把海岸弧线照耀得更美丽、更动人、更有活力。

沿海港口大整合,这次是动真格的!

新刻度>>>

大集团产业平台提速一体化

新刻度,给半岛更现代的产业。

海洋经济是胶东半岛的优势所在。胶东五市是山东海洋强省的主力军,五兄弟产业布局上各有特色——

青岛海洋经济优势明显,“四新”专业人才多,共享经济、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目前有现代海洋、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制造、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精品旅游、商务服务、健康养老等九大优势特色产业;烟台工业基础雄厚,不断壮大现代海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化工、医养健康、高效农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八大主导产业”;威海生物医疗发展迅速,还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潍坊全面实施高端装备、汽车制造、高端化工等7个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深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3个产业集群转型提升方案,重点打造国际动力城、高端化工产业基地、虚拟现实产业基地;日照重点发展包括先进钢铁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两大基地建设,还重点发展包括现代海洋、滨海旅游等六大产业。

烟台总部经济基地

“相互学习共同发展非常重要,我们经常组织人员去烟台、威海、日照、潍坊等地取经,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青岛英豪集团董事长辛茂盛介绍说。海湾化学集团主打烧碱、盐酸、液氯等产品,在胶东五市拥有大批客户,“胶东半岛一体化的提速也给我们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海湾化学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半岛产业协同发展,给我们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威海骏沃汽车科技的周辉说,目前他在胶东各地都有经销商,下一步将借助半岛一体化的东风把企业做强做大。

立足产业实际,顺应产业趋势,胶东五市正在努力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千亿级甚至万亿级产业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大企业集团平台以及相应产业链、延伸配套,比如青岛的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烟台的万华、中集来福士,潍坊的潍柴动力、歌尔股份,威海的威高,日照钢铁等,从而带动半岛经济整体发展。

半岛产业协同大提速,平台思维必须有!

新热度>>>

五市携手抱团做大“山海游”

新热度,给半岛更时尚的生活。

胶东海岸线非常美,如果港口是海岸明珠的话,那海岛就是点缀蓝色海洋的钻石。近几年,人们海岛游的热度越来越高,青岛的灵山岛、竹岔岛、小青岛、大小管岛、田横岛,日照的太公岛、桃花岛,威海的刘公岛,烟台的长岛,等等,海上的这一串钻石项链绝对是胶东半岛最耀眼的风情体现。

“这两年由于交通设施的便利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希望到附近走一走放松下心情,都选择了在胶东半岛出行。”在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导游张小姐表示,胶东半岛游的火热会推动旅游标准一体化、市场推介一体化、旅游产业一体化,到时候半岛旅游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海上游,可以成为胶东半岛一体化的亮点。

“我们可以利用五市旅游资源,策划出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统一半岛旅游标识、创建区域旅游整体品牌,逐步实现旅游一体化。”五市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都非常认可旅游一体化。据悉,下一步五市有望共同打造胶东滨海旅游带和海疆历史文化带,并做好生态保护一体化。

据介绍,五市将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建设上,率先开展大范围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划定了海洋生态红线区233个,建设了各类海洋保护区40个。我们还专门设立了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7月16日,龚正省长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同样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品,如何实现胶东一体化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我们下一步需要加强跨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衔接制度,简化异地就医手续,探索五市医保卡、电子健康卡通用。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公共安全保障信息共享,建立更加顺畅的应急突发事件紧急处置合作和互动机制,加强应急援救合作。”相关专家介绍说。

抱团发展,大半岛一定是最迷人的所在!

新宽度>>>

共享“一带一路”新机遇

新宽度,给半岛更开放的世界。

山东自古是桑蚕丝绸的主产地,“齐纨鲁缟”闻名遐迩。胶东半岛是古代北方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货源地,在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胶东五市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乳山口大桥推荐方案效果图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胶东五市如何协同发展?

比如现代农业,蔬菜、水果等生产加工,是潍坊、青岛、烟台的强项,打造一个统一营销平台非常重要;比如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交通基础设施、高铁等,在青岛、烟台、日照都是发展重点,可以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我们看好中国的市场商机,看好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背后的大市场、大潜力。”一位来自斯里兰卡的商务人员说。

青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日前介绍,位于胶州的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其核心区相关总体规划已经上报国家批复,未来将致力于打造区域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目前,该核心区正逐渐辐射带动胶东其他四市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

由于地缘关系,胶东五市都和东北亚的经贸往来非常密切,烟台有中韩(烟台)产业园,威海有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师范区,青岛、潍坊、日照也都有不少日韩企业往来经商。

烟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全面起势,下一步将做好如何创新中日韩地方合作机制,加快建设中韩(烟台)产业园和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并做好五市协作,共同下好与东北亚经济开放的这盘棋。而像日韩很多货物要到中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以通过海铁联运、空海联运,到我们这里加入统一的欧亚班列。

“一带一路”建设,半岛兄弟一个也不能少!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 。

新高度>>>

五兄弟齐心奔向新未来

新高度,给半岛更美好的未来。

胶东半岛五市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省的约1/3和2/5,是全省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在山东乃至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新形势下加快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对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升半岛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塑造山东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在科研、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五市大动作不断。

今年5月,青岛市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10多家涉海研究所以及高科技领军企业,集聚高端人才及团队,建设海洋领域的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海洋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而五市的优质医院在本地也展开了一定合作,比如青大附院已经和烟台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并开设分院,而这些好的医疗资源都可以联合走出去。

同时,近几年胶东五市干部相互交流调整也越来越多,青岛市长孟凡利,此前担任烟台市委书记;现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工作开始于潍坊;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市长田庆盈,日照市委书记齐家滨,威海市委书记王鲁明、市长张海波,烟台市长陈飞,都有在青岛工作的重要经历;日照市长李永红,曾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办公室任重要职务。由此可以看出,干部观念思维更易于统一了。

半岛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是势在必行,是行则有果,是果甜民心。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最近一段时间,五市领导班子不断相互学习交流。五市不少单位也加大相互交流,比如青岛一些单位赴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四市实地调研,就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展情况、重大项目共商共建、重大规划一体谋划、强化工作交流机制等进行交流学习。青岛正与潍坊、烟台、威海等市合作,依托青岛高新区,共同推进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在未来,这个城市群将活力充沛、勇于创新、市场顺畅、生态优美!

冲锋号已经吹响!

游轮成为胶东半岛海上游的主要工具。

丨专家说法丨

成立创新共同体机构,构建“多城共建”示范区

智库专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岛科学学与科研管理研究会理事长隋映辉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区域创新与创新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在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隋教授表示,当前建设区域创新共同体已经成为国内外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区域城市群的交通先行、互联互通、全面接轨,实现城际交通、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四港”(空港、陆港、海港、信息港)的无缝对接,可以拉近区域城市之间的距离。

隋教授建议围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智能经济建设与协调发展,学习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创新发展的经验,成立山东半岛创新共同体建设协调机构,聚焦产业、聚力创新、聚合发展,共商共建跨域创新共同体。

在借鉴国内外创新共同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多城共建”的区域合作示范区,协商建立“府、产、学、研、资、介、用”一体化的区域创新组织,针对区域创新利益分享体制不完善,亟待构建成一个富有活力、统一性、区域性创新要素市场。建立创新共同体开放互动机制,搭建创新共同体合作平台,完善创新共同体利益共享机制,联合组织跨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移、项目投资的收益分享机制等课题研究。

此外,还可以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智库,依托“七位一体”的区域(府产学研资介媒)智库资源和创新合作优势,以创新共同体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政府部门、科技园区、创新投资、研究机构、媒体等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区域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前瞻性的智力支撑。

【龙头担当篇】一体化硬核引领 大青岛使命在肩

半岛记者 李兵 景毅

环顾四周,青岛感受到兄弟城市热切的目光。

放眼全国,一体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长三角深度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推进,这些区域发展势头强劲,蝶变效应明显,这是各城市单打独斗难以实现的发展局面。在此背景下,山东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一锤定音,胶东半岛要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半岛城市群,推动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要求青岛当好发展龙头,发挥引领作用。

这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必然,是时代呼唤。眼下的青岛士气正锐、斗志正旺、干劲正足。打造胶东半岛国际客厅,用平台思维布下搞活全局的精准一手;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自身发展与推进胶东半岛都市圈建设紧密相连;把龙头高高昂起,全力学赶深圳,做大做强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

这是龙头的智慧,这是龙头的格局,这是龙头的担当,把胶东扛在肩上,把山东扛在肩上,一往无前,拼出一片光明美好的前景!

战略支点>>>

青岛的天然使命

时间回溯到2008年10月16日,山东省政府印发《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作为全省“一体两翼”整体布局中的“一体”部分,是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脊梁。在这份规划里,精准定义了“以青岛为核心的胶东半岛城市群”的概念。

2017年2月14日,山东省就《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做优做强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未来,青岛都市圈将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成为东北亚地区国家合作枢纽之一,中国海洋产业创新基地,全省发展核心引擎。”青岛再次被赋予引领一个城市群发展的重任。

俯瞰栈桥和青岛湾(2018年5月4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胶东半岛要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半岛城市群、全国重要的航运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教核心区、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今年3月29日至4月2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主持召开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时,科学谋划,一锤定音。

胶东半岛一体化明确定位,青岛这座2018年GDP总量达1.2万亿元、全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中位列第二的山东经济龙头城市,依托其各方面的绝对优势,承担起核心、引领、辐射中心的重任。

实际上,站在更高的时空维度上看,青岛的龙头引领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胶东半岛。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岛、视察山东,对青岛提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在国家开放大局中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山东省委要求青岛,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也就是说,青岛要做山东这个高地中的高地,对内要与京津冀、沿黄流域、东北三省形成发展互动,对外要面向东北亚、联通日韩,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

7月24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审议通过。

这是青岛浮山湾夜色(2018年5月4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会议指出,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会议同时审议通过的还有《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一日定调两块“试验田”,一块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一块在开放高地中的高地。南有深圳,北有青岛,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在东部沿海已经有了珠三角、长三角开放支点的今天,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纵深开放的大背景、大坐标来看,北方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开放的战略支点。由此可见,今天的青岛,之于山东、之于北方、之于全国开放大局,其战略意义何其重要!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青岛市区一角(2018年 5月2日摄)。 新华社发

攻势迭起>>>

青岛的硬核实力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都市圈报告》,从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宜商竞争力及宜居竞争力四个维度,对18个发展较为完善的都市圈进行了测评。在这份报告中,“胶东半岛城市群”被直接名之为“青岛都市圈”,而且成绩不俗。

“综合经济竞争力”主要考察都市圈内城市的GDP连续五年平均增量及地均GDP。在这一榜单中,第一梯队依次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都市连绵区、首都都市圈和厦门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居第五。“可持续竞争力”着重考察都市圈创新驱动、环境友好、开放便捷等指标。青岛都市圈居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都市连绵区之后,居第三位。“宜居竞争力”主要考察都市圈教育、医疗、社会、生态、居住、经济及基础设施等。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粤港澳大湾区、厦门都市圈及青岛都市圈共同组成第一梯队,四者整体水平较为接近。“宜商竞争力”主要考察当地软硬件环境、经济要素及全球联系等方面指标。这一回合,粤港澳大湾区位居第一位,而青岛都市圈赶超长三角都市连绵区,位列第二。

一份测评,让外界看到了胶东半岛一体化的优势、坚定了信心。更值得鼓舞的是,作为发挥引领作用的龙头,青岛正在把自己的硬核优势擦得更亮。

美丽的西海岸新区唐岛湾 半岛记者 孟达 摄

山东毗邻日韩,目前正在申建中国(山东)自贸区,青岛是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处于东北亚的中心位置,青岛港国际集装箱航线总数居北方港口之首,腹地辐射沿黄流域,依托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国际班列直通欧亚大陆。青岛正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推动航运、贸易、金融三者的紧密互动,把运输港发展成为贸易港,围绕航运、贸易发展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最大程度发挥港口对城市的综合带动效应。

青岛新建的4F级胶东国际机场今年将转场运营,规划建设的两条3600米的远距跑道,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87等世界最大机型,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的保障需求;到2045年,将再建设两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的保障需求。胶东国际机场必定成为“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机场”和“东北亚枢纽机场”。

青岛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已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制造业涵盖31个行业大类,家电、汽车、石化、食品等产业链的产值都超千亿,拥有海尔、海信、中车四方等一批世界知名制造业企业。近年来,青岛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列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现代海洋等领域不断突破。2018年新经济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25.5%。青岛正在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制造业转型升级潜力巨大。

如今的小麦岛大变样。 半岛记者 王滨 摄

胶东半岛诸市因海而立、依海而兴,做优做强做大海洋经济,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是胶东半岛城市群的首要任务。青岛海洋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聚集了全国近30%的涉海院士、近1/3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拥有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和“蛟龙号”等国之重器,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4。7月4日,《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海洋攻势”作战方案(2019-2022年)》在公开答辩、集思广益中出台。值得一提的是,青岛的“海洋攻势”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胶东半岛都市圈建设:探索建立青烟潍威日五市沟通协调机制,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都市圈铁路公路网络,推进潍莱高铁、京沪第二通道高铁连接线等高铁规划建设,推进济青高速改扩建、济青中线潍坊-青岛段等公路路网规划建设;预留国家沿海高铁客运专线通道,超前开展与烟台-大连过海通道衔接、董家口西向接入国家干线铁路联络线研究;推进建立都市圈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推进都市圈公交、社保、旅游等“一卡通”……

一系列举措将自身发展与推进胶东半岛一体化紧密相连,用青岛硬核实力,为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省贡献力量。

这是青岛奥帆中心及周边景色(2018年6月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做大平台>>>

青岛的精准一手

对于胶东半岛上的各兄弟城市来说,也寄望通过与青岛的全方位对接,带来自身发展的突破。

威海市委书记王鲁明就表示,青烟威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威海要借助青岛大城市的丰富资源和雄厚实力,主动与青岛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对接与合作,寻求更多发展机会。

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海波则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希望国家按照推进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模式,推动胶东半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青岛为中心,打造‘一小时’经济圈,促进产业、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等在半岛城市群自由流动,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推动半岛区城合作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发展”。

从信号山远望栈桥及中山路周边夜景,十分靓丽。  半岛记者 孟达 摄

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也公开表示,要学习宁波、苏州、南通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理念、做法,主动对接日韩、对接国家和省区域发展战略,抢抓胶东机场投用机遇,实质性推进青潍一体化,加快实现重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借力用好青岛窗口单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打造几个成规模的特色园区,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向纵深推进。

“青岛不只是青岛人的青岛,青岛还是山东人的青岛;青岛拥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不能满足于过自己的小日子,要有引领全省发展的责任意识。”1月30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青岛市各界人士迎春茶话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

迎着兄弟城市热切的目光,青岛要昂起龙头,赋能胶东、赋能山东!

2018年6月9日晚在青岛举行的《有朋自远方来》灯光焰火艺术表演。 新华社发

4月10日,王清宪在“央企助力 搞活青岛——2019春季央企青岛行”活动上透露,青岛正按省委、省政府要求,协调完善与周边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城市的合作机制。首先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一体化力度,让城市间联通得更加紧密。青岛正在积极对接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财富服务、咨询、会展、产权交易等方面的新业态、新模式,将为半岛城市群提供交流、推介、展示、招商、会议等方面的服务,打造胶东半岛面向国际的“客厅”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平台。

如果将胶东半岛一体化视为一盘纷繁复杂的棋局,那么青岛打造胶东半岛国际客厅,就是搞活全局的精准一手。

6月21日,客厅就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宾朋,“2019正和岛创变者年会暨千企助力青岛(半岛)发展行”举行开幕式。在全国2200余名企业家的注视下,青岛邀请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兄弟城市一起亮相中心舞台。潍坊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田庆盈,烟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中,威海市副市长杨丽,日照市副市长张翔出席大会并进行了自己城市的推介演讲,充分展示胶东半岛城市群这个大家庭的产业优势。

在外界眼中,他们看到的、了解的、萌生兴趣的不仅仅是青岛这1.2万平方公里,而是胶东半岛的5万多平方公里、山东的近15.8万平方公里;不仅仅是青岛这1000万人口,而是3000多万乃至上亿人口。在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历史变局中加速流动,重新洗牌的背景下,青岛运用平台思维做乘法,用大区域牌整合资源、汇聚资源,在更大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这是龙头的智慧,这是龙头的雄心,更是龙头的格局。

夜晚的金沙滩啤酒城灯光炫丽多彩。

奋楫争先>>>

青岛的必胜决心

胶东半岛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必然,是时代呼唤。青岛必须把龙头高高昂起,以更大的担当和作为,激发半岛新活力,打开半岛新局面。

令人欣喜的是,眼下的青岛士气正锐、斗志正旺、干劲正足!

“现在,全省上下气顺劲足,大家都铆足了劲,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7月16日上午,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答记者问时,着重提到了山东的政治生态在变。

这是青岛电影博物馆的朝阳山隧道  半岛记者 孟达 摄

这方面变化,在青岛尤为明显。作为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坚持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不动摇不停步,用开放推动创新倒逼改革。新春伊始,一股决战决胜的气势迅速聚拢,并在这座城市中四处激荡。

青岛提出“学深圳、赶深圳”,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勇于向强者亮剑,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即是冲刺”的状态,发起“15个攻势”,明确作战图、施工表,组织“爆破手”“小分队”“尖刀班”,精兵强将,强力突破。在不换思想就换人,不担当就挪位,不负责就问责,不作为就撤职的用人导向下,一批攻坚猛将、改革先锋冲锋在前。

“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结合胶东半岛城市群的实际,青岛作为核心城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推动区域金融一体化建设:第一,发挥青岛作为区域金融创新中心的作用,依靠青岛相对雄厚的金融基础,打造本土核心金融机构,依托核心机构的集团优势整合各地资源,借助市场化力量推动一体化进程,较之单纯依靠政府力量跨地区协调更加高效低耗;第二,加强区域间金融机构的协同,打造区域金融资产流转平台,实现市场对接、资源共享、人才互动、优势互补,弥补各地市之间的金融禀赋差异,推动金融要素的自由流动,提升要素的使用效率……”利用周六的休息时间,青岛银行金融市场事业部副总裁赵煊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整理成一篇“战地笔记”。

沿海一线蓝天白云,景色迷人。 半岛记者 宋泓睿 摄

5月18日,作为青岛第一批150名选派干部之一,赵煊踏上了去深圳“取经”的行程。在100天左右时间里,这支先头部队在“市场化、法治化”为主题的集中培训班里展开头脑风暴,然后深入深圳大型企业、投资机构和中介组织。他们忘掉职务,成为职员,服从企业管理,执行企业命令,换位思考,换位体悟,身临其境感受现代化企业的运转机制,更站在企业的角度,体悟到底什么样的政府服务才能让企业家真正感到舒服。在他们之后,还有一批又一批青岛干部前往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要把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的意识和能力,渗透到自己的血液中,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

在鹏城这片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上,一批“997工作制处长”“业务员书记”真学、真干、真比拼的劲头,赢得了深圳企业家对青岛人高看一眼的尊重,也让深圳看到了青岛渴望变革,重焕活力的决心。

几天前,半岛记者在苏州市采访长三角一体化时,当地一位干部对记者说,他们明显感到山东在起势,青岛在起势,“正是你们这么拼,所以我们更不敢松劲”。此语,是对青岛高质量发展迅猛势头的点赞,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重大发展机遇面前,跑得慢了就是落后。奋楫争先,舍我其谁!龙头青岛,不仅要学深圳,更要向深圳吹响全速赶超的号角,一往无前,为胶东、为山东,拼出一片光明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