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充分展示中华...
高墙电网 演绎别样芳华!青岛监管民警话变迁 平凡岗位上诠释忠诚
监管民警全程掌握着在押人员的生活起居。
如今的看守所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
文/半岛记者 刘鑫 刘玉凡 刘文 图/青岛公安供图
他们的职业特殊,24小时上班不准带手机,每天面对的是高墙和电网,各类刑事案件的嫌疑人是他们的看管对象。当在押人员情绪异常时,他们充当了亲人的角色,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教育他们好好改造。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他们一上班就等于“失联”,常常顾不上自己的家庭,但却没有一句怨言,而不少监管民警几十年如一日,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把最美好的芳华献给了监管工作。9月27日,半岛记者来到青岛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探访高墙内民警的“神秘生活”,倾听他们平凡坚守背后的故事。
赤子之心>>>
从军营到警营忠诚如一
青岛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工作地点位于距市区百里以外的普东,民警的家大都在市区,每天不到六点半就要早早出门,坐班车前往单位,每天在路上的往返时间大约3个小时。由于监管工作的特殊性,民警在进入监区后不能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因此处于“失联”状态。对于这种工作环境,民警也有适应的过程。
51岁的杨云波现任青岛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直属第一看守所调研员,三级警监警衔。他在部队服役24年,2010年3月从军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杨云波坦言,刚刚转业从事监管工作,第一个感觉就是“枯燥”,一进单位就是层层铁门,每天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嫌疑人,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为了更好地适应监管工作,杨云波开始用知识“武装”自己。“先是从理论上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再就是通过培训学习,还得虚心向老同志请教,逐渐适应这里的工作环境。”杨云波说道,“在这里面对的都是各类刑事案件的嫌疑人,他们的心态千差万别,有的涉嫌职务犯罪,有的涉嫌交通肇事,根据他们犯罪性质的不同以及嫌疑人性格不同,需要不同的沟通和管理方式,帮助他们打开心扉,面对现实。”
记者了解到,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监管工作发挥着“第二战场”的职能作用。为了加强深挖犯罪,杨云波对在押人员积极开展政策教育和心理攻势,先后为办案单位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二十多条,被办案单位落实反馈三条,抓获犯罪嫌疑人七人,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干的事情。”杨云波表示,监管工作尽管平凡,由“军”到“警”,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真情关怀>>>
在押人员都管她叫“杜妈妈”
在青岛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有这样一个默默奉献的群体,她们被称为“娘子军”,不仅要挑起家庭的重担,还要肩负公安监管的重责,她们就是青岛市第二看守所以及青岛市拘留所的女民警,其中第二看守所的女民警承担着全市近千名形形色色的女性在押人员的管理、教育、转化重任。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第二看守所是省内唯一、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型女子看守所,全所有50余名女民警。女民警杜云阁2000年从部队转业到监管支队,一干就是19年。“她们来到这来,唯一能见到高墙外的人就是管教,换句话讲,我们就是她们的亲人,她们只能依靠我们。”杜云阁介绍。
女性在押人员性格不一,有些开朗,但也有内向的,这就要求女民警从细节着手,关注在押人员的心理变化。记者了解到,在杜云阁所接手的在押人员中,很多人都亲切地称她叫“杜妈妈”。“小孩这么叫,有的年纪大的也这么叫。”杜云阁笑着说道,“我感觉每一声称呼后边就是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管教,杜云阁说最难的是“教”这个字,“在押人员中,很多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缺少关爱,在未成年的时候就走上了歧路,想让他们听进去话,面对正面的东西很不容易。”杜云阁介绍,经过她们耐心和细心的接触,一些在押人员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些坏习惯也都慢慢矫正过来。
采访时杜云阁告诉记者,有的在押人员服刑结束后,还会与她保持联系,逢年过节还会发短信,这让她很感动,认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历史变迁>>>
今非昔比看守所跟着时代在变
“光阴似箭,我亲眼见证了看守所的变化,现在看守所的面貌和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52岁的民警迟焕军告诉记者,2008年他从部队转业后,来到位于大山的看守所,亲历了看守所从大山搬到即墨的全过程。“在大山无论民警还是在押人员都非常苦,三个管教挤在一个七八平米的办公场所里,住的地方也很紧张,连窗户都没有。”迟焕军回忆,“当时印象最深的是用水非常紧张,只有通知一部分房间停水,我们才能有水洗漱。”
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视,看守所搬迁到即墨后,软件和硬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各方面条件得到改善,不仅是民警,在押人员的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迟焕军说道。
“现在在押人员配餐中心采用物业式管理,由政府购买服务聘请社会专业餐饮物业公司负责,实行分餐制保障。”青岛市监管支队警务保障处民警张克宁介绍,“在押人员饮用水实行直饮水保障,24小时供应,冬季取暖为地暖,监区洗澡水温度为35~45℃。”此外,看守所还与城阳区第三人民医院合作成立监所分院并通过改建监区医院,与三甲医院合作建立救治绿色通道等措施,保障了在押人员身体健康和监管安全。
心声 舍小家顾大家,最对不起的是家人
由于监管民警每天都在高墙内工作,与犯罪嫌疑人打交道,工作相对重复单调。而且工作地点又远在即墨,民警有时还要24小时值班,这样一来常常难以照顾家庭,尤其对于女民警来说,条件更是艰苦,孩子常常来不及照顾。
“最对不起就是家人,上班的时候离家这么远,根本不可能陪伴他们。”采访中民警韩娣告诉记者,他们单位有不少民警是双警家庭,夫妻双方经常好多天碰不到面。有时候老人生病了只能找亲戚朋友帮忙,特别是过节的时候不能和家人团聚,让他们对老人孩子亏欠太多。但是,同事们舍小家顾大家,谁也没有抱怨,依然坚守在岗位,“我们这个群体非常团结,每逢重大节日,不少民警都会主动把机会留给有需要的同事,自己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这点特别感动。”韩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