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过年,看望亲戚的顺序也是有讲究的

2020-01-25 10:56 半岛网阅读 (76559) 扫描到手机

在过去的年节中,到了初一,就到了拜年的时候了。对于一些大忙人,青岛还有“有心拜年,十五不晚”的说法,意为只要不过元宵节就不算晚。“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大人们交流感情,孩子们最为激动,因为给长辈拜年往往会收到丰厚的压岁钱,有些青岛人也叫“压腰钱”或“磕头钱”。“压岁”就是把去年的“秽气”压跑,使得孩子来年“魁星高照”“学运亨通”。

  刘敏松说,平度走亲戚的时间已经提到了正月初二,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而莱西的习俗则是“先看姑,后看舅,丈人、丈母娘放最后”。走亲戚不能不带礼物,礼品各个时期各有特点。上世纪60年代,一般是饽饽、包子、糕点、肉类、鸡蛋、烧酒等;上世纪80年代末,是桃酥、罐头、白糖、柿饼、蛋糕、美酒、蜂蜜等;上世纪90年代,除了酒以外,鱼肉、奶粉等也开始盛行;如今,多是水果、酒、奶、茶、保健品等。

  时光飞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年货上的花销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纵观古今,无论是准备什么年货,从中不难看出,青岛老百姓传承的是孝道、亲情,同时也是对来年的殷切期盼,对后代的期冀与祝愿,尊老爱幼,财多人旺,求福禳灾,是年俗亘古未变的主题。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