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战“疫”一线 山东医疗队守护每位患者的健康

2020-03-07 12:03 大众日报阅读 (63105) 扫描到手机

国家需要的时候,我就上

在湖北战“疫”一线,山东医疗队的队员们恪尽职守,以饱满的热情和斗志,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防护服一穿就坚持到下班才脱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潍坊卫恩医院中医科主任、主治医师邱斌,作为山东第一支呼吸与危重症非公医疗队的医生,赶赴武汉市汉阳医院增援。

受武汉市汉阳医院委托,邱斌所在的医疗队要筹备建设一个新治疗区,有55张治疗床位。治疗区由潍坊卫恩医院执行院长魏春华教授负责,邱斌担任助理。他恪尽职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支援团队一起,重新建立治疗区院感规范,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培训。

随着病人越来越多,每次投入战斗,对大家都是体力和精神的考验。邱斌跟其他医护人员都穿上了纸尿裤,一次性防护服一穿上就坚持到下班才脱下。

“每六小时一班,其间不喝水、不吃饭。相比穿防护服,脱防护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有时还要排队等候。”邱斌说,大家都自觉地进行标准化操作,最大可能阻断感染的可能。

第一个夜班上了七个半小时

1月25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洪波,和同事一起奔赴湖北黄冈,到达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与当地医护人员一道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我第一时间就向医院提交了请战书,我是医生,是党员,应该上。”他表示。

1月28日是李洪波在黄冈值的第一个夜班。由于安全防护的要求,厚厚的防护服、沉重的雨靴、满是雾水的眼罩等种种不适不断挑战着医护队员的忍耐力。

“没工作一会儿,就已经开始流汗。”李洪波回忆,由于当时医院是紧急启用,尚未接通热源,病房温度偏低,穿脱防护服极易着凉、感冒。“在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几乎是半盲的状态下,我在隔离区内工作了七个半小时。等交完班,我才发现自己全身已湿透,腿都抬不起来了……”

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和患者,身份虽不同,但彼此的内心紧密相连。隔离病房内没有人陪床,在为患者治疗的同时,李洪波也尽量与患者作心理疏导,减轻他们的恐慌。

全家上阵,共同战“疫”

2月,一段拍摄于武汉方舱医院的舞蹈视频引起网友点赞。视频中,一位“全副武装”的小伙子即兴起舞,赢得了患者们的阵阵掌声,缓解了病区的紧张情绪。这个小伙子就是驰援武汉的一名山东医务工作者——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陈霖。

陈霖今年不到25岁,是全科室年龄最小的。“当时来武汉,根本没多想。我就觉得自己年龄最小,没结婚,没负担,又是党员,国家需要的时候,我就上。”

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陈霖以饱满的热情、谦虚的态度、温暖人心的言语,悉心护理每一位重症患者。在武汉方舱医院,患者们都很喜欢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陈霖是大家公认的“小太阳”。

陈霖的父母也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线。他的爸爸是包村干部,大年初二就返回了工作岗位,帮助村“两委”做好疫情防控。妈妈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从事疫情防控物资采购保管工作。

(□记者 赵琳 整理)

“有他在,我们放心”

□ 本报记者 赵丰

“于主任来了,我们就放心了。”听到于文成也来武汉了,我省第七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青岛一队队员又添了几分信心。

信心源于对他专业和经验的信任。今年55岁的于文成,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在2003年非典防治中坚守在隔离病房,始终冲在第一线。

来武汉前,于文成担任医院新冠肺炎专家组副组长,诊断、治疗了我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每天到隔离病房了解病情、制订治疗方案是他的主要工作。他先后救治了10余例新冠肺炎患者,包括2例重症患者。这些患者已陆续全部康复出院。

来武汉后,于文成任医疗专家组组长,仍然冲在抗疫最前线,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依旧每天坚持到隔离病房查房,详细了解病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制订针对性诊疗方案。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两层口罩和面罩,每次查房他都是一身汗,闷得快喘不过气来。因为在病房工作时间过长,大家屡次劝他去休息,但他为了病人治疗的连续性,从未提前离开。

除了常规的医疗工作,他还有许多会诊、疑难病例讨论要参加。“我们与武汉以及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17支医疗队的专家详细探讨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及流程,并制订了适合该病区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于文成说,医疗队还开展了B超引导下的胃管气管插管,在光谷院区第一批完成了有创呼吸机通气。

在医疗队的精心治疗、护理下,不到10天的时间,病区就有多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咽拭子是用来检测患者是否转阴的,采集风险高。在青岛一队,这项操作不是由护士操作,而是于文成带头,由医师组负责采集。“采集过程中的感染风险还是很大的。因为患者需要摘掉口罩,采集者要用棉棒反复刮擦咽喉,可能会引发患者咳嗽,在小范围形成‘气溶胶’,所以需要加三级防护。”于文成说。

病区里前六例咽拭子就是于文成率先采集的,六位患者前后采集了半个小时。之所以决定由医师采集,于文成有两方面的考虑。首先是采集质量上的考虑。他认为,相对而言,医师对采集的标准、要求、合不合格更清楚,而且采集后需要迅速处理,放到特定试管中。“操作不规范的话,检测结果还可能会出现假阴性。”他说。其次,考虑到医师相对年资高,经验更多,护理人员较年轻,很多“90后”,这么做也是为了减轻护理人员的压力。

精心治疗、护理的成效越来越明显。截至3月3日,青岛一队共收治74位重症患者,其中1例成功撤机拔管,治愈出院30例。

“医疗队有各个科室的精英,我也会觉得有信心,我们之间相互给予信心。”于文成说。有信心,有专业能力,于文成一次又一次率先垂范、义无反顾地冲向战“疫”最前线,从病毒手中抢回一位又一位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