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大学设家政学院、中小学开数字化培训课……市政协委员建言青岛教育

2020-05-15 23:07 半岛网阅读 (263229)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肖玲玲 刘笑笑 王丽平

  5月15日,青岛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正式开幕。会议期间,委员们聚焦全市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话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其中,教育作为最受市民关注的民生工程之一,也是政协委员们一直关注的重点之一。今年,围绕教育问题,委员们带来不少精彩的建议,包括幼儿教育、学历教育、数字化教育、家庭教育等方方面面,也涵盖了各年龄层次的人群。

市政协委员、平度一中校长苗清洁:

将家庭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

  今年受疫情影响,学生们都开启了超长待家模式,也正因为此,家庭教育从幕后走向了台前。青岛市政协委员、平度一中校长苗清洁发现,这期间,在进一步凸显家庭教育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更多地暴露出家庭教育的不足。他说,调查发现,更多的家长只在乎表象学习行为,对于孩子的情绪、习惯、修养、人格关心不够,家庭教育因此失去了健康的功能,知识本位已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背景底色,导致家庭教育的畸形发展,整个社会的家庭教育素养亟待提升。

  为此,苗清洁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他说,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将家庭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讲话中提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重视家庭教育,加快家庭教育立法。

  苗清洁指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体系的起点和基点,也是社会稳定和良性发展的根基。当下,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家庭教育的误区,如功利化倾向严重,科学性不足,片面追求分数,忽视人格培养、身心健康等。“作为学校,虽然积极通过家长委员会等密切家校联系,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努力提升家校合作的能力,但距离理想的效果还有很大差距。”苗清洁说,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只有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格局和氛围,才能整体提升社会家庭教育素养,更好地担负起促进中小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

  对此,他建议,可以加大政府主导力度,将家庭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形成政府主导下多部门和社会各界资源共享、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家庭教育专业支持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各部门参与家庭教育工作合力。建议政府把家庭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落实。建立由妇联牵头,宣传、教育等部门联合推进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

  此外,还需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统筹建设家庭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建设突出家庭价值观建设,塑造良好家风,以好家风带动好学风;突出终身成长理念的普及渗透,引导家长自我成长,以身作则;突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基本规律的教育常识的普及,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成才观。

  加强专业队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设亦不可少,苗清洁建议,由政府牵头,提供经费保障,培养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才。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充分依托社区教育机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等,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全方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市政协委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覃川:

面向高校、中小学等开设数字化培训课程

  “最近,世界领先的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和外包服务提供商凯捷与领英联合发布《数字化人才缺口》报告,通过分析多个国家、多种行业对特定数字化技能和数字化岗位方面人才的需求与能力,发现近50%的雇员正在自掏腰包,投入业余学习,自主培养数字化技能。这与青岛市正在实施的‘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战略不谋而同。”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覃川建议,充分发挥在青和引进高校、科研机构作用,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数字人才培养力度,为青岛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培优助力、提质赋能。

  具体来说,“首先是要鼓励高校开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和专业。”覃川表示,制订激励政策,支持高校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区块链、5G等新知识、新技能的学科与专业,构建完备的数字化课程体系,培养各级各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

  覃川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除已开设云计算、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专业外,今年已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并招生,同时与海尔集团就合作开设工业互联网专业方向达成意向。与此同时,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由政府部门牵头,高校与海尔、海信、酷特等核心企业参加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支持在青高校与企业以不同方式共建学院、学科、专业和课程,为校企联合培养青岛工业互联网产业所需数字人才,深化协同育人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他表示,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已与海尔集团达成共同参与“青岛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意向,并将此纳入国家“双高校”建设内容。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此,覃川建议,要多渠道建立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鼓励高校引进具有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从业经历人员来校任职任教或兼职。依托高校或企业建立工业互联网人才专门机构、设立特聘岗位,招聘数字化专业团队或知名学者、专家以及技能大师。选拔教师到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领先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或机构研修、挂职。“用足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政策,整合资源组建青岛职业师范大学,为应用技术类院校培养专门师资。”同时,多维度构建“互联网+”人才培训体系,鼓励高校结合专业特点与知名企业共建“工业(产业、消费等)互联网人才实习培训基地”,面向高校、中小学、社区开设“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系列培训课程。依托海尔集团工业互联网平台,设立青岛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中心,成立“青岛市产业互联网应用人才培训集团”,面向在青企业员工开展数字能力培训,输出数字化平台技术。

市政协委员、市妇女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刘爱荣:

在大学设立家政学院

  刘爱荣今年带上会的两个提案,均与教育有关。刘爱荣说,自己非常关注儿童教育,因此其中一个提案是关于幼儿教育增加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她表示,当今世界各国,无论文化传统有何不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幼儿及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上,几乎都是共同的,“特别是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俄罗斯等都非常重视民族文化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而我们增加幼儿时期传统文化比重,一是可以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祖国、爱家人、爱集体的情感。二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可以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发展潜能。三是帮助幼儿日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为此,刘爱荣建议,首先要从源头上、从教学指南上提高传统文化爱国情感培养比重,而不是可做多可做少的问题,或者这个园这样做那个园那样做,必须有统一的要求。同时,设定必做科目,注重幼儿日常习惯培养。“根据幼儿特点,把传统文化及爱国情感培养当成一日三餐一样贯穿日常生活中,如礼仪礼节方面,可设定入园时孝亲尊师礼仪、小朋友见面礼仪、餐前礼仪、谦让礼仪等等,入园、出园、午餐等时段循环播放爱国歌曲和古诗词诵读讲解等。有园服的幼儿园,服装设置上增加传统文化元素。”

  在教学形式上,刘爱荣也提出了创新,即让传统文化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浸润孩子。“如通过讲故事、绘画、演讲、游戏、手工、歌唱、传统节日纪念等形式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利用园区场景布置、教具设置、播放睡前爱国歌曲及音乐等,营造传统文化无处不在的良好氛围,让幼儿在大爱环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规则。”她表示,儿童教育不能光是在校园里,可以让大班幼儿多走出园区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认识事与物。到各种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听故事看事物,激发幼儿崇尚英雄、热爱自然与科学的兴趣。

  由于此前很多年一直从事家政行业,刘爱荣对家政服务业很有发言权。此次,她从教育层面,对家政服务业提出了发展建议。她建议,在大学设立家政学院,开展专、本科学历教育。“一个好的家政服务员具备营养烹饪、收纳保洁、护理保健、婴幼儿照料、沟通心理等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可以说是全能型人才。建议在大学设立家政学院,开展专、本科全日制、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培养全能型、私人定制式家政服务员和管理者,提高家政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